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建國專題黨課:自覺踐行初心使命,為建強交通事業而不懈奮斗,供大家參考。
人生的價值,即以其人對于當代所做的工作為尺度。下面是范文網小編為您推薦建國專題黨課:自覺踐行初心使命,為建強交通事業而不懈奮斗。
?
交通局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好!我是XXX,根據我們交通局黨委新年度工作安排,很榮幸能夠有機會向我們交通局的各位領導作一個匯報交流。
今年是我們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2周年,全黨上下熱烈開展了黨史學習教育,是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作出的重大部署;
是我們黨居安思危,面向未來作出的重要舉措,是增強“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的根本要求。回顧學習教育所學所思所想,我們對共產黨人初心使命都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應當說交通運輸是興國利器、利國之基石、強國之先導,建設交通強國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建設交通強國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客觀要求。從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看,我國交通運輸供給不足的狀況已經發生根本性轉變,滿足人民出行需求的關鍵已經從“有沒有”變為“好不好”。這正是我們一代代交通人堅守初心,敢當重任的必然結果。回顧我國交通運輸事業的發展史,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在交通基礎設施規模、運輸服務質量以及發展理念轉變等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城市軌道運營里程以及港口萬噸級泊位數量等均位居世界第一。
(一)40多年交通運輸發展突飛猛進。
2018年,歷史14年設計建造、創下多項世界第一的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16節長編組“復興號”列車上線運行,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貫通,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如鳳凰出巢展翅成型。一項項國家工程、國之重器震撼世界,成為中國的“閃亮名片”。
回望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公路建設突飛猛進,從1978年我國公路通車總里程89萬公里,公路密度每平方公里9.27公里;
到1988年第一條高速公路滬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車;
再到2012年底,全國高速公路里程達到9.62萬公里。特別是十八大以來,我國公路總里程增加了53萬公里,高速公路增加了4萬公里,高速公路覆蓋了97%的20萬人口城市及地級行政中心,二級以上公路通達96.7%的縣,全國通公路鄉鎮達99.99%,通公路建制村達99.98%。截至2017年底,全國公路總里程達到477.35萬公里,高速公路以13.65萬公里的通車里程穩居世界之首,全國公路網密度達每百平方公里49.72公里。高速公路的發展舉世矚目,創造了世界高速公路史上的奇跡。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快速發展,我國城市交通更是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20世紀80年代末,我國擁有公交車僅6.14萬輛、出租汽車只有11.4萬輛。而十八大以來,網約車、共享單車等新業態發展迅猛,截至2017年底,公共汽電車已達到65.12萬輛,出租汽車139.58萬輛,全年完成城市客運量1272.15億人次。
此外,我國還擁有世界上最現代化的鐵路網和最發達的高鐵網;
“最長、最高、最大”的記錄不斷被寫進世界橋梁和隧道建設史;
發達的城市軌道交通也舉世矚目,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和在建里程均居世界第一。
改革開放40多年來,無論客運量還是貨運量都取得了巨大的發展,列幾組數據:十八大以來,全社會客運量184.86億人次,客運周轉量32812億人公里。全社會貨運量增加了15.2%,貨運周轉量增加了10%,而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由2012年的18%降低到2017年的14.6%,降低了3.4個百分點。
以上諸多數據都是我國交通運輸業的壯麗詩篇,展現了我國交通運輸行業的發展新成就。
(二)新時代開啟交通強國新篇章
展望交通運輸事業的新時代新篇章,黨的十九大在制定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宏偉藍圖已經提出了建設交通強國的宏偉目標。這既是以****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高度作出的戰略部署,更是新時代賦予交通運輸的歷史使命。
應當說,建設交通強國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內在要求。縱觀人類文明史,發達的交通始終是綜合國力強盛的重要標志。“要想富,先修路”樸實而又深刻地揭示了交通與經濟發展的規律。新時代建設交通強國賦予“要想富,先修路”新的歷史內涵,既要“交通強”又要“強國家”,構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支撐我國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當好先行,為做到“人便其行,貨暢其流”而保駕護航。
