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職與本科分段培養,是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實現途徑之一,是當前我國職業技術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要任務。高職與本科院校需要通過在項目組織、培養模式、培養目標、培養方案、課程體系、教學組織與管理、學生管理、考核管理、質量監控及本科準入等方面建立“3+2”分段培養機制,協同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
關鍵詞 高等職業教育;本科教育;分段培養;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中圖分類號 G718.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3219(2012)26-0010-04
為建立和完善與現代產業體系相適應的職業教育體系,滿足江蘇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對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蘇教高[2012]12號文件《省教育廳關于公布2012年現代職教體系建設試點項目的通知》公布了高職與普通本科分段培養項目12個,其中包括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與常州大學分段培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人才項目。目前,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已在軟件技術專業錄取該“3+2”分段培養試點項目學生60人,平均錄取分數比江蘇省??剖】鼐€高出100多分,部分學生達到二本分數線。
一、國內外高職與本科銜接研究現狀
德國建立完善的職業導向學士學位制度,提供150多種不同類型的課程,這些課程基于行業企業的發展需要,特別強調學生的實踐經驗,其入學條件是成功完成雙元制職業教育與培訓,并已有幾年的實踐工作經驗。而且在學習過程中,要求學生必須有一定時間的企業內實習經歷[1]。瑞士是少數認可“高等職業教育”這一基本概念的國家之一,學生取得高職教育文憑后,可繼續接受普通高等教育,還可繼續參加普通本科后相當于研究生水平的學習,如想獲得學位則需提交有關的專業技術知識證明;而取得普通高等教育畢業文憑或學士學位后,也可繼續參加高職教育中相當于研究生層次的學習,如想獲得學位則需有職業經歷[2]。澳大利亞的TAFE是全國通用的職業技術教育形式,由澳大利亞政府舉辦的TAFE學院負責實施教育與培訓。TAFE高等文憑由澳大利亞政府頒發,相當于中國的高等職業教育層次。TAFE每年能夠提供數以千計的職業和非職業課程,這些課程大多是根據社會經濟和商業生活發展需要而設計的,非常實用。TAFE課程設計不僅有教育決策單位參與,而且工商企業界也參與,其課程可以提供學生未來就業所需的知識與技能。而且絕大多數TAFE課程可以讓學生在畢業后繼續攻讀大學課程,所念的學科甚至可以抵免一年或一年以上的本科課程。然后到就讀的TAFE學院所對應的大學里,繼續讀完一年半到兩年的課程,即可拿到本科學位。
我國對高職與本科的銜接研究大多限于理論探討,實踐性成果并不多見。高職與應用型本科銜接的學理基礎是高等教育的科學分類,銜接的基本依據是教育的職業性、應用性和層次性,核心是內涵建設[3]。目前,高職院校學生雖然有多種升學通道,但并不暢通。如高職學生“專轉本”只能升入民辦本科,“專接本”自學考試或“專升本”則屬于成人高等教育,人們普遍認為其含金量低于普通本科。其次,由于就業準入制度執行不嚴格,技能型人才社會地位不高,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缺少良好的社會環境。從主體維度分析,高等教育類型的橫向貫通和教育層次的縱向銜接,都要落實于執行主體——高職院校和應用型本科院校,需要兩者打開傳統觀念的桎梏,攜手合作、協同發展,并在區域高等教育系統中形成各自的生態位,從而在應對區域產業轉型升級中實現各自的可持續發展[4]。
二、高職與本科分段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必要性
(一)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端技能型人才需求迫切
根據常州市“十二五”規劃,在未來五年發展中,常州實施科教興市戰略,依靠人才支撐和科技創新,以“一核八園”建設為載體,以產業轉型升級為主導,大力發展軟件和服務外包產業等高端產業,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端技能型人才提出迫切需求。目前,常州職工隊伍中,高技能人才占15%左右,而發達國家高技能人才占35%,常州市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受到制約,單靠傳統的在生產實踐中培養高技能人才已不能完全適應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通過地方高等學校培養高學歷高端技能型人才是必由之路。
(二)人的終身發展呼喚高等職業教育與本科教育貫通銜接
常州中、高等職業教育得到快速發展,但職業教育止步于專科層次,與普通教育銜接的職業教育體系尚未構建起來,導致職業教育吸引力不強。常州作為蘇南發達地區,高職層次職業教育已不能滿足就業需求和學生發展需要,構建高職、本科銜接的體系和機制已是促進職業教育持續健康發展、適應地方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當務之急。
(三)“中國職教名城”建設迫切需要高職、本科銜接的制度創新
