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杜富國同志英雄個人事跡合集【完整版】

時間:2022-09-04 11:10:03 來源:網友投稿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杜富國同志英雄個人事跡合集【完整版】,供大家參考。

杜富國同志英雄個人事跡合集【完整版】

為人民掃除雷患,為戰友血染雷場。這樣無私奉獻的精神真的令人敬佩。那么今天小編在這里給大家整理一下杜富國同志英雄個人事跡,我們一起看看吧!

杜富國同志英雄個人事跡1

當有人問杜富國:“你為救戰友失去了雙手雙眼,現在最大的困難是什么?康復后想做些什么?”他沉默良久沒有作聲,兩行熱淚滑落下來……

新年伊始,在病床上,杜富國拿起麻栗坡人民送來的收音機,聆聽著_新年開訓令。他說:“部隊聞令而動,掀起了實戰化訓練熱潮。我也要刻苦訓練,爭取早日康復,做更多對黨對人民有益的事,不辜負部隊的培養、人民的關愛。”

“工作總要有人干,我多干一點,大伙就少累一點”

“富國話少、靦腆,卻有一副熱心腸。”遵義的鄉親們都這么說。

提起受傷的大侄子,姑姑杜靜忍不住淚往下流:“富國在幾兄妹中是老大,在家的時候什么活都帶頭干。”

童年時代,杜富國的父母在外務工,家里日子過得緊巴巴的。苦熬不是辦法,苦干才有希望。他從小擔起家庭重任,背著弟弟妹妹放牛、砍柴、干農活。四鄰八舍人見人夸。

別人家的鏟車“趴窩”了,學過維修的杜富國主動幫忙,從下午5點搗騰到凌晨;村里人家辦紅白喜事,杜富國不用人喊,總是會去幫忙端茶、送菜、擺放桌凳、收拾碗筷……

到了部隊,杜富國更是熱心助人。他利用休息時間,為隊里修水電、修門窗、修設備,成為出色的“三小工”;

雷場上,他把自己的干糧分給飯量大的戰友,分給山里的困難群眾;

戰友有困難,他時常拿出300、500元乃至上萬元支援;

在駐地,他常常幫助鄉親鋪路坑、搬物資、修水電。

戰友問他:“天天忙個不停,你就不知道累嗎?”他說:“工作總要有人干,我多干一點,大伙就少累一點。”

二班戰士詹程說,富國總是閑不住、忙不完,也從不嫌麻煩。

有一天,從雷場回來,大家很疲憊,大多在休息娛樂,杜富國的“休閑方式”則是到處轉,看看水龍頭是否漏水、澡堂的燈泡亮不亮、椅子腿是不是松了。

在雷場,杜富國干的活也總是最多,背的裝備總是最沉。他總是歇不下來,大家把他譽為“小馬達”。

馬嘿雷場山高坡陡、荊棘密布,來回有6公里山路,掃雷兵要背負爆破筒一步一步往山上挪。

一個彈藥箱重27.5公斤,每次杜富國都要爭著扛兩箱,有時候還后面背兩箱,前面再抱一箱。

他的肩膀被背帶勒出一道道血印,腳底也磨出了血泡。

戰友心疼他:“少扛點,時間長了,鐵打的身體也吃不消。”杜富國笑道:“沒得事,我身體好。”

_年9月2日,駐地猛硐鄉發生百年不遇的泥石流災害,掃雷隊凌晨出動救災。看到十幾名學生被困在二樓,杜富國第一個攀上一輛沖翻的皮卡車,借勢爬上二樓陽臺,將學生逐個抱下。

在敬老院,暴漲的河流將19名老人困在對岸。杜富國又是第一個拉著繩子,跳進河中蹚路。而后,他和戰友站在河中組成人墻,將老人逐個背回。

從河里出來,杜富國的腿被洪水中的雜物撞得淤青。面對戰友的關心,他說:“這是咱當兵的本分。”

“我會為自己加油,給大家帶來更多陽光和正能量”

“飛飛,堅強點。”杜富國清醒后,這是父親杜俊對他說的第一句話。“爸,我沒事,放心。”杜富國的聲音很虛弱,卻平靜。

杜俊沒想到,傷情如此重的兒子還會安慰他寬心。在杜俊印象中,兒子負傷后,無論是手術還是換藥清創,從來沒叫過一聲疼。他寧愿把淚水流在心里。

_年10月21日凌晨,病床上的杜富國疼得難以入眠,他抬起雙臂想要觸摸傷口,可是少了一截的斷臂總是碰不到一起。

“我的手是不是沒了?”杜富國問陪護他的分隊長張波。張波支支吾吾地說:“可能是繃帶綁得太緊,所以沒知覺。”黑暗中,杜富國沒再問,一夜輾轉。

張波趕緊給大隊領導和醫生發了信息:“富國情緒激動,應該是察覺到自己雙手沒了”。

翌日一早,大隊長陳安游、政委周文春和醫院領導商量,決定先告知杜富國失去雙手的消息。

“富國,加重手榴彈近距離爆炸,為了保命,手沒保住。”“希望你堅強,你是我們掃雷大隊的英雄,也是人民的英雄。”

