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疫情家體育鍛煉心得體會(精選文檔),供大家參考。
疫情期間體育鍛煉心得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在疫情影響下我們已經上了十多次線上體育課了,感觸頗多。
老師在上課進行指導與演示,但是老師注重的是實踐,讓我們更多的時間來練習,這樣不但讓自己的籃球技術在實踐中得到了提升,同時也讓我們上課學到的內容得到了強化,體育運動本來就是多加練習的。我覺的這種教育方式真的很適合籃球運動。對于初級班的籃球要求不是高,正確的投籃、三步, 上籃、靈活的運球,轉身跳投。學會手腕拍球,高手拍球手心永遠是干凈,也許這是拍球的最高境界吧,然后用手指黏球其次要學會繞球,培養良好的球感。最后就要學會跑動中的運球,不求快求穩。右手五指張開托球,掌心不觸球手腕與手肘分別成 90 度,形成一個不關口的正方形出手時,手臂自然前推,是運球的標準動作,但注意手腕的抖動和手指出手的感覺。老師講的這些都讓我受益匪淺。其次就是投籃的練習,以及近距離投籃時角度的選擇,角度最好選擇與籃板成 30 度的位置,其動作方法是兩手持球于胸前,兩腳左右或前后立,膝微屈,起跳時迅速屈膝,腳掌蹬地向.上起跳,雙手舉球至肩上,右/左手持球,左/右手扶球右/左側方,當跳起接近高點時,球離手,這些我同學以前說過,通過這次選修課讓我深有體會。但經過老師一學期的指導,我對籃球有了心得認識,特別是對于控球和投籃姿勢以及投籃角度的選擇!籃球讓我明白了什么是拼搏與奮斗,什么是團隊與協作!
我上體育課時有時覺得比較孤獨。白天的時候我總一個人在家,我在不斷練習的過程中有時狀態比較好,很想找個人幫我錄像,但是沒有人。想練仰臥起坐的時候也很困難,以前都有室友、一起來鍛煉的同學幫忙壓按著腿,現在卻沒有了,感覺線上教學切斷了很多我們與小伙伴們聯系的渠道,有時很無奈。
盡管我在上線上體育課的時候遇到了一些困難,但是我認為都可以克服,不是什么大問題,也對老師的籃球課教學特別滿意。我了解到很多學校的老師在進行線上體育課教學時,采取看視頻、講理論知識的方式比較多,而這樣的方式實際上對同學們的幫助并不大。一些同學只是進入會議室,然后就去干別的事情了,也不按老師的要求鍛煉身體,也不聽老師的理論講授、視頻演示,學習的效果非常差。宅家這么長的時間里,他們的身體得不到鍛煉,收獲很少,這樣很不好。
在宅家的這段時間里,我每天都花 30 分鐘進行體育鍛煉,一方面是為了保持身體的各項機能,讓我能在返校后盡快適應高強度的運動模式,在下學期的體育課中不感覺那么吃力;另一方面,保持好身材,適當降低體脂率,防止體重控制不住。每天,我換著花樣做練習,有,一定練夠半小時,這樣不僅能放松大腦,也能使身體充滿活力。我對體育一直充滿熱情,盡管我可能做得不好。
人生就是一個不斷挨打,不斷爬起,不斷進步,最終收獲成功的喜悅的過程,老師說的這一點我真的很認同。我們在最頂尖的學府面臨著很多壓力,學業壓力、人際交往壓力、科研壓力等等,有時這些壓力壓得我
們喘不過氣來,很難受,但是你要相信,只有經歷了這些,你才能成長和成熟,這些苦難只是暫時的,總有幸福的未來在等待著你。我想這就是清華體育精神的最好詮釋,一旦選擇了遠方,一旦選擇了前進,便只顧風雨兼程,永不回頭。
體育課與其他理論課不同,主要在于指導學生進行相應的體育鍛煉,不論是直播還是視頻,體育部都要求老師們嚴格按照正常的上課時間和秩序來組織教學,在課堂教學的同時,還要安排相應的課后練習,并做好監督和隨時跟進,目的都是在于有效指導學生進行體育課程學習和居家的體育鍛煉,通過科學指導,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在體育教學之外,體育部還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創新模式,居家體育鍛煉不盲目。面對疫情帶來的運動和鍛煉困難,體育部結合體育學科特長,積極發揮體育教師在此次抗擊疫情中的先鋒模范作用,將疫情防控和全民健身結合在一起,配合宣傳部,在學校微信公眾號平臺上推出“宅在家,多健身”欄目,推送了由體育部黨員教師于燕山自編自導的居家鍛煉健身錄像,引領廣大師生足不出戶鍛煉身體,提高身體素質,不斷提高抵抗疾病能力,為抗擊疫情貢獻工程大體育人的力量;同時積極開展“西安工程大學體育老師喊你來鍛煉”活動,通過在學校網站、體育部網站、學生 QQ 群、微信群、工作群推廣發布體育教師居家鍛煉抖音視頻合集,體育部全體教師爭做師生鍛煉領操員,帶動我校師生們以樂觀的心態、積極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體魄共同抗擊疫情,早日迎來戰“疫”勝利。
推薦訪問:疫情家體育鍛煉心得體會 疫情 心得體會 體育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