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徐志摩傳有感1 第一次認識詩人徐志摩是在電視劇《人間四月天》里,徐志摩浪漫;漂逸;瀟灑的書生本色和才子氣質,外加一些些紳士風度,在我心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象。 高中的時候讀過徐志摩的詩歌《再別康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徐志摩傳有感,菁選3篇,供大家參考。
讀徐志摩傳有感1
第一次認識詩人徐志摩是在電視劇《人間四月天》里,徐志摩浪漫;漂逸;瀟灑的書生本色和才子氣質,外加一些些紳士風度,在我心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象。
高中的時候讀過徐志摩的詩歌《再別康橋》,詩最后的一節中詩人是這樣寫道: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盡管他才華橫溢,當他在世上只待34春秋的時候,意外孤獨地死在了天上,也許這才是他本來的歸宿。記得有位偉人曾經講過:“理想主義者就是讓自己過得最不理想的人。”
徐志摩的是一個不受命運束縛的人,為了自己的理想,不遺余力,他制造了*歷史上第一起離婚事件,他為了愛情,執著狂熱,雖然天不佑才子,但是他的一生是轟轟烈烈的!
可惜,天才的詩人只在人間待了短短的34年,他短暫的一生像是一顆倏然劃過的流星,輕輕地來,又悄悄地走,但卻折射出奇異的光芒,叫人永遠懷念,永遠難忘。
讀徐志摩傳有感2
初識志摩,是因為那首集自然美、韻律美及結構美于一身的《再別康橋》。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云彩。
……
每每讀它,就如臨睡前突然收到來自遠方朋友的一個問候短信,被溫暖的心醉,也心碎。
前兩天,同事小丫借我一本《徐志摩傳》,可以說,我是一直帶著欣賞的目光讀完的。盡管他有感情方面的波折,有英年早逝的遺憾,但我自始至終認為:他是偉大的。不管是作為詩人,還是男人,他都是!
他的結發妻子張幼儀,秀外慧中,雅愛淡裝,卻又精明干練,深得他父親徐申如的賞識。然后在劍橋不遠的沙士頓,在美麗的康橋河畔,志摩和妻子品嘗著生活賜予的美妙,懂得了享受大自然的優美舒暢和性靈頓悟的寶貴。結識林微音,是因為有一見鐘情的激情迸發,也是因了知音的解脫,這一刻,志摩在精神上、性靈上都得到了空前的升華。然而在林微音毅然決然地離開他后,他的痛苦是實在的,但他的愛絕沒有因此而失去了顏色。此時的寂寞與苦悶倒孕育出他詩歌的精魂。當熱情誠摯的志摩遇上忠厚柔艷的陸小曼后,他有了實現理想的目標。也就在這個時候,他看云、聽泉、觀花、賞月的隱世思想成就了他的詩意人生。即使在小曼毀滅性的生活狀態中,他也依然堅守著他的信念:人要經常品嘗痛苦,經常忍*神上的苦刑,不能太過于安靜,然而這種痛苦和煩惱都是自找的,這就是生活,這就是人生。
他學會用心去體會、去欣賞、去尊重他所愛的所有女性,無需言語,所以他才會說 “悄悄”和“輕輕”。
而對于他的詩歌,老實說,我并沒有讀過太多,但下面的這些經典語句卻徹底征服了我:
走著走著,就散了,回憶都淡了;
看著看著,就累了,星光也暗了;
聽著聽著,就醒了,開始埋怨了;
回頭發現,你不見了,突然我亂了。
一生至少該有一次,為了某個人而忘了自己,
不求有結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經擁有,
甚至不求你愛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華里,遇到你。
你說你不好的時候,我疼,疼的不知道該怎么安慰你,
你說你醉的時候,我疼,疼的不能自制,思緒混亂。
我的語言過于蒼白,心卻是因為你的每一句話而疼。
似乎習慣了等待,單純的以為等待就會到來。
但卻在等待中錯過了,那些可以幸福的幸福。
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來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愛就在那里,不增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棄
……
如果不是對愛的純真追求,對愛的圣潔理解和對愛的深沉,是不會有這樣令人心痛、惹人心碎的詩句的。
