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關于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示范區建設建議(全文),供大家參考。
“小作坊關系大民生”。食品小作坊雖“小”,卻是關乎民生的“大”事,關乎全市人民“舌尖上的安全”。然而,食品小作坊以其數量多、規模小、分布散、條件差等特點,一直是全民關注的焦點和熱點,也是政府監管的難點和痛點。
近年來,針對食品小作坊存在的安全隱患,全國各地均在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其中建設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示范區已經成為解決該問題的有效方式之一。尤其x、x、x等地先行先試,用大量成功實踐證明這一模式是行之有效的。近期,我省也就食品小作坊加工示范區建設開始進行部署。
因此,根據我市實際,在前期專題調研的基礎上,現就我市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示范區建設提出以下建議:
1、 優化頂層設計,科學推進示范區建設。
按照“統一規劃、統一建設、集中監管”的原則,積極整合現有資源,合理布局、分類指導。一是高位統籌推動。市、縣(市、區)兩級政府負責統籌轄區集中加工示范區建設工作,建立各級食安委統一領導、食安辦具體負責,各相關部門參與的示范區建設協調機制。市食安辦負責全市示范區建設的組織實施和工作協調,有關部門要結合職能,各司其職,抓好落實。示范區建設投資單位或協會、合作社等社團組織及個人要嚴格按照規劃要求,落實好各項任務。二是科學編制規劃。市、縣(市、區)兩級政府要根據本地產業特色和發展要求,科學制定食品生產小作坊集中示范區建設規劃(2020—2022年),規劃內的示范區納入重點項目保障范圍。要摸清底數,分類管理,引導分散加工、環境臟亂、專業基礎低、管理粗放的小作坊加快進駐示范區。注重盤活存量資產,利用空閑土地、廠房、倉庫等設施進行改造,深入挖掘資源潛能。積極改變發展方式,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各地示范區建設要突出各自特色,避免建設趨同,做到優勢互補。三是細化目標任務。按照“因地制宜、循序漸進”的原則,2020至2022年,城區板塊根據分散的、品種相同或相近的食品生產小作坊用地、用房需求,重點在**、**、**、**區等統一規劃建設4個食品生產小作坊集中產業園,可率先在**區建設豆制品集中加工示范區;
各縣(市)至少建設1個以上的集中加工示范區。城區板塊進駐示范區的小作坊數占總數的比例達60%以上,促使全市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抽檢合格率不斷提高,產業加快升級。
2、 鼓勵社會參與,多方助力示范區建設。
加大政策引導和資金支持,注重發揮市場作用,按照“誰投資、誰負責、誰收益”的原則,鼓勵支持社會資本積極參與,共同推進集中加工示范區建設。一是突出企業為主。拓寬園區建設模式,鼓勵社會資本加入園區建設,優先發展龍頭帶動模式和股份聯合模式。龍頭帶動模式以具有一定規模的行業龍頭企業為核心,按照“公司+小作坊”的模式,由龍頭企業建設工業廠房,為豆制品小作坊提供生產場地、檢測設備、技術支撐、管理服務、品牌包裝,各小作坊按照企業的生產管理規范進行獨立生產;
股份聯合模式突出以商引商,積極招募多方企業投資入股,以資本、產權為紐帶,按照股份合作的方式,抱拳生產,增強實力,實行工業化生產。同時還可嘗試企業資本為主、政府和集體提供廠房的方式進行合作共建。二是加大政策扶持。通過稅收減免、以獎代補、人才培養等政策扶持園區及入駐企業為緩解園區運營成本過高的壓力。重點做好產業園和加工基地布局規劃、環保、燃氣等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等工作,集中加工示范區由企業投資建設的,政府配套出臺場地租賃補貼政策,給予入園企業房租減免優惠。批發市場、農貿市場等交易市場優先安排經認定的集中加工示范區租賃專區專位銷售產品。三是優化部門服務。在硬件建設方面,在園區選址、布局設計、無(低)息貸款及擔保、基礎設施及配套設施建設等方面提供惠民服務,營造良好的企業發展環境。在證照辦理方面,市場監管等職能部門要開辟示范區食品小作坊的生產經營資格審查綠色通道,幫助小作坊經營者辦理相關工商登記手續。在市場準入方面,各蔬菜副食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商場超市等食品經營企業,在園區食品入場交易的專柜設置、品牌推薦、相關費用減免等方面給予全方位支持。
三、對標先發先進,高質推進示范區建設。
借鑒x、x等地的經驗做法,結合**實際,嚴格制定我市示范區建設標準。一是完善資源配套。統一規劃配套圍墻、水、電、氣、暖、網、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占地面積原則上不少于3畝;
配套建設原料儲存區、食品生產加工區和成品庫區,提供產品質量檢測、產品研發、信息物流、金融法律等服務平臺;
生產工作區內的加工區、倉儲區、配送區和檢驗區等各功能區域應當有明顯劃分,并采取有效的分離或分隔措施。生活區應當與生產工作區保持有效分隔,防止各區域間交叉污染。對生產車間進行透明化設計,鼓勵食品集中加工中心安裝視頻監控系統,使用信息化手段對生產場所進行實時監控及對產品生產過程進行全程監控。二是健全管理機制。培養懂技術、懂管理的專業管理隊伍,對園區內生產經營實行統一管理,配備專職食品安全監督管理人員,具體負責食品集中加工中心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配備具有相應能力的檢驗人員,負責對食品小作坊生產加工的食品進行檢驗。集中加工園區實行“五統一”管理制度,即統一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采購,實行索證索票、專簿管理;
統一工藝流程,定期開展自查,防范生物性、物理性和化學性污染;
統一標簽標識,鼓勵產品預包裝銷售,使用“一票通”票據,加強產品追溯體系建設;
統一產品檢驗,嚴格落實檢驗制度;
統一培訓,提高從業人員法律意識、責任意識、誠信意識和業務能力、技術水平。三是打造特色品牌。要嚴格質量標準,納入示范區的食品品種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符合產品準入目錄要求,品種相同或相近;
食品安全達到國家有關產品質量標準。積極打造產業品牌優勢,堅持“一個園區就是一個品牌”,把品牌建設作為食品加工示范區發展的重要戰略措施,研究和實施示范區名優產品的開發、營銷、宣傳計劃,引導一些有特色、老牌子、老口味的小作坊入駐園區。加強市場營銷力度,努力擴大產品知名度,狠抓營銷隊伍建設,擴大園區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更好更快的了解市場動向,適應市場,謀求更大的發展。
推薦訪問:示范區 小作坊 加工 關于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示范區建設建議 關于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示范區建設的建議 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中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