聽了陳安游和周文春的話,杜富國語氣平靜:“首長,請放心,我一定會堅強。”

“隱瞞真實傷情越久,越不利于治療。”按照主治醫生陳雪松的意見,大隊隨后決定告知杜富國全部傷情。_年11月17日,病房再次站滿了人。領導、戰友、家人、護士都來了,還特意請來了心理干預專家。

“富國,爆炸太劇烈,手沒保住,兩個眼睛也沒保住。”病房里靜得讓人窒息。

幾秒鐘的沉默后,杜富國微微顫抖地說:“我知道了,您放心,請大家給我點時間。”

心理醫生蹲在旁邊觀察杜富國的表情,醞釀著幾套心理干預方案,最終一套也沒用上。

他的樂觀讓人感動。杜富國的臉部、四肢、胸腹等處嚴重炸傷,身上瘢痕累累。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醫生囑咐他:“只要忍得住,別脫壓力衣。”杜富國穿上壓力衣,渾身繃得像彈簧,除上藥、洗澡、換衣外,每天23小時不脫,不喊一聲苦,還打趣稱自己成了“蜘蛛俠”。

他的堅強令人動容。當被問到未來如何面對新的人生時,他說:“我想學播音,講一口很好的普通話,以后把掃雷的故事講給更多的人聽……我會為自己加油,給大家帶來更多陽光和正能量。”

眼睛失去光明,心里升起太陽。在病房的每一天,他都會練習播音技能。除了醫院制定的康復訓練,杜富國每天也會堅持收聽廣播、練習寫字、唱歌曲,并讓妻子和戰友為自己讀報。

“富國啊富國,你可知道在康復的路上,還有好長好長的路要走。”護士余翔默默地在心中為他祈禱。

西南醫院康復中心主任劉宏亮說:“對杜富國的康復治療,請了國內外的頂尖專家,用了醫院的最好設備,組成了最強的醫護團隊。我們要向英雄表達崇高的敬意。”

現在,杜富國的傷情日漸好轉。生日那天,他給醫護人員唱了一首歌——《壯志豪情在我胸》,以感謝大家對他的幫助。豪邁的歌聲在病房久久回蕩。

病房的陽臺上擺滿了鮮花,其中一束鮮花上插著一張卡片,上面寫道:“向日葵說,只要你朝著陽光努力向上,生活便會因此而美好!”

杜富國同志英雄個人事跡2

時代楷模杜富國忘我排雷、舍身救人的先進事跡感動眾人,在困難面前他毫不退縮,勇于擔責是我們青年同志學習的榜樣,“你退后,讓我來”是勇于擔當的責任和氣魄。

在受傷之后,有人問杜富國,“你為什么會用身體為戰友擋彈片?”杜富國說:“我和戰友是以命相托的兄弟,換了是誰,都會這樣做。”在日常的排雷作業中,杜富國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技術比你好,讓我來”,“班長,這種小事讓我來就行了”,“你們讓我走第一吧,我比較熟悉”.....“讓我來”,是一種堅定的信念,源于對戰友的保護,對工作的熱忱,對黨和國家的熱愛;他在生死關頭“讓我來”,在重擔面前“讓我來”,在生死關頭“讓我來”,“讓我來”是軍人的擔當精神與責任意識,更是敢于承擔不怕犧牲的無畏精神。鐵骨錚錚,以血肉擋住危險,舍身忘我,傳承砥礪戰斗作風,新時代賦予軍人新的使命和新的責任,新時代也需要我們廣大青年新的使命和新的責任,有勇于擔當責任的膽量和氣魄,在緊要關頭也能挺身而出,大喊“讓我來”。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避趨之”。排雷兵,是和平年代里離死神最近的人,他們為了清除雷場,讓人民群眾過上幸福安康的生活。對于軍人,敢于擔當,為國奉獻,不是一句承諾、一聲口號,而是在遇到急難險重的工作,發生重大事件時,充分發揮新時代主心骨作用,杜富國正是這么做的。掃雷英雄杜富國在任務面前、生死關頭對戰友說“讓我來”。他在任務當頭沖鋒在前、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生死一線舍身相擋,以“讓我來”的新時代精神踐行人民軍隊性質宗旨,忠實履行使命任務,身心力行譜寫了新時代青春贊歌,悠揚而響徹云霄。

哪有那么多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掃雷英雄杜富國用生命擔當使命的新時代英雄。如今他依然堅持每天跑3公里,做平板支撐,他始終不忘自己是一名軍人,不能拖后腿。杜富國敢于擔當的進取精神,直面磨難的剛毅品格,書寫了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時代革命軍人的鐵血榮光。他的精神感召著更多的“杜富國們”紛紛加入掃雷大隊遞交申請書

杜富國同志英雄個人事跡3

杜富國,1991年出生,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興隆鎮太平村人,南部戰區陸軍云南掃雷大隊中士。

