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王興國:飲食營養,知行合一

時間:2022-10-22 10:55:02 來源:網友投稿

???zo??)j首???主任醫師,大連市中心醫院營養科主任,遼寧省營養學會臨床營養分會副主任委員,大連市營養學會常務副理事長,遼寧省公共營養師職業技能鑒定專家,大連市醫學會臨床營養分會副主任委員。新浪博客大V,博客訪問量1,063,175,粉絲量450,783。本刊專家顧問委員會成員。

影響人生選擇的人:痛苦地死于肺病的外祖母

印象最深的兒時飲食:發霉的玉米

營養是工作,與生活無關

王興國,1969年出生于遼寧朝陽貧困農村。那時候,食物質量一塌糊涂,營養別說,發霉的、過期的、哈喇味兒的、發芽土豆、腌菜、咸菜……統統沒少吃,印象最深的兒時飲食是發霉的玉米,曾經吃進去多少黃曲霉毒素已不得而知。在那個年代,這很正常。感謝改革開放,讓出身貧苦的人有機會用知識改變命運。1988年,王興國考入中山醫科大學營養系。為什么學醫呢?他的外祖母死于肺病,在那個年代只需要青霉素就可以緩解的問題卻活活要了她的命。至于營養學也是偶然聽同學的醫生父親所言,才選擇的專業。從此,他與營養學結下不解之緣。

上大學后,能吃上正常的白米飯、白饅頭、肉類和新鮮蔬菜,這是多么幸福的生活啊。畢業后,王興國來到大連醫科大學附屬二院營養科工作,那時候醫院營養科的工作更多的是發發飯票、管管食堂。王興國也很樂于去食堂幫廚,削皮、切絲、炒菜、賣飯收票,年輕的心也裝滿快樂。雖然學的是營養學,但在實際生活中用上的營養知識卻很少,“隨波逐流”“大家吃啥我吃啥”是他的飲食生活。臨床營養只是工作,與生活無關。參加很多學術會議,營養專業人士大啖垃圾食物,王興國曾經也是這樣。

最喜歡的金庸筆下人物:令狐沖

最懊悔的事:給幼年的兒子吃過太多炸雞腿

科普別人,先要科普自己

1997年,在一個媒體朋友的建議下,王興國開始寫一些科普文章,并總能印成鉛字。那時候,每天上午他在醫院食堂幫廚,下午空閑時間就到圖書館查資料,寫稿。有一位全國著名兒科專家,看了他發表在報紙上的文章后很誠懇地對他說,“你的文章太好了,我也是搞醫的,但營養知識卻知之甚少,你要堅持啊”。這無疑給了王興國莫大的鼓勵。后來互聯網興盛起來,互聯網最大的好處是能夠讓信息資源共享,王興國是國內最早在網上做科普的營養師之一,憑借自己的專業優勢以及嚴謹的科學精神,他的博客訪問量突破百萬,粉絲超過四十五萬,成了網絡大V,營養科普達人。

做科普時間久了,自己首先被科普了。他用自己所知所學,逐漸改變自己和家人的飲食習慣,使之更符合營養學原則。2010年,看了美國居民膳食指南后,他開始在媒體中宣傳粗糧的作用,號召大家在主食中增加粗糧比重以預防慢病。不僅如此,他首先在自己家里來了一場主食革命,杜絕白米飯白饅頭,主食必粗糧。“改變——阻力——克服阻力——進步——反復——倒退——改變”的模式在他的飲食生活中不斷上演。兒子幼時很喜歡吃炸雞腿,王興國也沒少買給他。而現在,他卻要努力幫助兒子保持正常體重。幼時飲食經歷會深刻影響一個人一生的飲食習慣,王興國用行動改變自己,也給兒子做出榜樣。

工作之余,王興國喜歡看小說,尤其喜歡金庸的武俠小說,問及最喜歡哪個人物,他毫不猶豫地回答:“令狐沖。”令狐沖被人詬病正邪不分,骨子里卻是真性情真俠義。現實生活中的王興國面對胡吃亂喝的飲食科普紅人,不與之為伍。他說:“自己都做不到,怎么能科普別人呢?”

最推崇的飲食營養界同行:范志紅老師

最崇尚的中國哲學思想:知行合一

飲食營養,重在知行合一

王興國坦言:“如果要總結改革開放35年在飲食營養領域最大的成功,莫過于飲食營養知識的普及極大提高,國人的健康素養極大提升。在改革開放之初,無論是社會環境還是個人生活都在做加法,住大房開豪車,穿戴皆名牌,整日膏粱厚味。但是今天,人們學會做減法,給身體留有余地,讓心靈稍釋放空。關注飲食營養、重視養生保健、追求身心健康,已然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是中國哲學的精髓,也是王興國最崇尚的。提及飲食營養界同行,王興國對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范志紅贊賞有加,甚至尊稱“范老師”。問其何故,不外乎一點,范老師做到了知行合一,堪稱典范。

今年7月,由王興國率隊組織并發起的大連市第一屆營養師大賽,在設定評審打分標準時,其中一項就是參賽選手體重超標者要扣分。雖然這項標準最后沒有留在紙面上,但他在給評委開會時口頭授意,對那些搞營養工作自己卻還不能控制體重的營養師,一定要扣分。

下面這段話出自王興國微博#如果不是入了營養這一行#:“我會拒絕吃雜糧,因為小時候吃玉米小米吃傷了;我能一頓吃三四個雞腿漢堡,因為我的胃口非常好;我會一回家就喝一罐可樂,因為我喜甜喜涼;我將很少吃綠葉菜,因為其口感簡直像草;我會帶‘啤酒肚’出現,就像我其他幾個兄弟和父親一樣。學營養,身體力行,知行合一。”借用王興國這段話,我們普通人也可以這樣說:雖然我們都不是學營養的,不是出身營養這一行,但營養知識唾手可得。我們用智慧判斷知識的真假正誤,我們有能力用知識指導行動。愛營養,身體力行,知行合一。

責任編輯/鄒佳璇

推薦訪問:營養 飲食 王興國 知行合一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