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青浦區院前急救疾病譜變化規律分析

時間:2022-10-30 08:30:02 來源:網友投稿

[摘要] 目的 了解青浦區院前急救疾病譜變化規律,以提高院前急救水平。 方法 對2012年、2013年院前急救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結果 2013年院前急救患者較2012年增加,女性比例呈上漲趨勢;男性患者均多于女性。各年度均以36~59歲患者最多,2013年中60~64歲、65歲以上患病比例較2012年明顯上升。2年中均以7月份病例數最多,下半年均高于上半年,2013年第四季度發病人數明顯增多。各年份均以各種創傷所致患者人數最多。 結論 院前急救工作應根據疾病譜的變化情況進行相應地調整,以提高院前急救的搶救成功率。

[關鍵詞] 疾病譜;院前急救;急救醫療服務

[中圖分類號] R459.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4)09-80-04

Analysis of the change rules of first aid disease spectrums in Qingpu District

LI Hong

Medical Emergency Center of Qingpu District, Shanghai City, Shanghai 2017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change rules of the disease spectrum of first-aid patients in the District of Qingpu,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pre-hospital care. Methods The patients with pre-hospital emergency clinical data were analyzedretrospectively in 2012, 2013. Results In 2013, Pre-hospital emergency patients increased much than the last, And the proportion of women fronted the up-trend significantly; however, Men patients were more than women patients. And with 36-59 patients most each year. In 2013, patients aged from 60-64 years old, and more than 65 years old ratio was increased from 2012. The number of cases happened mostly in July, and the latter half of the year were higher than the first half, the number of patients increased obviously in the fourth quarter of 2013. A variety of trauma patients had the greatest number in each year. Conclusion First aid should be adjusted accordingly on the basis of the changes of disease spectrum,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e-hospital emergency rescue success rate.

[Key words] Disease spectrum; First-aid;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目前,我國急診醫學進入了體系形成時期,全國縣級以上醫院均建立了獨立的急診科,且形成了院前急救-醫院急診-急診重癥監護室無縫連接的生命綠色通道[1]。其中,院前急救又稱為現場急救,是急診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醫療體系3個環節中的首要一環[2],對搶救患者生命、防止再損傷、減輕患者痛苦、進一步診治創造條件、降低病死率和傷殘率等均具有重要意義。院前急救直接體現了醫院的綜合技術水平和服務水平,急救系統是否完善、急救醫療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醫學科技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是衡量社會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3]。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地改變,對疾病救治提出了更高要求;人們在飲食結構和生活環境均發生改變的同時,院前疾病譜也隨之改變[4]。為了解本地區院前急救疾病譜的特點和變化規律,本文對2012年、2013年院前急救患者的資料進行分析和總結,現將相關資料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資料來源為2012年1月~2013年12月,由青浦區醫療急救中心進行院前急救的患者,共計28579例。其中,2012年院前急救患者13852例,2013年14727例。

1.2 研究方法

對青浦區醫療急救中心2012年、2013年2年間的有效出車記錄進行整理,對院前急救病例按照年齡、性別、急診診斷、轉歸及去向等內容進行分類統計,利用EXCEL系統進行統計學處理,了解疾病譜的變化規律。

2 結果

2.1 院前急救患者性別分布比較

2012年院前急救患者為13852例,2013年院前急救患者為14727例,較2012年增加,增長率為6.32%;2年中男性患者均多于女性;女性比例呈上漲趨勢。詳見表1。

表1  院前急救患者性別分布比較[n(%)]

年份n男性女性

2012年13852(100.00)8161(58.92)5691(41.08)

2013年14727(100.00)8610(58.46)6117 (41.54)

2.2 院前急救患者年齡分布比較

對院前急救患者年齡分布情況分析可見,2012年、2013年均以36~59歲組中病例數最多,19~35歲、65歲以上人群比例也較大,且2013年中60~64歲組、65歲以上組患病比例較2012年呈明顯上升趨勢。詳見表2。

表2  院前急救患者年齡分布比較[n(%)]

年齡(歲)年份

2012年2013年

>1422(3.05)367(2.49)

1~7405(2.92)384(2.61)

8~18379(2.74)406(2.76)

19~353638(26.26)3661(24.86)

36~594679(33.78)4737(32.17)

60~64893(6.45)1047(7.11)

65以上3354(24.21)4058(27.55)

未知82(0.59)67(0.45)

總計13852(100.00)14727(100.00)

2.3 院前急救患者2012年、2013年各月份分布情況比較

對院前急救患者各月份分布情況進行比較可以看出:2012年、2013年均以7月份病例數最多,8月份及12月份發病率也較高;下半年均高于上半年,在2013年第四季度發病人數明顯增多。詳見表3。

