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黨課講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奮力推進高質量發展,供大家參考。
同志們:
中華民族是個大家庭,各族人民心手相牽,團結奮進,經過持續努力,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正致力于在高質量發展中實現共同富裕,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邁進。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從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基本國情出發,創造性地提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民族工作重大命題,為新時代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貫徹中央的決策部署,要完整準確全面把握******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理解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并將其轉化為凝聚高質量發展的思想共識和強大合力。
下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與大家共同學習交流。
一、充分認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大意義
******強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民族工作的主線。”內蒙古作為邊疆地區、民族地區,我們黨建立的第一個省級自治區、模范自治區,所有工作都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以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正確道路的具體實踐。從這個意義上講,內蒙古所有工作都應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增強“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形成“建設亮麗內蒙古,共圓偉大中國夢”的強大力量。
(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中國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各族人民擰成一股繩、團結如一人,是實現這一偉大目標的根本保證。這就需要各族干部群眾牢固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始終把黨和國家放在心中,始終把國家利益和中華民族的利益作為最高利益,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的各領域,在工作謀劃、推進、落實的全過程,在工作學習生活的各方面,都要體現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萬眾一心朝著偉大目標奮勇前進。
(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筑牢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的必然要求。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經濟、政治、社會等領域矛盾互相疊加、互相影響,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加,敵對勢力對我干擾滲透破壞力度加大,民族問題和邊疆民族地區成為他們阻撓、遏制中國發展崛起的重點,意識形態領域斗爭尖銳復雜。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各族干部群眾一定要保持政治定力,清醒認識統籌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對內蒙古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性,始終把維護偉大祖國統一、中華民族團結作為最高利益和基本前提,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風雨同舟,和衷共濟,應對一切風險挑戰。
(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開啟建設現代化內蒙古新征程的必然要求。各民族團結奮斗、共同繁榮,是中華民族的立身之本、生命之依、力量之源。在黨中央親切關懷和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各族干部群眾奮發努力,經濟社會發展迅速,但一些地區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相對突出。這就要求所有工作都要有利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立足資源稟賦、發展條件、比較優勢等實際,找準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促進共同富裕的切入點和發力點,推動各民族走向共同富裕構,攜手開啟新征程、奮斗新時代、開創新局面。
(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滿足各族群眾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在歷史長河中,我國各民族在文化上兼容并蓄、經濟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親近,不斷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組成了團結和諧守望相助的大家庭,讓大家庭中每一個成員都過上好日子,是我們黨的宗旨和初心。要過上好日子,就必須團結起來。沒有中華民族的大團結,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大發展;
沒有中華民族的大發展,就沒有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只要各民族手挽手、肩并肩,共同努力奮斗,各族人民的日子就一定會越來越紅火,就一定能共建美好家園,共創美好未來。
二、準確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豐富內涵
******在廣西考察時指出:“各民族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是中華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一個民族都不能少,各族人民要心手相連、團結奮進,共創中華民族的美好未來,共享民族復興的偉大榮光。”實踐證明,全國各族人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力地促進了民族團結,促進了各民族的繁榮發展,保障了社會穩定和國家統一。
(一)堅持黨的領導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根本保證。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也是做好民族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根本保證。******強調,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證,也是各民族大團結的根本保證。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中國共產黨創造性地把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其中最關鍵的一條就是堅持黨對民族工作的領導。只要我們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政治上就有了充分保障。當前我國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中華民族大團結等核心利益方面面臨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和新挑戰,亟待妥善處理應對。內蒙古作為邊疆民族地區,作為黨領導建立的第一個省級民族自治區,在促進民族團結、維護邊疆穩固上肩負著重大責任和特殊使命。因此,必須堅定不移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執行黨的民族政策,深刻領會“兩個確立”的重大意義,把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加強民族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的全過程和各方面,確保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始終沿著正確軌道向前推進。
(二)維護國家統一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核心內容。中華民族在五千年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過程中不斷融合,共同書寫了悠久的歷史,共同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共同培育了偉大的精神,最終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家庭。自秦漢時期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開始,維護國家統一就深深烙印在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之中。歷經幾千年風雨,這一印記不斷深化發展,最終內化為中華民族每一個成員歷久彌新的思想情感基因,成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核心內容,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要不斷強化各族群眾主動維護國家統一的意識,教育引導各族群眾牢固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深刻認識國家統一是各民族的最高利益、根本利益和共同利益,維護國家統一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在工作中,我們更要結合工作實際,利用集中學習和個人自學,通過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觀念凝聚各族群眾,用共同的目標和追求激發各族群眾的愛國情懷,凝聚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共同奮斗。
