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備耕工作管理措施(模板) 2023年農村春耕備耕工作管理措施春耕備耕是全年農業生產的第一仗。為貫徹落實全國、全省春耕備耕工作會議精神,夯實農業和糧食生產豐收基礎,確保全市糧食和農業生產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耕備耕工作管理措施(模板) ,供大家參考。
2023年農村春耕備耕工作管理措施
春耕備耕是全年農業生產的第一仗。為貫徹落實全國、全省春耕備耕工作會議精神,夯實農業和糧食生產豐收基礎,確保全市糧食和農業生產開好局,起好步,現就做好2023年春耕備耕工作措施如下:
1.
及早謀劃部署
各地要廣泛宣傳動員,全面組織發動,通過網絡、手機、微信工作群、發放明白卡、公開信、入戶宣講等方式,大力宣講種糧一次性補貼、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農機購置補貼、農業保險補貼等系列強農惠農政策,充分調動農民群眾發展春耕生產的主動性、積極性。充分發揮鄉、村組織作用,廣泛動員群眾種好責任田,不撂荒責任地。開展春耕種植意向調查,加強引導和調度,確保完成早稻、大豆、蔬菜等春播作物面積任務。強化組織協調,加大春耕備耕工作好做法、好經驗的宣傳力度,形成上下聯動、齊心協力抓好春耕生產的濃厚氛圍。
2.
做好農資儲備
積極引導農資經營企業,做好種子、農藥、肥料、農膜等生產資料調運儲備,保障春耕春管需求。鼓勵開展“點對點”“一對一”等多種形式生產配送,確保農資及時到村、到戶、到田。要加強農資市場監管,嚴厲打擊制假售假、哄抬物價等坑農害農行為,認真開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活動,確保農民買到放心農資。
3.
加強技術指導
大力開展春耕春播春管生產技術指導,分類制定發布早稻、大豆、蔬菜、油菜生產等技術要點,充分利用電視、報紙、網絡、微信等方式,開展線上線下指導培訓和答疑解惑。積極推廣水稻集中育秧、測土配方施肥等生產關鍵技術。關鍵農時要組織農技人員進村入戶,開展實地指導服務,提升服務質量和效果。大力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為春季農業生產提供多種形式的生產經營服務。
4.
強化農機服務
要充分發揮農機在春耕生產中的主力軍作用和農機播種速度快、播種質量高的優勢,強化組織協調,加快春耕春播進度,提高播種質量。及早動員有關生產主體和企業,做好人員培訓、機具準備和檢修、維修配件供應等工作,確保農機具和機手以良好的狀態投入生產。摸清各地農機數量、作業需求等情況,組織做好跨區作業相關服務保障,合理調劑調配作業機具,解決用機需求。對用工緊張和機具不足地區,要組織各類新型經營主體和社會化專業化服務組織開展代耕代種代管服務,保障春耕生產順利進行。開展農機安全生產檢查,防范農機生產安全事故發生。
5.
科學防災減災
各地要牢固樹立抗災奪豐收思想,強化責任落實,做好應對方案,加強監測預警,密切關注春季重大天氣變化,及早發布預警信息,積極有效地推進科學防災,重點防“倒春寒”、防春旱。土壤墑情適宜地區,要根據氣溫、地溫等條件,搶墑早播;土壤水分飽
和地區,要重點防低溫、防漬害。切實強化病蟲害監測防控,及時發布病蟲情報,重點抓好小麥赤霉病、草地貪夜蛾等病蟲防控,堅決遏制重大植物疫情擴散蔓延。
2023年農村春耕備耕工作管理措施
2023年,我市扎實推進糧食生產和撂荒耕地復耕復種等相關工作,克服各類不利因素影響,超額完成XX市下達我市糧食生產目標任務,冬種面積穩中有增,有效地保障了種植業生產安全和可持續發展。2023年,要切實將保障糧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糧食生產,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圍繞“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的目標,抓住“安全、效益和高質量”持續發展的思路,抓好今年春耕生產工作,為奪取今年農業豐收打好堅實基礎。現就有關工作措施如下: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確保春耕生產順利進行
抓好春耕生產對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確保糧食豐收、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具有特殊重要意義。我市是農業大市、產糧大縣、XX區“菜籃子”供應基地,2023年全市春種農作物面積達**萬畝,其中水稻**萬畝、蔬菜**萬畝,其他玉米、番薯、大豆、花生、花卉等旱作物**萬畝,春耕生產任務繁重。綜合當前春耕形勢,主要有利因素有:惠農強農政策支持力度大;農資供應有保障,農機投入足;糧價回升進一步調動糧農積極性。但也面臨化肥價格上漲、重大農作物病蟲防控任務重大等突出問題。各級要切實加強領
