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社區黨務公開典型材料與社區黨員典型事跡匯編(完整文檔),供大家參考。
社區黨務公開典型材料與社區黨員典型事跡匯編
社區黨務公開典型材料
社區位于夏石鎮區中心地帶,是鎮政府所在地。社區總面積 2.4 平方公里,耕地面積 1904 畝,管轄 5 個自然屯,11 個村民小組,有 772 戶,總人口 3087 人。社區黨總支部下設 9 個黨支部,共有黨員 61 人。20**年以來,夏石社區黨支部按照夏石鎮黨委的要求,切實加強社區黨的建設,務實黨在社區的組織基礎和群眾基礎,為小城鎮改革、發展、穩定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證,進一步增強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全面提升了社區黨建工作水平。從推進城鎮化進程的需要出發,以社區黨建為龍頭,以社區建設為基礎,以社區服務為核心,不斷加強和改進社區黨建工作,形成了“班子過硬、隊伍得力、設施齊全、載體豐富、服務到位”的黨建工作新格局。全面帶動了社區居民經濟收入、治安綜合治理、計劃生育、環境衛生和其他社會公益事業的發展。
一、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干部隊伍綜合素質 1、加強社區班子建設。20**年通過黨組織培養,兩名非黨社區居委會干部已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使得社區兩委 9 名干部全部為黨員,提高了社區黨組織工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堅持把思想理論建設擺在首位,把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穿于日常工作,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來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2、加強社區領導干部的管理。根據《**市村(社區)干部績效考評管理辦法》制度,社區黨總支結合實際,制定社區相應規章制度,進一步規范社區干部行為,確保每天都有兩名村干部在村委會值班,接待群眾來信來訪,方便群眾辦事。堅持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相結合,實行工作包片負責制,對任務完成情況實施獎懲制度。實行科學和民主決策,提高社區領導班子決策水平。
3、強化教育培訓,不斷加強和改進社區黨員教育管理。結合創先爭優活動,根據不同的黨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每年組織社區兩委干部參加市、鎮舉辦的村干部培訓班。結合黨課學習、遠程教育、實用技術培訓等方式,進一步加強對社區干部的培
訓,進一步提高社區干部自身綜合素質和社區黨建工作水平。
二、緊貼群眾需求,提升服務水平,服務社區群眾針對活動中查找出社區在履職能力、服務水平等方面存在問題,我們用行動服務于民、取信于民。一是組建了由 15名黨員及 35 名群眾組成的文明監督服務隊、由 10 名青年參加的青年志愿者服務隊、由 10 名婦女參加的婦女志愿者服務隊、由 10 名少先隊員參加的紅領巾小分隊、有 20名群眾參加的社區衛生保潔隊共 5 支社區志愿服務隊。各志愿服務隊積極組織開展活動,現已開展家電維修、舞蹈培訓、文明宣傳、衛生突擊等自愿服務活動 10 次,參加人員 250 人次,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二是開展慰問活動。深入到孤寡老人、80 歲以上高齡老人、特困戶、殘疾人的家中進行慰問,給群眾送去了黨的溫暖。目前社區 7 名干部與 20 多名困難黨員結成幫扶對子,建立結對幫扶檔案,做到不脫貧不脫鉤,累計落實幫扶資金 2.9 萬元。整個在創先爭優活動期間共慰問孤寡老人 7 人,80 歲以上高齡老人 5 人,特困戶 9 戶,殘疾人 11 戶。三是充分利用自治區農業廳“三電合一”試點和廣西農村黨員干部遠程教育系統為群眾在線播放各種關系民生的節目,如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國內外各大事件,農業、衛生、教育等群眾關注的節目內容。四是完善載體,深入公開。夏石社區黨總支部目前下設街二支部、街三支部、街四支部、街五支部、街六支部、綠稠屯黨支部、那標屯黨支部、派道屯黨支部和咘井屯黨支部等 9個黨支部,目前實行黨務公開的基層黨組織有 1 個,覆蓋比例為 10%。夏石社區黨務黨務公開欄版面面積達 18 平方米,公開內容包括社區兩委干部值班情況、黨員公開承諾、遠程教育節目預告、創先爭優活動主題等欄目。二是充分利用社區網站,通過網上分開的方式社區黨員群眾公開,做到“擴大公開范圍,合理公開內容”,選擇黨員、群眾最需要知曉的內容予以公開。三、開展多種活動,鞏固科學發展成果,有效推進創先爭優活動夏石社區黨總支以構建和諧夏石為目標,通過舉辦一系列活動,為深入貫徹落實上級黨委關于開展“爭先創優”活動文件精神搭建了平臺,構筑了載體。社區通過舉辦村干活動日、春節籃球賽、山歌文化藝術節、夏石社區舞蹈比賽、戶外定期播放主旋律電影等多種形式活動的開展,將爭先創優工作延伸至社會各個領域。另外,社區黨總支還把創先爭優活動與鞏固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成果結合起來,按照區黨委提出的開展“黨組織建設年”活動要求,全面貫徹落實**市委提出的推進“六基
