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高等學校財務制度建設和財務隊伍建設的一些思考

時間:2022-10-20 16:05:03 來源:網友投稿

摘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對國民經濟建設和經濟現代化進程產生了深刻影響,高等學校在辦學過程中的經濟行為亦趨多元化。目前社會上各種經濟行為在高校的經濟活動中都有直接發生和間接影響,如果我們在工作中對各種經濟行為不作科學分析和民主決策,貿然行事,往往會造成難以挽回的經濟損失,從而影響學校的聲譽。因此,有必要規范其經濟行為,在高校中形成經濟活動的自我約束機制,即制度建設。隨著社會發展,會計職業活動的范圍越來越廣,職業活動內容更加豐富。會計在經濟管理活動中的職能作用也在擴展和深化,會計對高校經濟活動的影響越來越直接,越來越明顯。這樣,要求高校會計工作者承擔更多工作責任的同時對會計人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要加強隊伍的建設。本文就這兩個方面進行了一些思考。

關鍵詞高等教育;制度建設;隊伍建設;

中圖分類號G46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671-(2009)121-0072-02

1制度建設

1.1規范財務行為,加強財務管理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國民經濟建設和經濟現代化進程不斷受到影響,高等學校辦學的經濟行為也趨于多元化。在學校收入方面,從單一的國家撥款,發展成為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在學校支出方面,從單純教育事業經費和科研事業經費支出發展成為既有事業經費支出,又有為籌集教育經費而發生投資支出以及在高校創辦的產業單位內的經營性成本、費用支出等。可以說,目前社會上各種經濟行為對高校的經濟活動都產生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這就增加了高校經濟管理工作的難度,因此必須在工作中對各種經濟行為進行科學分析,做到民主決策,使各項財務行為得到有效規范。

1.2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高等教育首先立足人才培養,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但高等教育事業發展對資金需求的不斷增加與國家資金供應增長相對有限的矛盾將在一定時期內存在。這就要求我們盡可能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實際上,在學校內部,通過努力挖潛、合理安排、嚴格管理等舉措,在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方面還是大有可為的。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效率已成為共識,這是對任何一個部門和單位管理水平和管理成效的重要度量衡。

1.3促進事業發展

深化管理體制改革,提高辦學質量和水平是確保學校加快發展、完成重任的必由之路。財務管理是學校內部管理的主要組成部分,根據學校要求,建立嚴格規范的財務管理制度,科學運籌,規范管理,真正做到開源節流,杜絕浪費,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充分利用國家優惠政策及多種手段,逐步緩解學校財政緊張的狀況,廣泛拓寬籌資渠道,多方籌措辦學經費,建立多元化投融資體制;加強校友的聯絡,充分發揮校友資源的重要作用,調動社會各界力量為學校發展做出更大貢獻。其根本目的還在于為學校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經濟環境,最終為促進學校事業發展服務。

1.4貫徹執行國家有關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三章三十一條規定:“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具備法人條件的,自批準設立或者登記注冊之日起取得法人資格。”明確了高等學校的法人實體地位。這樣,作為獨立法人的高等學校在由政府賦予面向社會自主辦學權利的同時,自然應在辦學過程中遵守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和各項制度。

1)遵守國家制定頒布的適用于社會經濟各領域內的重大經濟法律和法規。

2)執行政府制定頒布的適用于社會經濟特定領域的重要財務規章制度。

3)執行政府下發的適用于高校經濟活動專門領域的各項財務規章制度。

4)高等學校在經濟活動中除了遵章辦事,規范經濟行為,加強財務管理外,還應依法維護自身權益。

學校財務管理人員,不僅應知法守法,而且應以法律為武器,依法保護學校的權益不受侵犯,保護學校應得的經濟利益不受損害。

1.5堅持勤儉辦學的方針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現代管理的一個基本要素,在高等學校面臨加快發展良好機遇的今天,堅持勤儉辦學的方針有著更豐富的內涵。

1)學校日常維持性開支中堅持勤儉辦學的方針

學校經常經費主要用于日常維持性開支,項目繁多,面廣量大,力求少花錢多辦事、辦好事。從經費使用分析,各種用途支出既有剛性又有彈性。對彈性支出的管理直接關系到能否在經濟工作和財務管理過程中控制開支。應倡導節儉,以盡可能少的花費辦成該辦的事情。同時,學校要面向社會自主辦學,必然要與社會各方方面面發生往來關系,需要一定的費用開支。對此,必須嚴格遵守黨風廉政建設方面的有關規定,把堅持勤儉辦學的方針與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相結合,將節儉之風融于樹立良好的校風之中。

