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是一種嚴格的知識水平鑒定方法。通過考試可以檢查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其知識儲備。為了保證結果的公正、公平,考場必須要求有很強的紀律約束,并且專門設有主考、監考等監督考試過程,絕對禁止任何作弊行為,否則將要承擔法律和刑事責任。考試就是讓一群擁有不,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命題工作規定6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命題工作規定6篇
【篇一】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命題工作規定
廣東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會計學專業(本科)
學生畢業論文
(主考單位:暨南大學管理學院會計學系)
題 目:
學生姓名:
指導老師:
準考證號:
報考序號:
二〇 年 月
誠 信 聲 明
我聲明,所呈交的畢業論文是本人在老師指導下進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據我查證,除了文中特別加以標注和致謝的地方外,論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經發表或撰寫過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為獲得其他教育機構的學位或證書而使用過的材料。我承諾,論文中的所有內容均真實、可信。
畢業論文作者簽名: 簽名日期:20 年 月 日
論文摘要
關鍵詞:
目 錄
1 XXXXXX ………………………………………(1)
1.1 XXXXXXXXXXXXXXXX ………………………………………(1)
1.1.1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1)
1.1.2 X ………………………………………()
1.1.3 X ………………………………………()
1.1.4 X ………………………………………()
【篇二】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命題工作規定
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 (專科段)
《數據庫及其應用》(Access版)實踐性環節考核大綱
2006年訂
一、考核目標
1.鍛煉和培養考生對Access 數據庫的實際操作技能和動手能力.
2.加深對Access 數據庫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3.掌握利用Access 數據庫解決數據處理中實際問題的基本方法.
二、運行環境
硬件環境
?CPU:80386以上.
?內存:64M以上.
?硬盤:10G以上.
?軟驅:1.44MB.
?鼠標:鼠標器一個.
軟件環境
?中文 Windows 2000操作系統以上.
?Access 2000.
三、考核方式
上機閉卷考核,上機操作結果保存在磁盤內.
四、考核時間
日期:每年的5月份和11月份各安排一次.
時間:一小時.
五、考核范圍
1.創建Access 數據庫、打開和關閉數據庫、管理數據庫對象及管理Access 數據庫.
2.創建表、設置字段的屬性、設置查閱字段、確定主鍵和表間的關系以及表的維護.
3.創建選擇查詢、參數查詢、交叉表查詢及操作查詢,按照不同的方式查看、更改
和分析數據. 使用查詢作為窗體及報表的數據源. 設置查詢條件, 獲取所需要的
數據.
4.創建各類窗體,設置窗體的屬性. 在窗體中使用控件,掌握在窗體中瀏覽、修改、
添加、刪除記錄以及查找、篩選和排序記錄等操作方法.
5.創建報表、編輯報表、在報表中對記錄進行排序、分組和計算、創建子報表
6.宏的創建、調試及運行.
1
六、例題
(一)數據庫及表的創建與應用
建立一個名為xkc.mdb數據庫,具體要求如下:
①使用表設計器在xkc.mdb數據庫中創建“學生”、“課程”和“成績”三個表,
結構如下:
“學生”表
字段名
學號
姓名
性別
出生日期
團員
類型
文本
文本
文本
日期/時間
是/否
大小
8
6
2
“課程”表
字段名
課程號
課程名
學時數
學分
類型
文本
文本
數字
數字
大小
3
16
整型
整型
“成績”表
字段名
學號
課程號
成績
類型
文本
文本
數字
大小
8
3
單精度
②將“學生”表主鍵定為“學號”,“課程”表主鍵定為“課程號”,“成績”表
使用“學號”和“課程號”的組合作為主鍵.
③建立上述三個表之間的關系.
④將“學生”表中的“性別”設置為值列表查閱字段,取值為“男”或“女”.
⑤切換到數據表視圖,輸入10個記錄,內容自定.
⑥針對“學生”表設置數據表格式,包括調整字體、字號、顏色、行高和列寬.
(二)針對 xkc.mdb數據庫,創建“選擇查詢”、“參數查詢”、“交叉表查詢”和“更
新查詢”.具體要求如下:
①在xkc.mdb數據庫中查詢所有女同學的數據,顯示其“學號”、“姓名”、“性別”、
“課程”和“成績”,切換到數據表視圖查看結果.
②查詢某同學某門課程的成績,要求根據用戶輸入的“學號”和“課程名”,查詢
該同學的數據,顯示“學號”、“姓名”、“課程名”和“成績”,切換到數據表視
圖查看結果.
③創建一個交叉表查詢,要求用“學號”和“姓名”作為行標題,用“課程名”作為列
標題,在行列交叉處顯示各門課程的成績,切換到數據表視圖查看結果.
④將學時數大于100的課程學分增加1,從“查詢”菜單中選擇“更新查詢”,將“學
時數”和“學分”字段拖入設計網格中作為更新字段, 在更新“準則” 和“更新到”
單元格中輸入相應值,實現要求的更新操作.
2
(三)窗體的創建與應用
具體要求如下:
①使用“窗體向導”創建一個帶有子窗體的窗體,其中主窗體用于顯示“課程”
信息,子窗體用于顯示某學生選修該門課程成績的信息.
②設“圖書”表由下列字段組成:
“圖書”表
字段名
書號
書名
作者
出版社
定價
類型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數字
大小
10
20
8
30
整型
③試在“設計窗口”中創建一個帶有選項卡的窗體,分別顯示“作者”和“出版
社”的信息.
(四)報表的創建與應用
在“學生”表中添加一個“專業”字段,然后建立以“專業”和學生“姓名”
為行標題,以“課程名”為列標題,在行列交叉點顯示“成績”的交叉表,例如
下表形式,以便按專業分組計算各專業各門功課的平均成績.
“學生成績查詢”— 交叉表
專業
姓名
高等數學
英語
……
自動化
張偉
85
80
……
…
…
…
…
……
具體要求如下:
①建立一個“學生成績查詢”交叉表.
②以建立的交叉表作為數據源,采用“自動創建報表”功能創建報表.
③從“視圖”菜單中選擇“分組與排序”命令,在“分組與排序”對話框中選擇
“專業”字段作為分組依據.
④在報表中添加“專業頁眉”和“專業頁腳”,在“專業頁腳”中添加計算“文
本框”,計算各專業各門功課成績顯示在該文本框中.
⑤添加“報表頁眉”和“報表頁腳”,在“報表頁腳”中顯示各專業各門功課總的
平均成績.
(五)宏的創建與應用
①在窗體中創建事件過程:例如在窗體中添加一個文本框和一個命令按鈕,當單擊命
令按鈕時,在文本框中顯示出:“響應單擊事件所顯示的文字!” .
②創建宏和運行宏.利用宏操作,設計一個功能基本完善的數據庫應用系統,即制作
一個控制工作流程的窗體,通過控制窗體的命令按鈕來展示應用系統的功能(展示
應用系統的二級菜單).
3
【篇三】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命題工作規定
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1.思維敏捷,反應迅速,對于特定的問題情景能夠順利地做出多種反應或答案,反映了創造性思維的哪種特征?( )
A.敏感性 B.流暢性
C.洞察性 D.獨創性
2.下列哪個不是界定一個人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則?( )
A.心理活動與外部環境是否具有同一性
B.心理過程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協調性
C.知、情、意、行是否具有一致性
D.個性心理特征是否具有相對穩定性
3.奧爾波特于1937年首次提出了人格特質理論,他把人格特質分為兩類,它們是( )
A.首要特質和次要特質 B.共性特質和個性特質
C.首要特質和中心特質 D.根源特質和表面特質
4.智力三元理論是由下列哪位心理學家提出來的?( )
A.斯騰伯格 B.卡特爾
C.吉爾福特 D.斯皮爾曼
5.下列哪項不是影響人際吸引的主要條件?( )
A.相似性與互補性 B.接近性與熟悉性
C.個人品質 D.身體健康狀況
6.人在整個夜晚的睡眠過程中,從慢波睡眠到快速眼動睡眠要經過數次循環,在每次循環中,快速眼動睡眠持續時間變化的特點是( )
A.早期所占時間較短,后期所占時間逐漸延長
B.早期所占時間較長,后期所占時間逐漸縮短
C.早期與后期所占時間是不變的
D.早期沒有,后期僅有較短時間
7.以下哪種動機驅使青少年特別重視伙伴關系?( )
A.交往動機 B.成就動機
C.自尊動機 D.自身價值動機
8.人類短時記憶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度,其平均數量為( )
A.7±2個組塊 B.8±2個組塊
C.9±2個組塊 D.10±2個組塊
9.以下哪個是人格結構中自我調控系統的內容?( )
A.自我意識、自我認識、自我體驗
B.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自我體驗
C.自我認識、自我控制、自我體驗
D.自我意識、自我評價、自我調節
10.下列不能說明挫折內涵的是( )
A.個體在通向目標的過程中遇到難以克服的障礙或干擾
B.目標不能達到、需要無法滿足時,所產生的不愉快情緒反應
C.挫折對人的影響都是負面的
D.挫折既包括挫折情境,又包括挫折感受
11.對學習困難、適應困難或具有某種問題行為的中小學生,進行診斷和輔導的心理學分支學科屬于( )
A.理論領域 B.應用領域
C.兼有理論與應用領域 D.邊緣領域
12.飛行時差常常導致旅行者在到達目的地后出現較長時間的身心困擾,原因在于( )
A.長時間飛行導致的旅途疲勞
B.環境改變后需要一定時間的適應
C.地球引力的作用
D.人自身生物節律被干擾
13.青少年的主觀化自我階段反映了他們的自我意識發展處于哪種層次?( )
A.對自己肢體活動狀態的意識
B.對自己思維、感情、意志等心理活動的意識
C.區別“自我”與“非我”的意識
D.對自己機體及其狀況的意識
14.人在知覺事物時,從復雜的刺激環境中將一些有關內容抽出來組織成知覺對象,而其它部分成為背景,反映了知覺的哪種特性?( )
A.整體性 B.恒常性
C.選擇性 D.理解性
15.在問題解決過程中,采取從目標狀態出發,按照子目標組成的邏輯順序逐級向初始狀態遞歸的策略,稱作( )
A.逆向工作法 B.爬山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算法式
16.教師想了解學生對作文的態度,讓學生填寫了問卷,與部分學生座談,與個別學生談話,找到了問題及原因。他用的是( )
A.觀察法 B.調查法
C.測驗法 D.實驗法
17.嬰兒發展最早的感知覺是( )
A.視覺 B.聽覺
C.味覺 D.觸覺
18.下列不能說明學習內涵的是( )
A.學習是一種適應活動
B.學習是通過相應的行為變化得以體現的,而且這種變化是相對持久的
C.學習是主體積累經驗、構建心理結構的過程
D.學習是生理成熟引起行為變化的過程
19.平行的鐵軌向遠方延伸時,看起來趨向于相交,因此,在畫面上兩條直線越趨向接近,就表示距離越遠,這是哪種深度線索在起作用?( )
A.紋理變化 B.遮擋
C.視野中的高度 D.線條透視
20.《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多愁善感,聰穎多疑,孤僻清高。心理學上把類似于林黛玉式的氣質叫做( )
A.膽汁質 B.多血質
C.粘液質 D.抑郁質
1 、野生兒的研究表明,()對人的心理起制約作用。
A 環境 B 社會實踐 C 遺傳因素 D 個性
2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反映了思維的()。
A 概括性 B 間接性 C 深刻性 D 獨立性
3 、對刺激盡可能多地做出反應指的是發散思維的()。
A 流暢性 B 變通性 C 獨特性
4 、()是具有核心意義的個性心理特征。
A 氣質 B 性格 C 能力
5 、“鮮紅的”中的“鮮”指的是顏色的()。
A 色調 B 飽和度 C 明度
6 、望梅止渴屬于()。
A 條件反射 B 無條件反射 C 第一信號系統 D 第二信號系統
7 、成功解決一道難題后產生的自豪、愉快感屬于()。
A 理智感 B 美感 C 道德感
8 、司馬光砸缸救人屬于()。
A 激情 B 心境 C 應激 D 理智感
9 、神經特性強、平衡、不靈活,對應的氣質類型是()。
A 多血質 B 膽汁質 C黏液質 D 抑郁質
10 “一葉知秋”屬于知覺的()。
A 理解性 B 選擇性 C 恒常性 D 整體性
200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單項選擇題
1.用道德兩難故事研究兒童道德發展的心理學家是( )
A.斯騰伯格 B.柯爾伯格
C.埃里克森 D.弗洛依德
2.一個人有時候對自己的行為似乎有所意識,但又不太清晰,這種意識狀態屬于( )
A.白日夢狀態 B.可控制的意識狀態
C.睡眠狀態 D.自動化的意識狀態
3.下列關于暗適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暗適應過程中,瞳孔會縮小
B.暗適應過程中,視黃醛完全脫離視蛋白,發生漂白過程
C.暗適應主要是棒體細胞的功能
D.暗適應導致對光的感受性下降
4.籃球比賽中,對于如何組織進攻、傳球、上籃的記憶屬于( )
A.情景記憶 B.語義記憶
C.陳述性記憶 D.程序性記憶
5.人們習慣于用老方法解決新問題,原因在于受到下列哪種因素影響?( )
A.心理定勢 B.功能固著
C.無關信息的干擾 D.問題表征的方式
6.下列智力測驗量表中,哪一種屬于團體測驗?( )
A.瑞文標準推理測驗 B.斯坦福—比奈測驗
C.韋克斯勒智力測驗 D.比奈—西蒙智力測驗
7.社會性動機是人類特有的,它源于( )
A.自然生理需要與社會文化需要
B.精神需要與自然生理需要
C.社會文化需要與精神需要
D.社會文化需要與物質需要
8.科學心理學誕生的標志是( )
A.古希臘亞里士多德提出“人的某些知識來源于經驗”的思想
B.1879年德國馮特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
C.1890年美國詹姆斯提出意識的功能
D.1913年美國華生以“刺激—反應”公式研究心理
9.在與他人一起活動或有別人在場時,個體的行為效率提高的現象稱之為( )
A.社會進步 B.社會惰化
C.社會助長 D.去個體化
10.下列關于心理健康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心理健康是指沒有精神病
B.心理健康是指能和他人和諧相處
C.心理健康是指有良好的情緒狀態
D.心理健康是知、情、行、人格完整協調,能適應社會
11.以下哪個觀點不能解釋“狼孩”、“豹孩”、“豬孩”回歸人類社會后難以適應的原因?
