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習兩會精神【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
學習兩會
“兩會”的全名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溫家寶, 一個真誠、 樸實、 親切的總理, 除了 他親民、 愛民, 切實關心和解決民眾疾苦外,更讓國人和世界側目 的, 是他“腹有詩書氣自 華” 的非凡氣度。
溫總理在重大外交場合的妙語連珠, 引 經據典, 向整個世界展示了 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傳統, 更讓我們一覽他溫文爾雅的外交風度!
——2008 年 3 月 5 日 在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
國務院總理 溫家寶
——經濟跨上新臺階。
2007 年, 國內生產總值達到 24. 66 萬億元, 比 2002 年增長 65. 5%, 年均增長 10. 6%, 從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四位; 全國財政收入達到5. 13 萬億元, 增長 1. 71 倍; 外匯儲備超過 1. 52 萬億美元。
——取消農業稅, 終結了農民種田交稅的歷史。全國糧食連續四年增產, 2007年產量達到 50150 萬噸。
——國有企業、 金融、 財稅、 外經貿體制和行政管理體制等改革邁出重大步伐。
開放型經濟進入新階段。
2007 年進出口總額達到 2. 17 萬億美元, 從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三位。
——創新型國家建設進展良好, 涌現出一批具有重大國際影響的科技創新成果。
載人航天飛行和首次月球探測工程圓滿成功。
——全面實現農村免費義務教育, 這是我國教育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覆蓋城鄉 的公共衛生體系和基本醫療服務體系初步建立。
——城鄉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逐步完善。
文化體制改革取得重要進展, 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快速發展。
上海特奧會成功舉辦。
北京奧運會、 殘奧會和上海世博會籌備工作進展順利。
——民主法制建設取得新進步, 依法行政扎實推進, 保障人民權益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得到加強。
——人民生活顯著改善。
五年全國新增城鎮就業 5100 萬人。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2002 年 7703 元增加到 2007 年 13786 元, 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由2476 元增加到 4140 元。
社會保障體系框架初步形成。
貧困人口逐年減少。
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 經濟社會發展和政府工作中還存在不少問題, 國內外形勢發展變化使我們面臨諸多新的挑戰和風險。
——經濟運行中一些突出問題和深層次矛盾依然存在。
近年來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 貨幣信貸投放過多, 國際收支不平衡。
長期形成的結構性矛盾和增長方式粗放問題仍然突出。
投資與消費關系不協調, 投資率持續偏高; 一二三產業發展不協調, 工業特別是重工業比重偏大, 服務業比重偏低; 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代價過大。
農業基礎仍然薄弱, 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難度加大, 城鄉 、 區域發展差距擴大的趨勢尚未扭轉。
特別是影響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還相當突出, 改革攻堅任務繁重。
——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有待進一步解決。
當前物價上漲、 通貨膨脹壓力加大, 是廣大群眾最為關注的問題。
去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4. 8%, 主要是食品和居住類價格漲幅較大。
物價上漲有多方面的因素:
國內農產品價格多年在低位運行, 近期的價格上漲有其必然性和一定的合理因素, 但對群眾特別是低收入群眾生活影響較大; 近年來國際市場初級產品價格大幅上升, 也直接影響國內價格上漲。
由于推動價格上漲的因素還將存在, 今年價格上漲的壓力仍然較大。
同時, 生產資料價格不斷上升, 房地產等資產價格上漲過快, 防止通貨膨脹的任務相當艱巨。
勞動就業、 社會保障、 教育、 醫療衛生、 收入分配、住房、 產品質量安全、 安全生產、 社會治安等方面, 還有不少問題需要認真加以解決。
——國際經濟環境變化不確定因素和潛在風險增加。
隨著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聯系越來越密切。
當前全球經濟失衡加劇、 增速放緩, 國際競爭更加激烈; 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影響蔓延, 美元持續貶值, 國際金融市場風險增大; 國際市場糧食價格上漲, 石油等初級產品價格高位運行; 貿易保護主義加劇, 貿易摩擦增多。國際上一些政治因素對世界經濟走勢的影響也不容忽視。這些都可能對我國經濟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我國正處在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 必須充分做好應對國際環境變化的各種準備, 提高防范風險的能力。
——政府自身建設和管理需要加強。
我們深深感到, 政府工作與形勢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還有不小差距。
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到位, 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比較薄弱; 一些部門職責交叉、 權責脫節, 相互推諉, 辦事效率低下; 一些政府工作人員服務意識不強, 素質不高; 對權力的監督和約束機制不健全, 形式主義、 官僚主義問題比較突出, 弄虛作假、 奢侈浪費和腐敗現象比較嚴重。
