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分析心胸外科手術后各種留置導管引起感染的原因及其相應的預防措施。方法:收治經(jīng)心胸手術后各種留置導管所導致感染患者46例,對原因進行分析和記錄,并切實的進行防護,對可能引起感染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進行規(guī)范管理,最大程度的對留置導管感染進行控制。結(jié)果:資料分析結(jié)果顯示預防心胸外科手術后留置導管感染,主要從氣管插管、胃管、胸腔引流管、留置尿管等部位的留置導管預防和護理工作來展開。結(jié)論:通過采取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可以較大程度上減少各種留置導管感染的發(fā)生。
關鍵詞 心胸外科手術 留置導管感染 預防和護理
隨著導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以及廣泛的使用,留置導管感染的發(fā)生率也不斷增加,既給患者肉體及精神上增加了負擔,也增加了患者的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此外也導致患者的死亡率上升,經(jīng)過大量的臨床觀察和分析發(fā)現(xiàn),容易發(fā)生感染的導管主要有氣管插管、胃管、胸腔引流管以及留置尿管。2009年4月~2012年5月收治術后留置導管所導致感染患者46例,對原因進行分析和記錄以及臨床驗證并切實的進行防護,較大程度上減少各種留置導管感染的發(fā)生。
臨床資料
2009年4月~2012年5月收治術后留置導管所導致感染患者46例,對其進行開胸手術,其中男32名,女14名,年齡25~63歲,平均45歲。
結(jié) 果
在住院期間,發(fā)生胸引流管管堵塞2例,胸腔脫出1例,胃管堵塞1例,肺部感染1例,皮下感染1例,所以患者在精心護理之后全部康復。
預防和護理
氣管插管:氣管插管是醫(yī)院常用的一種治療方法。但是由于各類侵入式醫(yī)療設備的使用,很容易對患者造成感染,最常見的是肺部感染,因此在護理上需要做到以下幾點[1]:①對醫(yī)務人員加強培訓:加強醫(yī)務人員的各項培訓,對各項規(guī)章制度進行嚴格的執(zhí)行,此外還需要對環(huán)境衛(wèi)生進行加強監(jiān)測,每半個月對空氣進行1次培養(yǎng),在操作前和操作后要正確的洗手。②掌握正確的吸痰方法:吸痰前,嚴格按照標準的洗手方法進行洗手,然后佩戴無菌的橡膠手套,使用一次性的無菌吸痰管進行吸痰。嚴格無菌操作,在拔出氣管套管或者在對氣囊進行放氣之前,一定要確保口腔內(nèi)以及鼻咽部位的分泌物已經(jīng)完全被吸干凈。吸痰時應遵循由淺到深的原則,嚴禁一插到底。如果氣道的阻力增大且痰液黏稠而不容易被吸出來的時候,可以注入2~4ml的無菌生理鹽水之后在進行操作。③保持口腔的清潔:每天使用口泰漱口液對口腔進行清洗3次,保持口腔的清潔,在情況允許的情況下,將患者的同步抬高大約30°左右并且保持2個小時以上。④對氣管插管加強護理:確定氣管插管和門齒之間的距離,然后每天對固定氣管插管的膠布等固定物進行更換。
胃管:目前,留置胃管在外科臨床護理中已經(jīng)被廣泛的使用,是一種非常基礎常用但也很重要的輔助治療護理方法。由于操作不當?shù)扔绊懥糁梦腹芤蛩氐拇嬖冢瑫O大的增加患者的痛苦,因此在護理上需要做到以下幾點[2]:①胃管的選擇: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是硅膠胃管,其具有眾多的優(yōu)點,如表面非常光滑、管壁柔軟、軟硬度合適、具有較大的彈性、管道透明、沒有異味,而且長度很合適,不良反應也很小。普通的型號11~17號,最常用的是15號。②插管的方法選擇:目前有眾多的插管方法,如口服石蠟油法插管、口服利多卡因法插管、口服維生素C片法插管、人工道支持胃管法等等,具體選用哪種方法,應根據(jù)患者具體的情況來使用。③保持胃管的固定和通暢:由于各種原因如患者出汗或者分泌油脂等,使膠布容易被固定,容易脫落,可以在膠帶正常固定的基礎上,再用繃帶對其固定,防止其脫落,此外,使用生理鹽水對胃管每天沖洗兩次,預防胃管的堵塞。④對胃管進行觀察:對胃管要進行密切的觀察,看其是否固定好,是否堵塞,對于引流液的情況也要進行準確的觀察和記錄,從而確保能夠及時的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的解決問題。