A.人類個體早期經驗的剝奪
B.先天遺傳是個體心理發展的關鍵
C.個體心理發展離不開人類社會環境與教育影響
D.個體心理發展中存在關鍵期
12.有些學生在高考前夜常常由于緊張而難以入睡,這樣的失眠稱之為( )
A.假性失眠 B.情境性失眠
C.失律性失眠 D.習慣性失眠
13.過度學習能增強記憶效果。一般來說,過度學習的程度達到多少時效果較好?( )
A.10% B.30%
C.50% D.70%
14.利用人工概念進行概念形成研究的方法是由誰創立的?( )
A.布魯納 B.羅施
C.馬丁 D.赫爾
15.下列關于智力與創造力之間關系的描述中,傳統的看法是( )
A.高創造力必有高智力 B.高智力必定產生高創造力
C.低智力也能產生高創造力 D.創造力大小與智力高低無關
16.研究發現,在簡單的活動中,工作效率隨動機強度的增強而提高;當活動難度加大時,動機強度應( )
A.降低 B.升高
C.保持不變 D.無所謂
17.對與一般的特定事件沒有什么聯系的字詞、概念、規律和公式等各種概括化知識的記憶,屬于( )
A.程序性記憶 B.陳述性記憶
C.情景記憶 D.語義記憶
18.能夠使成員繼續留在群體中的力量稱之為( )
A.群體規范 B.群體凝聚力
C.群體中的角色 D.群體的領導
19.“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所描述的是下列哪種心理防御機制?( )
A.否論 B.文飾
C.退行 D.投射
20.皮亞杰提出了個體從嬰兒期到青春期認知發展的四個階段理論,其順序是( )
A.感知運動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形式運算階段—前運算階段
B.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形式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前運算階段—感知運動階段—形式運算階段
D.前運算階段—形式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感知運動階段
1、 首先把“教”“育”兩個單字合作為一個詞見于
A、論語 B、學記 C、孟子 D、說文解字
答案:C
2、“建國君民,教學為公”“化民成俗,其必由學”反映了教育與_____的關系
A、經濟 B、政治 C、文化 D、人口
答案:B
4、提出“一兩的遺傳勝過一頓的教育”的學者是_____
A、霍爾 B、洛克 C、高爾頓 D、華莊
答案:A
5、教育要遵循個體身心發展的規律。學記中“當其可之謂時,時過然后學則勤苦而難成。”這句話反映了人身心發展過程中存在的_____現象
A、關鍵期 B、依戀期 C、混沌期 D、最近發展期
答案:A
解析:《學記》里講,“當其可之謂時,時過然后學則勤苦而難能成”,說明從古人開始就已認識到了學習的最佳期問題,錯過了學習的最佳期,學習的效果就會差些。所謂人類心理發展“關鍵期”理論是說:人類的某種行為和技能、知識的掌握,在某個特定的時期發展最快,最容易受環境影響。如果在這個時期施以正確的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一旦錯過這一時期,就需要花費很多倍的努力才能彌補,或者將可能永遠無法彌補。故此題答案為A。
6、人是一個積極能動的主體,人與動物發展的顯著區別之一就在于人是有意識的,具有主觀能動性。這種主觀性是通過人的_____表現出來的。
A、教育 B、環境 C、遺傳 D、活動
答案:D
7、以下不屬于我國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的是_____
A、社會主義是我國教育性質的根本所在,要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B、使受教育者在德智、才智、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
C、強調教育與生產相結合
D、突出教育要為政治經濟制度服務
答案:D
8、1903,清政府頒布并首次在全國范圍內實施的學制是_____
A、癸卯學制 B、壬子癸丑學制 C、壬寅學制 D、壬戌學制
答案:A
9、歐美現代學制最早出現在歐洲,主要有三種類型,前西德等學制屬于_____
A、單軌制 B、中間型學制 C、雙軌制 D、分支型學制
答案:C
10、對義務教育中“義務”的理解,以下說法中,不正確的是_____
A、國家有開辦學校、任用教師、提供教材等便利兒童入學的義務
B、兒童及少年在學齡期有入學接受教育的義務
C、家長有讓子女入學接受教育的義務
D、學校有免費提供優質教育服務的義務
1.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代表人物是( )
A.華生 B.馬斯洛
C.霍爾 D.杜威
2.心理學屬于( )
A.自然科學
B.社會科學
C.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雙重性質的科學
D.哲學
3.有預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A.隨意注意 B.不隨意注意
C.隨意后注意 D.無意注意
4.覺察刺激之間微弱差別的能力稱為( )
A.絕對感覺閾限 B.絕對感受性
C.差別感覺閾限 D.差別感受性
5.“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描述的是( )
A.適應現象 B.聽覺適應
C.嗅覺刺激 D.味覺刺激
6.信息在短時記憶中一般只保持( )秒鐘。
A. 1~2 B. 20~40
C. 60~70 D. 70~80
7.學習新信息對已有舊信息回憶的抑制作用叫( )
A.前攝干擾 B.倒攝干擾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8.短時記憶容量有限,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
A.感覺登記 B.注意
C.組塊 D.復述
9.概念的內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質,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圍。概念的內涵增加的同時,也就是使本質的條款更多,它的外延就( )了。
A.大 B.多
C.小 D.增加
10.先有一個目標(目的),它與當前的狀態之間存在著差異,人們認識到這個差異,就要想出某種辦法采取活動(手段)來減小這個差異。這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或策略是( )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嘗試錯誤法
11.流體智力和晶體智力說是由美國心理學家( )提出來的。
A.斯皮爾曼 B.卡特爾
C.瑟斯頓 D.吉爾福特
12.我國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說的“施用累能”是指( )
A.學校教育對智力的影響 B.社會實踐對智力的影響
C.遺傳對智力的影響 D.家庭環境對智力的影響
13.個體的成就動機中含有兩種成分:追求成功的傾向和( )
A.追求利益的傾向 B.回避失敗的傾向
C.回避困難的傾向 D.追求刺激的傾向
14.具有感染性的,比較平穩而相對持久的情緒狀態是( )
A.熱情 B.心境
C.激情 D.應激
15.某學生活潑、好動、樂觀、靈活,喜歡交朋友,愛好廣泛,穩定性差,缺少毅力,見異思遷。他的氣質類型屬于( )
A.多血質 B.膽汁質
C.粘液質 D.抑郁制
【篇四】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命題工作規定
全國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信息資源管理試題
課程代碼:02378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一個人或社會組織進行活動必須具備且經過努力獲取的物質、非物質條件,統稱為這個人或這個組織的(???D???)
A.資產 B.能源
C.基礎 D.資源
2.可再生資源又可以稱為(????A??)
A.第一資源 B.物質資源
C.第二資源 D.人力資源
3.信息資源也可以成為是(???C???)
A.可再生資源 B.非可再生資源
C.第三資源 D.自然資源
4.人們信息活動的規模不斷增長以至在國民經濟中占主導地位的過程稱為(????B??)
A.網絡化 B.信息化
C.知識化 D.現代化
5.包括為市場提供信息產品和信息服務的所有組織與活動的部門稱為(???C???)
A.第二信息部門 B.信息市場
C.第一信息部門 D.網絡中心
6.信息系統實施過程中,必須具有風險管理,風險管理過程的第一步是(???A???)
A.風險識別 B.風險分析第二步
C風險緩和.第三步 D.風險跟蹤?第四步
7.影響系統可維護性的主要因素包括(??B????)可理解性,可測試性,可修改性
A.系統運行效率
B.對系統進行測試性的難易程度
C.系統占用計算機資源情況
D.程序人機界面友好
8.系統運行管理的內容包括(??C????)
A.日常運行管理、人員培訓、運行情況記錄
B.文檔管理、運行記錄管理、經費管理
C.日常運行管理、運行情況記錄、系統運行情況的檢查與評價
D.人員培訓、經費管理、文檔管理
9.信息資源管理是為了確保信息資源的有效利用,采用的手段是現代(???D???)
A.計算機技術 B.多媒體技術
C.數據庫技術 D.信息技術
10.信息資源生產的主要工具是(???B???)
A.電子計算機 B.人的大腦
C.計算機網絡 D.輸入/輸出設備
11.我國的國家標準代號是以兩個字的漢語拼音的第一個字母來表示為(???A???)
A.GB B.MB
C.TB D.JB
l2.標準化是以獲得最佳社會秩序和社會效益為目標,實施標準的(??A????)
A.具體過程 B.具體規范
C.具體制度 D.具體部門
13.信息資源管理標準的出臺的兩個過程包括制定和(??C??)
A.審查 B.執行
C.修訂 D.批準
14.軟件質量的主要特性中,在功能改變和擴充情況下,軟件能夠正常運行的能力是(????C??)
A.可靠性 B.安全性
C.可擴充性 D.功能性
15.從用戶的角度看,軟件生存期的階段是(???D???)
A.軟件開發、軟件產品使用階段
B.軟件開發、初期運用、軟件產品使用階段
C、初期運用、維護與擴充階段
D.初期運用、維護與擴充、移植鏈接階段
16.20世紀60年代出現“軟件危機”后,出現了軟件工程學所用管理軟件的生產過程的原理和方法是(??C????)
