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市委書記在全市企業工資集體協商推進會上精彩發言(全文)

時間:2022-06-05 16:55:01 來源:網友投稿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市委書記在全市企業工資集體協商推進會上精彩發言(全文),供大家參考。

市委書記在全市企業工資集體協商推進會上精彩發言(全文)

2022年市委書記在全市企業工資集體協商推進會上的精彩發言

  工資是職工生活的基本來源,也是企業人工成本的主要組成部分,關系到職工和企業的切身利益,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2022年市委書記在全市企業工資集體協商推進會上的精彩發言,希望大家喜歡。

  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開發區召開全市企業工資集體協商推進會,研究部署工資集體協商工作,這是貫徹落實省總工會*屆*次全委(擴大)會議、市總工會*屆*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深入推進集體協商提質增效的積極舉措。剛才,我們觀摩了*公司工資集體協商現場談判會,見證了*開發區總工會與*家企業現場簽訂了開展工資集體協商要約書,*開發區總工會、*、*等*家單位分別介紹了集體協商工作經驗。這些做法和經驗,具有很強的代表性、示范性,值得學習和借鑒。針對今天的會議,我講幾點意見,供大家參考。

  一、強化認識,明確職責,深入開展工資集體協商工作

  當前,有不少人包括一些黨員干部、企業經營者,甚至還有一些工會干部,他們認為“我國經濟增速放緩,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在這種情況下,沒有必要開展工資集體協商,開展工資集體協商只能增加企業用工成本,會破壞招商引資環境”。這些觀點實際上是對集體協商制度片面甚至是錯誤的認識,因為:

  開展工資集體協商是創建和諧勞動關系的需要。工資是職工生活的基本來源,也是企業人工成本的主要組成部分,關系到職工和企業的切身利益,影響到民生改善和經濟社會穩定發展。建立健全企業職工工資協商共決和正常增長機制,能夠不斷解決企業利益矛盾、妥善化解利益沖突、有效促進利益平衡,能夠充分調動和保護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發展。在經濟條件好的情況下,職工工資福利待遇比較好,勞資矛盾少;而在經濟下行時,企業經濟經營狀況不好的情況下,職工利益受損的情況會迅速增多,勞資矛盾將會凸顯出來。這種情況下,如果勞資溝通不暢,就可能造成矛盾的積累激化,最終會釀成社會問題。而且開展集體協商,對勞動報酬而言,是既可以漲也可以降,不能單純理解為只是增加勞動力成本。更進一步講,即便開展集體協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勞動力成本,但隨職工經濟權益的改善,其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得到更加充分的激發,進而為企業發展貢獻更多的力量和智慧,由此帶來的企業經濟效益的增長要遠遠大于勞動力成本的增加。另據資料顯示,我國企業的勞動力成本大約占企業生產成本*%左右,一些制造業、建筑業企業勞動力成本占比更低。因此,勞動力成本適當提升,構不成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威脅,更談不上影響投資環境。

  集體協商是工會履行基本職責的重要手段。工會是經濟關系、勞動關系矛盾的產物,是職工自愿結合的工人階級群眾組織。職工參加和組織工會的目的,是期望工會能夠代表和維護他們的利益。工會的屬性和職工的意愿決定了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組織安身立命之本。《工會法》明確規定,“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工會通過平等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協調勞動關系,維護企業職工勞動權益”。《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都規定“企業職工一方與企業可以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等事項,簽訂集體合同”、“集體合同由工會代表職工與企業簽訂”。法定職責必須為。平等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是法律賦予工會的權利和義務,是工會主責主業,是協調勞動關系矛盾的“牛鼻子”, 對于工會來說,抓住了它,就會起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我們各級工會干部要充分認清開展集體協商工作的重要意義,不斷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努力履行好自己維權職責。

  二、結合實際,強化措施,有效**工資集體協商難題

  近幾年,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全市工會廣泛開展工資集體協商工作,促進了企業的發展,職工工資收入總體上穩步提升,勞動者積極性和創造力得到有效激發。但同時還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一是協商機制還不完善。個別企業法律意識淡薄,不深入職工中廣泛調研,不與工會和職工代表協商,行政方單方面決定工資調整幅度;二是協商氛圍還不是很濃。一些民營企業老板對開展工資集體協商認識不到位,不愿意開展協商,職工不敢談、工會不會談的現象還不同程度地存在;三是協商質量還不高。部分企業集體合同文本格式化嚴重,照搬照抄合同范本,沒有符合企業實際的條款和內容;還有一些企業沒有按要求做到公示、公開,致使職工參與率、知曉率不高,這些問題挫傷了職工的積極性,影響了勞動關系的和諧,也影響了企業的經濟發展。對此,我們要采取有力措施扎實推進工作。

