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清宮廣作家具探析

時間:2023-07-10 14:55:03 來源:網友投稿

羅潔婷

家具是人類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隨著人類生活習性的轉變,家具設計也逐漸趨向實用、舒適、美觀,從商周到三國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形成了矮型家具,到兩晉南北朝至隋唐的通過民族融合引入了高型家具,宋元時期高型家具普遍流行,發展到明清時期中國式的高型家具達到了鼎盛時期,形成東方家具所特有的藝術風格。清代家具依其產地而各具不同的藝術風格一般可分為蘇式家具、廣式家具和京式家具等,所生產的家具則冠以“蘇作”“廣作”“京作”的稱呼。作為華夏家具文化一脈支流的清代廣東家具,它繼承了中國優秀的家具傳統,同時也吸取了外來文化藝術和家具的造型手法,創造了獨具風貌的家具格式。

廣作家具至遲在明代即有明確記載。清代初期,家具的制作仍沿襲明代。雍正、乾隆時期,自明代以來以簡明樸素為主要風格的明式家具的統治地位被打破,清廷達官顯貴階層生活上不斷追求豪華氣派,家具一般規格都比明代家具寬大,局部尺寸也隨著加寬,家具雕刻裝飾的范圍和深度隨之增加,造型上顯示了繁縟,華麗的風格。隨著對外貿易的發展,南洋各處的優質木材及香料,首先由廣州進口,制造家具的原材料比較充裕。處于對外貿易前沿的廣州,受西方巴洛克與洛可可式藝術的影響,制作的家具追求用料充裕、大面積雕刻及鑲嵌藝術,裝飾花紋雕刻深峻,刀法圓熟、磨工精細,追求富麗、豪華、纖巧、婉約的風格,這是廣作家具從眾“作”家具之中脫穎而出,備受皇家青睞的重要原因。存世于今的清宮家具中,有很大一部分家具是受到嶺南地區廣東家具的影響,用料考究,造型厚重,用材粗大,木質一致,不少家具采用一木連作而成,裝飾風格體現了強烈的中西合璧的特色,代表了當時家具制作的最高水準。

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是清代經濟、文化、外貿迅速發展的時期,東西方文化交流頻繁,西方傳教士的大量來華,傳播先進的科學技術和西方的美學觀念,促進了中國經濟和文化藝術的繁榮。這一時期制作的家具,其做法、造型、裝飾在雍正時已經具備,至乾隆時達到高峰,代表著典型的清式風格。

清代宮廷家具按其來源劃分主要有三類:由皇家直接監督,在造辦處和圓明園內制作的宮廷家具;
由皇家出式樣,傳交地方政府承做的“官造”家具;
各地進貢給皇室的“貢作”家具。

(一)“呈覽奉旨照樣準做”的宮廷家具

清初,為滿足皇室生活需要,成立清宮造辦處。下設眾多工藝作坊,為皇室制作大批工藝品和日常生活用品。宮中現存大批家具,有相當數量出自造辦處之手。據《故宮博物院院刊》1983年第一期所記,清檔案中,雍正年間就有廣東硬木家具名匠羅元、林彬、賀五、梁義、杜志通等奉召在北京宮廷造辦處供職。由于統治者對廣作家具的偏好,乾隆元年正式單獨設立廣木作,造辦處招納大量廣木匠入宮應役。造辦處的木匠多是由廣東粵海關監督和江寧織造等地方官員選中保舉進京,無一不是天資過人,心靈手巧之輩。

清代宮中家具的制作有一套嚴格的審批程序。傳做一件家具,首先要畫出畫樣供皇帝御覽、修改、批準,有的家具在制作前,還要先做出紙樣、蠟樣,甚至小木樣,檔案中亦常有某月某日將某木樣“呈覽奉旨照樣準做”的記載。

乾隆二十三年正月二十六日郎中白世秀、員外郎金輝來說,太監胡世杰交奉三無私東里間樓上紫檀木床罩欄桿紙樣一張,合牌樣一座。傳旨:著交造辦處照合牌樣改做,明間放欄桿亦改做,如改做得即改做,如改做不得即照此樣另做。欽此。于二月十九日郎中白世秀、員外郎金輝將畫得改做奉三無私紫檀木罩樣一張持進,交太監胡世杰呈覽。奉旨:照樣準做。欽此。