A.控制論 B.企業管理學
C.系統工程學 D.市政工程學
17.國家標準《計算機軟件產品開發文件指南》中,需要用文件的形式,將在開發過程中各項工作的負責人員、開發進度、經費預算、所需軟硬件問題作出安排記錄下來,以便據此開展和檢查項目的開發工作是(???C???)
A.軟件需求說明書 B.軟件規格說明書
C.項目開發計劃 D.軟件開發規劃說明書
18.軟件全面質量管理的第三個階段中,產品質量開展“三全”管理所要的“進行質量管理”,這是指(??C????)
A.全體人員、軟件全部文擋、全體部門
B.軟件全部文擋、全體人員、產品形成的全過程
C.全體部門、全體人員、產品形成的全過程
D.軟件全部模塊、全體部門、全體人員
l9.在不同的應用和環境特性中,對于質量要素的要求是不同的,對于實時系統需要著重考慮的要素是(???D???)
A.可靠性、功能性 B.可維護性、易使用性
C.可移植性、效率 D.可靠性、效率
20.對數據的加密密鑰進行加密保護的密鑰稱為(????D??)也叫二級密鑰
A.初級密鑰 B.高級密鑰
C.主密鑰(對基本密鑰表進行加密保護的密鑰) D.基本密鑰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l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根據信息對信息接收者活動的影響程度,信息的內容可能有的層次為(??ACDE??????)
A.跡象層 B.信息層
C.事實層 D.知識層
E.智慧層
22.標準化工作的特性包括(???BCE?????)
A.唯一性 B.統一性
C.政策性 D.縱向綜合性
E.橫向綜合性
23.在軟件生存期的初期運行階段,軟件所要求的質量特性是(???ACD?????)
A.功能性、效率 B.重用性、效率
C.可靠性、安全性 D.易使用性、安全性
E.可維護性、可移植性
24.軟件開發過程中的質量度量一般采用的三層模式是(??????BDE??)
A.質量度量 B.質量特性
C.評價準則(類似二級質量特性) D.二級質量特性
E.度量
25.信息系統的安全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哪幾個方面??(??ABC?DE???)
A.健壯性 B.保密性
C.可控制性 D.可審查性
E.抗攻擊性
三、填空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空1分,共10分。)
請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答案。錯填、不填均無分。
26.對廣大中國企業來說,技術落后固然普遍存在,但更為嚴重的問題是_____。
27.知道是什么的知識(Know—what),這是指關于事實____方面的知識。
28.標準的制定和執行是工程技術與管理的基礎和_尺度___。
29.標準化是一門__綜合性___的學科,它是通過統一標準的形式來研究標準化特殊本質及其發展規律的學科。
30.標準的主要分類法有:層級分類法、性質分類法和__對象___分類法。
31.軟件質量管理活動大致可以分為在功能上互補的質量設計和__質量控制___兩方面。
32.我國的軟件質量模型是由軟件質量要素、評價準則和__度量__等構成的三層模型。
33.軟件工程最大的問題是軟件在系統中的可用性和軟件開發的_____。
34.對系統中信息的威脅和攻擊,主要有兩種:即信息泄露和__信息破壞___。
35.防范計算機犯罪,主要依靠法律的威懾力量和安全管理、安全技術以及各種_規章制度___的約束力。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4分,共24分)
36.簡述信息與載體的關系。
信息是事物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狀態內容描述,只是一種描述,以什么形式表現取決于載體的性質;載體又稱媒體,是信息從信源到信宿的傳遞者;信息借助于載體可以脫離信源而運動或存儲。載體上反映信息內容的物理符號或數字稱為數據,數據是信息的物理形式,信息是數據的內容;數據的物理特征和載體的性質有關,而信息的內容和載體的性質無關;因此信息在傳遞過程中可改變載體而不影響信息的內容。
37.簡要說明系統維護的目的和任務。
系統維護的目的是要保證管理信息系統正常而可靠的運行,并能使系統不斷得到改善和提高,以充分發揮作用。
系統維護的任務就是要有計劃、有組織的對系統進行必要的改動,以保證系統中的各個要素隨著環境的變化始終處于最新的正確的工作狀態。
38.簡述術語標準化的四條原則。
優先原則:術語標準化優先與技術標準化
簡化原則:應使用簡練的語言
靈活性原則:采用靈活方針
廣義性原則:術語標準化要以集體的方式進行。
39.我國軟件工作者是如何建立起軟件質量度量模型SSC的?
40.SSC軟件評價體系提出的兩套度量表的作用是什么?
41.“零知識證明”(簡稱為零式方式)口令管理方式實施的關鍵是什么?
必須有一個絕對可靠的數據庫系統安全管理員,當一個用戶需要進入系統時,安全員需對他的身份進行驗證。
具體工作如下:1用戶取得一個隨機數,并將它與其所持的密鑰一并處理,將結果傳給數據庫安全管理員。2數據庫安全管理員去一隨機數,并將該隨機數傳給用戶3用戶將接收到的隨機數同自己的密鑰一并處理,并將結果再一次傳給數據庫安全員4數據庫安全管理員檢查這個答案是不是正確,若正確,對其真實身份懷疑就減少一半,否則停止該用戶進一步活動。這四個步驟可反復重復幾十遍,每次均正確安全管理員對其身份的懷疑可降低到0,該用戶被確認為合法用戶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42.試述我國信息化的主要任務。
實現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變,實現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到集約型的轉變。
43.試述管理信息系統開發項目管理可劃分為哪兩個階段及各階段的主要工作步驟。
可分為立項和可行性論證階段和項目實施管理階段。
立項和可行性論證階段主要工作是初步調查,提出項目建議書,正式研究,判斷該項目在技術、經濟、市場、管理等各方面的可行性分析。
項目實施管理階段包括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系統實施、系統維護和評價。
44.概述雙密鑰體制的基本原理。
六、應用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9分,共18分)
45.某人在決定購買某某股票前收到兩股評家的消息,股評家甲認為該股票的漲跌概率為:大漲25%,漲25%,不變25%,跌12.5%,大跌12.5%;股評家乙認為該股票不可能大漲,其他漲跌概率分布均等,請分別計算兩個股評家發布的消息的平均信息量。(單位為比特)
46.假設計劃編程階段要開發25千行源程序(KDSI),若開發為組織型的,參數C1=2.4,K1=1.05,C2=2.5,K2=0.38,試用COCOMO基本模型計算其編程工作所需的工作量和編程進度。
附表:具有標準規模、采用組織型方式的項目指標
項目規模 工作量 生產率
(DSI/MM) 進度 平均投入人員
(MM/IDEV)
MM 編程比例
月 編程比例
小型(2KDSI) 5.0 68% 400 4 63% 1.1(FPS)
中小(8KDSI) 21.3 65% 376 8 59% 2.7(FPS)
中等(32KDSI) 91.0 62% 352 14 55% 6.5(FPS)
大型(128KDSI) 392.0 59% 327 24 51% 16(FPS)
工作量=C1*(25)K1次方=2.4?*?(25)1.05?=70MM
進度=2.5*(70)0.38=12.6月
I1=-0.25*log2?0.25-025.*log2.?02.5-02.5log2?0.25-0.125log2?0.125-0.125log2?0.125=-0.75log2?0.25+0.75=3.75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面向組織的信息資源管理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
A.信息資源的開發?????????????????B.信息資源的處理
C.信息資源的配置和利用???????????D.信息資源的控制?2.在信息量的度量公式IM=-log?P中,若度量單位為奈特(nat),則公式中對數的底為:(?????)
A.2??????????????????????????????B.2.718281
C.3.141596????????????????????????D.10
3.按照信息內容的層次劃分,其中知識層主要描述:(?????)
A.發生了什么??????????????????????B.是怎么回事?
C.為什么??????????????????????????D.怎么辦?
4.信息化是指在人類生產與生活方式中:(?????)
A.計算機不斷普及應用的過程
B.信息資源開發、管理和利用的過程
C.科學技術不斷進步的過程
D.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
5.COCOMO模型從軟件規模和開發方式的特征出發,將開發工作劃分為不同的方式,如果系統的開發人員為本部門中的人員,則可將該方式歸為:(?????)
A.結構化開發方式??????????????????B.組織型的開發方式
C.半分離開發方式??????????????????D.嵌入式開發方式
6.從系統維護的特點看,影響系統可維護性的因素包括可理解性、可測試性和(?????)
A.可操作性????????????????????????B.易使用性
C.界面友好性??????????????????????D.可修改性
7.文檔管理是信息系統開發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文檔管理的內容包括(?????)
A.文檔的標準化、規范化????????????B.文檔的出版、印刷
C.文檔的定價、銷售????????????????D.以上全部內容
8.在信息系統項目管理的組織機構中,質量保證小組的任務是:(?????)
A.及時發現影響系統開發質量的問題并給予解決
B.保證系統的可靠性和安全保密性
C.負責系統的集成和測試
D.對系統運行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9.信息系統項目管理中,以制定系統開發的工作制度為內容的工作是(?????)
A.任務劃分???????????????????????B.計劃安排
C.審計與控制?????????????????????D.風險管理
10.信息資源管理標準在各國經濟發展中所產生的協調作用,以及促進信息資源的傳播和利用的日益顯著,反映其日趨(?????)
A.程序化?????????????????????????B.規范化
C.國際化?????????????????????????D.通用化
11.標準化工作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其特殊的技術表現形式是制定統一的(?????)
A.標準體系???????????????????????B.技術標準
C.標準系統???????????????????????D.標準格式
12.信息資源的生產過程是一個異常復雜的智力勞動過程,也是一個相當個體化的過程。它是一種附加了人類勞動的(?????)
A.可再生資源?????????????????????B.信息產品
C.非再生資源?????????????????????D.物質產品
13.20世紀60年代“軟件危機”后,出現了軟件工程學所用的管理軟件的生產過程的原理和方法,稱為(?????)
A.控制論??????????????????????????B.企業管理學
C.系統工程學??????????????????????D.市政工程學
14.國家標準《計算機軟件產品開發文件指南》的14個文件,其中旨在向整個軟件開發時期提供關于被處理數據的描述和數據采集要求的技術信息的文件是(?????)
A.數據庫設計說明書????????????????B.數據要求說明書
C.軟件需求說明書??????????????????D.總體設計說明書
15.軟件質量的主要特性中,整個軟件或其中一部分能作為軟件包而被再利用的程度,稱為(?????)
A.功能性??????????????????????????B.重用性
C.易使用性????????????????????????D.可擴充性
16.為了保證應用軟件的安全性,在應用軟件開發過程中,需要注意遵循的原則并不包括(?????)
A.軟件測試由專業程序員獨立進行
B.控制程序中的不安全因素
C.將安全設計作為系統設計的一部分
D.加強注重人機接口界面設計
17.計算機犯罪的非暴力手段包括數據破壞、偽造證件、計算機病毒以及(?????)
A.邏輯炸彈、香腸術、同步攻擊和特洛伊木馬等
B.數據炸彈、廢品利用、異步攻擊和特洛伊木馬等
C.邏輯炸彈、廢品利用、異步攻擊和超級沖殺等
D.數據炸彈、香腸術、同步攻擊和超級沖殺等
18.SET協議為電子交易提供的安全措施是(?????)
A.保密性、可審查性、身份驗證和抗否認性
B.可靠性、可審查性、帳號驗證和抗干擾性
C.可靠性、可控制性、身份驗證和抗干擾性
D.保密性、可控制性、帳號驗證和抗否認性
19.信息系統而臨的威脅和攻擊中包括:(?????)