遺憾的是,這樣一位有著飄逸與靈動靈魂的人,卻像一片云彩一樣,稍不經意就輕輕地飄走了!留給世人的,是對他和他的詩有太多的遺憾和遐想……
讀徐志摩傳有感3
“愛情是人類永恒的主題”人們如是說。一直酷愛藝術,愛那一群富有藝術修養的人。一直酷愛文學藝術,愛那群有文學素養的人。而站在文學的殿堂門外的我,細數著、膜拜著,并始終如一地暢往著…
才子佳人的故事歷來被世人歌詠,詩人徐志摩一直是我的最愛,說我是由愛生妒,是由愛及至他的所愛慕也罷。讀完《徐志摩傳》后,此刻的我感悟最多的卻不是擁有浪漫而熾熱的愛的詩人,也不是他的我不認為自己所能觸及的詩篇,而是他的愛情,一個始終于他來說是一朵別院的玫瑰的你——林徽因。如今,我將借著那飄飛的思緒,馳騁在藝術的回廊里,這一次,我想走近你,握緊你的手,想把你的靈魂嵌進我的眼睛,睿看這世間的愛。
感悟于心,感悟于你故事的美麗。你從小生長在書香門第的環境里,深受學者林父的教育。你飽讀詩書,滿腹經綸。不僅如此,你還齊乖巧、伶俐,美麗、智慧于一身。你是一位才、色、藝俱備的女子。當如此佳人碰上我們的天才詩人,奈何不擦出點愛的火花。
你美在你的出世,也美在你的命運。16歲妙齡的你隨父親林長民在英國美麗的土地上邂逅我們偉大的詩人,當時五十多歲的林父與我們詩人是忘年之交,兩人經常在一起談論當時英國文化的狀況及政治。當時的林父雖年過半百,但深受西方新思潮的感染,對于男女之情的觀念卻也相當地開放,據說當時兩人更是在文學虛擬世界里假扮了一對情侶,彼此風情無限地愛戀著,兩人之間的“情書”也不止一次地在當時的刊物上發表過。更是基于與林父的關系,你們時常漫步在英國的街道,出入在各種公共場所,一起談論著文學、新聞乃至詩篇、政治。說對你是一見鐘情也好,是日久生情也罷,反正詩人的靈魂是附著在你的倩影上,從此便沒有再離開過。這樣的環境萌發了這樣一個美麗的故事,這樣的時事造就了這樣一份愛情,甚至一開端便是至結束也沒來得及說再見。記憶里模糊的聲音,不記得曾經是哪位老師教給我們“悲劇”的解釋,“悲劇就是將美麗撕毀給別人看”,如果說你與志摩的相遇是美麗的,相知是美麗的,相戀是美麗的,那么我想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你們的不在一起,以致后來詩人這樣的一個結局是一個悲劇。
感悟于心,感念與你睿智的選擇。我們無法去逆轉時光,無法左右你們的開始和結局。可是愛慕著你們的我們在心里何曾未千百次地這樣去假設過,假設你當時也像陸小曼那樣勇敢,不顧一切地選擇和詩人在一起了呢?可每次一假設到這里便停止,接下來的發展,我們無論如何也假設不下去了。恐怕是你自己也未嘗不在心里有過這樣的假設吧,即便是詩人自己本人也該會有假設過,我想。
你美在你的理性,更美在你的睿智。但看這一幕,“徐兄,我不是您的另一半靈魂。我們只能有友誼,不能有愛情。”這是你當時收到詩人熱烈的求愛信后的給詩人的一封拒絕信,你的每字每言語里無不透露了當時你內心的矛盾,明明相愛,卻不能在一起,不能是不可能,是客觀原因導致,而不是主觀上不想不能。遺憾的是,你的這一拒絕沒有挽回詩人與她夫人的那一段本來就沒有愛情基礎的婚姻,而是促使了離婚的加快進行,當然這一切不是在你的預料之中,對錯都不該在你。你只是在一個糾結與矛盾的時刻,跳出了這個事件外,做出了一個如外人般的.安全而理智的決定。這便是我對你文學才華之外感悟最多的地方,也是我頗欣賞你的一個重大原因,雖然是拒絕了我最愛的詩人,并使得他很是傷心。但站在同身為一個女子的角度,做出這樣的決定實為難得。
感悟于心,感悟于你的坦誠。書中有這樣一幕,一次你哭喪著臉對梁思成說,你苦惱極了,因為自己同時愛上了兩個人,不知如何是好。你對梁思成毫不隱諱,坦誠得如同小妹求兄長指點迷津一般。后來你又把原原本本的回話傳達給了金岳霖。你美在你的坦率,也美在你的真誠。在金先生的眼中,你就是他的女神,你思想活躍,主意多,才華橫溢,也俏皮也可愛,所有一切美好的詞語用在你身上都不過分。就像你自己寫的“你是人間四月天,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煙, 黃昏吹著風的軟,星子在無意中閃,細雨點灑在花前。”如此地美,讓人甚至不忍醉倒你面前。
我要用我一生的努力換來你是我的眼,但看這人間四月美麗的天。
推薦訪問:有感 徐志 菁選 讀徐志摩傳有感 菁選3篇 讀徐志摩傳有感1 讀徐志摩傳有感1000字 徐志摩傳讀后感 讀徐志摩選集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