  一方面,要明確協商重點。一是要大力推進行業、區域性工資集體協商。各縣市區要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先易后難、依次推進行業性、區域性工資集體協商工作,對組織架構健全的行業要以合理確定勞動定額、工時工價標準為重點進行協商,逐步建立完善勞動定額標準的協商共決機制;對剛建立集體協商制度的行業可以從規范行業工資標準起步,逐步向職工獎金、津貼、加班加點工資、休息休假時的工資等待遇延伸,建立完善行業工資正常增長機制。二要加大分類指導的力度,對生產經營正常、效益較好的企業,要以工資增長幅度、獎金福利等為主要內容;對于生產經營出現暫時下滑、效益下降的企業,要以工資按時足額支付、待崗職工生活費保障等為主要內容;對經濟結構深度調整中出現的如企業重整、裁減人員和破產等企業,要把職工安置計劃、職工再就業培訓、解除勞動關系的經濟補償、職工下崗分流等作為主要內容進行協商。

  另一方面,要完善工作機制。一是要建立調查研究制度。各級工會要從實際出發,積極探索和總結不同規模、不同所有制、不同經營狀況企業的特點和規律,確定協商重點,因地制宜地開展協商工作;工會干部要深入基層、企業、職工之中,深入到困難較多的企業、行業和地區,充分聽取職工意見,全面收集并準確把握增資條件、增資幅度、勞動時間、勞動強度等各類信息,圍繞職工反映的熱點問題有重點地開展要約,做到有的放矢。二是落實集中培訓制度。要結合實際建立工資集體協商指導員隊伍,從勞動保障方面的專家、學者、律師及從事勞動關系工作的人員中選聘工資集體協商指導員,最大限度地為企業開展工資集體協商提供法律咨詢、政策指導、業務培訓等服務,確保工資集體協商的質量與實效;定期組織集體協商專兼職指導員培訓、考察、研討、交流活動,不斷提高集體協商指導員隊伍的協商能力。三是落實督促檢查制度。建立健全企業內部履約檢查制度、上級工會和企業代表組織監督檢查、提請人社部門督促檢查等合同履約檢查制度,督促企業每年向職代會報告集體合同履行情況,聯合人社部門定期對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工作進行聯合監督檢查,特別是對收到“雙要約”行動書的企業予以重點監督,督促未能履行集體合同的企業向全體職工說明理由,確保合同內容有效、及時、依法落實。

  三、加強領導,營造氛圍,推進集體協商工作提質增效

  一要強化領導形成合力。各地方和產業工會要積極爭取黨委和政府的重視支持,推動本地黨政把集體協商制度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把工資集體協商工作作為健全完善黨政主導職工維權機制的重要舉措加以推進;要積極爭取將集體合同履行情況納入人大執法檢查、政協視察的重要內容,要主動加強與勞動行政等部門的溝通協商,建立協調勞動關系三方委員會,充分發揮協調勞動關系三方協商求同存異、優勢互補的優勢,形成工作合力,促進集體協商機制建設不斷發展完善。各地各產業工會要把集體協商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強組織領導,加大經費投入,主要領導要負總責、分管領導要親自抓,有效整合工會內部資源,營造全會上下聯動、齊抓共促的工作氛圍。

  二要強化措施提質增效。各地方和產業工會要按照市總工會集體協商五年行動規劃,對本地區、本系統工資集體協商建制情況進行普遍排查,摸清底數,結合“雙要約行動”,制訂有針對性的計劃,分步驟分層次地實施工資集體協商工作;要堅持完善集體協商預報、履行監督和履約評估機制,加強對基層集體協商工作的指導和服務;要積極探索,充分利用互聯網+服務職工平臺,采取遠程教育方式,加強對基層工會干部和協商代表的培訓力度,不斷提升他們集體協商的能力素質;要充分發揮工資集體協商指導員、工會法律顧問和律師團的作用,定期參與集體協商工作的政策咨詢、業務指導、巡講培訓等工作,不斷擴大本地本單位的工資集體協商建制率;每年要通過觀摩會、推進會、交流會等形式,扎實推進集體協商工作提質增效。

  三要強化服務營造氛圍。各地方和產業工會要加大典型培育選樹力度,每年樹立*-*個企業、行業和區域的典型企業。專兼職指導員要全程跟蹤指導,規范集體協商程序和內容,做到一個一個地抓,一項一項地指導,一家一家地達標;要加大對先進典型的宣傳力度,借助報刊、電臺以及互聯網、微信、手機等新興媒體,宣傳協商理念,宣傳協商典型成功經驗,不斷提高集體協商工作的認知度、認同感,營造關注、支持和推動集體協商工作的社會氛圍,推動工資集體協商工作良性快速發展。

  同志們,推行集體協商工作,是改善民生的大局所需、廣大職工的利益所系、工會維權的職責所在。我們要牢記使命、奮發有為,攻堅克難、真抓實干,大力推進集體協商工作,著力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為加快*振興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推薦訪問:會上 市委書記 協商 市委書記在全市企業工資集體協商推進會上精彩發言 2022年市委書記在全市企業工資集體協商推進會上的精彩發言 工資集體協商領導發言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