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在水利部黨組中心組(擴大)“任務對標”研討交流會上發言(精選文檔),供大家參考。
圍繞部黨組“任務對標”專題學習研討重點題目,長江委認真組織開展了“任務對標”階段學習研討。通過學習研討,深刻領悟中央關于編制“十四五”規劃的新要求,全面分析長江治理與保護的新形勢,深入研究《建議》和《綱要》賦予的新任務,認真謀劃流域水安全保障的新措施。
一、深刻認識新要求
***總書記闡明的推動高質量發展等七個重點問題是“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和關鍵,我們要深刻理解、準確把握、積極踐行。
一是推動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是有效解決我國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的必然選擇。我們要把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體現在治江興委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努力實現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治江興委高質量發展,為流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水利支撐與保障。
二是構建新發展格局。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塑造我國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優勢的戰略抉擇。首先,我們要科學布局、建設實施引江補漢、荊南四河綜合治理等一批支撐性、保障性重大水利工程,強化水利基礎支撐與水安全保障;
其次,我們要持續推進水利“引進來”和“走出去”,注重引進國外先進水治理理念和技術,同時充分發揮我委水利水電技術優勢,加快水利軟實力輸出;
還有,我們要維護長江干流河道河勢穩定,推進三峽水運新通道等重點項目研究論證,助力長江“黃金水道”在打造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主動脈中發揮重要作用。
三是落實“十四五”和到2035年經濟發展目標。中央決定“十四五”和2035年經濟發展目標要采取定性表述為主、蘊含定量的方式,目的是更加注重經濟結構優化,引導各方面工作重點放在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上。我們要準確把握,緊密結合治江和長江委工作實際,科學謀劃好“十四五”和2035年治江事業和長江委發展中長期目標。
四是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人民群眾的共同期盼。我們要把流域內人民群眾和委內干部職工滿意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一方面我們要做好治江各項工作,更好地滿足流域人民群眾對防洪保安全、優質水資源、健康水生態、宜居水環境、先進水文化的向往和高品質生活的需求;
另一方面我們要做好單位改革發展各項工作,不斷增強單位干部職工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五是統籌發展和安全。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我們要把安全貫穿到治江興委工作的各領域、全過程,樹牢底線思維、增強風險意識,下好風險防控先手棋,構筑流域水安全風險防范底線,全面提升流域水安全保障水平。
六是堅持系統觀念。系統觀念是十八大以來我們黨的成功經驗,也是全面協調推進各領域工作的基本方法。我們要運用系統思維,在治江工作中正確處理好長遠與當前、治理與保護、整體與分步、總體與局部、發展與安全等關系,統籌做好頂層設計,著力推進水災害防抗救系統防治、水資源節用排系統管理和水生態環境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
七是鞏固拓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脫貧攻堅成果。“十四五”時期是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深度融合的新起點。我們要全面貫徹中央部署要求,認真落實部、省援扶工作任務,統籌推進技術幫扶、項目幫扶、智力幫扶,確保實現從脫貧攻堅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平穩過渡、有序銜接。
二、準確把握新目標
立足《建議》提出的“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方針和主要目標,我認為“十四五”時期治江工作要積極踐行“十六字”治水思路,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始終堅持系統治理,不斷完善“四大體系”,全面推進“四個長江”建設,到“十四五”末期努力實現以下目標:一是防洪抗旱減災能力全面提升,5級及以上江河堤防達標率提高到76%,現有病險水庫安全隱患全面消除;
二是水資源集約利用水平大幅提高,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20年年均下降20%,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56;