A.合法竊取?????????????????????????B.非法融資
C.石油危機?????????????????????????D.信息冗余
20.在Internet上進行電子商務的優點是,不但突破了空間和時間的約束,而且改善了(?????)
A.流通機制??????????????????????????B.管理機制
C.軟硬件關系????????????????????????D.交易速度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有二至五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干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信息產業屬于(???????)
A.勞動密集型產業?????????????????????B.材料密集型產業
C.技術密集型產業?????????????????????D.加工密集型產業
E.資金密集型產業?22.知識產權制度的主要保護作用是為了保護(???????)
A.消費者的權益???????????????????????B.生產者的權益
C.投資者的利益???????????????????????D.商業部門的利益
E.管理部門的利益
23.信息系統運行管理的內容包括(???????)
A.任務劃分
B.日常運行的管理
C.系統運行情況的記錄
D.對系統運行情況的檢查和評價
E.系統功能的完善和擴充
24.系統維護的重點是系統應用軟件的維護,按照維護的性質,軟件維護的類型包括(???????)
A.糾錯性維護?????????????????????????B.適應性維護
C.可靠性維護?????????????????????????D.完善性維護
E.預防性維護
25.標準體系協調性特征的表現形式有(???????)
A.功能性協調?????????????????????????B.系列性協調
C.擴展性協調?????????????????????????D.相關性協調
E.層次性協調
26.在規定了原始的質量指標后,對基本的質量要素功能性產生影響的其他要素有(???????)
A.效率、可靠性???????????????????????B.易使用性、可靠性
C.功能性、可維護性???????????????????D.可維護性
E.可移植性
27.在軟件質量要素中間,與易使用性存在著不利影響或互利影響的有(???????)
A.功能性?????????????????????????????B.可靠性
C.可維護性???????????????????????????D.效率
E.可移植性
28.網絡系統的安全功能包括有:(???????)
A.訪問控制???????????????????????????B.用戶隔離
C.對象認證???????????????????????????D.可觀察性
E.不可觀察性
29.信息系統所面臨的威脅和攻擊包括有(???????)
A.信息繁殖???????????????????????????B.信息泄露
C.電磁泄露???????????????????????????D.合法竊取
E.線性插值
30.威脅數據庫安全的人為因素的來源包括有(???????)
A.操作者?????????????????????????????B.系統程序員
C.應用程序員?????????????????????????D.授權者
E.終端用戶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4分,共24分)
31.廣義的信息資源包括哪些內容?
32.簡要回答知識經濟的由來。
33.什么是項目管理?為什么要對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進行項目管理?
34.標準化工作具有哪些特性?
35.簡述軟件文件標準規定的主要內容及其意義。
36.電子商務對安全的要求有哪些?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37.舉例說明什么是信息?什么是數據?什么是載體?試論述三者之間的關系。
38.試論述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對于知識的分類方法。
39.如何理解信息資源管理標準化的意義?
五、分析應用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9分,共18分。)
計算過程中要求保留3位小數,最終結果取2位小數。
40.假設某一個50KDSI的項目,在第一年的維護中有6800DSI要增加,3200DSI要修改,試用COCOMO基本模型計算該項目第一年維護工作平均需投入的人員數。
(參數C1=2.4,K1=1.05,C2=2.5,K2=0.38)
41.設某系統由3個子系統組成,要素“效率”和子系統1,2,3都有關,三個子系統加權值的比例是2∶3∶4。“效率”在這三個子系統的得分分別是0.7,0.8,0.9。計算“效率”在整個系統中的得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 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一個國家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的規模和數量主要反映該國信息資源的( )。
A.利用能力????B.管理能力????C.儲備能力????D.處理能力
2.廣義信息資源與狹義信息資源定義的主要區別是( )。
A.內容不同????B.形式不同????C.?角度不同??D.觀點不同?
3.?“一臺計算機無法正常啟動”,這一事件按照信息內容的層次劃分,應屬于( )。
A.?跡象?????B.?事實?????C.?知識????D.?智慧
4.在一個企業內部,不直接涉及信息資源管理的過程是( )。
A.財務報表管理?????????B.人力資源管理???
C.信息系統管理?????????D.安全保衛管理
5.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信息化進程的障礙主要來自于( )。
A.工業基礎薄弱?????????B.人員素質不高
C.管理水平落后?????????D.以上B和C
6.在對信息系統的性能進行評價的系統效率指標中,用單位時間內所能完成的工作量衡量的指標是( )。
A.周轉時間????B.響應時間????C.吞吐量????D.工作定額
7.如果用C表示建立信息系統所付出的成本,e和E分別表示系統的效果和效益,則e和E的關系表示為( )。
A.E=C×(e-1)?????????B.?E=C×(e+1)???
C.?e=C×(E-1)?????????D.?e=C×(E+1)
8.如果建立某一信息系統所付出的費用為15萬元,而獲得的收入為24萬元,則開發此系統的經濟效益E是( )。
A.39萬元????B.9萬元?????C.1.6????D.0.625
9.數據維護是系統維護的重要內容之一,數據維護包括的內容是( )。
A.數據的備份與恢復????????B.數據打印輸出
C.數據檢查與校驗?????????D.數據的統計計算
10.標準是維系科研、生產和使用三者的紐帶,其橋梁作用的發揮體現在將科技成果轉化為( )。
A.技術開發????B.生產力?????C.生產率????D.生產能力
11.信息資源管理標準實施后,制定標準的部門需要適時地進行復審,一般復審周期不應超過( )。
A.5年?????B.4年?????C.2年????D.3年
12.信息資源管理標準化工作的最基本方法是( )。
A.組合方法????B.統一方法???C.簡化方法??D.綜合方法
13.標準體系構成的表現形式是其( )。
A.層次結構????B.橫向結構???C.內在結構??D.縱向結構
14.為實現特定標準化目的所需要的各項標準,要全面配齊、沒有缺漏,反映了標準體系表的這種特性是( )。
A.發展性特征????B.協調性特征???C.配套性特征??D.層次性特征
15.在軟件質量要素中間,對可移植性存在著不利影響的要素是( )。
A.可靠性、可維護性???????B.可維護性、易使用性
C.可靠性、易使用性???????D.可靠性、效率
16.在6個軟件質量要素和24個評價準則的關系中,與健壯性存在著關系的軟件質量要素是( )。
A.可靠性??????????B.易使用性、可維護性
C.可靠性、功能性????????D.可移植性
17.在預算內,按照傳統的軟件開發方法完成了一個軟件系統,而且它能夠正確地執行用戶規定的功能。對于“該軟件系統為高質量的系統”這一判斷,已經( )。
A.能夠肯定?????????B.不能夠肯定????????
C.基本上能夠肯定????????D.有時能夠肯定
18.數據庫安全性控制的一般方法有( )。
A.零知識證明????B.數據范式???C.數據字典??D.雙重存取
19.防范計算機犯罪,應注意的安全控制措施環節有( )。
存取控制、訪問控制、數據輸入控制、數據處理控制和數據輸出控制
通信控制、訪問控制、數據輸入控制、數據處理控制和數據存儲控制
存取控制、通信控制、數據輸出控制、數據處理控制和數據存儲控制
通信控制、訪問控制、數據輸入控制、數據輸出控制和數據存儲控制
20.在操作系統的安全控制方法中,隔離控制主要包括( )。
物理隔離、空間隔離、邏輯隔離和實體隔離
物理隔離、時間隔離、加密隔離和實體隔離
物理隔離、時間隔離、加密隔離和邏輯隔離
加密隔離、空間隔離、邏輯隔離和實體隔離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 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有兩個至五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按照我國信息產業兩大部類的劃分,信息服務業包括( )。
A.計算機軟硬件產品制造???????B.計算機軟硬件產品開發
C.計算機軟硬件產品銷售???????????D.計算機軟硬件產品維護
E.計算機軟硬件產品采購與安裝
22.計算機化的信息資源載體包括( )。
A.紙介質?B.磁介質????C.電介質
D.光介質?E.聲介質
23.信息系統項目管理的內容包括( )。
A.任務劃分?B.計劃安排?????C.經費管理
D.審計與控制?E.風險管理
24.大型工程項目前期工作通常包括( )。
A.機會研究?B.初步可行性研究????C.詳細調查研究
D.可行性研究?E.最終評價報告
25.標準化工作的特性包括( )。
A.協調性?B.統一性??????C.政策性
D.橫向綜合性?E.配套性
26.根據我國標準化法的規定,我國標準具有的級別分為( )。
A.區域標準?????B.企業標準?????C.地方標準
D.國家標準?????E.行業標準
27.信息采集、編碼與記錄標準的內容有( )。
A.信息采集??B.漢字交換用編碼????C.信息分類
D.信息編碼信息記錄??E.通用文件格式
28.在軟件主要質量特性與其二級質量特性關系中,重用性的二級質量特性有( )。
A.通用性、模塊性?B.可追蹤性?????C.健壯性
D.公用性、系統無關性?E.結構性
29.計算機犯罪通常采用的手段有( )。
A.插值法?B.意大利面包術????C.特洛伊木馬術
D.同步攻擊?E.偽造證件
30.電子商務對安全的要求,包括有以下幾方面( )。
A.可控制性?B.保密性??????C.可觀察性
D.無紙化?E.不可抵賴性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信息化導致產業結構的變化主要表現為( )
A.消費資料的生產部門比例增大
B.物質生產部門比例增大
C.第三產業比例增大?
D.勞動密集型產業比例下降
2.知識產權制度是保護科學技術和文化藝術成果的重要( )
A.規章制度?
B.法律制度
C.法律依據?
D.研究成果
3.加快信息化進程的重要前提是( )
A.農業現代化?
B.計算機化
C.工業化?
D.生活現代化
4.為了促進知識經濟的發展,政府管理部門的主要工作包括( )
A.協調各部門和企業間的關系
B.促進新技術在各部門和企業內部的推廣和應用
C.組織各部門和企業積累新知識和研究新技術
D.發展新知識和新技術
5.信息資源管理領域的出現是由于( )
A.物質資源的逐漸積累
B.信息資源的逐漸積累
C.物質資源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
D.信息資源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斷提高
6.信息系統的“開發項目”包含信息系統的( )
A.詳細調研、可行性分析和系統分析?
B.系統分析、設計和實施
C.程序設計、測試和系統切換?
D.系統開發、系統維護和系統評價
7.信息系統項目管理首先應該進行任務劃分,下列工作中不屬于任務劃分的內容是( )
A.資金劃分?
B.任務計劃時間表
C.準備驗收文檔?
D.協同過程與保證完成任務的條件
8.在信息系統項目管理的組織機構中負責用系統的觀點制定出系統開發各個階段任務與工作的是( )
A.項目經理?
B.過程管理小組
C.項目支持小組?
D.系統工程小組
9.1987年《信息處理技術委員會》提出的工作重點是以信息處理為中心的( )
A.軟件生產標準化?
B.信息技術標準化
C.信息資源管理標準化?
D.文檔標準化
10.衡量一個國家生產技術水平和科學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之一是( )
A.專業化的程度?
B.系列化的程度
C.標準化的程度?
D.自動化的程度
11.作為現代化程度的標志,標準化已跨越國界,日趨( )
A.多樣化
B.專業化
C.整體化?
D.國際化
12.信息資源管理標準化是研究標準化特殊本質及其普遍規律的學科,其形式體現為( )
A.整體化?
B.統一標準
C.統一規定?
D.協調發展
13.信息資源管理標準化的一般方法具有鮮明的( )
A.多樣化特征?
B.標準化特征
C.優化特征?
D.動態化特征
14.在軟件質量要素間,和功能性存在著互利影響的是( )
A.可靠性、可維護性?
B.可維護性、易使用性
C.可靠性、易使用性?
D.可維護性、效率
15.在6個軟件質量要素和24個評價準則的關系中,和模塊性存在著關系的軟件質量要素有( )
A.可移植性、可維護性?