(三)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制度保障。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團結,根本在于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這是我們黨長期探索形成的解決國內民族問題、維護民族平等團結的基本政治制度,實踐證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國國情,在維護國家統一、領土完整,在加強民族平等團結、促進民族地區發展、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內蒙古自治區在促進民族團結上具有光榮傳統,擁有“模范自治區”的崇高榮譽,更要倍加珍惜、繼續保持民族團結的大好形勢,要把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貫徹好落實好。要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進一步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大力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調動各方積極性,發揮民族地區政策優勢,在深入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完善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程中充分考慮各族群眾的切身利益,落實好各項政策措施,著力解決好各族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困難問題,讓各族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四)不斷增強“五個認同”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思想根基。******多次強調,要不斷增強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這“五個認同”是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是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站在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上,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必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必須要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增強文化自信和文化認同感。一是不斷增強對“五個認同”認識。堅定不移堅持黨的領導,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堅決扛起政治責任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高度出發,謀劃改革事業,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將加強民族團結教育貫穿到改革工作各項措施全過程和各個方面。二是牢牢守住意識形態底線。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堅決抵制錯誤言論和思想,加強意識形態陣地管理,引導各族干部群眾全面理解黨的民族政策,加強與少數民族干部思想交流和感情溝通,珍惜來之不易的發展成果,勇于同各種破壞祖國統一、破壞民族團結的言行作斗爭,深入踐行守望相助理念,共同守衛祖國邊疆,共同創造美好生活。三是發揮好黨員干部的示范帶動作用。黨員干部要切實增強履職本領,認真貫徹落實******關于內蒙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自覺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從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高度想問題、作決策、抓工作,增強民族團結意識,帶頭宣傳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切實扛起維護民族團結的重大政治責任。
(五)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根本目標。******強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只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才能有效應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過程中民族領域可能發生的風險挑戰,才能為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把民族團結進步工作作為基礎性事業抓緊抓好。要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堅持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定信心,不斷推進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向前發展,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目標不斷奮進。
三、牢牢掌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踐途徑
黨的二十大提出“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加快民族地區發展是解決民族地區各種問題的總鑰匙,不斷提高各族群眾生活水平,就要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作為基礎性事業抓緊抓好,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從最困難的群眾入手、從最突出的問題抓起、從最現實的利益出發,教育引導廣大黨員立足本職工作,用情用力為各族群眾做好服務。
(一)帶頭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強調:“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條是黨的領導是不是堅強有力。”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也是做好民族工作、促進各民族大團結的根本保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首要的就是加強黨對民族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把黨的領導貫穿到做好民族工作的全過程、體現到加強民族團結的各方面,確保中國共產黨始終成為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中流砥柱,確保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始終沿著正確軌道向前推進,不斷引導和增強各族干部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切實增強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二)帶頭堅持以民為本助推高質量發展。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要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準確把握和全面貫徹******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緊扣******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市委、政府各項決策部署,全面落實全區招商引資暨優化營商環境大會精神和我市擴大招商引資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工作部署,圍繞“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聚焦市場主體和各族群眾辦事創業的痛點、堵點、難點,實現“企業和群眾網上辦事更便利、服務企業群眾更滿意”兩個目標,扎實做好“一件事一次辦、“全市通辦”“全區通辦”“跨省通辦”、政務服務向基層延伸三項改革創新,扎實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12345熱線平臺、政務公開規范化四項重點工作,著力解決好各族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立足政務服務工作聯系民生最緊密、服務群眾最直接的職能特點,將民族團結融入日常工作的各個環節,不斷提升政務服務工作質效,持續優化政務服務環境,真心誠意為各族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提高群眾辦事滿意度,真正交出無愧于時代和人民的優異答卷。
(三)帶頭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充分利用政務服務大廳直接面向社會、面向企業群眾的優勢,依托大廳宣傳屏、宣傳欄、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等載體,線上線下齊發力,強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引導,充分發揮全區民族團結示范單位的引領作用,積極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斷健全和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制度保障和激勵機制,提高凝聚人心、維護團結、加快發展的領導水平和能力,努力創造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社會條件,積極探索創新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方法,形成各族干部群眾相互尊重、相互關心、相互包容的和諧氛圍;
增強做好民族工作的預見性和主動性,做好民族政策、蒙文標志標識的引導,完善蒙古語導辦工作,拓寬社情民意反映渠道,保障少數民族合法權益,準確把握群眾的期盼愿望,特別是少數民族群眾的期盼愿望,努力使各項工作符合各族群眾的意愿和時代要求,切實讓各族群眾的獲得感更強、幸福感更濃、安全感更足。
推薦訪問:黨課 講稿 共同體 黨課講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奮力推進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