2)學校發展資金安排中堅持勤儉辦學的方針

高校辦學質量和水平的提高、學校知名度的培植都需要相應的投資。現階段由于事業迅速發展對資金需求不斷加大與國撥教育經費和其他渠道籌措辦學經費所能增加的供給能力之間需求大于供給的矛盾,必然要求堅持勤儉,充分利用現有資金,集中力量在較短時間內完成最急迫的、對學校發展將產生至關重要影響的投資項目。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防止發生全面開花卻難以結果的投資浪費現象。在安排項目投資資金時又不宜機械地、教條地強調勤儉,應有戰略眼光,正確處理好長遠與近期的關系,根據實際可能適當瞻前考慮,只要不突破學校整體財力承受能力即使多花些錢也是值得的,這樣才能帶來更大的效益。

3)學校內部制訂調整經濟政策、制度時堅持勤儉辦學的方針

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財務規章制度,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及時制訂或調整學校內部經濟政策、制度是高校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學校內部各項經濟政策、制度直接關系到校內各方面的利益,影響到收入水平、開支標準和范圍、積累與消費的此增彼減等。要在制訂或調整經濟政策、制度時體現勤儉辦學的方針,注意引導校內各部門、單位和教職工發揚勤儉精神,杜絕奢侈,提倡節約,正確對待利益、對待經濟得失,從而使財務管理中的勤儉原則落實于校內有關政策、制度中,確保在工作中貫徹落實。

2隊伍建設

2.1愛崗敬業

愛崗敬業要求會計人員熱愛本職工作,樹立良好的職業責任感,忠實履行職責,刻苦鉆研業務,不斷提高技能,勇于革新,爭做理財的行家里手。

1)正確認識會計職業,樹立愛崗敬業精神

會計人員的愛崗敬業精神,自始至終都是以他們對職業的認識程度及所持態度作為行動的指導并體現在實際工作中。如果會計人員對所從事的職業缺乏正確的認識,這就會自覺不自覺地反映到其職業行為當中,早晚會表現出懶惰拖拉的行為,給會計職業和財務工作造成不良影響。

2)熱愛會計工作,敬重會計職業

只有熱愛會計職業,才會有職業樂趣,即使對會計并不感興趣,只要樹立“干一行愛一行”的信念,就會發現會計職業的樂趣,就會刻苦鉆研會計業務技能,努力學習相關知識。只有做到熱愛會計工作,才會全身心的投入會計事業。

3)安心工作,任勞任怨

只有安心本職工作,才能沉下心來勤學苦練,才能真正做到敬業,任勞任怨要求會計人員具有不怕吃苦,不計個人得失的思想境界,具有對工作極端負責任的敬業精神,它是安心本職工作的具體體現。

4)嚴肅認真,一絲不茍

會計工作是一項嚴肅細致的工作,沒有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和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就可能出現偏差。對一些違法亂紀、損失浪費的行為和一切不合理不合法的開支,要嚴肅認真對待,把好關口,決不能有麻痹思想和馬馬虎虎的工作作風。

5)忠于職守,盡職盡責

首先,提供會計人員要忠實于服務學校這個主體,不僅要客觀真實地記錄學校經濟業務、財產安全,而且應該積極參與學校財務管理和決策;其次,要忠實社會公眾正確真實地對外提供有關學校的會計信息。

2.2誠實守信

會計人員誠實守信的道德觀念如何,將直接影響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會計人員只有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真實正確地記錄,如實反映單位經濟業務活動情況,才能實現會計核算、監督的內涵。

1)實事求是,不搞虛假

會計人員應言行一致,實事求是,正確核算,盡量減少和避免各種失誤,不謀私利和小團體利益,不造假賬,損害國家和集體的利益。

2)嚴守秘密,不為利益所動

會計人員應依法保守學校的秘密,同時也是誠實守信的要求。

3)執業謹慎,信譽至上

謹慎原則是會計準則的要求,對服務對象盡職盡責,樹立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責任感,以維護職業信譽。