B.易使用性、可維護性
C.易使用性、功能性?
D.效率、可移植性
16.國家標準《計算機軟件產品開發文件指南》的14個文件中,有一個文件使用非專業術語的語言,充分地描述軟件系統所具有的功能及使用方法,使用戶能夠了解軟件的用途。該文件是( )
A.操作手冊?
B.使用說明
C.用戶手冊?
D.使用手冊
17.在不同的應用和環境特性中,由于質量要素的要求不同,對于實時系統需要著重考慮的要素是( )
A.可靠性、功能性?
B.可維護性、易使用性
C.可移植性、效率?
D.可靠性、效率
?18.在SSC模型中選用了24個評價準則,其中在發生意外時,能夠繼續執行和恢復系統的軟件屬性為( )
A.準確性?
B.容錯性
C.安全性?
D.健壯性
19.在軟件生存期的移植鏈接階段,軟件所要求的質量特性有( )
A.可維護性、效率、安全性?
B.可維護性、可移植性
C.可移植性、重用性?
D.重用性、安全性
20.信息系統的下列特點中,與其安全性密切相關的是( )
A.數據正確性?
B.信息可擴展性
C.用戶參與性?
D.電磁輻射性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有二個至五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信息資源管理的類型包括( )
A.生產與創新管理
B.分配與流通管理
C.計劃與組織管理?
D.協調與控制管理
E.信息服務管理
?22.我國通常將標準按對象劃分為( )
A.工作標準?
B.產品標準
C.服務標準?
D.方法標準
E.基礎標準
23.制定和實施信息資源管理標準的理論基礎和行為準則是信息資源管理標準化的( )
A.本質?
B.內容
C.指導原則?
D.分類
E.基本方法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42.什么是狹義的信息資源?什么是廣義的信息資源?二者之間是什么關系?
43.為了對信息系統建設的質量加以控制,結合項目的特點,有哪些常用的項目開發策略?這些策略分別適用于什么情況?
44.大型企業信息中心的結構和主要職能是什么?
六、分析應用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9分,共18分)
45.試分析“零知識證明”(零式方式)口令管理的關鍵所在,并概述其實現步驟。
46.什么是信息系統的運行管理?它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一、填空題(每小題2 分,共20 分)
1.信息內容的四個層次,即跡象、__________、知識、智慧表現信息對信息接收者活動的影響。
2.__________的配套性就是反映標準體系的完整性。
3.技術密集型產品的__________中的主要成分是信息成本。
4.按照標準發生作用的有效范圍,將標準劃分為不同的級別,這種分類方法稱為__________。
5.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的__________不受限制。
6.信息系統評價分成__________、事中評價、事后評價。
7.在軟件主要質量特性與其一級質量關系中,易使用的二級質量特性有__________、自描述性、可見性、培訓性、簡單性。
8.運行管理的內容主要包括__________、運行情況的記錄以及對系統的運行情況進行檢查與評價。
9.標準體系構成的三個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協調性和比例性。
10.軟件全面質量管理的第三個階段中,產品質量開展“三全”管理進行質量管理,指的是全體部門、__________和產品行成的全過程。
二、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干的括號內。每小題2 分,共20 分)
1.糾正隱藏在系統中,在系統運行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在測試階段沒有發現的錯誤屬于( )。
A.糾錯性維護 B.適應性維護
C.完善性維護 D.預防性維護
2.網絡系統的安全功能包括有( )。
A.訪問控制 B.雙重安全鏈路
C.數據可靠 D.資源可靠性
3.計算機病毒是( )。
A.計算機自身產生的 B.計算機病毒是人為制造的破壞性程序
C.一致性、簡單性程序 D.不夠完備性的程序
4.標準化在一定意義上講,是改進、保證和提高產品質量的一項重要措施,因此人們也把這項技術標準稱為( )。
A.服務標準 B.質量標準
C.產品標準 D.基礎標準
5.負責對信息系統的運行進行控制,記錄其運行狀態等工作的是( )。
A.信息系統建設項目管理 B.信息系統的運行管理
C.信息系統的維護 D.信息系統的評價
6.知道為什么的知識(know-why),是( )。
A.指關于事實方面的知識 B.指客觀事物變化、發展的原因與規律的知識
C.指處理事物的能力的知識 D.與他人關系的知識
7.屬于狹義的信息資源是( )。
A.信息及其載體
B.信息采集、處理、存儲、傳輸和利用的方法、技術和工具
C.信息采集、處理、存儲、傳輸和利用的人員
D.信息采集、處理、存儲、傳輸和利用的內部過程
8.根據我國的國家標準《計算機軟件開發規范》,軟件開發流程可分為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總體設計、實現、組裝測試、確認測試、使用和維護、軟件質量保證和評價等活動。進行這些活動的軟件開發階段包括( )。
A.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 B.需求分析、概要設計、詳細設計
C.實現 D.確認測試、使用和維護
9.計算機網絡系統中的資源子網不包括( )。
A.路由器 B.網關
C.應用程序 D.集線路
10.系統每秒鐘執行作業的數量稱為( )。
A.處理時間 B.吞吐量
C.機器速度 D.響應時間
簡述信息資源的概念:狹義的理解,認為信息資源是指人類社會經濟活動中經過加工處理有序化并大量積累起來的有用信息的集合。廣義的理解,認為信息資源是人類社會信息活動中積累起來的信息、信息生產者、信息技術等信息活動要素的集合。
簡述信息資源管理的概念:信息資源管理是指管理者為達到預定的目標,運用現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來研究信息資源在經濟活動和其他活動中利用的規律,并依據這些規律對信息資源進行組織、規劃、協調、配置和控制的活動。
簡述信息檢索的概念:信息檢索就是將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組織和存貯起來,并根據用戶的需要找出有關信息的過程。
簡述數據挖掘的概念:數據挖掘就是對數據庫中蘊涵的、未知的、非平凡的、有潛在應用價值的知識的提取。
簡述信息表示的概念:由信源或通道機制提供的、關于他們如何相信該信息將適合于現有的某種組織化標識集合的一種陳述。
簡述信息資源編目的概念:信息資源編目就是生成信息資源的替代記錄,利用這些記錄可以方便地鑒別、定位、訪問和使用資源。
簡述內容分析的概念:內容分析是指識別某一信息的屬性或特征,以達到準確地推理出該信息源的意義的過程。
簡述信息資源標準化的概念:信息資源標準化是指在信息資源收集、整理、加工、存儲、開發和利用過程中,通過制訂、發布和實施標準,規范信息資源的內容和形式,以便最大限度地發揮信息資源的效用。
簡述信息系統戰略規劃的概念:信息系統戰略規劃就是要將組織目標、支持組織目標所需的信息、提供這些必需信息的信息系統,以及這些信息系統的實施、管理和發展等諸要素集成起來,形成面向組織信息系統發展遠景的解決方案。
簡述知識管理的概念:所謂知識管理,就是對一個企業集體的知識與技能的捕獲并將這些知識和技能分布到能夠幫助企業實現最大產出的任何地方的策略與過程。
簡答題
1.簡述信息資源的特征:從兩個角度理解,信息資源作為經濟資源,具有經濟資源的一般特征:1. 作為生產要素的人類需求性。2. 稀缺性。3. 使用方向的可選擇性。
信息資源與物質資源和能源資源相比較,又有諸多的特殊性。這些特殊性包括:
1. 共享性。2. 時效性。3. 生產和使用中的不可分性。4. 不同一性。5. 駕馭性。6. 累積性與再生性。
信息系統開發的方法有哪幾種:結構化開發方法、原型法、面向對象開發方法、計算機輔助開發方法。
簡述企業信息化的內涵:企業信息化是一個長期持續發展的過程。其內涵也在發展變化中,一般來說,其內涵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1)目標和目的:全面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競爭力,服務于企業的發展目標。(2)技術手段:IT應用,硬件設施建設,軟件系統設計、開發(或引進)和實施。(3)非技術手段:規劃和部署,業務流程重組或優化,專家指導實施,全員培訓。
簡述政府信息資源管理的內容:(1)政府信息化政策的制定(2)政府信息化發展計劃(3)政府信息化的項目管理 (4)政府信息的管理(5) 政府信息基礎設施的管理(6) 政府信息技術的管理(7)政府應用信息系統管理(8)政府信息化的人力資源開發(9)政府信息資源管理相關的法律和法規?(10).政府信息的安全管理 。
舉例說明信息資源管理的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有哪些:(1)信息基本法(2)信息產業法律制度(3)信息技術法律制度(4)信息資源管理法律制度(5)信息市場管理法律制度(6)信息安全法律制度(7)信息產權法律制度(8)電子商務法律制度(9)國際信息交流和合作法律制度。
簡述計算機檢索系統的邏輯構成:其邏輯構成一般有信息源采集與選擇子系統、內容分析與標引子系統、建庫系統、用戶接口子系統、提問處理子系統、詞表管理子系統等部分。
簡述信息系統運行管理的內容:運行管理的組織保障、系統日常運行管理、系統維護。
簡述企業信息化的基本任務:(1)生產過程信息化,主要包括制造全過程信息化、生產設備電子化和智能化、生產過程控制智能化和自動化。(2)研究開發工作信息化,主要包括建立工藝設計與生產控制的信息系統、產品信息化、設計信息化。(3)市場與銷售業務信息化。(4)財務管理信息化,先是實現會計電算化,然后實現成本控制和利潤管理信息化。(5)管理決策信息化 ,主要包括經營、管理與決策支持、企業管理信息化。
簡述政府信息化包括的四個主要內容:①政府辦公自動化,即政府內部的政務信息化;②政府辦公網絡化,即政府機構縱向與橫向的聯網,實現政府機構信息的快速溝通及對內服務;③政府信息資源的共享。資源共享有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政府機構之間的信息資源共享,二是政府機構可公開的信息的全社會共享。④政府公用網站建設及對外服務。
簡述知識管理的對象及其核心:知識管理的對象是顯性知識和隱形知識兩大類知識。知識創新是知識管理的核心。技術創新是知識創新的核心和基礎,制度創新是知識創新的前提,管理創新是知識創新的保障。
論述題
試論述信息資源管理的發展歷程:信息管理活動的發展歷史源遠流長。從原始社會人類的結繩記事,到今天人們廣泛利用計算機等信息技術來提升信息的管理水平與效率,可以說,人類的歷史有多長,信息管理活動的發展歷史就有多長。縱觀人類信息管理活動所采用的手段與方法,基本上可以將它分為三個階段:傳統管理階段(以信息源管理為核心,以圖書館為象征);技術管理階段(以信息流的控制為核心 );資源管理階段(將信息看作資源,對信息實施資源性管理)。