三是水資源優化配置更加科學,水利工程新增年供水能力150億立方米,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0%以上;
四是河湖水生態環境明顯改善,重要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合格率達到100%,流域主要控制斷面生態流量滿足程度達到90%以上,水生生物多樣性有效恢復,水土保持率提高到82%以上;
五是涉水事務管理效能持續增強,與《長江保護法》相配套的流域涉水管理法規體系和協作機制進一步健全,水行政管理能力全面提高,水災害風險管理、水資源剛性約束和河湖嚴格保護制度基本建立。
三、謀劃落實新舉措
《綱要》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建議》進一步具體化,與水利工作直接相關的任務共涉及20章、30余條。對標新要求、新目標、新任務,我們要科學編制《長江流域(片)“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規劃》《長江水利委員會改革發展“十四五”規劃》,系統謀劃新舉措,努力推動以保護為前提的治江興委高質量發展。
一要提升水災害防御能力。一是修訂長江流域防洪規劃,優化流域防洪總體布局。二是加強長江支流和湖泊堤防建設,加快長江防洪控制性水庫建設、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推進蓄滯洪區建設,開展長江中下游干流崩岸、河道整治和洲灘民垸治理,加強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災害防治、重點澇區排澇能力建設。三是完善站網布局,健全防御方案體系和防洪減災管理制度,加強水雨情和工情監測能力建設。
二要提升水資源集約安全利用能力。一是推進流域節水減污型社會建設,建立流域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嚴格實行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二是強化農業節水增效、推進工業節水減排、加強城鎮節水降損。三是推進主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制定,加強水資源統一調度管理。四是提升農村飲水安全保障能力,提高灌溉保證率,加強城市應急備用水源建設,加快中西部地區、貧困地區等抗旱應急水源建設。
三要提升水資源優化配置能力。一是優化流域水資源配置格局,加快推進XX巖等重點水源工程、滇中引水等重大引調水工程以及XX壩灌區一期等大型灌區工程建設。二是支撐國家水網建設,加快引漢濟渭、引江濟淮等引調水工程建設,積極推進南水北調東中線后續工程建設,深化西線工程前期論證。
四要提升大江大河大湖生態保護治理能力。一是科學劃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推進重要飲用水水源地生態隔離帶建設,加強南水北調等重點水源地保護,完善水源地預警監測體系。二是科學確定河湖生態流量,加強河湖生態調度,強化生態流量監管,切實保障河湖生態流量。三是加強水源涵養區保護修復,加大洞庭湖、鄱陽湖等重點河湖保護和綜合治理力度,推動長江干流和主要支流河湖水系連通修復,推進中下游原通江湖泊生物通道恢復試點,開展農村水系綜合整治。四是推進水土流失防治,加強重點工程監督檢查,推進金沙江下游、嘉陵江上游和漢江上游等重點區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
五要提升流域綜合管理能力。一是全面貫徹落實《長江保護法》,完善相關配套法規體系,提升水行政執法能力,全面提高流域依法治水水平。二是構建流域涉水事務綜合管理體制機制,加快建立流域河湖長制協作機制,健全跨部門協調合作機制,完善涉水管理各項制度,推進流域涉水信息資源整合與共享。三是加強水行政管理能力建設,加快建設長江流域全覆蓋水監控系統,構建數字孿生長江,實現流域涉水事務統一監測與監管。四是推進科技創新基地和長江治理與保護智庫建設,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加強長江中下游干流和兩湖變化趨勢與應對措施、水工程聯合調度等重大問題研究。五是做實做強長江水文化中心,編制實施長江水文化建設規劃和文化塑委規劃,開展水文化宣傳,講好長江故事。
六要提升長江委改革發展能力。全面推進長江委“政治建委、經濟興委、科技立委、人才強委和文化塑委”新時期發展戰略的實施,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扎實推進經濟發展、切實強化科技創新、大力培養優秀人才、不斷強化文化建設,努力實現長江委政治生態風清氣正、經濟實力均衡雄厚、科技水平行業領先、人才隊伍結構合理、單位文化健康向上的改革發展目標。
治江興委高質量發展,需要全委各級黨組織的堅強領導,需要全委廣大干部職工的奮力拼搏,我們要切實理清思路、完善規劃,擔當負責、真抓實干,開拓創新、有序推進,扎實推動治江興委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為流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水利支撐與保障。
推薦訪問:水利部 會上 黨組 在水利部黨組中心組(擴大)“任務對標”研討交流會上發言 在水利部黨組中心組(擴大) 水利部任務對標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