乾隆二十三年二月初七日郎中白世秀、員外郎金輝來說,太監胡世杰傳旨:著照延春閣南門內現設的寶座椅子案尺寸大小,照摛藻堂現設的寶座花紋樣款成做,雕紫檀木的,先畫樣呈覽。欽此。于本月十五日郎中白世秀、員外郎金輝將畫得寶座案樣二張持進,交太監胡世杰呈覽。奉旨:照樣準做。其腿子要灣的。欽此。于本月十六日郎中白世秀、員外郎金輝將畫得灣腿案樣持進,交太監胡世杰呈覽。奉旨:照樣準做。欽此。于九月二十二日催總巴克坦將做得紫檀木案一張,寶座一座持進,安在奉三無私進訖。

乾隆二十五年正月二十九日郎中白世秀、員外郎金輝來說,太監胡世杰傳旨:養性齋樓上現安紫檀木撬頭案二張,著改做長五尺五寸,要夔龍璧牙板。其樓下現安楠木案一張,著改做長五尺五寸三分。再做長五尺五寸楠木案一張。欽此。于二月初郎中白世秀、員外郎金輝將畫得養性齋撬頭案紙樣一張持進,交太監胡世杰呈覽。奉旨:照樣準做,欽此。于四月二十九日催長巴克坦將做得紫檀木案一張持赴安訖。

由此可見,宮中家具的制作有一套嚴格的審批程序。傳做或改做一件家具,首先要畫出畫樣供皇帝御覽、修改、批準才可制作。造辦處的木匠不僅做家具,也承做木制日用器物和工藝品,上至珍貴玉器、金銀器、古董擺件的各種座托,下到送奏折的匣子,甚至盛放中藥的小盒,件件精巧別致。帝王深入到設計及指導家具制作的每個細節,參與度極高,使宮廷廣作家具呈現出尊榮與華貴的皇家色彩。

(二)粵海關成做的“官造”家具

由于紫檀木料珍貴,運輸路途遙遠,有時也由內務府提供圖樣和尺寸向地方作坊訂做家具。粵海關在其中充當了重要的角色,據造辦處史料記載:

乾隆十一年四月十九日司庫白世秀來說,太監高玉,胡世杰傳旨:著造辦處將大柜大案,并翹頭案樣畫些呈覽。準時交粵海關照樣成做,算年貢呈進。欽此。

乾隆十一年四月十九日奉旨:粵海關與其進此俗巧紫檀木幾格,莫若將大柜大案做些呈進。著造辦處畫樣呈覽,準時發去成做。欽此。于本月二十八日將畫得大柜樣八張,大案樣八張,持進呈覽。奉旨:照樣準交粵海關成做,隨年貢節貢陸續呈進即算。

圖1 乾隆九年十月十一日 廣州將軍兼管粵海關務策楞進奉養心殿造辦處發樣成造的擰輝堂通景圍屏一座、盤山圍屏一座

(三)各地進貢給皇室的“貢作”家具

清代不設專門官吏負責采買家具,全部由地方政府和設外機構代辦。所需款項由各代辦機構在本處開銷。一般情況下由內務府向某個地方官府下一道諭旨,列出所需物品名稱。然后由各主管官員負責向當地家具行購買。除地方政府外,朝廷設外機構如織造衙門、海關、鹽政等部門也時常為宮廷辦理采買業務。清宮檔案中還有類似的記錄:

乾隆十七年七月十一日 兩廣總督阿里袞、李永標進 紫檀雕洋花寶座一尊,紫檀雕洋花御案一張,紫檀鑲玻璃五屏風一座,紫檀天香幾一對,紫檀鑲黃楊九龍穿花大柜一對,紫檀雕萬福流云八寶大柜一對,紫檀雕洋花椅十二張,畫玻璃掛屏一對,雙面畫玻璃地屏一對,畫玻璃小桌屏十座,紫檀炕香幾一對。

乾隆三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兩廣總督李侍堯、粵海關監督德魁進 紫檀木雕博古啊大柜一對,高九尺、寬六尺、深二尺。……此檔案記載的大柜紋樣、尺寸與現故宮博物院藏的紫檀博古圖頂箱柜幾乎完全一致,極有可能為當年進貢之物。

乾隆三十八年十二月初四日,兩廣總督李侍堯進 紫檀雕洋花寶座一尊,紫檀雕洋花御案一張,紫檀鑲玻璃五屏風一座,紫檀雕洋花天香幾一對,紫檀鑲嵌花炕書格一對,紫檀摹玻璃瑞竹掛屏一對,紫檀雕洋花長案一對,紫檀雕洋花琴桌一對,紫檀鑲玻璃衣鏡一對,紫檀雕洋花六方半桌一對。