我們一定要始終保持清醒頭腦, 增強憂患意識, 以對國家、 對人民高度負責的使命感和緊迫感, 更加兢兢業業、 扎扎實實地做好政府各項工作。
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是:
在優化結構、 提高效益、 降低消耗、 保護環境的基礎上,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 8%左右; 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4. 8%左右; 城鎮新增就業 1000 萬人, 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 4. 5%左右; 國際收支狀況有所改善。
這里要著重說明, 提出國內生產總值增長 8%左右, 主要是綜合考慮了國內和國際多種因素, 著眼于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引導各方面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點放在轉變發展方式、 深化改革、 加快社會建設上, 防止片面追求和盲目攀比經濟增長速度, 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提出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 4. 8%左右, 主要是由于去年價格上漲對今年價格的翹尾影響較大, 推動價格上漲的因素較多, 控制物價上漲的難度加大; 同時, 又要考慮到居民、 企業和社會各方面承受能力, 努力避免物價漲幅過大。
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和任務, 需要把握以下原則:
堅持穩中求進, 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堅持好字優先,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堅持改革開放, 注重推進制度建設和創新; 堅持以人為本, 加快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
今年經濟工作, 要把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 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作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 鑒于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發展的不確定因素較多, 要密切跟蹤分析新情況新問題, 審時度勢, 從實際出發, 及時靈活地采取相應對策, 正確把握宏觀調控的節奏、 重點和力度, 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避免出現大的起落。
今年要著重抓好以下九個方面工作:
(一)
搞好宏觀調控, 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根據國內外經濟形勢和宏觀調控任務的要求, 今年要實行穩健的財政政策和從緊的貨幣政策。
防止價格總水平過快上漲, 是今年宏觀調控的重大任務。
近期發生的嚴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 給經濟造成重大損失, 給群眾生活帶來很大困難。
要繼續做好災后重建工作, 把災害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
要以電網恢復重建為重點抓緊修復基礎設施, 盡快恢復農業生產, 加強煤電油運協調工作,妥善安排受災地區群眾生活。
同時, 要從這次特大自然災害中, 認真總結經驗教訓。
加強電力、 交通、 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 提高抗災和保障能力; 加強應急體系和機制建設, 提高預防和處置突發事件能力; 加強對現代條件下自然災害特點和規律的研究, 提高防災減災能力。
(二)
加強農業基礎建設, 促進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 (三)
推進經濟結構調整, 轉變發展方式
堅持擴大內需方針, 調整投資和消費關系, 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 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 投資、 出口協調拉動轉變。
堅持把推進自主創新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中心環節。
要認真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 全面啟動和組織實施大型飛機、 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 大型油氣田及煤層氣開發等國家重大專項。
實施基礎研究、 高技術研究和科技支撐計劃。
著力突破新能源汽車、 高速軌道交通、 工農業節水等一批重大關鍵技術。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 重點建設一批國家實驗室、 國家工程中心、 面向企業的創新支撐平臺和企業技術中心, 加強科技基礎能力建設。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統籌和優化科技資源配置。
今年中央財政將安排科技支出 1134 億元, 比上年增加 134 億元。
完善和落實支持自主創新的政策, 充分發揮企業作為技術創新主體的作用, 鼓勵、 引導企業增加研發投入。
推進產學研結合, 培育創新型企業。
加大政府采購對自主創新產品的支持力度。
擴大創業風險投資試點范圍。
實施知識產權戰略。
加強國際科技合作。
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 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
著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大力振興裝備制造業, 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 加快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
繼續實施新型顯示器、 寬帶通信與網絡、 生物醫藥等一批重大高技術產業化專項。