2.3廉潔自律

廉潔自律,要求會計人員必須加強世界觀的改造,會計人員應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自覺抵制享樂主義、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等錯誤思想。

1)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是奠定廉潔自律的基礎。除此之外,還要自覺抵制享樂主義、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等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

2)公私分明,不沾不貪

嚴格劃分公私界限,不占小便宜,不同違法分子同流合污。

3)遵紀守法,恪盡職守

會計職業有相應的權利和義務,會計人員不僅要遵紀守法以權謀私,而且要敢于和善于運用法律法規賦予自己的權利,盡職盡責,勇于承擔職業責任,履行職業義務。

2.4客觀公正

堅持客觀公正原則的基礎是會計人員的態度、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沒有客觀公正的態度,不能尊重事實。有了正確的態度之后,沒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和較高的專業技能,工作也會出現失誤。

1)真實性。以客觀事實為依據,真實地記錄和反映經濟業務事項。

2)可靠性。會計核算要準確,記錄要可靠,憑證要合法,勾稽關系要明晰。

2.5堅持準則

堅持準則要求會計人員在業務處理過程中,嚴格按照會計法律制度辦事,不為主觀或他人意志左右。只有堅持準則,才能以準則作為自己行動的指南,在發生道德沖突時,應堅持原則,把維護國家利益、社會公眾利益放在首位。1)遇到嚴重職業道德問題,應根據給知的已有政策加以解決,如若不能解決可咨詢會計師事務所,以便采取可能的行動和步驟。2)若自己無法獨立解決,可與直接的上級一起研究解決的辦法。3)若仍無法解決,則在通知最直接的上級的情況下,請教更高一級的管理層。4)對于一些重大問題,可能沒有其他選擇,作為最后手段拒絕辦理,并提交一份信息備忘錄。

熟悉準則是會計人員應該了解和掌握《會計法》和《高等學校財務制度》及與會計相關的法律制度;遵守準則,會計人員在會計核算和監督時要嚴格遵守各項準則,同時也要求他人遵守,將學校的經濟業務事項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相對照,做出合法、合規的判斷,對不合法的經濟業務不予辦理。堅持準則,要求會計人員應認真執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依法履行會計監督的職責,敢于同違反會計法律法規和財務制度的現象作斗爭。

2.6提高技能

提高技能,要求會計人員提高職業技能和專業勝任能力,以適應工作需要。就會計職業而言,它包括會計理論水平、會計實務能力、職業判斷能力、自主更新知識能力、提供會計信息的能力、溝通交流能力以及職業經驗等,通過學習、培訓和實踐等途徑不斷提高。1)要具有不斷提高會計專業技能的意識和愿望。2)要具有勤學苦練的精神和科學的學習方法。

2.7參與管理

會計人員要樹立參與管理的意識,積極主動地做好參謀。經常主動向領導反映經濟管理活動中的情況和存在的問題,主動提出合理化建議、協助領導決策,參與經濟管理活動,不只消極被動地記賬、算賬和報賬。1)努力鉆研會計業務,熟悉財經法規和相關制度,提高業務技能為參與管理打基礎。2)熟悉服務對象的經濟活動和業務流程使參與管理的決策更具針對性和有效性。

2.8強化服務

會計人員的服務態度直接關系到會計行業的聲譽和運作效率,會計人員服務好、質量高,做到講文明、講禮貌、講信譽、講誠實,堅持原則,嚴格執法,服務周到,就能提高會計職業的信譽,增強會計職業的生命力;反之就會影響產生不良影響。會計人員應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扎實工作、無私奉獻,以高度負責的態度,樹立良好的職業形象。

1)強化服務意識

會計人員要在內心深處樹立正確的服務意識,為學校服務,為廣大教職工服務,服務是自己的職責和義務;服務要做到態度溫和、語言文明、尊重師生、尊重事實、謙虛謹慎、團結協作、互相支持;同時,要正確處理好各部門之間以及上下級之間的關系。

2)提高服務質量

服務不僅要講文明,還要講質量,更要不斷開拓創新,利用會計數據、會計信息,滿足不同對象的要求。

以上是我在高校會計工作實踐中,產生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希望對同行有所裨益。

推薦訪問:財務 隊伍建設 高等學校 制度建設 思考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