六化”工作提高基層黨組織建設科學化水平的意見精神,及時總結活動經驗,確保創先爭優活動扎實有效推進。四、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提高駕馭科學發展能力,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在創先爭優活動中,我社區黨總支部立足實際,切實抓好自身建設,努力提高黨總支部的凝聚力、戰斗力。一是深入各屯開展調研活動,廣泛征求意見建議,查找制約和影響社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問題,然后組織班子成員對查找出的突出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方案。二是實行社區重大事項議事辦理制。黨總支書記以身作則,嚴抓民主管理,充分發揮每個班子成員的才智,保證決策民主化、科學化、規范化、合理化。三是實行分工負責制,書記放權不包辦,副職認真抓落實。相互之間在權力上不爭,責任上不推,形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工作格局,工作上擰成一股繩,使班子真正成為社區的領導核心。四是針對社區地處邊境,情況比較復雜的實際,社區黨總支部每周召開一次例會,對一周來的學習工作情況進行分析總結,查找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在班子成員中,開展思想、紀律、作風整頓活動,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提高黨總支班子成員的理論水平、領導水平和駕馭能力。
社區位于古城東部,西起照壁街,東至東外環,南至柳根路,北至 108 國道,全區共有 6636 戶,13617 口人,所轄范圍古城內占一大部分老民居,老住戶居多,居民年齡結構偏于老化,針對這一現狀,東城社區在老齡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重視老齡問題,健全老齡機構。鑒于東城社區特殊的人文環境,東城社區管委會始終把老齡工作納入社區發展規劃和重要的議事日程,建立了由社區一把手親自抓,分管人員具體抓,其他成員共同參與的老年工作領導班子,明確了分式,落實了工作目標,制定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同時,組建了一支由平均年齡為 68 歲的 16 位平安媽媽組成的義務勸導團,參與社區政治、經濟和社會建設,主要職責是在各自的轄區范圍內每天做義務巡邏,調解鄰里糾紛,排查安全隱患,組織老年活動。充分展現了老年人的價值,在發揮余熱的同時也豐富了老年人的生活。
二、大力宣傳尊老、敬老、助老的美德,激發從事老齡工作的熱情。群眾是做好老齡工作的基礎,要夯實老齡工作的基礎化,老齡意識、養老意識和依法保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的法律意識尤為重要。為此,我們不斷深入開展《老年法》的學習,將老齡宣傳納入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廣泛宣傳老年人的重要社會價值,增強了廣大居
民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的自覺性,同時大力弘揚社會上尊老、養老、助老的先進事例,譴責社會上歧視、虐待甚至傷害老年人的不良現象,抓典型,搞帶動。去年,在我社區涌現出了不少孝親敬老先進人物。電機車宿舍的邵玲仙,丈夫患有精神病,為照顧年老體弱多病的婆婆,她不辭勞苦,一個人挑起了生活的重擔,被縣老齡委評為孝親敬老模范。城內的宋曉明更以其感人的敬老事跡在 20**年全國敬老愛老助老主題教育活動中榮獲“中華孝親敬老之星”榮譽稱號。通過這些先進人物的典型事例,在全社區樹起了尊重、關心、幫助老年人的社會風尚,營造了敬老維權的良好氛圍。
三、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老年人思想道德素質。為了煥發老年人的青春,豐富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根據東城社區的實際情況,在資金十分緊缺的情況下,我們多方籌資,為老年人創辦了兩個活動場地――老年活動中心和老年門球場。活動中心有象棋、麻將、乒乓球、撲克等活動器材,并設有圖書閱覽專柜,購置圖書近 3000 冊,常年組織老年人開展體育健身和文化娛樂活動,倡導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每年的九九重陽老年節期間,我們還組織開展各項比賽活動,進一步激發了他們的生活樂趣,使他們感受到了青春的朝氣和活力。
四、完善老年保障體系,關心老年人的身體健康。構建和諧社區是社區工作的核心,“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隨之也成為社區工作的重心之一。為此,去年以來,我們為老年人辦了幾件關系切身利益的實事。七一期間,對 5 名老黨員、老干部進行了慰問,體現了社區對老同志的關懷;十二月底,為100 多名享受低保的 60 歲以上的困難老人免費辦理了醫療保險;全年共為 24 戶老居民辦理了廉租房的申報,有 6 位老人住進了新房。
總之,東城社區的老齡工作在創新中不斷完善提高,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針對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藍圖,給我們在新形勢下做好老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在縣老齡委的正確領導下,同心協力,開拓進取,以重真情、辦實事、促發展做為老齡工作的主要內容,為建設國內最具影響力,國際更具知名度的旅游文化中心城市添磚加瓦!