試論述信息資源管理的重要意義:1. 信息資源管理開辟了管理新天地。2. 加強信息資源管理是使信息資源真正得以合理開發和有效利用的必要條件。3. 加強信息資源管理有利于保證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機構的合法權益。
試論述信息管理與知識管理的區別與聯系:(1)區別:首先,從淵源關系上看,知識管理是一個跨學科、綜合性的研究領域,并非完全是信息管理的 延伸與發展。其次,從內涵范圍上看,信息管理主要是一種構建智力庫的過程,而知識管理是一種激勵知識創 新并突現價值的思想,通過發揮集體智能與知識共享來提高競爭力的過程。再次,從目標與功能看,知識管理主要不是吸收和占有多少知識,而是促進組織機構運用已有知識進行創造并創新知識,解決經營決策問題,因而其總體目標是知識運用,具有較強的方向性和效用性。最后,從業務上看,信息管理主要是信息的組織、控制與利用過程,是根據規范和指令對信息加以處理。知識管理業務則涉及發現知識、交流知識與信息、應用知識,包括信息管理過程、激勵過程、契約構造過程、權利維護過程。(2)聯系:信息管理是知識管理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知識管理是對信息管理的揚棄,知識管理與信息管理能夠相互促進
【篇五】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命題工作規定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畢業設計(論文)
題 目:不同黃豆品種的根系活力與產量性狀關系
學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 _
專業班級:________________ ______
學 號:_____________ ____
指導教師:
2014年7月7日
目錄
一:論文綜述
二:實驗材料與方法:
2.1、實驗材料
2.2、實驗方法
2.3、實驗地黃豆品種種植與安排
三:結果與分析
3.1不同黃豆品種幼苗期植株性狀的分析
3.2不同黃豆品種根系活力的測定(甲稀藍的測定方法)
3.3不同黃豆品種根系活力與產量間成正比關系的關系
3.4不同黃豆品種的產量隨根系的活力提高而增加
3.5不同黃豆品種苗期地下部根系性狀與產量有一定的關系
3.6不同黃豆品種苗期地上部植株性狀與產量也有一定的關系
3.7黃豆苗期地上部植株性狀即苗高、葉數、莖粗、苗鮮重分析的出黃大豆、青豆、黑大豆、飼料豆的上部分植株比較好。地上部分植株比較差的是褐色豆、棕色豆、赤色豆、、、這與黃豆的產量高低趨勢表現基本一致
四:上述分析可知
不同黃豆品種產量的高低與黃豆苗期地下地上植株性狀有一定的關系;不同黃豆品種的產量高低與黃豆根系活力成正比關系;這在黃豆育種和選育良種的過程中通過黃豆根系活力的測定,就可以大致判定黃豆產量的高低,為黃豆高產高效栽培及黃豆生理育種提供理論依據。
五:本實驗是初步研究
只研究觀察了黃豆苗期根系活力及植株性狀與黃豆產量關系,再進一步研究時應進行黃豆全生育期根系活力,植株性狀與黃豆產量關系的研究,以進行更加全面的深研討。
六:參考文獻
摘要
不同黃豆品種的產量與種植的地方、氣候、光照時間、降水量、土壤的貧瘠、根系活力、性狀、根條數、主根長度、根鮮重、根體積等因素都有關。本文研究根系活力與性狀、根條數、主根長度、根鮮重、根體積與產量的關系。通過甲烯藍吸附測定法研究不同黃豆品種根系活力與產量性狀之間的關系。并分析了不同黃豆品種在種子發芽率、千粒重和幼苗時期的苗高、莖粗、根條數、苗鮮重、根鮮重、根系活力等苗期幼苗性狀以及收獲時期的產量性狀和株高、穗位高度、單株綠葉數等植株性狀進行了初步研究。結果表明:黃豆的根系活力與產量關系成正相關;黃豆的根條數、主根長度、根鮮重、根體積等性狀與產量有一定的關系。
關鍵詞:黃豆品種;根系活力;產量關系。
一:論文綜述
黃豆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糧飼兼用和高產作物之一,雜種優勢的利用是提高黃豆產量的主要手段,黃豆又是世界上雜種優勢利用面積最廣的作物。我國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研究黃豆的雜種優勢,主要集中在籽粒性狀、生理生化研究和品質性狀等地上部植株性狀的研究上。根系是植物生命活動中有著重要作用的器官, 它與植物的生長和產量的形成有密切的關系,近些年來,國際上已將根系研究作為進一步提高農作物生產力的一個極具潛力的基礎性科研課題,開展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了進展,但由于根系生長的特殊性和限于根系生理研究的技術手段,有關根系活性的資料則不多。
根系是作物的主要吸收器官, 根系活力是反映植株吸收功能的綜合指標,是衡量根系主動吸收能力大小的重要指標之一,黃豆根系對水分、養分的吸收與其地上部生理過程密切相關,但關于黃豆根系活力與不同品種的產量關系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見,有關玉米根系活力的研究較少,把黃豆根系活力變化及根系活力與產量性狀的關系進行系統的研究更少。為此, 我們對黃豆的根系活力變化及其與產量性狀的關系進行了初步研究, 以期為黃豆高產高效栽培及黃豆生理育種提供理論依據。
研究方法:采用甲烯藍法測定不同品種黃豆的根系活力,田土種植比較黃豆不同品種的產量性狀。
二:試驗材料和方法
1、試驗材料
選用當前東北平原地區生產上大面積種植的黃豆品種10個,分別是黃大豆、青豆、黑大豆、飼料豆、褐色豆、棕色豆、赤色豆、澎湖大豆、煙豆、短絨野大豆。
試驗設備:培養皿若干,穴盤若干,智能光照培養箱,分光光度計,移液管,燒杯,比色管,實驗用沙,電子天平。
藥品材料: 0.0002mol\L(0.064g\L)甲烯藍
2、試驗方法
2.1模擬一實驗:黃豆幼苗的培養方法(方法一:培養皿育苗)
2014年7月15日,取25株黃豆品種,每個品種篩選出大小一致的40粒種子做好標記以備用。取40套培養皿并將其清洗干凈,經計算每個培養皿裝125g左右已消毒的沙子使其占培養基總質量的80%另加水31.25g左右,制成培養基,每個品種用4個培養基,每個培養基里放同一黃豆品種的種子10粒,將寫有黃豆品種名稱的標簽貼在培養皿外沿邊緣。將制做好的培養基依次放入G2P--250B智能光照培養箱里,設定狀態為:溫度28攝氏度,滅菌。每天定期澆水,觀察。
7月20日觀察并記載黃豆品種的發芽勢,7月25日觀察并記載黃豆品種的發芽率,7月26日制作植物根系活力標準曲線。
2.2 甲烯藍標準曲線的制作原理
根據沙比寧等的理論,植物對溶質的吸收具有表面吸附的特性,并假定被吸附物質在根系表面形成一層均勻的單分子層;當根系對溶質的吸附達到飽和后,根系的活躍部分能將吸附著的物質進一步轉移到細胞中去,并繼續產生吸附作用。在測定根系活力時常用甲烯藍作為吸附物質,其被吸附量可以根據吸附前后甲烯藍濃度的改變算出,甲烯藍濃度可用比色法測定。已知1mg甲烯藍形成單分子層時覆蓋的面積為1.1m2,據此可算出根系的總吸收面積。從吸附飽和后再吸附的甲烯藍的量,可算出根系的活躍吸收表面積,作為根系吸收活力的指標。
2.3 甲烯藍標準曲線的制作
將甲烯藍溶液配成0、1、2、4、6、8、10ug\ml的系列溶液,于分光光度計660nm處比色測OD值,以甲烯藍溶液濃度為橫坐標,OD值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
7月26日分別測10個黃豆品種的苗高、葉數、莖粗、苗鮮重、根條數、主根長度、根線重、根體積以及黃豆根系活力的測定即在分光光度計660nm處比色測的OD值。做好記錄以備分析。
2.4 模擬二實驗: 黃豆幼苗的培養(方法二:穴盤育苗)
每個穴盤長為10個小格,寬為5個小格,每個穴盤分為兩部分,每個品種種25株,共用5個穴盤。
7月26日下午進行穴盤育苗,操作過程如下,將無土育苗基質倒入盆中約為盆體積的3\4左右,倒入水攪拌使其適度濕度在70%---80%左右,即手抓起一把基質可凝聚在一起但不會溢出水;將攪拌好的基質倒入穴盤中,以填平小格即好;篩選25株黃豆品種種子各25粒,以粒大飽滿為好;放置好一個品種后,用記號筆在帶繩的小標簽上寫上黃豆品種名稱及標號,將小標簽放于穴盤一側以便于區分;依次放置各個品種;將處理好的穴盤放入實驗室外空地上并澆適量水,并做好試驗記錄
7月27日分別測不同黃豆品種的苗高、葉數、莖粗、苗鮮重、根條數、主根長度、根鮮重、根體積以及黃豆根系活力的測定即用分光光度計測660nm處的OD值。做好記錄以備分析。
三:試驗地黃豆品種種植安排
3.1 黃豆種植
播種時間為2014年6月15日播種;試驗在試驗農場黃豆試驗基地進行,試驗基地為中產水平地塊;不同黃豆品種播種采用對比法,東西兩邊設置保護行(6行),保護行種植的黃豆品種為黃大豆,其他每品種種植8行,行距20cm,株距8cm,行長8m,小區面積32m2,重復3次,畝密度3000株左右。黃豆生育期間的管理同一般基地。
3.2 黃豆產量與植株性狀的測定
2014年9月28日在試驗基地測定黃豆的株高、穗高、穗節數、綠葉數、 穗位節、粒數和產量性狀。并將每個品種的每個重復收獲的黃豆果穗材料各60顆帶回實驗室,做風干處理。2014年10月20日,將風干的不同黃豆品種的果穗材料進行測量穗粒數、單穂重量和千粒重,以確定不同品種黃豆的實際產量。
四:結果與分析
不同黃豆品種苗期植株性狀的分析
4.1 黃豆幼苗植株性狀的測定
每個品種分為3組,每一組測量5株。分別測定黃豆品種的發芽勢、發芽率、苗高、單株葉數、莖粗、幼苗鮮重、單株根條數、主根長度、根鮮重和根體積等植株性狀,然后求得平均值,其數值如表1所示。
表1 黃豆苗期植株性狀的測定
發芽勢(%)
發芽率(%)
苗高(cm
葉數(葉)
莖粗(cm)
苗鮮重(g)
根條數(條)
主根長度(cm)
根鮮重(g/根)
根體積(ml/根)
黃大豆
85
97.50
22.89
3
0.313
1.070
9.93
14.65
1.008
1.20
青豆
80
97.50
22.00
3
0.327
1.010
9.8
14.45
0.976
1.00
黑大豆
80
95.00
22.71
3
0.307
0.871
9.60
15.23
0.973
0.90
飼料豆
80
97.50
22.01
3
0.323
0.843
8.80
10.19
0.830
0.81
褐色豆
80
92.50
20.03
3
0.287
0.827
8.40
10.37
0.877
0.80
赤色豆
80
92.50
21.79
3
0.286
0.815
8.13
9.89
0.873
0.80
棕色豆
80
92.50
19.35
3
0.240
0.830
7.67
9.51
0.797
0.77
澎湖大豆
80
90.00
19.12
3
0.243
0.696
6.53
8.57
0.610
0.67
煙豆
75
88.50
19.71
3
0.247
0.644
7.00
8.50
0.607
0.62
短絨野大豆
55
77.50
19.37
3
0.234
0.604
6.53
7.35
0.587
0.65