導,統籌安排,及早部署,有力、有序抓好春耕備耕,為全年農業生產開好局起好步。
二、搶抓季節,突出重點,抓好春耕生產各項工作
(一)抓好春種春播工作。各級要圍繞農時季節,抓好春耕生產,確保不誤農時。
1、全力抓好早稻生產。一是落實播種面積。要加強領導,壓實層級責任,逐級傳遞穩糧保供政策,繼續推進**畝以下撂荒耕地復耕復種工作,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抓好撂荒耕地復耕復種,同時對**畝以上已復耕撂荒耕地動態監管,避免發生再次撂荒現象,千方百計穩定水稻播種面積,確保糧食安全;二是抓農時季節。力爭在3月5日前完成播種,3月底前完成插秧。三是培育壯秧。浸種催芽方面:采用間歇浸種,雜交稻種子浸1天,常規稻種子浸2天。浸種期間要洗種、換水3-4次;常規催芽用溫水攪拌均勻,撈起種子置入谷籮(不能用不透氣的米袋),保溫保濕催芽。播種方面:秧田要精細整地、開溝起畦、平整畦面。待谷種破胸露白、根長至半粒谷長時即可播種,播種時分2-3次重復勻播,播后埋芽、蓋拱膜保溫。秧苗管理方面:一葉一尖前蓋農膜封閉管理,一葉一尖至二葉一尖可揭兩頭農膜通風煉苗,二葉一尖后可完全揭膜或日揭夜蓋,氣溫穩定15℃以上可撤膜。
2、抓好旱作物生產。花生、大豆等作物2月中旬至3月上旬,氣溫穩定在12℃以上搶晴播種;蔬菜、甜玉米根據品種特性及市場
需求分期分批播種、均衡上市,提早上市的茄瓜、豆角等蔬菜要提前育苗、種植,搶早上市。
(二)做好越冬春收作物管理。我市冬種作物主要有馬鈴薯、番薯、甜玉米、蔬菜等作物。重點抓好越冬作物后期防寒、防病、排漬等田管工作,減輕早春低溫寒潮天氣影響,及時收獲上市。
(三)抓好種植結構調整。一是發展優勢產業。圍繞現代農業發展,在保障糧食生產的基礎上,調整優化種植結構,推進我市的優質稻、優質蔬菜、優質水果等主導產業發展,積極引導發展訂單農業,提高農業綜合效益。二是發展特色產品。加大對絲苗米、蔬菜、火龍果、花卉等特色產品支持力度,積極推進特色農業發展。通過抓標準化生產,抓產品分級包裝,抓產品商標注冊,抓產品質量認證,抓組織化建設,切實提升產業化水平,打造我市特色農業品牌。
三、落實政策,強化服務,做好春耕生產服務保障工作
(一)做好春耕農資保障。一是暢通農資運輸渠道,及早做好種子種苗、化肥、農藥、農膜、秧盤、柴油等春耕農資的調劑和調運工作;二是加強農資市場監管。加大執法力度,規范農資市場秩序,做好化肥保供穩價,維護農民利益。嚴厲打擊制假售假行為,嚴肅查處相互串通、哄抬、操縱市場價格,囤積居奇、捏造、散布漲價信息等違法違規行為,確保農民用上放心農資。
(二)抓好農技農機服務。一是抓良種示范推廣。引導農戶種植優良品種,設立水稻品種示范點,加大水稻良種示范推廣力度。
二是持續推進化肥農藥負增長行動,重點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有機質肥替代化肥、秸稈還田、種植綠肥,及水肥一體化、水稻側深施肥等減量增效技術,水稻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100%。農藥使用要堅持達標防治、適期施藥,杜絕盲目用藥,杜絕使用假冒偽劣農藥產品。堅持農業、物理、生物、生態等綠色防控措施優先,保護天敵及生態環境,抑制病蟲發生。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及新型高效植保機械,加大無人植保飛機應用,開展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提高防治效率和農藥利用率。通過辦示范點、培訓班,開展技術咨詢、現場觀摩交流等多種形式,以點帶面推動適用技術進村、入戶、落田。三是推進廢棄農膜回收利用和農作物秸稈資源綜合利用。推廣全生物可降解農膜的使用,推進地膜和棚膜等廢棄農膜回收利用;深化有機物料腐熟全草還田和稻田全草還田板地冬種蔬菜等秸稈資源綜合利用技術推廣,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四是抓農機服務。做好農機保養檢修,確保農機按時足量下田,組織農機專業合作組織、農機服務隊、農機專業戶投入到春耕備耕,全力以赴加快春耕生產進度,爭取季節主動,不誤農時完成春耕生產任務。
(三)做好防災減災工作。一是防低溫寒潮影響。越冬作物重點抓好防寒、防病、排漬等田管工作,減輕早春低溫寒潮天氣影響,及時收獲上市;水稻育秧、早春種的瓜豆類蔬菜、甜玉米,及掛果香大蕉等要采取薄膜覆蓋、小拱棚育苗、套袋等防寒保溫措施,推廣蔬菜集中育苗,降低育苗風險,提高育苗質量;二是立足抗旱保春耕。加強水資源統一調度,節約用水,科學用水,全面整治農田
排灌系統,檢修排灌泵站,確保春耕用水暢通。水源不足的地區可采取相對集中地段育秧,或利用菜地、曬谷場進行旱育秧等措施應對,加大推廣工廠化育秧力度;三是防生物災害。開展農田除鼠統一行動。做好紅火蟻、草地貪夜蛾春防工作,防止疫情蔓延。各鎮(街)落實人員,切實做好農情調度,及時掌握農業生產動態情況,及早落實應對措施。