《常州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中國職教名城”的建設目標,反映在職業教育的發展環境、發展水平、服務能力、創新能力、制度建設等方面,積極推進人才培養體制改革,形成高端技能型人才培養新體制新模式,是建設“中國職教名城”、保持常州職教領先水平的重要舉措。
三、高職與本科分段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實踐
(一)建立管理機制,做好頂層設計
為做好項目的協調工作,常州市教育局牽頭成立了高職與本科分段培養領導小組。組長由常州市教育局副局長擔任,成員由常州科教城管委會、常州大學、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校領導、教務處及系部領導組成。
為做好專本一體的教學與管理工作,成立高職與本科分段培養項目工作小組。組長由常州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教學院長擔任,成員由3所學校的系(教研室)主任和相關教師組成。
(二)采用“3+2”培養模式
“3+2”培養模式中,3年高職階段專業為軟件技術,2年本科階段專業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高職階段與本科階段均有相對獨立的人才培養方案和靈活出口。學生完成高職階段培養方案規定的所有課程并達到合格標準,獲得大專學歷,可以畢業、就業,也可以在自愿的前提下免試進入常州大學進行本科階段的
學習,兩年后滿足學校畢業的基本要求,準予畢業,獲得常州大學畢業文憑及工學學士學位。
(三)制定分階段專業培養目標
第一,遵循技術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規律,加強校企合作,實行學科課程、項目課程、綜合實踐課程有機結合,突出實踐技能、技術應用和軟件設計能力培養。第二,在3年高職階段,主要培養能在各類企事業單位從事基本的軟件設計與維護、軟件產品測試、銷售以及技術服務、數據庫技術應用、網站建設與維護和辦公自動化等工作,具備職業崗位(群)所需的基礎知識的技術應用型人才。第三,在2年本科階段,主要培養學生掌握計算機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能,具備較強的工程意識和工程實踐能力,掌握常用的軟件開發環境,具備一定的軟件工程思想,能從事軟件設計、開發和管理的技術應用型本科人才。
(四)構建專本銜接、實踐導向的專業課程體系
課程有效銜接是高職與本科分段培養、有效銜接的難點,項目工作組多次召開研討會,制定了專本銜接、實踐導向的專業課程體系。前3年高職階段,2所高職院校將執行統一的課程體系?;A課是素質教育和終身學習所必需的基礎工具性知識,為達到本科標準要求,提高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強調了基礎課的重要性,把大學英語(240課時)、高等數學(120課時)、大學計算機基礎(56課時)三門課程定為核心基礎課。專業基本能力課程是知識形成的主體,旨在形成專業學習需要的基本知識和能力,包括C語言程序設計、數據結構、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網絡與操作系統和數據庫技術及應用。專業專項能力課程是專業特色的集中體現,是學生必須掌握的本專業的基本技能,包括JAVA程序設計、網頁設計與制作、Linux操作系統、基于JSP技術的Web應用系統開發、基于J2EE技術的企業級開發、基于J2EE的Web Service技術、NET開發技術、Android3G應用開發、XML編程技術。專業綜合能力課程是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微機組裝與維護實訓、計算機二級強化實訓、企業項目開發實訓、高職階段畢業設計和專業綜合實踐。
兩年本科階段在高職階段課程的基礎上,不再安排語言類的課程,主要安排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主要專業基礎課程與軟件開發、管理方面的更高層次的課程,包括本科學生必須掌握的數學類課程(線性代數、離散數學)、數據庫原理、計算機組成原理、軟件架構設計、設計模式等。根據軟件行業的發展需求,本科階段設置軟件工程與嵌入式系統兩個專業方向。軟件工程方向主要開設高級軟件工程、軟件新技術、軟件測試三門課程,嵌入式系統方向主要開設ARM體系結構與編程、LINUX系統與應用、智能移動終端軟件開發三門課程。
(五)實行專本一體的教學組織與管理
為了更有效地實現高職與本科的課程銜接,培養出能更好地適應軟件企業需求的高端技能型本科人才,鑒于上述3所學校共處常州大學城,針對試點項目實現三校師資共享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因此,打破校際限制,前三年高職階段的核心基礎課和專業基本能力課程由2所高職院校與常州大學的教師共同承擔,課程標準及基本要求由常州大學該課程所在學院主導,與課程承擔方共同制定,并經過常州大學該課程所在學院教學院長審核通過,采用與常州大學相同的教材。
對于“3+2”試點班的其他類型課程,依據各校教師的不同特點,由3所學校統一安排師資進行授課,實現各校優質師資共享。
(六)實行專本一體的學生管理
對于“3+2”試點項目的學生,在進入高職院校學習的同時,在常州大學教務系統注冊,常州大學全程跟蹤與管理學生的學習狀況以確保試點班的培養質量。各校配備專職班主任與兼職專業導師負責學生的管理和專業學習指導。
(七)開展專本一體的質量監控
由項目工作小組會同各校督導、系部二級督導對“3+2”試點項目的教學開展質量監控,充分發揮合作企業參與質量監控的積極性,校企相互協作,加強過程管理,實施全員、全程、全面管理,充分調動學校、企業、家庭、學生等的積極性,對教學過程進行監控,實行信息員制度,定期召開學生座談會,對教學質量進行多元化、全方位評價。
(八)實行專本一體考核管理機制
