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2014年赤峰市居民惡性腫瘤死亡及減壽分析

時間:2022-10-23 11:15:02 來源:網友投稿

【關鍵詞】惡性腫瘤;死亡率;減壽率

【中圖分類號】R19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597X(2015)21-0002-02

受職業暴露、遺傳因素、環境因素、人口老齡化加劇等因素的影響,惡性腫瘤已成為當前嚴重影響人類健康、威脅人類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為了解赤峰市居民惡性腫瘤的死亡水平、死因構成,本文對2014年赤峰市居民惡性腫瘤死亡資料進行了分析。

1 材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死亡資料來自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赤峰市人口死亡信息登記管理系統。以全市所有人口為監測對象,常住人口數據來自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基本信息系統。

1.2 方法。死亡原因按《疾病和有關健康問題的國際統計分類》(ICD-10)第二版的原則確定根本死因,對根本死因編碼后進行統計分析。標化率的計算使用中國2000年標準人口。數據清洗、統計、分析使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推出的《死因監測數據清洗與分析工具》軟件,使用Excel2007計算減壽分析指標。

潛在減壽年數(YPLL)=ΣYPLLi=Σ(ai?di)

式中ai為期望壽命與某年齡組組中值之差,di為某年齡組的死亡數。生存目標年齡為70歲,所以計算的是1-69歲組的壽命損失年數。

標化潛在減壽率(SYPLL)=Σ(YPLLi×校正系數)/

N×1000‰

校正系數=(Pir/Nr)/(Pi/N)

式中:YPLLi為第i個年齡組的YPLL值,N為研究人群的總人口數,校正系數計算公式中的Pir/Nr是所選擇的標準人口年齡構成比,Pi/N是研究人群的人口年齡構成比。

平均減壽年數(AYPLL)=YPLL/d(年/人)

式中:d為研究人群某死因的總死亡數。

2 結果

2.1 惡性腫瘤總體死亡水平

2014年赤峰市常住人口4327542人,報告死亡25324例,報告死亡率為585.18/10萬,標化死亡率為466.78/10萬。因惡性腫瘤死亡5380人,占總死亡的21.24%,惡性腫瘤死亡居全死因順位的第三位,死亡率124.32/10萬,標化死亡率為95.92/10萬。其中男性死亡3553人,死亡率159.49/10萬,標化死亡率為128.80/10萬;女性死亡1827人,死亡率87.01/10萬,標化死亡率為64.71/10萬。惡性腫瘤男性死亡率明顯高于女性,死亡性別比為1.83。

2.2 主要惡性腫瘤死亡情況及構成

2014年赤峰市居民主要惡性腫瘤死亡率水平及死因構成見表1。男性、女性死因順位明顯不同,男性死于肝癌位居第一,死亡率為52.52/10萬,其后依次為肺癌、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胰腺癌、白血病、淋巴瘤與多發性骨髓瘤、膀胱癌、前列腺癌;女性肺癌位于第一,死亡率為22.95/10萬,其后依次為肝癌、胃癌、乳腺癌、結直腸癌、宮頸癌、胰腺癌、白血病、食管癌、卵巢癌。除女性特有的惡性腫瘤外,惡性腫瘤死亡率男性均高于女性。在惡性腫瘤所有死亡病例中前5位死因占76.84%(男性為82.80%,女性為70.61%)。

2.3 主要惡性腫瘤減壽情況

2014年赤峰市居民惡性腫瘤YPLL為66542人年(男性 44392人年,女性22150人年),肝癌、肺癌、胃癌、白血病、食管癌位于前5位;AYPLL為19.61年(男性19.41年,女性20.01年),白血病、淋巴瘤與多發性骨髓瘤、乳腺癌、肝癌、胰腺癌位于前5位。SYPLL為12.49‰(男性16.14‰,女性8.76‰),肝癌、肺癌、胃癌、白血病、食管癌位于前5位。

3 討論

惡性腫瘤是赤峰市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占全死因死亡人數的21.24﹪,2014年惡性腫瘤死亡率為124.32/10萬,低于全國水平(2012城市為164.51/10萬,農村151.47/10萬)[1]。

惡性腫瘤死因前5位為肝癌、肺癌、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其中有4位為消化系統腫瘤,除與遺傳、環境等因素有關外,不健康的生活飲食習慣是致病的另一主要因素。肺癌死亡位于第2位,吸煙是肺癌發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煙限酒,減少環境污染,加強和普及健康知識,降低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傳統的死亡分析指標對每個年齡層的死亡計算等同視之,不同年齡層死亡的人對生命造成損失的差異無法體現,潛在減壽年數(YPLL)在計算時考慮了年齡因素,把不同年齡層死亡的人對生命的損失,以人年為單位進行估計,評價不同年齡層死亡對人生存的影響,突出了“早死”比“晚死”的危害,能直觀地反映出疾病危害的程度。影響赤峰市居民生存年數的主要惡性腫瘤為肝癌、肺癌、胃癌,YPLL位居前三位,白血病、淋巴瘤與多發性骨髓瘤、乳腺癌雖然YPLL較低,但AYPLL較高,位于前三位,表明其死亡年齡比較年青,“早死”現象突出[2]。女性乳腺癌的YPLL位于第三位,宮頸癌位于第六位,而AYPLL分別位于第二、三位。因此在惡性腫瘤的防控工作中,除加強肝癌、肺癌、胃癌的防治,亦應重視白血病及女性乳腺癌、宮頸癌的防治工作,針對惡性腫瘤發病的危險因素,采取干預措施,早發現、早治療,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國家衛生計生委http:///2013年中國衛生統計年鑒.十一居民疾傷死亡原因

[2]王小健,曹曉斌,等.江蘇省海安縣2006-2010年居民惡性腫瘤死亡及壽命損失變化趨勢分析[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3,(5)

推薦訪問:赤峰市 惡性腫瘤 居民 死亡 分析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