乾隆四十五年九月二十三日粵海關監督圖明阿進 紫檀木雕八吉祥流云山水人物寶座一尊,紫檀木雕八吉祥流云山水百鹿五屏風一座,紫檀木雕八吉祥流云天香幾二對,紫檀木雕云紋書桌一對,紫檀木雕云紋琴桌一對,……

由上述檔案可知,從乾隆時期開始粵海關就大量進貢廣作家具,宮廷對家具非常講究,家具的設計必須體現皇家氣派與威嚴,不能與民間俗同。家具的木料大多采用珍貴的紫檀木,大件家具多采用“畫樣呈覽”“粵海關成做”的流程制作。嘉慶、道光以后,隨著宮中各處殿堂家具的逐漸齊備,清宮造辦處制作家具的活計大大減少,日常所作多為修理舊活和單只配對。而粵海關進貢的廣作家具就成為宮廷家具的主要來源。

(一)廣式家具的基本特點

由于廣州地區的特殊地理環境,在明清時期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文化交流口岸和對外貿易港口,廣式家具在設計的時候保留著中國傳統家具設計的優點,以精準卯榫、嚴謹結構和適宜比例作為基礎,將歐洲巴洛克藝術、洛可可藝術、新古典風格等引入家具設計中,創新出全新的裝飾紋樣和造型,形成極具特色的中西融合風格的廣式家具,裝飾華貴、雕刻繁縟、體態凝重、造型渾厚。

廣式家具充分利用嶺南地區高品質木材作為制作原料,通常采用的木材有紫檀、酸枝、花梨等三種,其次是東京木、雞翅木、鐵力木、楠木、坤甸、菠蘿格和柚木等。適當性的增加家具尺寸,同時在制作的時候要求木性一致,一種木材只用來制作一件家具,淋漓盡致的展現出木材的凝重醇厚感。在造型設計時結合中式傳統家具洗練和西方古典家具的柔婉曲線,體現出廣式家具獨有的西式美和中式美。

廣式家具在裝飾技法上,將中國傳統家具的特點傳承下去,一方面將牙雕、玉雕和金漆木雕等手法和技藝融合其中,同時結合西方文化,選用面積比較大的高浮雕進行裝飾,使得廣式家具風格整體上奢華莊重、氣勢恢宏。另一方面將玻璃畫、琺瑯、陶瓷、大理石和貝殼等鑲嵌其中,實現中西融合。

裝飾紋樣方面,廣式家具將大量的冰裂紋、回紋、云紋幾何紋樣,大象、獅子、老虎、龍等吉祥圖案,梅蘭竹菊等植物紋樣等做了保留。同時,西番蓮、莨苕葉、渦卷紋、貝殼紋、動物腿足、建筑柱式等西方古典家具中的紋樣也被應用。貝殼和植物紋是洛可可主要裝飾紋樣,造型特點以“C”形和“S”形的渦形曲線為主,具有柔和舒適的藝術風格。

(二)清代宮廷廣作家具的主要特色

1.帝王推動下的創新樣式

據清宮檔案記載,除了傳統的家具造型,自雍正年開始制作造型多樣的新品種,如疊落式香幾、如意式炕桌、轉板桌、折疊桌。還有炕屏、炕柜、炕格、炕書架、靠墻半出腿插屏鏡、彩漆獨挺轉軸圓桌等等。在做法方面有黑退光漆面鑲螺鈿西番花邊花梨木桌、湘妃竹邊波羅漆面炕桌、烏拉石面香幾等等。在裝飾方面,有玻璃桌面內襯郎世寧畫花卉的紫檀桌、楠木胎漆冰裂紋繡墩、紫檀幾上嵌表、紫檀床上鑲掐絲琺瑯、紫檀格上鑲象牙花牙子等等。這些雍正年造的家具新品種有很多不是依照傳統木匠活計成例的官尺寸做的,而是按照皇帝指定的尺寸做成家具后,陳設在指定的地點。這是帝王推動下的創新樣式,皇家獨有,功能獨特,是民間傳統家具所沒有的品種。

圖2 故宮博物院藏 清紫檀雕西番蓮紋扶手椅。通體采用紫檀木制成,具有明顯西方巴洛克風格。

圖3 故宮博物院藏 清紫檀鑲楠木西番蓮紋羅漢床。五屏式靠背扶手,山字形布局。

圖4 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紫檀邊架西洋人物職貢圖文溯閣記雙面圍屏。圍屏共八扇,各扇以銅掛銷相連。

