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農業生產中病蟲害防治的必要性

時間:2022-10-22 16:10:03 來源:網友投稿

摘 要:我國作為人口大國和領土面積大國,長久以來以農業發展為主。我國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9.4%,糧食問題和農業生產是關乎我國發展的第一要務。但是,我國病蟲害的覆蓋面較大、發生幾率較高,對農業生產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關鍵詞:農業生產;病蟲害;現狀;防治措施

農業生產在我國經濟體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尤其是糧食安全問題直接關乎國計民生,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與和諧社會構建的決定性因素。農業生產本質上是自然再生產以及經濟再生產的過程,而病蟲害防治是農業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證農產品穩產、高產,農業增收和增效、農業生態環境的重要一環。本文從農業生產中病蟲害防治的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科學的防治措施三個方面進行簡要闡述。

一、農業病蟲害現狀與特點

蟲害、病害的種類多種多樣,而且對于不同的農作物有著不同的癥狀,而對于同種農作物大多情況是同時遭受多種害蟲與病原體的交叉侵染,因此病蟲害情況復雜、癥狀多變、癥狀來源各不相同。造成上述情況的原因是病蟲害的傳播性廣、農作物種類繁多、農作物分布廣泛、直接受外界環境影響,病蟲害在一個地區造成危害以后,通過農作物的接觸以及害蟲的流動,很有可能傳播到其他作物與其他地區,造成更為嚴重的后果。

二、農業病蟲害防治的幾個問題

我國農業病蟲害防治中主要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其一,我國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不成體系、技術到位率低、研究成果不能及時推廣,缺乏有效開展技術推廣工作的技術人員。雖然我國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對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做出了明確指示,也相應建立了農業保護體系,但是由于資金匱乏、關注度不夠等原因,包括病蟲害防治在內的農業生產并未真正形成體系,農民普遍缺乏抗病抗蟲的技術知識,一味的將農藥作為病蟲害防治的唯一手段。其二,我國病蟲害工作過分依賴化學農藥,不重視病蟲害的綜合防治。采用化學農藥對農業病蟲害進行防治能夠短時期內快速、高效的抑制病蟲害的頻發,而且使用較為靈活,因此深受農民的青睞。但是單純使用化學藥劑容易增強害蟲的抗藥性,隨著化學農藥用量的盲目增加,施藥次數的增多,不僅增加了農業生產的成本,還會降低農藥的藥性,為農業病蟲害防治造成更大的阻礙。此外,使用化學農藥抑制蟲害很有可能造成一個種族的消失,破壞生態食物鏈的平衡,嚴重影響了自然自身調控的能力,為生態平衡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化學農藥同時具有殘毒,還會惡化人類的生存環境。調查顯示,我國每年病蟲害防治所使用的化學農藥高達25萬噸,農藥濫用破壞了農田的生態平衡,使得害蟲抗藥性增強,嚴重阻礙了病害蟲防治工作進一步的有效開展。

三、農業病蟲害防治的幾點建議

1.病蟲害防治知識宣傳

無論病蟲害的研究程度如何,真正的執行者都是普通民眾,如果普通民眾不能認識和了解治理病蟲害的機理以及重要性,防治工作將無法深入有效的開展。因此要在農民中加強病蟲害知識的宣傳和普及,自上而下的進行農業知識教育,利用開展農業知識講座、出版病蟲害安全有效防止的相關刊物、舉辦展覽等有效手段吸引農民對科學手段防治的注意,使其意識到濫用化學藥劑的嚴重后果。

2.研究成果有效推廣

研究病蟲害的直接目的在于防止,根本目的在于農業增產增收,農民生活水平得以提高。研究與推廣工作必須同時進行,推廣必須建立在研究的基礎上,而研究成果必須推廣以便廣大農民可以從中受益。研究與推廣的內容包括病蟲害防治創新方法、病蟲害治理藥劑、病蟲害治理經驗等等。研究與推廣的形式包括書面指導、演講、實地培養練習生以及實地示范等。設立基層治蟲組織可以便于培養練習生,可以使得治蟲工作在基層能夠得到延續,使得科學成果能夠得到有效推廣。

3.病蟲害預防預測工作

病蟲害的預防預測工作是病蟲害防治的前提和基礎。病蟲害預防預測工作可以為農業生產中的病蟲害防治工作提供有利依據,根據多次農作物遭受病蟲害侵害的經驗以及預防預測人員對病蟲害預測新技術的研究,對發生病蟲害的概率做出預估,并給出一定的后果及影響分析,繼而相應的做出診斷。這就要求農業病蟲害預測人員不斷學習新技術,提高自身知識利用率,發揮預防預測的重要作用。

4.農藥市場監督

農藥市場作為監管部門,起到控制農藥質量、市場監督、加強管理登記力度的作用。及時了解科技實驗研究出來的新成果,將更經濟、高校、安全的化學藥劑推放到市場中,過濾掉含毒量高、殘留高的化學農藥,不僅可以大大提高病蟲害防治的效率和水平,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更有利于保護自然生態平衡。

5.病蟲害綜合防治

農業病蟲害防治不能只從化學農藥的角度出發,應當全方位的推廣病蟲害防治技術,結合全面的綜合防治技術有效抑制病蟲害的蔓延。綜合防治技術主要有三個方面。

首先,從農作物自身的角度出發,培育出抗病抗蟲的新品種。該方法實用有效,從根本上抑制住病蟲害的入侵,而且不會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不僅可以避免物種滅絕情況的發生,而且不會造成農田環境污染與人體健康。但是,培育新品種受到科學技術的發展,具有一定的難度。

其次,可以采取生物防治的手段進行防治。生物防治手段是利用生物或者代謝物對害蟲進行控制。該方法同時能保證病蟲害防治效率,很大程度的降低化學農藥用量,有助于生態平衡。

另外,包括溫湯浸種以及利用害蟲趨性在內的物理防治同樣簡單有效。不同的害蟲有相應的趨性,可以利用黑光燈、頻振式殺蟲燈、高壓汞燈等手段來誘殺害蟲,利用防蟲網來隔離成蟲。經驗表明:黃板可以有效誘殺斑潛蠅/蚜蟲;

四、結語

總之,農業生產中的相關從業者應該對病蟲害防治現狀有正確的認識,對存在的問題有理性的分析,提高病蟲害防治的意識,采用科學手段進行抗御病蟲害造成的損失,使得農業生產能夠穩定有序的實現可持續發展。病蟲害的防治工作還需要進一步進行深入調研,結合積累的豐富經驗,提出病蟲害防治的完整、科學的新方案,促進農業生產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 郭佳君. 現階段農業病蟲害防治現狀與建議探討[J]. 河北農機,2013,05:69.

[2] 劉樹青. 農業病蟲害防治芻議[J]. 農技服務,2015,04:128.

[3] 王慶. 加入WTO后植物病蟲害防治的生態經濟分析[D].福建農林大學,2005.

推薦訪問:必要性 農業生產 病蟲害防治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