通過學習領會習**關于建設交通強國有關指示精神,我理解,建設交通強國要始終堅持改革開放的基本思想。“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在40余年改革開放實踐基礎上,堅定不移地把改革推向縱深,深化交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推動交通發展變革,堅持高質量發展的道路。在交通發展動力、服務質量、科學技術、治理方式、安全保障、體制機制等方面勇于創新,走好創新發展的道路。
我的理解,從兩個方面來講,守初心,就是要始終不渝堅持人民交通為人民,努力建設人民滿意交通。擔使命就是要加快建設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奮力建設交通強國。重點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匯報:
一是強化理論武裝,切實打牢堅守初心使命的政治基礎。****在中央紅軍長征集結出發地江西于都考察時指出:“在中央蘇區和長征途中,黨和紅軍就是依靠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堅強的革命意志,一次次絕境重生,愈挫愈勇,最后取得了勝利,創造了難以置信的奇跡。”從艱苦卓絕的井岡山斗爭到千難萬險的長征路,從硝煙彌漫的抗日戰爭到摧枯拉朽的解放戰爭,從帶領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到團結中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懈奮斗,堅定地理想信念始終是支撐中國共產黨人披荊斬棘、一路向前,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精神力量。
對于交通運輸行業而言,同樣要學好***同志關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特別是學好五大發展理念中關于建設新時代交通強國的重要論述。黨的十九大立足新時代新征程,作出了建設交通強國的重大決策部署,這是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交通運輸事業發展階段特點和規律的深刻把握,是全國人民對交通運輸工作的殷切期望,也是新時代全體交通人為之奮斗的新使命。因此對于我們這個行業領域而言,必須要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把學深悟透***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當做第一任務,第一要求,第一責任,使之融入靈魂、植入血脈,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戰略支撐。
二是強化擔當精神,著力緊跟時代需求推進交通強國建設。
作為黨員,我們都應把黨的事業當做自己畢生追求,自覺勇于擔當、主動作為,搶抓建設交通強國的歷史機遇。以建好建強XX市交通網絡為己任,自覺擔負起這個偉大而光榮的時代使命,建設綜合交通、指揮交通、綠色交通、平安交通、法制交通。通過查閱有關文獻資料結合個人理解,我認為需要持續突出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持續突出優化提升基礎設施網絡。當前我國交通基礎設施規模位居世界前列,已經是名副其實的交通大國。但距離強國的目標,還應逐漸從“以建設為主”向“運營養護為主”轉變,主要是“補短板”和優化網絡。加強現代科技在交通基礎設施中的應用,大力推動數字化、智能化的新一代基礎設施發展,著力提高交通基礎設施的質量和運行效率。就拿我們XX市來說,我們的旅游資源豐富,常年擔負國際會議等重大工作任務,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展示的同樣是國家形象,體現的同樣是國家實力,因此,建強建好快速、便捷、現代化的公路網絡就十分必要。
二是突出交通運輸服務經濟社會的基本功能。交通的基本功能就是提供優質高效的運輸服務,這也是“強國”的最根本要求,只有著力滿足人民對交通日益增長的高品質需求,提供安全、便利、舒適的運輸服務,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平衡各種運輸方式,做到“宜山則山、宜水則水”,促進全社會物流“降本增效”,才是千年大計,長遠之計。我們XX地處XXX,周邊鄉鎮道路發展建設還存在不均衡的問題,著力提高公路基礎建設水平就顯得格外重要。
三是突出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城市發展模式。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交通擁堵問題日益受到全民的廣泛關注,這個問題同樣發生在我們身邊,因為旅游業的逐年興旺發展,我們XXX面臨的壓力只增不減。****指出:“要把解決交通擁堵問題放在城市發展的重要位置,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綜合交通體系。”“發展公共交通是現代城市的發展方向。”因此,我們的使命任務就是堅持以公共交通為導向,努力構建便捷順暢的立體化交通體系,大力發展智能交通技術,加強重點部位需求改革,走好可持續的城市交通發展模式。