高職階段的培養方案所涉及課程成績納入常州大學成績管理系統。任課教師進入常州大學成績管理系統填寫學生成績。前三年核心基礎課和專業基本能力課程的考核將由常州大學主導?!洞髮W英語》《高等數學》的考核試卷分別由常州大學外國語學院和數理學院統一命題?!洞髮W計算機基礎》課程的考核試卷由常州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負責命題,閱卷工作由常州大學試卷承擔單位與任課教師一起完成。專業選修課的考核由任課教師完成。
(九)本科準入機制
在高職3年完成培養方案規定的所有課程并且成績合格者可以選擇進入常州大學繼續下一階段學習或者直接就業。3年內不能按時、按要求完成高職階段學習要求的學生不得進入本科階段學習。
四、高職與本科“3+2”分段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價值
第一,探索高職與本科分段培養貫通銜接的軟件人才培養模式的成功范式。本項目重在探索一種校企合作、專本一體、共建共管的高職與本科分段培養貫通銜接的軟件人才培養模式,并注重成功經驗的借鑒和各種資源的整合。前期準備充分,經過大量的調研與考察,分析一切可以借鑒的成功案例,確定引入國際先進的IT教育理念,再結合當地人才需求,通過整合企業、常州大學等優質資源為人才培養所用,對課程體系、培養模式等進行優化和創新,通過研究與探索實踐,形成有特色的高職與本科分段培養貫通銜接的軟件人才培養模式的成功范式。填補常州市、江蘇省乃至全國高職與本科分段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空白,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建設。
第二,注重探索高職教育“高等性”與“職業性”的最佳結合點。本項目注重課程體系的開發,把課程體系看成是影響學生職業能力形成的重要因素,克服只關注課程內容與教學方法,不關注課程體系的觀念;考慮IT行業實際,在課程體系開發中注重學生職業核心能力與綜合能力(溝通能力、表達能力及學習能力等)的培養;注重尋找能體現高職教育的“高等性”與“職業性”的最佳結合點,既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又給學生打好理論基礎,形成“基礎扎實、能力突出、素質優良”的人才培養特色。“應用特色+本科底蘊”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可有效滿足產業發展需求,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率。
參考文獻:
[1]范唯,郭揚,馬樹超.探索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基本路徑[J].中國高教研究,2011(12): 62-66.
[2]黃駿.瑞士的高等職業教育[J].教育與職業,2000(6):50-52.
[3]張金根.高職高專與應用型本科銜接的學理基礎及核心[J].職業技術教育,2011(31):22-25.
[4]魯武霞.院校協同:高職專科與應用型本科銜接的主體支持[J].職業技術教育,2011(31):12-17.
Analysis on Staged Cultivation for High-skilled Talents of Higher Vocational an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The Case of Changzhou Electro-Mechanicd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SU Bao-li1, GU Hui-bin1,YANG Chang-chun2
(1.Changzhou Electro-Mechanicd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Changzhou Jiangsu 213164;
2. Changzhou University,Changzhou Jiangsu 213164,China)
Abstract Staged cultiv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an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s one of ways to achieve the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s well as the important mission of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and undergraduate schools need to establish “3+2” staged cultivation mechanism in project organization, cultivation mode, cultivation objectives, cultivation scheme, curriculum system, teaching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students’ management, assessment management, quality monitoring and undergraduate admittance, so as to co-cultivate high- skilled talent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staged cultivation;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