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人生讀后感1000字1 在小年夜的晚上,閑來無聊逛了書店,我選中了《新人生》這本書,原因有兩點,一點是它的封面中央有著一粒標著“新人生”的大白兔奶糖,很別致;另一點是因為書封面的這段話“某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路遙人生讀后感1000字,菁選3篇(完整),供大家參考。
路遙人生讀后感1000字1
在小年夜的晚上,閑來無聊逛了書店,我選中了《新人生》這本書,原因有兩點,一點是它的封面中央有著一粒標著“新人生”的大白兔奶糖,很別致;另一點是因為書封面的這段話“某天,我讀了一本書,我的一生從此改變。即使才展開第一頁,它的強烈沖擊仍深深打動我。書頁中沖出一道強光,照亮了我的臉龐。那炙熱的白光,迷惑了我的思維,卻也令我的心智豁然開朗。我驚懼地發現,周遭的世界正經歷著徹頭徹尾的轉變。一種從來不曾體會過的孤寂突然降臨……”這段話很吸引我,因為我們都曾經歷過為了某一本書日夜顛倒為之著迷的時候,一本好書會帶我們去一個全新的世界,給我們新的啟發,會令我們充滿智慧……所以……帶著這份共鳴,我和書的作者奧爾罕。帕慕克一起踏上了這段名為“新人生”的旅程。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對書的作者產生了好奇,奧爾罕。帕慕克是XX年度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他被授予貝爾文學獎的理由是“在追求他故鄉憂郁的靈魂時發現了文明之間的沖突和交錯的新象征。”帕慕克被認為是當代歐洲最核心的三位文學家之一,是享譽國際的土耳其文壇巨擘。出生于伊斯坦堡,在伊斯坦布爾科技大學主修建筑。1979年第一部作品《塞夫得特州長和他的兒子們》得到《土耳其日報》小說首獎,并在1982年出版;1983年再度贏得奧爾罕—凱馬爾小說獎;1983年出版第二本小說《寂靜的房子》,并于1991年獲得得到歐洲發現獎,同年出版法文版1985年出版第一本歷史小說《白色城堡》,這本小說讓他享譽全球,*書評稱他:“一位新星正在東方誕生——土耳其作家奧罕—帕慕克。”這本書榮獲1990年美國外國小說獨立獎。1990年出版《黑書》是一個里程碑,這本小說讓他在土耳其文學圈備受爭議的同時也廣受一般讀者喜愛。法文版獲得了法蘭西文化獎。1992年他以這本小說為藍本,完成《隱蔽的臉》的電影劇本。1997年《新人生》一書的出版在土耳其造成轟動,成為土耳其歷史上銷售速度最快的書籍。書的作者是位很有成就的作家,他的在作品充滿著魔幻色彩,因此這本書可以稱之為魔幻現實主義巨作。
好了,言歸正傳,我想談談這本小說的內容。這本小說講的是一位名為奧斯曼的學生讀了一本很神奇的書,然后他的世界開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他斷然告別了過去的熟悉生活,隨后,他戀愛了,愛上了很有個性的漂亮姑娘嘉娜,然而嘉娜是有男朋友的,一次意外,他目睹了嘉娜的男友遭人刺殺,奧斯曼是個很有想法的男孩,他堅定了自己的想法,拋棄了原有的身份,隨著那本神奇的書的內容,踏上了尋找新人生的旅程。
路遙人生讀后感1000字2
曾經在我印象中那些為人稱頌的“名師”們,他們學富五車、受人景仰,仿佛上帝的寵兒,天生的教師,是高不可攀的。這個學期拜讀了《名師人生》這本書后,忽然間發現原來“名師”也曾有過困惑,原來“名師”的教學之路也不是一帆風順的,而他們之所以能成為“名師”,是因為他們在教育教學中會忘了自我,忘了勞累,忘了結果,忘了回報。一位位名師,他們的起點不同,境遇不同,悲喜不同,付出不同,人生不同……但是,他們的人生信仰是相同的,百折不繞的精神是相同的,鐵杵成針的勤奮是相同的。
李鎮西老師說是學生教會了他怎樣當老師。在他的故事中,他講述了由于他處理不當,讓一個孩子受委屈的故事,事后李老師對孩子的內疚讓我汗顏。從教十幾年,我對自己的定位仍然停留在“教學生”上,一味地將學生當成自己說教的對象,而很少想過孩子們到底在想什么,他們到底要的是什么。以致最后我教的越來越吃力,孩子們學的越來越累。
看了李鎮西老師的這篇文章,我知道了自己的這種態度是多么的可怕,作為一個教師,要善于把教育失誤變成教育財富,只有沿著錯誤的臺階才能一步一步走向事業成功的高峰。而且在李老師的的教導下,我明白備課的起點在學生而不在自己,也明白了最好的教學就是“和學生一起學習”;也懂得了“一個優秀的教師,一刻也不應忘記自己曾經是個孩子”的道理。
