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2年研討發言:交出全方位振興新時代答卷(全文完整),供大家參考。
******親臨XX視察,是XX振興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我們將始終胸懷國之大者,堅定不移地沿著******擘畫的宏偉藍圖奮勇前行,努力交出一份體現新擔當、實現新突破、展現新作為的時代答卷。
建設現代化都市圈,全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面對復雜多變的宏觀形勢和突如其來的疫情影響,我們堅持把建設XX現代化都市圈作為服務“一帶一路”、對接國家戰略、融入國內大循環、加快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有力帶動和支撐全市經濟逆勢上揚,經濟增速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實踐證明,越是風險挑戰增多,越要心中有數、腳下有根、勇毅進發。
優化區域產業布局。牢牢把握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大勢和產業鏈重塑契機,主動對接和融入國家重大戰略,落實XX“三個五”、中東西“三大板塊”協調發展戰略,以建設XX現代化都市圈為統領,加快XX國際汽車城、XX國家區域創新中心、XX國際影都、中韓(XX)國際合作示范區“四大板塊”建設,加快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
筑牢實體經濟底盤。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是XX的根基,我們既要助跑蓄力,完成歷史性的規模任務,又要起跑發力,搶占時代性的質量高地,進一步做實做優做強實體經濟。要不斷鞏固汽車、高端裝備等先進制造業整體優勢,以“電動化、網聯化、共享化”為方向,支持發展紅旗民族品牌,推動產能回歸、排產回歸、配套回歸、結算回歸,打造萬億級產業集群。此外,還要努力培育一批冰雪經濟、數字經濟、循環經濟新增長點,加快形成多點支撐、多業并舉、多元發展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下好創新先手棋。XX科教資源相對富集,發揮區域創新中心作用,落實“四個面向”要求,攻克一批“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我們責無旁貸。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對接國家科技創新XXXX重大項目和研發計劃,努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建設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轉化一批科技創新成果、打造一批大企大所大校創新聯盟,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為國家科技創新發展貢獻XX擔當。
打好營商環境攻堅戰。我們堅持親而有度、清而有為,持續開展“萬人助萬企”“服務企業周”等系列活動,全力解決企業發展堵點痛點難點,先后引進了一大批戰略投資者。要堅持以起步姿態和敬民之心行簡政之道,全面對接國家營商環境指標評價體系,把簡政放權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轉變政府職能的“當頭炮”,探索推行“零式”服務和社會投資新建工業項目“拿地即開工”等一系列改革,為企業“松綁”、為群眾“解絆”、為市場“騰位”。深化“誠信XX”“法治XX”建設,大力培育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建設對外開放新高地。我們要圍繞打造國家向北開放重要窗口和東北亞地區合作樞紐,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主動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國家戰略,全力推動中韓(XX)國際合作示范區、XX新區、臨空經濟示范區等開放平臺建設,全力提升“長滿歐”“長琿歐”“中歐班列”運營能力,全力構建以高質量交通強市、國家物流樞紐城市、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為重點的現代化流通體系,以現代化大流通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開拓對外開放新格局。
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譜寫新時代鄉村振興新篇章。在新時代,我們要抓住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機遇,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夯實農業基礎地位,深化農村改革。
扛穩國家糧食安全重任。XX擁有良好農業資源稟賦,糧食產量常年保持在XXX億斤階段性水平,糧食商品量、人均占有量等均全國領先。在全球糧食供應鏈受到疫情沖擊的背景下,更要把維護國家糧食安全作為重中之重,堅持走以科技為支撐的內涵式現代農業發展道路,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建設好XXXX萬畝高標準農田,保護好XXXX萬畝黑土地,努力讓中國人的飯碗裝更多的XX糧食。
推動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我們要堅持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一體設計、一體推進,一手打好“融合牌”,以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建設為引領,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促進農業“接二連三”融合發展;
一手打好“改革牌”,依托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聚焦農村人口市民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科技成果入鄉轉化等關鍵問題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城鄉融合的良好局面。打造生態文明建設樣板。我們堅持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破題開路的先手棋,全力打好農
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改廁及糞污治理、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四大攻堅戰”和碧水、藍天、黑土地、青山、濕地“五大保衛戰”,“XX藍”成為城市最鮮明的底色。
積極保障改善民生,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們黨長期執政的根基血脈和最大底氣來自人民,我們要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群眾盼什么我們就干什么,努力把好的初衷轉化成為好的成效。
穩定就業“主線”。我們聚焦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和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實行對駐長XX所高校“一對一”服務,做好農民工返崗“點對點”對接,開展重點企業XX小時用工保障。在此基礎上,要繼續打好穩定現有就業、增加新的就業、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支持大眾創業“組合拳”,使人人都有通過辛勤勞動實現人生出彩的機會。
筑牢抗疫“防線”。大力弘揚“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始終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健全疫情常態化防控機制,深入開展新時代愛國衛生運動,完善重大疫情響應、應急醫療救助和應急物資保障制度,提高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堅持疫情防控和防災減災兩手抓,抓緊抓實安全生產、防汛抗旱等工作,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兜住脫貧“底線”。我們將緊盯未脫貧人口、脫貧監測人口和邊緣人口“三類人群”,實施脫貧攻堅掛牌督戰和駐點督戰,著力解決“三保障”和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大力促進產業就業扶貧和政策兜底,確保剩余XXX戶XXXX名貧困人口全部達到脫貧標準,確保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確保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路上不落一人。
踐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把組織建強、把陣地筑牢。我們要堅持組織建黨和思想建黨有機結合,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
凝心鑄魂、建好隊伍。深入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自覺用黃大年、鄭德榮等先進事跡教育引導廣大干部因信仰而執著、因熱愛而眷戀、因夢想而奮斗。嚴把選人用人政治關、廉潔關、能力關,堅決破除論資排輩、封閉循環的選用標準,既要讓少年英才輩出,也不埋沒大器晚成者。持續凈化政治生態,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實現正氣充盈、政治清明。
聚才引智、共促振興。面對大變局、大疫情的深刻影響,我們要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的人才戰略,深入落實“人才新政XX條”,實施推動XX萬名大學畢業生留長,全力爭取人才“第一資源”。堅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探索建立“人在彼地、才施XX”的人才智力匯聚機制,努力形成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良好局面。
創新治理、固本強基。我們要以黨建為引領,積極開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創建,堅持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結合,健全市、區(縣)、街(鄉鎮)、社區(村屯)四級組織,推動社區網格長、樓棟長、單元長“三長”聯動,形成具有XX特色、市域特點、時代特征的市域社會治理新模式。努力用科技賦能城市治理,推進“城市大腦”建設,建設更有智慧、更有韌性、更有溫度的現代化城市。
推薦訪問:答卷 交出 新時代 研討發言:交出全方位振興新時代答卷 研討發言:交出全方位振興的新時代答卷 解放思想再深入 全面振興新突破發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