鎮城南社區黨總支在參加第三批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按照“黨員干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水平、人民群眾得實惠”的總體要求,緊扣“強化服務謀發展,注重民生促和諧”這一主題,精
心開展“黨旗耀社區、三創促和諧”共建創建活動,開拓創新、周密部署,各項工作穩步推進。
一、創新學習活動載體,做到方式多樣、內容豐富一是組建學習小組,就近就便參加學習。根據社區黨員的分布的特點,將 133 名黨員,每 13 人為 1 組編成 10 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的組長由社區居委會的黨員干部擔任,負責本小組的理論學習。二是編寫通俗讀本,增強學習內容的直觀性。編寫了《城南社區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知識百問百答》小冊子,發至每名黨員手中。三是利用教育平臺,深化理論知識學習。利用社區遠程教育平臺,組織參學黨員觀看中央、省、市有關科學發展觀的領導講話及理論知識、科技致富、技能培訓講座等 6 場次。
二、廣辟言路收集民意,做到邊學邊查、邊查邊改采取了多種方式,征集民意,了解民情。圍繞如何加強社區班子建設,如何聚民心共建社區等方面開展調研,通過開通征求意見電話、開展談心活動、發放“我為城南社區建設獻一計”金點子征集表和學習實踐活動居民意見征集函、召集社區黨員及群眾代表進行座談、開展“三知三實”活動等多種形式,走進小區、走進樓院、走進居民,問情于民、問難于民、問計于民,廣辟言路收集民意。社區黨員干部已走訪居民群眾 350 戶,梳理出事關居民生產生活的意見建議 36 件,6 條“金點子”,并做到即知即辦,其中的 12 件已得到了解決,對一些一時無法解決的問題,則明確責任人、責任時限和工作任務。在此基礎上,召開了專題組織生活會,撰寫了分析檢查報告,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確了工作目標,制訂了工作措施。三、注重搭建活動平臺,做到活動新穎、成效突出在學習實踐活動中,城南社區黨總支根據自身的特點,開展了提高居民能力素質的“學習家園”、服務居民日常生活的“便利家園”、排解社區熱點難點問題的“和諧家園”、救助和服務弱勢群體的“關愛家園”、服務居民健康和文化生活的“康樂家園”等“五大家園”活動的主題實踐活動。
1、建立一批學習教育陣地,著力打造提高居民能力素質的“學習家園”。依托各駐區黨組織,健全了支部活動場所;利用遠程教育平臺,服務好黨員政治學習;整合社區資源,開展文化進社區、法律進社區、科技進社區、衛生進社區等活動 21 次;創建了“百姓心語訪”,搭建了聯系居民的橋梁,暢通了居民訴求的通道,提供了社區
居民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的平臺,活動開展以來,先后受理居民訴求 45 起;開展了“孝順好兒女”、“和諧家庭”、“五好文明家庭”等活動,居民廖飛蓮、賴玉貞被評全國“孝親敬老之星”,賴玉貞還被省市評為“十佳孝順好兒女”,黃春蓮家庭被評全市“十佳和諧家庭”、“五好文明家庭”,在社區居民中樹立了榜樣,倡導了文明新風。
2、推出一批便民利民措施,著力打造服務居民日常生活“便利家園”。增設社區服務網點、設立社區方便門診、印制便民服務手冊、開通社區服務熱線、建立家政服務項目、增設居家養老服務,為社區 16 個特困孤寡老人、低保老人、獨居老人、重點優撫老人、百歲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物質幫助、精神慰藉、陪醫陪護等服務。
3、解決一批熱點難點問題,著力打造排解社區熱點難點問題的“和諧家園”。對居民強烈反映的“路不平、燈不亮、溝不通、入廁難”等熱點難點問題,盡最大努力加以解決。我們積極爭取民生工程等其它項目資金,硬化了糯米巷、循良坊、觀瀾門的道路;改建了糯米巷、循良坊兩處公廁;維修了建國路和步行街路燈 60 多盞;芙蓉門、觀瀾門、石橋、勝利路等處排污溝進行了徹底清理和硬化。
4、關愛一批社區弱勢群體,著力打造救助和服務弱勢群體的“關愛家園”。組織社區黨員干部開展“1+1”扶弱結對幫困活動;組織社區志愿者開展“春風送曖關愛關懷行動”;開展送技術、送信息、送崗位等“三送活動”。今年幫助 41 戶困難居民解決了最低生活保障;幫助 89 戶患大病重病的困難家庭爭取醫療救助金 12 萬元;為 37戶特困居民申請并發放臨時救助金 1.5 萬元;幫助 5 戶困難居民子女爭取了“金...
推薦訪問:社區黨務公開典型材料與社區黨員典型事跡匯編 典型 黨務 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