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水泥行業發展前景1 當前,我國提倡可持續發展,水泥行業已經發展到了全行業產能過剩的階段,需要進行大規模結構調整與產業升級。未來水泥行業的發展應該執行“控制總量,調整結構”的政策。即在總量上應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年我國水泥行業發展前景,菁選2篇【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
我國水泥行業發展前景1
當前,我國提倡可持續發展,水泥行業已經發展到了全行業產能過剩的階段,需要進行大規模結構調整與產業升級。未來水泥行業的發展應該執行“控制總量,調整結構”的政策。即在總量上應滿足社會的需求,同時改進水泥行業的產業結構,取締小的水泥生產企業,支持大企業的發展壯大提高他們的競爭力。未來產品質量不穩定和環保不達標的落后的生產線將會被淘汰,新工藝會被廣泛運用。 水泥企業也會從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最終形成以大集團為主導的區域性市場格局,使產業由追求量的增加轉變為追求價值的增長。
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對實現產業升級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至關重要。我國水泥行業要把技術創新放在重要位置,水泥生產企業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整體的自主創新體系,建立創新*臺,加大自主創新投入,另一方面積極引進先進的人才與技術,加大集成 創新力度。用先進的技術、新的工藝和新設備改造傳統的產業。要密切的關注世界科技發展的動向和市場的需求,在節約能源和資源、減少環境污染等方面來提高產品的質量。
雖然我國水泥行業整體產能過剩,但是大部分都是普通水泥,優質水泥很少,導致優質水泥的缺口很大。而且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和水泥的質量也有很大關系,混凝土強度每提高一個等級,水泥和鋼筋的用量就會減少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采用優質的水泥減少了資源的使用量,符合我國節能減排的政策和可持續發展的標準。
水泥行業的綠色工業是指水泥企業不對人類社會和環境帶來負面的影響同行是又做出貢獻。未來我國的水泥工業一定會向綠色工業發展。首先要最大限度的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從現在的水泥生產技術要求來看,并不需要非常優質的原料,可以采用較低品質的原材料來代替粘土和石灰石的配料,以起到節約資源的作用。其次是采用綠色能源和可燃廢棄物燃料,充分的利用再生資源,并加強余熱的利用,利用余熱發電,最終達到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最后要加強對污染物的處理。各個水泥生產企業都要強制性的安裝運行可 靠、收塵效率高的電收塵器,減少粉塵的排放。,減少對大氣的污染。最終實現水泥產業的綠色工業,這樣水泥企業才能存活得更長久。
我國水泥行業發展前景2
2016年1-12月全國水泥產量23.48億噸,同比下降4.9%,而2014年同期為增長1.8%;利潤方面,2016年水泥行業利潤總額已經回落至2008年水*。
數據顯示,2016年1-11月份,全國累計水泥產量21.48億噸,同比下滑5.1%。從產量跌幅來看,上海、吉林、山西名列前三甲,東三省僅有吉林在列,但并不能忽視東三省產量大跌的現實。
2016年1-11月,東三省水泥產量跌幅分別為吉林22.6%、遼寧20.92%、黑龍江17.44%,跌幅均超過15%以上,相比于全國*均5.1%的產量跌幅,可謂已經跌出了“新境界”。
以往因地理環境相對封閉,大集團市場控制力較強,東北成為全國眼紅的高價市場,今年堡壘卻自破于內部。遼寧自2013年全運會結束之后整體需求一直持續不振,今年需求更顯萎靡,而黑、吉兩地也同樣不容樂觀,由于需求不足,東北市場水泥價格降幅累計達60--70元/噸。
東北老工業基地退化問題已經“老生常談”,近年來由于人口外流,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下滑,經濟后勁已經嚴重不足。日前,國家再次提出振興東北經濟計劃,但考慮到國內整體經濟形勢的下滑,以及東北并不明顯的區位優勢,未來市場重振難度較大,預計2016年并不樂觀。
2016年水泥行情的慘淡不僅僅體現在產量方面,價格的下跌更直接體現了市場的低迷態勢。
總體來看,2016年全國行情走勢大體與2015年相仿,屬“V”字型走勢。不同的是上半年水泥價格跌幅程度遠超預期,后期價格反彈拐點延后,且力度相對*緩。據市場反饋,上半年全國水泥價格持續下跌,整個下滑節奏持續到三四季度方才略有改善,但有限的價格上調也主要出現在華東、西南及中南的"局部地區,其余區域基本有心無力,至年尾全國水泥、熟料價格水*仿佛一朝回到十年前。
推薦訪問:發展前景 水泥 我國 我國水泥行業發展前景 菁選2篇 我國水泥行業發展前景1 中國水泥行業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