對表1中的黃豆植株性狀分析:比較不同黃豆品種的發芽勢和發芽率可以看出,黃大豆、青豆、黑大豆、飼料豆等最高,其次是褐色豆、棕色豆、赤色豆、澎湖大豆; 發芽勢和發芽率較低的為煙豆、短絨野大豆;比較黃豆苗期地上部幼苗性狀即苗高、莖粗、苗鮮重分析得出黃大豆、青豆、黑大豆、飼料豆、褐色豆的地上部性狀較好;較弱的是棕色豆、赤色豆、澎湖大豆、煙豆、短絨野大豆;比較不同黃豆品種地下根部性狀如根條數、主根長度、根鮮重和根體積可看出地下根部性狀較好的是黃大豆、青豆、黑大豆;較差的是澎湖大豆、煙豆、短絨野大豆。
由上述分析可以總結,不同黃豆品種在苗期(三葉期)整體性狀最好的是黃大豆、青豆、黑大豆,較差的是澎湖大豆、煙豆、短絨野大豆;其余品種如飼料豆、褐色豆、棕色豆、赤色豆、的苗期整體性狀處于中間水平。
五:不同黃豆品種根系活力的測定(甲烯藍測定法)
5.1 標準曲線的繪制
根據表2,以甲烯藍濃度為橫坐標,以OD值為縱坐標,繪制根系活力標準曲線
表2 甲烯藍濃度和OD值
甲烯藍溶液濃度mg\ml
0.000
0.001
0.002
0.004
0.006
0.008
0.010
OD值
0.000
0.125
0.290
0.672
0.925
1.262
1.538
5.2 根系活力的測定
在測定根系活力時常用甲烯藍作為吸附物質,其被吸附量可以根據吸附前后甲烯藍濃度的改變算出,甲烯藍濃度可用比色法測定。已知1mg甲烯藍形成單分子層時覆蓋的面積為1.1m2,據此可算出根系的總吸收面積。從吸附飽和后再吸附的甲烯藍的量,可算出根系的活躍吸收表面積,作為根系吸收活力的指標。記錄如表3
表3 不同黃豆品種的活躍吸收面積和比表面積
黃大豆
青豆
黑大豆
飼料豆
褐色豆
赤色豆
棕色豆
澎湖大豆
煙豆
短絨野大豆
活躍吸收面積(%)
65.7
63.5
65.7
55.0
49.7
49.5
49.0
35.3
35.0
34.3
比表面積(m2\cm-3)
0.640
0.636
0.633
0.620
0.619
0.617
0.618
0.598
0.583
0.580
從表3中可以看出黃大豆、青豆、黑大豆等3個品種的根系活力最高,而澎湖大豆、煙豆、短絨野大豆的根系活力最差,其余品種在二者之間。這與不同黃豆品種苗期幼苗地下根部性狀中的根條數、主根長度、根鮮重、根體積等性狀的表現相一致。
5.3 不同黃豆品種收獲期產量性狀,記錄如表4
表4 黃豆收獲期產量性狀的測定
穗粒數(粒)
千粒重(g)
穗重量(g/穗)
畝穗數(穗/畝)
產量(Kg/畝)
黃大豆
521
293.2
152.8
4020
614.4
青豆
561
274.8
154.0
4013
618.6
黑大豆
518
295.6
153.1
4000
612.3
飼料豆
498
303.2
151.0
4011
605.7
褐色豆
500
278.8
139.4
4005
558.5
赤色豆
515
275.6
141.9
4010
569.8
棕色豆
489
268.7
131.4
4000
525.5
澎湖大豆
494
252.6
124.8
3995
498.6
煙豆
503
239.7
120.7
4009
483.8
短絨野大豆
500
243.6
121.8
3989
485.8
從表4中分析得出不同黃豆品種的產量較高的是黃大豆、青豆、黑大豆、飼料;而澎湖大豆、煙豆、短絨野大豆的產量相對較低,其余品種如赤色豆、褐色豆、棕色豆的產量在10個品種屬于中間水平。進一步對黃豆產量的構成因素進行分析可以看出,畝穗數基本相同,決定黃豆品種產量的主要因素為穗重量,影響黃豆穗重量的因素是穗粒數和千粒重,所以不同黃豆品種產量的高低與黃豆單穗重量的高低是一致的。
5..不同黃豆品種收獲期植株性狀比較見表5
表5 不同黃豆品種的植株性狀比較
株高(cm)
穗位高(cm)
綠葉數(片)
穗位節數(節)
黃大豆
20.4
9.3-19.3
15.0
11.7
青豆
19.5
8.6-18.5
15.0
12.5
黃大豆
23.2
9.5-13.8
15.0
10.9
飼料豆
20.7
9.0-15.6
15.0
12.8
褐色豆
22.4
8.7-20.7
16.5
8.3
赤色豆
27.7
8.3-25.6
17.6
8.5
棕色豆
18.2
8.0-16.9
17.0
8.6
澎湖大豆
19.3
8.9-18.5
19.3
7.9
煙豆
20.0
8.0-18.8
18.6
7.9
短絨野豆
25.5
7.0-24.1
19.0
7.3
從表5中可以看出,不同黃豆品種在收獲期的植株性狀沒有明顯的規律。
6..不同黃豆品種的根系活力與產量關系的比較見表6
表6 不同黃豆品種的根系活力與產量性狀之間的關系
黃大豆
青豆
黑大豆
飼料豆
褐色豆
赤色豆
棕色豆
澎湖大豆
煙豆
短絨野大豆
活躍吸收面積(%)
35.7
33.5
35.7
34.0
29.7
29.5
29.0
24.3
24.0
22.3
根系活力百分比(%)
191.5
185.1
191.5
160.3
144.9
144.3
142.8
102.9
102.0
100
產量(kg/畝)
314.4
318.6
312.3
305.7
268.5
269.8
265.5
211.6
213.8
212.8
產量百分比(%)
126.5
127.3
126.0
124.7
115.0
117.3
108.2
102.6
99.5
100.0
由表6中可以看出:不同黃豆品種的根系活力高的其產量也高。黃大豆和冀黑大豆的根系活力最高其產量也最高,而先澎湖大豆和短絨大豆的根系活力最低其產量也最低,其他品種的根系活力與產量之間的關系也是隨根系活力的提高而產量增加。進一步對不同黃豆品種根系活力和產量的百分比分析得出:黃豆的根系活力越高,其黃豆品種的產量越高。
四:小結與討論
小結
4.1 不同黃豆品種的根系活力與產量之間成正相關的關系,不同黃豆品種的產量隨根系活力的提高而增加
不同黃豆品種的根系活力高的與產量最高的是黃大豆、黑大豆;澎湖大豆、煙豆、短絨大豆的根系活力較差而且產量較低;其余品種的根系活力和產量之間的關系是隨根系活力的提高而產量增加;進一步對不同黃豆品種根系活力和產量的百分比分析得出:黃豆品種的根系活力越好,其收獲期的產量越高。
4.2不同黃豆品種苗期地下部根系性狀與產量有一定的關系
比較不同黃豆品種地下根部性狀如根條數、主根長度、根鮮重和根體積等可看出地下根部性狀較好的是黃大豆、黑大豆、青豆;較差的是澎湖大豆、煙豆、短絨大豆;其它品種的根部性狀處于中間水平,這與黃豆的產量高低趨勢表現相一致。
4.3不同黃豆品種苗期地上部植株性狀與產量亦有一定的關系
黃豆苗期地上部植株性狀即苗高、莖粗、苗鮮重分析得出黑大豆、黃大豆、青豆的地上部分植株性狀較好;地上部植株性狀較差的是煙豆、短絨大豆,這與黃豆的產量高低趨勢表現基本一致。
上述分析可知,不同黃豆品種產量高低與黃豆苗期地下地上植株性狀有一定的關系;不同黃豆品種產量高低與黃豆根系活力呈正比關系;這在黃豆育種和選育良種的過程中通過苗期黃豆根系活力的測定,就可大致判斷黃豆產量的高低,為黃豆高產高效栽培及黃豆生理育種提供理論依據。
討論
本試驗是初步研究,只研究觀察了黃豆苗期根系活力及植株性狀與黃豆產量關系,再進一步研究時應進行黃豆全生育期根系活力、植株性狀與黃豆產量關系的研究,以進行更加全面深度的探討。
參考文獻
[1] 宋海星等,黃豆根系活力及吸收面積的空間分布變化[J] 西北農業學報2005,14(1):137-141
[2] 周宗生 梅林 陳艷等,冬小麥根系活力與產量性狀關系的研究[J] 華中農業大學學報 Dec,2001,531-534
[3] 我國黃豆品種更替過程中根系生理特性的演進[J] 作物學報 Mar,2002,185-189
[4] 常程,劉晶等.密度對不同株型黃豆產量和農藝性狀的影響,遼寧農業科學,2008(2):27—29.
[5] 汪君利,姚彩杰,曲金平施肥對土壤養分變化及黃豆產量的影響[J] 現代農業科技。2007(24):108—109.
【篇六】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命題工作規定
中南大學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護理學(本科)專業
《計算機應用基礎(實踐)》課程考核基本要求
一、考核知識點
第1章計算機基礎知識
計算機發展歷史;計算機的典型應用;計算機系統組成;計算機工作原理;微型計算機上主要部件的性能指標;常見外設的性能指標;二進制數(八進制、十六進制)的概念;二進制數與十進制數的相互轉換;數值、ASCII碼、漢字在計算機中的表示方法;計算機病毒的概念;使用殺病毒軟件的常識。
第2章計算機操作系統
1.操作系統的概念;Windows操作系統的特點;
2.基本述語: 用戶、應用程序、文件、文件夾、樹型結構、窗口(應用程序窗口、文檔窗口、對話框窗口)、菜單(下拉菜單、快捷菜單)、標題欄、圖標、開始按鈕、任務欄、剪貼板、回收站、工具欄、控制面板;
3.文件、文件夾、圖標的基本操作:選定(單個、多個、全選、反選)、創建、復制、移動、刪除、重命名、查找(替換)、排列等;
4.窗口操作:移動、放大、縮小、排列、關閉;
5. 控制面板的使用:顯示器設置、日期時間的設置、系統、添加/刪除程序等;
6.附件的使用:記事本、畫圖程序;
7.應用程序的安裝;中文輸入方法的安裝;
第3章WORD
1.WORD的功能,啟動、關閉WORD的方法,工作窗口上的項目(標題欄、菜單、工具欄、格式工具欄等)、視圖的概念;
2.基本編輯技術:插入點、文本(短文檔、長文檔、行、多行、矩形文檔、全部文檔)的選定、串的復制、移動、刪除、查找(替換)、特殊符號的插入、撤消與恢復等;
3.關于文件操作:新建、打開、保存等;
4.排版技術:文字的格式(字體、大小、上標、下標、字間距等)、段落的排版(縮進、行間距、段間距、段落編號等);
5.表格:創建簡單表格、繪制表格、文本轉換成表格、表格格式的修改、表內數據計算等;
6.圖形功能:簡單圖形的繪制、外部圖形/圖像文件的插入、藝術字的插入、圖形/圖像大小的改變、位置的改變、環繞格式的改變、圖形/圖像的組合均衡生產等;
7.文本框:插入方法、大小的改變、位置的改變、環繞格式的改變等;
8.頁面格式的排版:設置頁碼、分頁、分欄、頁眉、頁腳等;
9.其他:詞法/語法檢查、數學公式的使用;
第4章EXCEL
工作簿的基本概念; 創建工作簿;打開工作簿;保存工作簿;關閉工作簿; 工作表的基本概念;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區別;創建工作表;打開工作表;保存工作表;關閉工作表;
工作表中的區域選取;工作表中的行高、列寬的設置;工作表中的行、列、單元格的插入和刪除;工作表中的數據的添加、移動、復制和清除;工作表中數據的各種格式設置;工作表中單元格的相對地址、絕對地址和混合地址;工作表中單元格的公式和函數;工作表中數據的查找和替換;
建立圖表;打印預覽操作;工作表的打印;
工作表中數據的管理分析: 數據清單的基本概念和編輯方法;工作表中數據的排序;工作表中數據的篩選;工作表中數據的匯總。
第5章 PowerPoint
PowerPoint功能;PowerPoint運行環境;創建演示文稿;打開和保存演示文稿;演示文稿視圖;幻燈片的插入、復制和刪除;幻燈片的格式化操作;在幻燈片中插入圖片;在幻燈片中插入藝術字;模板的使用;設置配色方案;設置幻燈片背景;切換幻燈片;幻燈片的動畫效果設置;幻燈片的超級鏈接設置;演示文稿的打印、打包和解包。
第6章 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