表3  院前急救患者2012年、2013年各月份分布情況比較[n(%)]

月份年份

2012年2013年

1月1036(7.48)1162(7.89)

2月993(7.17)791(5.37)

3月1168(8.43)1120(7.61)

4月1072(7.74)1106(7.51)

5月1168(8.43)1135(7.71)

6月1149(8.29)1067(7.25)

7月1349(9.74)1441(9.78)

8月1264(9.13)1410(9.57)

9月1170(8.45)1299(8.82)

10月1159(8.37)1348(9.15)

11月1070(7.72)1435(9.74)

12月1254(9.05)1413(9.59)

總計13852(100.00)14727(100.00)

2.4 院前急救患者前10位主要疾病的構成比較

對院前急救患者中前10位主要疾病的構成進行分析可見,2年中均以各種創傷所致患者人數最多,其他原因所致患者增多,心血管系統疾病和普通外科所占比例下降。詳見表4。

表4  院前急救患者主要疾病的構成比較[n(%)]

疾病分類2012年2013年

呼吸系統疾病674(4.87)599(4.07)

消化系統疾病578(4.17)641(4.35)

心血管系統疾病951(6.86)811(5.51)

神經系統疾病1008(7.28)1163(7.90)

普通外科1225(8.84)1099(7.46)

各種創傷5314(38.36)5531(37.56)

小兒科疾病610(4.40) 542(3.68)

婦產科疾病373(2.69) 395(2.68)

中毒333(2.40) 321(2.18)

其他原因1822(13.15)2562(17.40)

合計12888(93.04)13664(92.78)

注:其他原因指排除上述9種病因,同時排除咬傷、中暑、自殺、精神科疾病、惡性腫瘤、傳染性疾病、淹溺、電擊、五官科疾病、泌尿外科疾病、內分泌及代謝疾病等因素后的病因

3 討論

院前急救是搶救急危重癥患者的首要環節,具有隨機性、緊急性、復雜性、艱苦性等特點,是用最短時間、最少數據和最佳技能搶救患者生命[3]。近年來,隨著社會發展及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各種突發性疾病、各種意外的增加,對急救醫療的需求呈現前所未有的增長趨勢,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表現的較為明顯。就上海市而言,其醫療體系為單純院前急救型模式,近年來業務量呈現快速增長態勢。相關資料報道:上海市“120”呼救總量以年均10%~15%的速度遞增,在2010年,全市院前急救出車總量突破了50萬車次[5],由上可見,對院前急救患者疾病譜進行分析有重要意義。通過對院前急救疾病譜變化規律進行分析,可以根據其變化情況進行針對性地調整,制定相應的急救措施,從而提高搶救成功率。本文通過對青浦區醫療急救中心院前急救疾病譜進行分析后,發現其具有下述特點。

3.1 院前急救人數呈增長趨勢,男性多于女性

3.1.1 院前急救人數呈增長趨勢 2012年院前急救患者為13852例,2013年院前急救患者為14727例,較2012年增加,增長率為6.32%,其主要原因包括:(1)由于城市的擴張和發張,使城市流動人口和常駐人口逐漸增多[6]。(2)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口老齡化越來越明顯;人們生活習慣和生活環境的改變,導致院前急救發病率增加。(3)“120”急救中心及網絡的建設、急救知識的宣傳普及,使“120”急救品牌的影響力不斷擴大[7]。

3.1.2 院前急救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2012年、2013年中男性患者均多于女性,且女性比例呈上漲趨勢。其中,男性多于女性,與遺傳學差異、社會定位不同、職業危險因素、不良生活習慣以及社會分工不同所致壓力過大等諸多因素相關,與鞠慶梅報道一致[1]。女性患者比例呈上升趨勢說明隨著社會的發展,女性更多的參與社會活動,故使其發病率隨之升高。

3.2 院前急救患者年齡分布具有一定的特點

從表2可以看出,2012年、2013年均以36~59歲組中病例數最多,與此年齡段正值青壯年,來自家庭、社會等多方面的壓力大,很多人處于亞健康狀態等因素相關,此類人群中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等呈現“年輕化”趨勢,故應引起重視。同時,19~35歲以及65歲以上人群比例也較大,這主要是由于19~35歲的人群性格特點、生活習慣等容易造成意外傷害;65歲以上人群較多主要由于目前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8],隨著老年人年齡的增長,身體各個器官逐漸衰老,疾病也隨之增加。同時,在表2中還可以看出,2013年中60~64歲組以及65歲以上組患病比例較2012年呈上升趨勢,也與上述原因密切相關。