充分發揮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的集聚、 引領和輻射作用。
圍繞大型清潔高效發電裝備、 高檔數控機床和基礎制造裝備等關鍵領域, 推進重大裝備、 關鍵零部件及元器件自主研發和國產化。
加強地質工作, 提高資源勘查開發水平。
積極發展現代能源原材料產業和綜合運輸體系。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 開工建設一批重點工程, 支持重點地區優先開發。
繼續搞好天然林保護、 防沙治沙、 石漠化治理, 落實退耕還林后續政策。
組織實施東北地區振興規劃, 支持先進裝備制造業、 現代農業發展和資源枯竭型地區經濟轉型。
編制和實施促進中部崛起規劃, 落實并完善相關政策。
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 著力提升國際競爭力。
進一步加大對革命老區、 民族地區、邊疆地區、 貧困地區發展的扶持力度。
制定并實施主體功能區規劃和政策。
(四)
加大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力度, 做好產品質量安全工作 加強土地、 水、 草原、 森林、 礦產等資源的保護和節約集約利用, 嚴厲查處亂采濫挖礦產資源等違法違規行為。
搞好海洋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 發展海洋經濟。加強氣象、 地震、 測繪基礎研究和能力建設。
增強全社會生態文明觀念, 動員全體人民更加積極投身于資源節約型、 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
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要一代一代人持之以恒地進行下去, 讓我們的祖國山更綠, 水更清, 天更藍。
(五)
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六)
更加注重社會建設, 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堅持優先發展教育。
一是在全國城鄉 普遍實行免費義務教育。
繼續增加農村義務教育公用經費, 提高保障水平。
適當提高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補助標準。
認真落實保障經濟困難家庭、 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措施。在試點基礎上, 從今年秋季起全面免除城市義務教育學雜費, 這是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促進教育公平的又一重大舉措。
二是大力發展職業教育。
加強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 深化職業教育管理、 辦學、 投入等體制改革, 培養高素質技能
型人才。
三是提高高等教育質量。
優化學科專業結構, 推進高水平大學和重點學科建設。
普通高校招生增量繼續向中西部地區傾斜。
辦好各級各類教育, 必須抓好三項工作:
一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推進教育改革創新。
深化教學內容和方式、考試和招生制度、 質量評價制度等改革。
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
二要加強教師隊伍特別是農村教師隊伍建設, 完善和落實教師工資、 津貼補貼制度。
三要加大教育事業投入。
今年中央財政用于教育的投入, 將由去年的 1076 億元增加到 1562 億元; 地方財政也都要增加投入。
進一步規范教育收費。
鼓勵和規范民辦教育發展。
沒有全民教育的普及和提高, 便沒有國家現代化的未來。
要讓孩子們上好學,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提高全民族的素質。
推進衛生事業改革和發展。
努力擴大就業。
認真貫徹實施就業促進法和勞動合同法。
堅持實行積極的就業政策, 落實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方針, 加強就業和創業培訓, 鼓勵自謀職業和自主創業, 支持創辦小型企業。
加快建設城鄉 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 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 促進形成城鄉 勞動者平等就業制度。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和服務。深化退役軍人安置制度改革。
完善就業援助制度, 落實促進殘疾人就業政策, 建立幫助零就業家庭解決就業困難的長效機制。
督促各類企業同勞動者依法簽訂并履行勞動合同。
加強勞動爭議處理和勞動保障監察, 嚴厲打擊各種非法用工行為。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解決就業問題, 是一項極為艱巨的任務。
我們要用百倍的努力, 把這項關系民生之本的大事做好。
(七)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進一步落實和完善文化體制改革政策措施, 推動文化創新, 加強文化建設, 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 繁榮文化市場, 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 多樣的文化需求。
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教育人民, 在全社會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深入進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
推進和諧文化建設, 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 培育文明社會風尚。
特別要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
深入開展文明創建活動。
堅持為人民服務、 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 全面貫徹百花齊放、 百家爭鳴的方針。發展哲學社會科學。
繁榮新聞出版、 廣播影視、 文學藝術。
鼓勵創作優秀精神文化產品。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加快構建覆蓋全社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