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好老師10堂必修課讀后感,供大家參考。
在最近一段時間,我認真研讀了東方英才編著的的《好老師的 10堂必修課》一書。10 堂課引領專業發展,10 堂課成就優秀教師。從很多事例中、不斷的閱讀、觀察、思考中,總結提煉了優秀教師在專業修煉、職業提升和事業追求中所需要學習的的 10 堂課。
第一堂課,志存高遠,做教育的追夢人。學生要有夢想,首先老師應該是個有夢想的人,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把教師育人作為畢生追求。
第二堂課,傾注愛心,把溫暖傳給每一個孩子。愛心、細心、耐心、恒心和責任心,優秀教師一定是這樣的“五心”教師。教師事業成功和生命的燦爛之花,一定盛開在這種大愛情懷之中。
第三堂課,一言一行,做學生心中的榜樣。“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明確指出了教師的職責,即傳授為人之道,傳授知識,說得具體些,就是教書育人。教師活動的這一本質特點,決定的教師的勞動必然帶有強烈的示范性。所以,“師者,人之模范”。教師勞動與其他勞動的一個最大的不同點,就在于教師主要用自己的思想、常識和言行,通過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響勞動對象。教師本人是學校里最重要的師表,是最直觀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學生最活生生的榜樣。
第四堂課,超越數字,成長比成績更重要。成功是一顆鉆石,而成長則是一條充滿荊棘的道路。很多人為了那一顆鉆石而披荊斬棘,卻不知享受自己不斷超越阻礙奔向成功的成長之路。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收獲了比鉆石更珍貴的人生經驗。通過這人生經驗,我們甚
至可以得到幾十顆更大更美的鉆石。
第五堂課,傳道解惑,做好學生成長領路人。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任重而道遠,艱巨又光榮。要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們必須嚴于律己,誠以待人,身教言傳,為人師表。尤其應當切記,學生的健康成長,離不開教師的關愛和教育,離不開教師的栽培和扶植。
第六堂課,因勢利導,特殊學生特殊引導。一個較好發展的人,要“學會生存、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這就要求教師要更新觀念,教育好每一位兒童。
要實現新課程育人的目標,我們毫無疑問要培養優秀學生,但也要做好后進生的轉化發展工作。
第七堂課,用心貼心,營造師生和諧氛圍。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師生之間親和力的形成,有助于營造愉悅、快樂的教育教學環境及氛圍,更有助于增強學生對教師所代課程的興趣和自覺主動性,從而大大提升教育教學效率及質量。可以說,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提高教學效果的有效方法之一。
第八堂課,管理有方,好老師班級管理學。班級管理需要教師細心用心。“如果我們不能做偉大的事情,那就懷著一顆偉大的愛心,去做好那些平凡的小事。”特蕾莎修女的話,為“細節決定一切”的行為理念作了最好的注釋。我還十分信奉《道德經》上的一句話:“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第九堂課,內外兼修,成就最好自己。教育的發展,課改
的推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迫切需要教師專業的發展,促進教師內在發展的動力就是教師素養的提高,專業成長的內驅力源于教師的信念和追求,源于教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只有教師把專業發展作為自身發展的需要,才能源源不斷提升自己。
第十堂課,懂得生活,幸福老師的快樂秘訣,“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應該是最快樂的職業。然而,現在的中小學教師,生活的幸福指數普遍偏低。原因何在?除了客觀因素,便是自己的心態。能不能享受幸福的教育人生,全在魔鬼或是天使的心態。
這本書告訴我們的是一種對完美的追求,是一種自我提升的策略,是教育之真、之善、之美的內在要求,是領悟“教育人生”的必由之路。
推薦訪問:好老師10堂必修課讀后感 讀后感 必修課 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