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優秀教師九堂必修課讀后感(完整),供大家參考。
《優秀教師的九堂必修課》 讀后感
通化市二十一中
郝德君
今年, 在讀書學習方面, 我收獲很大——因為讀了一本特別的書, 由全國優秀教師高萬祥撰寫的《優秀教師的九堂必修課》, 那么要想成為一名優秀教師必修的九堂課是什么呢?
第一堂課:
讀書修身; 第二堂課:
自我反思; 第三堂課:
教育科研; 第四堂課:
大愛厚生; 第五堂課:
積極寫作; 第六堂課:
鍛煉口才; 第七堂課:
注重細節; 第八堂課:
家校合作; 第九堂課:
追尋快樂。
高老師是一位智慧長者, 諄諄教誨, 書中個個鮮活的案例就是啟迪我們心靈的明燈。
他談讀書、 談反思、 談科研、 談大愛、 談寫作、談口才、 談細節、 談家庭和人生的快樂, 伴著他的輕風細雨, 我們浮躁的心漸漸平靜, 灼熱的目 光逐漸清澈, 身 為同行的我有了 新的收獲:
教育是培養人的活動, 教師必須具有專業素養。
教師的專業素養不僅源于先進的教育理念, 更是源于對教育規律的認識與把握。
作為教師, 真的是非常不同地“人”。
教育, 是教師的專業生活方式, 是教師生命價值的實現過程。教師要學會自主思考并規劃教育人生; 要通過閱讀來拯救自己, 提升素養; 要反思教育生活, 追求成功體驗; 要學會釋放壓力, 從教育過
程中能夠尋找到快樂, 從小處著手, 從高處著眼, 既立足現實, 又站在高處。
教育就是教師的專業生活, 生活是一種過程, 快樂是一種體驗, 幸福是一種感受, 教師應該追求一種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
教師職業有別于其他職業, 有其自身的獨特性和內在要求。
教育永遠是一種遺憾的藝術, 缺乏專業素養的教師或許永遠只有遺憾而沒有藝術。
因此, 教師要想減少遺憾, 成為有藝術、 有智慧、 有魅力的教師, 就應該想大問題, 做小事情; 應該從教育信念到教育行為、 從外在形象到內在素養、從共同規范到個人風格, 進行系統的自我反思、自我總結、 自我完善。
而《優秀教師的九堂必修課》 一書, 正是教師完善自我、 發展自我、 超越自我的“寶典”。
優秀的教師不僅擁有人格魅力, 而且具有專業品格。
我們有太多的教師習慣于重復, 重復過去的方法, 重復過去的經驗, 重復過去的思路。
于是, 激情在重復中逐漸消失, 理想在重復中逐漸泯滅, 信念在重復中逐漸淡化。
告別重復, 意味著教師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 要有自己的理想追求, 要有自己的獨特風格。
改變自己, 錘煉自己的專業品格, 是一名普通教師成長為優秀教師的必然路徑。
高老師這本書, 其實也是他自 己的教育耕耘史。
他醉心于教育科研, 走出一條有特色教師向特級教師轉變的成功之路, 走出一條“一、 二、 三、 四、 五、 六人文工程”的辦學之路。
讀高老師這本書常常會讓你感覺到:
他時時刻刻都對學生的愛。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有這么一句話:
“教師愛學生, 能把一個民族愛發達了; 教師恨學生, 能把一個民族恨萎縮了。
”他愛學生是站在民
族的未來這個角度這個角度愛的, 既然關乎民族未來, 這種愛是深沉而持久的。
他談職業時說:
“教師是天職!
”號召我們要淡泊名利。
他認為:
“教師的生存方式應該是事業型和智慧型的, 而不是世俗的、庸俗的、 無聊的, 甚至是愚蠢荒唐的。
”他深有感觸且語重心長地說:“教師的專業成長、 職業提升、 事業成功, 不可能垂青于心浮氣躁的人。
”
也許我們做不了高萬祥那樣的名師, 但只要我們按照這九件事的提示去努力, 我們同樣也可以做優秀的教師, 退一步說, 做不了優秀的教師, 我們也可以做快樂的教師。
推薦訪問:優秀教師九堂必修課讀后感 讀后感 必修課 優秀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