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響應號召去支邊(完整文檔)

時間:2022-08-08 14:55:07 來源:網友投稿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響應號召去支邊(完整文檔),供大家參考。

響應號召去支邊(完整文檔)

 

 響應號召去支邊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 “黨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到基層去, 到邊疆去, 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是當時中國知識青年經常說的一句話,許多人不僅嘴上這么說, 行動上也是這樣做的。

 1965 年 7 月我中專畢業時, 組織上要從我們這一屆百多名畢業同學中抽調一部分去邊疆(甘肅省)

 工作。

 我無兄弟姐妹又成家較早, 本來可被照顧留在本省工作, 但我們這一屆同學家庭有困難的較多。

 我是團支部書記

 為了 響應黨的號召, 我主動報名去了 邊疆, 被分配到甘肅省草原工作隊。

 從事草原調查研究和規劃建設工作。

 我在甘肅整整工作了 10 年, 直到 1975 年 11 月才調回家鄉 江西泰和縣。

  從江西來到甘肅。

 由于區域、 氣候和生活環境等差異, 開始一段時間我覺得一切都很不適應。

 為了能扎下根來, 干好工作, 我咬牙堅持, 虛心向當地干部群眾學習。

 終于過好了 “五關”。

 一是氣候水土關。

 甘肅地處西北黃土高原, 高寒干燥, 風沙大, 南方去的人相當長時間不適應, 有的人還因此患重病。

 二是飲食關。

 甘肅到處是鹽堿地。

 地表水和地下水又苦又咸, 而且奇缺, 洗衣洗澡極其困難:

 吃的糧菜與南方大不相同, 有時還填不飽肚子。

 三是睡覺關。

 下到牧區工作, 經常要與牧民同睡帳篷, 這使我很不習慣。

 特別是大雨天, 帳篷內也下小雨; 室外結冰, 室內亦結冰,我經常冷得睡不著。

 四是語言關。

 甘肅是少數民族較多的省份, 少數民族語言與漢族語言大不相同。

 漢族干部下鄉 同少數民族群眾打交道。

 不懂得

 他們的語言怎樣交流? 五是交通關。

 下到牧區去工作一般都是騎馬去, 但要學會騎馬也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

 特別是對我這個過去很少見過馬、從未騎過馬的人來說, 還有一定危險性。

 記得 1966 年組織上派我去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縣蹲點, 配合縣水利局搞牧民定居點建設。

 那里的牧場地勢高寒, 海拔 3000 米以上, 空氣稀薄, 我開初適應不了 , 凍得發抖, 呼吸困難, 心跳厲害, 吃不下睡不著, 經過好長一段時間才慢慢適應。

 碌曲縣的干部下鄉 都騎馬(縣里有個專用馬場), 我剛開始騎馬出差時就曾多次從馬背上跌下來, 跌得渾身疼痛, 多處受傷。

 有一次過一座險峻的高山,走到半山腰時馬累得走不動了 , 想掉過頭來往山下跑, 嚇得我出了一身冷汗。

 我急忙拼命拉住韁繩, 不讓馬掉過頭去, 趕它繼續往山上慢慢走, 才避免了一場危險。

 經過近一年的努力工作, 我和碌曲縣水利局的同志完成了一個居民點的定居任務, 受到當地藏族同胞的好評。

  在甘肅工作 10 年的磨煉。

 使我在各方面都得到鍛煉和提高。

 我回到家鄉 后, 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 經常下基層向干部群眾講科技課, 為報刊、 電臺、 電視臺撰寫有關科普宣傳的文章, 多次榮獲過縣、 地、 省、 部、國家級科技成果獎, 被評選過縣以上先進工作者和優秀政協委員。

 我深深體會到, 跟著共產黨走, 黨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 確實前途無量。

  責編/木艮

推薦訪問:響應號召去支邊 支邊 號召 響應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