胸腔引流管:對于胸腔引流管,如果護理不當,很容易導致各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胸腔引流管堵塞是最為常見的一種并發(fā)癥,因此在護理上需要做到以下幾點[3]:①保持引流的通暢:手術后要經(jīng)常的對引流管進行擠壓,防止管腔堵塞,一般情況下需要每隔半小時擠壓1次,擠壓的地方一般距離插管處13cm左右,如果距離太近,容易使引流管受到牽拉而使患者感到疼痛,而如果太遠的話擠壓的效果會不理想。②對體位進行引流,防止上行感染:將床頭抬高20°左右,從而使胸腔內(nèi)的積液向下流至膈肌,便于引流,在任何情況下均應使水封瓶低于患者的胸腔,引流管內(nèi)嚴禁有滲血和滲液等滯留,因為其是極易導致細菌的繁殖以及上行傳播。③保持呼吸道的暢通:進行深度呼吸以及有效咳嗽有利于保持氣道的通常,促進肺復蘇。醫(yī)護人員應該患者明白深度呼吸以及有效咳嗽的重要作用,并使其掌握此方法,然后讓患者每7分鐘左右做1次深度呼吸,每2小時作用做1次叩背排痰,從而保持呼吸道的暢通。④對引流液的情況要密切觀察:一般情況下,每小時的引流量<100ml,1天的總引流量不會超過500ml。一開始的時候顏色是血性的,然后慢慢變?yōu)榈t色,然后到正常的血清樣。對引流液的情況要密切注意,在出現(xiàn)問題時候進行相應的處理。⑤漏氣現(xiàn)象:手術結(jié)束之后,胸腔內(nèi)會有一些氣體殘留,患者在咳嗽或者進行深度呼吸的時候,會有部分氣體從引流管逸出,為正常現(xiàn)象。
留置尿管:據(jù)報道,ICU患者由于留置尿管而導致的尿路感染的發(fā)生率是所有留置導管中最高的,也是最常見的,占醫(yī)院感染的25.1%~32.2%。由于留置尿管而發(fā)生的尿路感染很容易導致持續(xù)性尿菌,嚴重者甚至會發(fā)生革蘭菌敗血癥以及嚴重腎盂腎炎,這極大的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相應的提高了死亡率。因此在護理上需要做到以下幾點[4]:①導尿操作:導尿時必須做到無菌操作,如果插管的時候,導管末端已經(jīng)收到污染,那么細菌就會沿著導管的內(nèi)壁和外壁進入患者的膀胱,從而引起尿路感染。拔出的導管不能再次重復插入,插管的時候動作一定要輕柔,嚴禁粗暴、強行插管。②尿管的選擇以及固定方法:應當盡量選擇細小的導尿管,臨床上導尿管的選擇需要具體根據(jù)患者的情況。然后將導尿管以“Ω”形固定于患者大腿的根部,這種方式可以使導尿管一直處于恥骨聯(lián)合的下面,減少了尿液逆流的機會,從而有效的降低了尿菌的發(fā)生率。③導尿管以及引流袋的更換時間:最大可能的避免導尿管和尿袋接頭的相分離,從而保證系統(tǒng)的密封性,每隔1天更換1次引流袋,超過1周必須更換導尿管。④尿道口護理:保持尿道口的清潔對防止感染的發(fā)生也異常重要,可以對尿道口及其近端3~4cm處使用0.4%聚維酮碘進行消毒,2次/日。
總之,將各類留置導管感染的預防以及護理措施不斷的進行完善并且將其有效的進行實施,才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各類留置導管感染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 姚磊.綜合ICU氣管插管病人并發(fā)ICU內(nèi)肺部感染原因分析與護理防護措施[J].贛南醫(yī)學院學報,2012,32(1):132-133.
2 王平,劉立偉,張杰.外科留置胃管的臨床護理探討[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1,9(18):102-103.
3 唐育才,石臨靜,李建全,汪秀萍.開胸術后引流管的護理[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8,15(5):675-676.
4 蔡秋容.留置尿管的尿路感染:原因及預防[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1,38(13):2677-2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