3.3 院前急救患者發病月份分布有一定的特點

2012年、2013年均以7月份病例數最多,8月份及12月份發病率也較高,其原因可能與天氣過熱或過冷等因素相關,以天氣過冷為例,寒冷的天氣作為一種惡性刺激,能夠引起或加重心、腦血管疾病、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等多種疾病,導致院前急救比例數的增加,因此我們應當根據季節變化,做好急救人力、物力的合理部署[9]。除上述情況外,在表3中還可以看出,下半年病例數均高于上半年,2013年第四季度發病人數明顯增多,超過第三季度,但其原因尚不明確,需進一步研究。

3.4 院前急救患者主要疾病構成有一定特點

相關資料顯示,上海市中心城區院前急救患者的前9種疾病中,創傷占據第1位。在表4中也可看出,院前急救患者中,各種創傷所致患者人數最多,上述情況均表明:創傷已經成為日益嚴重的醫學和社會問題,其所占比例已經穩居各大疾病之首[10],究其原因,可能與:私家車數量增加,車禍數量隨之增多;各種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的大量開工、房屋建設工程的大量開工等因素相關。因此,院前急救管理部門應根據上述情況,修改工作計劃,加強創傷相關疾病的緊急救護培訓,以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同時,在表格中還可看出,除其他原因所致患者數增加較為明顯外,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小兒科疾病、婦產科疾病、中毒等原因所致患者比例變化不明顯,其原因可能與院前急救的隨機性相關[11];心血管系統疾病、普通外科比例呈下降趨勢,可能為宣教工作廣泛開展,人們的預防保健知識增強,以及院前急救的隨機性等因素所致[12-14]。

總之,青浦區2012年、2013年的疾病譜發生了一定變化,對其進行分析和總結,可作為指導急救實踐,提高院前急救質量的依據[15]。院前急救是關乎全體市民生命健康的民生工程,醫療機構及衛生主管部門應根據疾病譜的變化,做好院前急救預案,提高重視程度,加大投入力度;廣大醫務工作者,尤其是院前急救人員應當全力以赴,傾情付出;同時還需要積極識別易感人群,加強對此類人群的宣傳教育,以降低院前急救疾病的發病率[16]。

[參考文獻]

[1] 鞠慶梅.我國院前急救的發展現狀[J].護理研究(下旬版),2013,27(11):3715-3716.

[2] 劉春娥,莫蘭鳳.南寧市110740例院前急診患者的病譜分析與急救措施[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11,28(3):473-474.

[3] 袁秀英,譚淑瓊.院前急救相關因素分析與應對[J].當代護士(學術版),2013,11(10):5-7.

[4] 張潤香,馮偉,熊建球.臨床醫護人員洗手現狀與方法探討[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6,16(10):1138- 1139.

[5] 田建廣,王娟,顧璇,等.上海市院前急救系統衛生人才隊伍現狀分析[J].中國衛生資源,2011,14(6):431-432.

[6] 郭興,楊金蘭,衛常安,等.2000~2010 年保定市120 院前急救疾病譜變化規律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1,8(20):198-199,203.

[7] 劉彥,韓文.2009-2011年成都市溫江區老年患者院前急救疾病譜變化規律[J].四川醫學,2013,34(4):538-539.

[8] 李聲平,符曉暉.院前急救病譜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11,27(23):3605-3606.

(下轉第頁)

(上接第頁)

[9] 張貴田.2008 年和2010 年唐山市院前急救疾病譜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2012,5(6C):76-77.

[10] 周海龍,于海文,曹利杰,等.上海嘉定南翔地區839例院前急救與轉運患者的疾病譜分析[J].中國急救醫學,2007,12(27):1143-1145.

[11] 阮海林,楊春旭,丁愛國,等. 6646 例院前急救與轉運患者的疾病譜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05,8(8):1689-1691.

[12] 李娜,閆杏娜,谷淑芬.急診死亡病例143例分析[J].河北醫藥,2011,39(5):97-98.

[13] 許子寅,徐平,曹靈紅,等.自貢市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損傷病例分析[J].華西醫學,2011,25(2):46-48.

[14] 李文靖,梁敏榮,林春博.南寧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學特征分析[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11,40(2):156-157.

[15] 張在其,陳文標,陳瑋瑩,等.福州市鼓樓區1255例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學分析[J].廣東醫學,2010,47(21):107-111.

[16] 王海珠.承德市節假日院前疾病譜特點分析[J].河北醫學,2010,15(4):55-57.

(收稿日期:2014-02-19)

推薦訪問:青浦區 急救 規律 變化 疾病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