四是突出構建現代化的綜合交通治理體系。現代綜合交通治理體系是交通強國的“軟實力”,更是“硬要求”。統籌各種交通方式,創新組織和管理模式,不斷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當前交通管理工作的迫切需要。建設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來講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因此只有應用好現代科技手段,提高交通管理、信息共享和決策支持等水平,加強交通法制建設、文化建設和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才能有力夯實交通強國的基礎。
三是堅守為民服務理念,真正以人民期盼為盼走好群眾路線。****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干部要把黨的初心、黨的使命銘刻于心。這樣人生奮斗才有更高的思想起點,才有不竭的精神動力。走好新時代群眾路線,就要始終不忘初心,增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自覺性。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的根本宗旨,在推動交通事業發展的各項工作中,始終站穩群眾立場,真正做到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自覺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想問題、做決策,以群眾的滿意度作為衡量我們工作的根本標準。這里我想講講為民服務的理念,我們作為國家公務員,在工作指導上,就必須時刻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心上,只要是有利于群眾的事,我們都堅持做,并且要做好,真正本著便民、務實的原則,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
在落實到個人行動中,要堅持知行合一,一切思路舉措都以實際行動做檢驗,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決策辦事上,要通過與人民群眾的實在接觸,掌握群眾所思、所想,知道他們的所需、所求,并以此為導向制定決策、落實工作。最大限度增進民生福祉,讓群眾享受到實實在在的便利出行。
習總書記講“我將無我!”這是一名共產黨員最高的人生追求,群眾的需求和急盼都需要我們認真深入基層開展調研,解決難事。其中,特別是我們XX地幅比較廣闊,但山區占地比重比重相對較大,山中的村鎮分布較廣,我們的公路通向各個村鎮。近幾年來,我們也先后去過多個村鎮,客觀上道路的覆蓋和貫通已經達到了一個比較高的水平,但公共交通覆蓋不全不廣的問題目前來看,依舊是廣大群眾更為關心關注的問題。此外,近年來,節能環保出行的交通工具越來越多出現在我們眼前,方便便捷的同時,也符合我國綠色、健康、發展的戰略需要。但從目前的保有量來看,和廣大群眾使用率來看,依舊有較大提升的空間。因此,我認為,對于這些已知的困難問題,我們仍需要發揚優良傳統,大興調查之風,真正深入群眾調研考察,深入村鎮摸排幫困,做人民群眾期盼的政府機關。
四是帶頭樹立廉潔新風,嚴肅修身正己永葆共產黨員本色。****指出,為政之道,修身為本。干部的黨性修養、道德水平,不會隨著職務的升遷而自然提高,必須要強化自我修煉、自我約束、自我改造。自我修煉要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就是要從大的目標去觀察,就是要站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和為人民服務的立場上,樹立清正廉潔的作風形象,堅定理想信念,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向。從小的地方去動手,就是要從工作中的小事做起,從具體工作做起,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我想說,修身的重點在于修德,就是修思想,修主觀世界。無論是為人,還是處世、立業,修德永遠是第一位的,厚德才能載物。黨員干部要陶冶身心、涵養德行、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堅持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利益觀,踏實勤政、敢于擔當、清正廉潔。持之以恒加強自律,自覺錘煉品德修養,戒驕戒躁、慎獨慎微、見賢思齊、擇善而從,在細照篤行中不斷修煉自我,永葆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
堅持廉潔自律是我們守牢初心使命的底線,特別需要引起我們每一名領導干部重視。習**強調:“一個人廉潔自律不過關,做人就沒有骨氣,做事就沒有硬氣。”為官清廉、做人自律,是領導干部必須守好的基本底線。和平時期,領導干部面臨的最大考驗不是“槍林彈雨”而是“糖衣炮彈”,不是生離死別而是名利得失。“前車之鑒若不記,后路途窮鐵鐐沉。”每名領導干部都要把潔身自好作為第一關,純正道德修養,追求健康情趣,生活上檢點自律,工作上不動私心,把自己修為成不被“圍獵”的對象,不在錢眼里栽跟頭,不在女色前倒下去,始終心有所畏、行有所止。要把秉公用權作為鐵戒尺,充分認清權力是履職盡責的手段,不是牟取私利的工具,自覺給權力涂上“防腐劑”、戴上“緊箍咒”,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做到不為利益誘惑所動、不為人情關系所縛、不為歪風邪氣所擾,切實讓權力用到干好工作、完成任務和備戰打仗的本源上。要把防微杜漸作為必修課,牢記“堤潰蟻孔,氣泄針芒”的古訓,常思律己之益、常思放縱之害,從身邊人管起、從最近身的地方抓起,從私底下、無人時、細微處的慎獨慎微做起,堅決把好“第一次破例”“第一次出格”“第一次踩線”關口,筑牢防線、守住底線,不越軌、不逾矩,始終做一名清清爽爽、干干凈凈、讓人信服的領導干部。各位領導和同志們,以上交流中還有許多認識粗淺、片面的地方,有些理解認識不對不準的地方,也請同志們及時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