計算機網絡定義;計算機網絡的組成;計算機網絡的分類;網絡的拓撲結構和常用的傳輸介質;網絡的協議及其作用。
因特網的基本概念;因特網的域名和地址的含義;因特網的接入方式;因特網提供的主要服務;了解和瀏覽有關的一些概念;瀏覽器的啟動方法和使用方法;電子郵件的使用方法。
二、模擬試題
㈠ 填空題:
1. 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的名稱是( )。 ENIAC
2. 計算機系統包括( )系統和軟件系統。 硬件
3. 微型計算機硬件結構由CPU、控制器、存儲器、( )組成。輸入輸出設備
4. 內存用于存放當前執行的程序與( )。 數據
5. 只讀存儲器ROM的英文名全稱是( )。 Read Only Memory
6. 系統總線可以分為( )總線、地址總線和控制總線三種。 數據
7. 顯示器可分為陰極射線管顯示器和( )顯示器。 LCD
8. 目前常見的打印機有針式打印機、激光打印機和( )打印機。噴墨
9. 操作系統的管理對象是:CPU管理、存儲器管理、設備管理、( )管理。文件
10. Windows的整個屏幕畫面所包含的區域稱( )。 桌面
11. ( )是一個用于Windows程序之間交換信息的臨時存儲區,它是內存的一部分。 剪貼板
12. 在Windows資源管理器中選定全部文件,可以執行編輯菜單下的“全部選定”命令,也可以按Ctrl+( )鍵來執行“全部選定”的操作。 A
13. Windows把所有的系統環境設置功能都統一到了( )中。控制面版
14. 畫圖程序支持BMP、( )和GIF的圖形格式文件。 JPG
15. Office2000套裝軟件包括Word、Excel、( )、Outlook、Access和FrontPage六個組件。 POWERPOINT
16. (76)10=( )2
17. (AE)16=( )10
18. 一個數制系統的三要素是數碼符號、基數和( )。 運算法則
19. 計算機病毒是具有破壞性、傳染性、潛伏性等特征的( )。程序
20. 校園網、互聯網的拓撲結構一般分別是( )型、總線型。 星
21. Windows( )MSDOS操作系統。 兼容
22. POWERPOINT表達動畫的方式是片間或片內對象的( )。出現方式
23. TCP/IP是INTERNET網上用戶共同遵守的一組( )。 協議
㈡ 選擇題:
1、第二代計算機采用的邏輯器件是( )。 A
A.晶體管 B.大規模、超大規模集成電路
C.中、小規模集成電路 D.微處理器集成電路
2、在計算機的應用中,“計算機輔助制造”的英文縮寫為( )。 B
A.CAD B.CAM C.CAE D.CAT
3、微型計算機中,全稱為中央處理單元的是( )。 A
A.運算器和控制器 B.累加器和算術邏輯運算部件(ALU)
C. 累加器和控制器 D.通用寄存器和控制器
4、在計算機領域中,通常用“BIT”來表示( )。C
A.字 B.字長 C.二進制位 D.字節
5、斷電會使原來存儲的信息丟失的存儲器是( )。A
A.RAM B.硬盤 C.ROM D.軟盤
6、下列4種設備中,屬于計算機輸入設備的是( )。D
A.UPS B.投影儀 C.繪圖儀 D.鼠標器
7、計算機病毒是指( )。D
A.編制有錯誤的計算機程序 B.設計不完善的計算機程序
C.計算機的程序已被破壞 D.以危害系統為目的的特殊的計算機程序
8、目前制造計算機所用的電子器件是( )。D
A. 電子管 B. 晶體管 C. 集成電路 D. 大規模集成電路
9、漢字在計算機中的存儲形式是( )。 A
A. 漢字內碼 B. ASCII碼 C. 區位碼 D. 拼音碼
10、微處理器的地址總線數目表達能掛接的存儲器容量,16根地址總線最多能掛接的存儲器容量是( )。C
A. 256M B. 512M C. 216 字節 D. 216-1字節
11、漢字輸入方法有鍵盤輸入方法、( )和圖像識別方法等。C
A. 五筆字型 B. 區位碼 C. 語音識別 D. 直接計算
12、下面漢字輸入方案中( )是無重碼的輸入方案。B
A. 五筆 B. 區位 C. 拼音 D. 自然碼
13、U盤使用的存儲材料是( )。D
A. EPROM B. PROM C. ROM D. EEPROM
14、計算機中存儲英文字母是存儲相應的ASCII碼,字母“A”的ASCII碼是41H,其二進制最高位為( )。B
A. 1 B. 0 C. 任意 D. 空
15、漢字是利用ASCII碼擴展集(最高位為1)沒有被使用的特點進行編碼,兩個連續的ASCII碼擴展集代碼表示一個漢字,理論上能表達( )個漢字。 C
A. 256*256 B. 2 C. 128*128 D. 64
16、漢字鍵盤輸入方案包括:拼音方案、偏旁部首方案、碼表方案;下面輸入方案( )是偏旁部首方案。 D
A. 全拼 B. 區位 C. 雙拼 D. 五筆
17、一個漢字輸入方案允許用3個英文小寫字母作為編碼方案,理論上講可以對( )個漢字進行編碼。 C
A. 26 B. 262 C. 263 D. 10000左右
18、CRT顯示器與LCD顯示屏都是顯示設備,對比CRT顯示器,LCD具有( )之特點。D
A. 分辨率高 B. 性能穩定 C. 響應速度快 D. 無輻射
19、Windows是微型機上使用的( )。B
A.字處理系統 B.操作系統 C.應用軟件系統 D.數據庫管理系統
20、Windows系統安裝并啟動后,由系統安排在桌面上的圖標是( )。B
A.資源管理器 B.回收站 C.Microsoft Word D.Microsoft FoxPro
21、每一個Windows的窗口都代表一個運行的( )。 D
A.硬件 B.用戶 C.系統 D.程序
22、Windows2000系統安裝并啟動后,由系統安排在桌面上的圖標是( )。B
A.資源管理器 B.我的電腦 C.Microsoft Excel D.對話框
23、若希望將桌面的完整視圖復制到剪貼板中去,可按( )鍵。 B
A.Alt+PrintScreen B.PrintScreen C.Ctrl+C D.Ctrl+X
24、對系統資源管理有兩個程序組,它們是“資源管理器”和( )。C
A.回收站 B.剪貼板 C.我的電腦 D.我的文檔
25、在回收站中,可以恢復( )。 A
A.從硬盤中刪除的文件或文件夾 B.從軟盤中刪除的文件或文件夾
C.剪切掉的文檔 D.從光盤中刪除的文件或文件夾
26、要快速完成復制和粘貼任務可利用的快捷鍵是( )。 C
A.Ctrl+O和Ctrl+V B.Alt+C和Alt+V
C.Ctrl+C和Ctrl+V D.Ctrl+S和Ctrl+X
27、附件中的記事本是用于編輯( )文件的實用程序。 A
A.文本 B.批處理 C.擴展名為DOC的文件 D.數據庫
28、Windows是一個32位的( )操作系統,并且兼容MSDOS。 C
A. 單用戶單任務 B. 單用戶單任務圖形界面
C. 單用戶多任務圖形界面 D. 單用戶多任務
29、Windows98中沒有的功能是( )。 B
A.多任務窗口 B. U盤驅動 C. FAT32格式 D.磁盤整理
30、拖動Windows窗口的( )可以拖動整個窗口。 A
A. 標題欄 B. 窗口角 C. 窗口邊 D. 滾動條中的滑塊
31、選定所有文件或文件夾的方法是CTRL+( )。 D
A. CTRL+A B. SHIFT+A C. ALT+A D. A
32、使用操作系統就是掌握對( )進行新建、復制、移動、換名、刪除、查看屬性、修改屬性等操作。 A
A. 對象 B. 圖標 C. 文件 D. 文件夾
33、搜索一個存儲在硬盤上的文件,屬于操作系統的( )功能。 C
A. 人機對話接口 B. 磁盤管理 C. 文件管理 D. 前面三項都是
34、在Windows環境下,用戶可以同時使用音樂播放軟件聽音樂和使用WORD輸入文檔,這表達了Windows的( )功能。 C
A. CPU管理 B. 存儲器管理 C. 前兩項 D. 文件管理
35、文件夾是磁盤上存儲文件的一塊磁盤空間,一個磁盤上可以允許有( )個文件夾。 A
A. 多個 B. 無窮多 C. 1個 D. 前面三個答案都對
36、在Windows中,顯示器分辨率的設定可以從( )進入設定。 C
A. 控制面版 B. 右擊桌面空白區 C. 前兩項均可 D. 我的電腦
37、在Windows中,查看計算機系統的配置參數可以從( )進入。 C
A. 控制面版 B. 右擊我的電腦 C. 前兩項均可 D. 開始按鈕
38、使一個應用程序窗口成為活動窗口的方法是( )。 A
A. 單擊窗口標題欄 B. 雙擊窗口標題欄
C. 右擊窗口標題欄 D. 單擊放大縮小按鈕
39、右擊某對象,將彈出一浮動的菜單,此菜單稱為( ),表示可以對右擊對象實施菜單上的操作。 B
A. 浮動菜單 B. 快捷菜單 C. 下拉菜單 D. 菜單
40、Word2000是屬于( )。 B
A.系統軟件 B.文字和表格處理軟件 C.編譯軟件 D.行編輯軟件
41、WORD與記事本比較,多了圖文表混排功能和( )。 B
A.多了網頁格式 B.排版功能 C.語法、詞法檢查功能 D.存取大容量文件
42、WORD中選擇長文檔的方法是先單擊所選文檔起始位置,按下( )鍵,再單擊所選文檔結束位置。 D
A. CTRL B. ALT C. Print Screen D. SHIFT
43、在WORD中編寫數學公式使用( )功能。 C
A.插入->對象 B. 插入->繪畫 C. 插入->公式 D. 插入->文本框
44、在EXCEL中,最多能打開( )張表。 C
A.1 B. 3 C. 255 D. 254
45、一個EXCEL文檔稱為( )。 B
A.三唯表 B. 工作簿 C. 平面表 D. 二唯表
46、EXCEL的單元格內可存入( )。 C
A.字符串、數值、公式 B. 字符串、自動數列、公式
C.字符串、數值、公式、對象等 D. 對象
47、POWERPOINT演示文稿之動畫包括( )。 A
A.片內動畫與片間動畫 B. 預設動畫 C. 動作按鈕 D. 自定義動畫
48、在EXCEL單元格中,欲輸入多行文本,則首先對該單元格設置( )。方法是:格式->單元格->對齊…。 B
A. 水平對齊 B. 自動換行 C 垂直對齊 D. 選擇前面三項
49、多媒體軟件的源材料一般包括文字、圖形/圖像、聲音、視頻和( )。 D
A. MPG文件 B. JPG文件 C. 網站地址 D. 動畫
50、打印PPT文稿時,如果選擇打印“講義”方式,可在一張打印紙上輸出( )張幻燈片。 D
A. 1 B. 2 C. 6 D. 多張
51、向幻燈片插入文本內容的方法有( )。 D
A. 粘貼 B. 使用文本框 C. 引入外來文件 D. 前面三項都可以
52、選擇幻燈片的版式格式就是選擇幻燈片內文字、圖表的( )。 A
A. 布局格式 B. 位置 C. 背景格式 D. 前面三項
53、演示文稿的模板是PowerPoint已定義好了的演示文稿,如果使用模板,則對所有幻燈片都采用同一個模板,對某一特別的幻燈片進行模板修改可在( )功能中實施。D
A. 格式->幻燈片版式 B. 格式->幻燈片配色方案
C. 格式->應用設計模板 D. 格式->背景
54、演示文稿的母版是指( )。 C
A. PowerPoint定義的模板 B. 用戶定義的模板 C. 模板 D. 版式格式
55、網絡中主機IP地址與其符號域名的關系是( )。 A
A.一對多 B. 一對一 C. 多對一 D.多對多
56、網上流行的視頻文件使用( )格式。 B
A. FLC B. RM C. MPG D. AVI
57、Internet的主要服務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