(四)落實強農惠農政策。抓好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種糧一次性實際農民補貼、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性農業保險等政策落實,進一步完善工作制度與措施,總結2022年惠農補貼“一卡通”推行情況,加強補貼數據核查,動態更新發放名單,使國家政策能及時惠及千家萬戶,有效化解自然災害風險,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
四、嚴守紅線,管控用途,加強監管遏制耕地“非糧化”
各鎮(街)要進一步提高**站位,充分認識防止耕地“非糧化”對穩定糧食生產的重要性、緊迫性,扛起糧食安全的**責任,加強組織領導,確保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各項工作落地落實落細。加強耕地種植用途管控,按照屬地管理原則,采取硬措施,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將有限的耕地資源,優先用于糧食生產,永久基本農田應重點用于稻谷、玉米和薯類等糧食作物生產,發展“雙季稻+”輪作模式,禁止在基本農田發展林果業、挖塘養魚和種植草皮等破壞耕作條件和耕地耕作層的農作物。利用永久基本農田發展稻漁、稻蝦、稻蟹等綜合立體種養,應當以不破壞
永久基本農田為前提,溝坑占比要符合稻漁綜合種養技術規范通則標準。
2023年農村春耕備耕工作管理措施
一日春耕十日糧,十日春耕糧滿倉。當前,正值春耕備耕關鍵時期。為提升系統農資保供能力,助力國家糧食安全,現就做好今年全市春耕農資供應工作措施如下:
6.
切實提高**站位
各級供銷合作社要充分認識做好春耕農資供應工作是貫徹落實相關會議精神的具體行動,是踐行供銷合作社為農服務宗旨的職責所在,是供銷合作社保障糧食安全、助力鄉村振興的務實舉措,堅決扛起**責任,增強使命意識,積極擔當作為,為服務保障糧食安全貢獻“供銷力量”。
7.
充實農資貨源儲備
各地要指導農資經營企業準確分析研判春季農業生產形勢,做好用肥用藥需求預測,精心組織綠色高效、適銷對路農資商品的采購供應。農資經營骨干企業要增強大局意識,發揮示范作用,積極與化肥、農藥生產企業和**等大型批發商對接,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上下游良性合作機制,加快貨源采購、儲備進度,全力保障春耕農資需求。市農資公司要統籌協調全市糧食生產農資保供聯盟,發揮聯采統配優勢,爭取優質貨源、順暢物流和優惠價格,確保今年春耕農資供應量足、質優、價穩。
8.
加強網絡體系建設
各地要著力打通農資供應“最后一公里”,加強農資流通網絡體系建設,推動農資經營企業下沉銷售渠道,優化網絡布局,延伸服務鏈條,強化與基層社等各類網點合作,不斷提升網絡覆蓋面和終端配送能力。要加快農資進村入戶,保證終端銷售網點貨源充足,確保春耕旺季不脫銷、不斷檔、不誤農時,不斷提升農民群眾對供銷合作社農資供應工作的直接獲得感、滿意度。
9.
優化提升服務水平
各地要充分發揮基層供應網點和莊稼醫院作用,因地因苗加強技術指導,積極應對防范倒春寒、病蟲害等災害。要大力開展測土配方、統防統治、農機作業等農業社會化服務,加快推廣使用配方肥、有機肥、水溶肥、低毒低殘留農藥和生物農藥。要加快推進農資經營企業與電商新業態融合發展,綜合利用電商、微商、直播帶貨等線上方式,不斷創新、優化農資服務,降低農資流通成本。中農登瀛現代農服公司要積極推廣應用現代農服技術,拓展農業服務內容,引領供銷合作社為農服務水平的提升。
10.
嚴格農資質量監管
各地要健全農資質量管理制度,指導農資經營企業進一步增強質量意識,采取最嚴格措施,杜絕假冒偽劣農資商品經由供銷合作社經營渠道流入市場。要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做好農資打假工作,維護良好市場秩序,保護農民合法權益。
11.
壓實農資保供責任
各鄉鎮要高度重視春耕農資保供工作,及時作出部署安排,組織成立農資保供工作專班,健全完善農資保供工作體系,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靠前抓、職能科室具體抓”的工作機制,全面落實保供責任。要主動向**市農資管理單位匯報春耕農資保供情況,加強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及時幫助農資經營企業協調解決困難,確保春耕農資供應工作順利進行。
推薦訪問:春耕備耕工作實施方案 春耕備耕工作管理措施(模板) 備耕 春耕 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