家具的設計方案與畫樣,有些是由工匠自行完成的,也有宮廷畫家(如意館內的畫師)提供的。此外,不少著名宮廷藝術家,如劉源、唐英、造辦處的管理人員如怡親王王允祥,海望,以及一些來華的外國藝術家,如郎世寧,王致誠,沙如玉等人也為家具設計過式樣。

無論是皇帝親自設計,還是畫樣、呈覽、再修改的王公臣子設計構圖制作出來的家具,無不通過帝王的推敲與考量,以求與這奢華的宮殿、盛世的王朝相得益彰,體現出皇家風范,是獨一無二的宮廷御制。

2.繁縟的雕刻與鑲嵌藝術

清式家具推崇色澤深、質地密、紋理細的珍貴硬木,尤以紫檀為首選。清代中期以前的宮中家具選料最講究,帝王崇尚黑色的深色調,大多使用珍貴的紫檀木制作家具。宮廷廣作家具裝飾上常運用浮雕、高雕、通雕、圓雕、線刻等各種雕刻方法,圓雕和通雕富有立體感和空間感,刮磨上光潔細膩。同時由于西歐裝飾風格的影響,雕刻上表現物象的立體感和前后空間感都較強,雕刻面積寬廣而縱深,家具雕刻裝飾有的占十之**。除大面積的雕花外,更突出地是利用各種不同質地的材料,如畫琺瑯、玉石、陶瓷,螺鈿等進行鑲嵌,家具制作在傳統造型中糅合嶺南地區工藝特色。宮廷家具在造型結構上、制作上都高于民間家具,并且使用了高檔優質的木材,因此宮廷家具可以歷經五百余年至今完好。

3.名工巧匠互為協作

傳世的宮廷家具廣式風格居多。造辦處的其他各“作”,如雕作、鏨花作、琺瑯作、鑲嵌作、鍍金作、漆作、牙作以及玻璃廠等部門都在配合家具制作,提供配套附件,使得木工工藝與其他工藝相結合,形成清代宮廷家具的創新風格和主要特征。

4.中西合璧的宮廷造型與紋飾

宮廷廣作家具造型以厚重為主,整體為滿工雕飾較為夸張,腿足部多為剛勁挺闊的方回紋馬蹄足,高束腰或特高束腰,束腰上下一般都有肥厚的托腮,分別雕仰蓮紋和覆蓮紋,有的為典型的須彌座形式或西方建筑的莨苕葉紋。連銅配件、鑲嵌的心板都雕飾相應的西洋花卉,受西洋風格的影響,有些家具部件的造型源于西洋古典建筑。

宮廷廣作家具的雕飾最常見的有兩類:一是海水云龍、海水江崖、二龍戲珠,龍鳳紋等中式圖案,二是卷草、莨苕葉、西番蓮等西洋圖案。龍自古以來是祥瑞的象征,代表著天子的正統性,也是君權神授的標志,雕飾著龍紋的宮廷家具比比皆是,這是與民間家具最突出的區別。西番蓮的特點是花紋線條流暢,變化無窮,以一朵或幾朵花為中心呈S形對稱延伸。體現了廣作家具獨特的中西合璧的特色,充滿豐富多彩的變化,符合皇族富麗堂皇的審美需求。

清代廣式家具的融合與創新,帶動了家具制作材料的多樣化,在商品化的推動下更傾向個性化的設計,更注重舒適感和美觀的結合,拓寬了家具設計者的思路,開啟了建筑設計與家具設計的互鑒,對后世家具設計制造影響深遠,對現代家具設計具有很大的借鑒意義。

猜你喜歡紫檀宮廷家具水邊的紫檀靠椅滿族文學(2022年1期)2022-01-21鋒芒畢露的法國宮廷畫家藝術啟蒙(2021年6期)2021-08-03明代宮廷隊舞考論戲曲研究(2021年4期)2021-06-05家具上的“神來之筆”閱讀與作文(小學高年級版)(2020年12期)2020-12-23現代家具創新化研究河北畫報(2020年8期)2020-10-27中國紫檀博物館中國國情國力(2020年1期)2020-03-06歲朝圖 帝王宮廷篇藝術品鑒(2020年1期)2020-01-19紫檀的江湖名稱之亂象解讀篇中國寶玉石(2019年5期)2019-11-16向日常生活敬:2018danishdesign MAKERS家具展現代裝飾(2018年12期)2018-12-29宮廷古法白米飯兒童故事畫報(2016年5期)2017-02-07

推薦訪問:清宮 探析 家具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