與一位位“名師”對話時,不難感到他們談論最多的話題是一個“愛”字。愛不是教育的全部,但是,教育的全部過程都充盈著愛。愛,是教育永恒的"話題,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想來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耳熟能詳的教育理念,但是,如何把愛化為教育者的教育行為,讓愛走進校園、充盈課堂、觸摸到一個個靈動的生命,讓愛產生智慧,讓愛在孩子心中留下歲月抹不去的美好回憶,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能感受到教育的幸福……
想來當我們從《名師人生》中學會用學生的眼睛、學生的情感、學生的心理,去構筑自己的內心世界時,才能真正走近學生、了解學生、認識學生,才能走進學生五彩繽紛的內心世界,捕捉到藏在學生心底,影響一個學生整個人生的夢想與追求。
慢慢地合上書,忽然間覺得自己是多么的渺小。也許窮其一生,我也成不了名師,但我覺得至少有一點我能做到:那就是在以后的教學道路上學會愛學生,學會走進孩子們的世界,用兒童的眼光去審視世界,用兒童的思維去對待學習,把教學作為沒有終點的追求。學會站在育人的高度來審視自己的教學實踐,讓孩子的學習生活變得快樂些、輕松些、幸福些,在今后的從教之路上鋪滿愛,我想這應該是我能努力達到的目標吧。
路遙人生讀后感1000字3
海棠何止這般紅艷?人生何止這般境界?年已高齡的季老先生正是用這質樸的文字去抒發自己對人生的思考,與我們展開心靈對話,感慨人生。
人生的意義與價值
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在哪里?已處于望九之年的季老先生依然在思考這個問題。他在書中寫道:“回憶起自己的童年,眼前沒有紅,沒有綠,只有一片灰黃。”處于舊社會的他,單調,死板,固執,是他生活的寫照。我們降臨在這世上,必定是上帝的苦心安排。我們早已注定要在生活中遇到特定的人或事,對社會做出的怎樣的影響,我們的人生雖然是被動的。但我們要在被動中有所作為。人生不能只是吃喝玩樂或昏昏沉沉就算了事,我們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把握好自己的一生,讓生命煥發光彩。在生與死的對立面上,最重要的則是人生是否有價值。季老先生認為:“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就在于——對人類發展的承上啟下,承前啟后的責任感。”
不完滿才是人生
“月有陰晴圓缺,人生十有九不如意。”世界上百分之百完美的人生是不存在的。正如每當過年時,祝福語總會是“萬事如意”,但又有誰能真的事事順心呢?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只能盡力去爭取。正如季老先生的一生,有陽關大道,也有獨木小橋。他經歷過滄桑巨變的歷史,經歷過最貧窮的時期。但在這漫長的人生路上,他始終選擇做一個樂觀主義者。他沒有怨天尤人,更沒有消極沉淪。他堅信:“既然冬天已經到了,春天還會遠嗎?”在一片灰黃里,他看到了湖光塔影,看到了自己的一生。這一切。都源于他的心境,他高尚的人格。“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是啊,人生路源于心境,我們只有內心恬淡,寧靜專一,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達到遠大目標。所以季老先生提出:“不完滿才是人生。”
季老先生的文章,雖沒有太多華麗的語言,但向我們展示出的,卻是一段有聲有色的人生旅途。它讓我感悟到人生的真諦,世間的真理,體會到他對智慧的渴望。也告訴我們,人生雖不完滿,但我們也應該在這不完滿的人生中找到自我,走好自己的人生路。這本書純凈了我的思想,洗滌著我的心靈,滋潤著我人生的幼苗。雖然老者的人生觀我一時難以明白,但我會去仔細琢磨,用心品味。
季老先生的后半生是孤獨的,孤身在外,留下的只有懷念與回憶。而所能引起他的思緒的,所能在異國他鄉陪伴他的,正是海棠——在一片單調的房頂中,穿插著一樹繁花,絢爛得像是西天的晚霞,這便是海棠。海棠不止這般紅艷,因為它還寄托著季老先生對祖國深深的眷戀。
在一個世態炎涼的社會中,摻雜著一線光明,明亮得像是燃起的火苗,這便是人生。人生不止這般境界,因為它還等待著我們去思考,去追求。
推薦訪問:讀后感 路遙 人生 路遙人生讀后感1000字 菁選3篇 路遙人生讀后感1000字1 路遙人生讀后感1000字1篇 路遙人生讀后感1000字 路遙人生讀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