他已獲得的榮譽包括:

2018年11月24日,被授一等功獎章和證書。12月18日,被授予“云嶺楷模”榮譽稱號。12月20日,被評為陸軍首屆“四有”____________革命軍人標兵。在18年12月里,陸軍黨委召開常委會,作出關于開展向獻身強軍備戰的排雷英雄杜富國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此外,他還入選了感動中國2018候選人物

他是于2015年6月15日主動申請從原單位加入到臨時組建的掃雷部隊的。2018年他才27歲,當年才剛結婚。

2018年10月11日下午,他們掃雷大隊四隊在云南某雷場進行掃雷作業,作業組長杜富國帶戰士艾巖在一個爆炸物密集的陣地雷場搜排時,發現一個少部分露于地表的彈體,初步判斷是一顆當量大、危險性高的加重手榴彈,且下面可能埋著一個雷窩。杜富國馬上向分隊長報告。接到“查明有無詭計設置”的指令后,他命令艾巖:“你退后,讓我來!”正當他按照作業規程,小心翼翼清除彈體周圍的浮土時,突然彈體發生爆炸,他下意識地倒向艾巖一側。飛來的彈片伴隨著強烈的沖擊波,把杜富國的防護服炸成了棉花狀,也把他炸成了一個血人,他因此失去了雙手和雙眼。而正是由于杜富國這舍生忘死的剎那一擋,兩三米之外的艾巖僅受了皮外傷。

發生爆炸后,杜富國當場昏迷休克、傷情十分嚴重。經過軍地雙方醫護人員近3個小時的共同努力,杜富國術后傷情才得到有效控制,生命體征趨于平穩。但他卻永遠地失去了雙手和雙眼,而同組戰友則在他的保護下安然無恙。

杜富國同志英雄個人事跡4

杜富國,貴州省湄潭縣興隆鎮太平村人,參軍入伍,南部戰區陸軍云南掃雷大隊中士。11月18日,杜富國被授予一等功一次。2月18日,獲得“感動中國人物”榮譽。5月22日,中宣部授予杜富國“時代楷模”稱號。

杜富國出生在湄潭縣太平村,坐落于遵義這個革命老區的一隅,紅色基因在這片土地上顯得格外鮮艷奪目。從小的耳濡目染讓杜富國從軍報國的志向明確,19歲的他經過層層篩選成為了云南邊防某部的一名戰士,他工作盡心盡責,訓練努力刻苦,淳樸、勤奮、鉆研,成立領導眼中的“好苗子”。

月11日下午,在邊境掃雷行動中面對復雜雷場中的不明爆炸物,他立即讓同組戰友艾巖退后,獨自上前查明情況,在進一步查明情況時突遇爆炸,杜富國下意識地向艾巖方向一側身,擋住了手榴彈爆炸后的沖擊波和彈片,同組戰友安然無恙,他卻英勇負傷,失去雙手和雙眼。幾個月過去了,他排雷負傷前對戰友說的那句“你退后,讓我來”傳遍了大江南北,他的名字印在了“感動中國”的豐碑上,更印在了億萬中華兒女的心中。

在杜國富的身上,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擔當”的真正含義,擔當不僅要敢于擔當,也要善于擔當。在杜國富身上,當面對危險和死亡的時候,他選擇了讓戰友退后,自己挺身而出,他的大公無私、國家利益高于一切正是“擔當”二字的最好解釋。

在大是大非面前堅持原則、認真負責,在矛盾面前敢于迎難而上,在危機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失誤面前敢于承擔責任,在歪風邪氣面前敢于堅決斗爭。黨的干部要善于擔當,要不斷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注重調查研究,加強業務能力錘煉,提高思想素質和業務能力,把擔當職責履行好。

杜富國同志英雄個人事跡5

南部戰區陸軍云南掃雷大隊中士杜富國,在邊境掃雷行動中面對復雜雷場中的不明爆炸物,對戰友喊出“你退后,讓我來”,在進一步查明情況時突遇爆炸,英勇負傷,失去雙手和雙眼,同組戰友安然無恙。

為人民掃除雷患,為戰友血染雷場。杜富國英勇負傷后,軍地領導機關和醫療機構全力進行搶救。經多級醫療機構接力營救和精心治療,目前杜富國已脫離生命危險。

英雄,流血顯本色,壯舉定乾坤。入伍以來,杜富國先后獲得嘉獎2次,被表彰為“優秀士兵”“優秀士官”各1次,榮立一等功1次。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云南省麻栗坡縣老山西側壩子雷場掃雷時,杜富國面對半露出地面的加重手榴彈,對同組的戰友吶喊一聲:“你退后,讓我來。”在進一步查明情況時突遇爆炸,他下意識地倒向戰友一側……。他用驚天一擋書寫了“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的鐵血榮光。

認準了路,并堅定地走下去,必將成就一番事業。面對危險“讓我來”,臟活累活“我先來”,開辟通道“跟我來”,遇到困難“有我在”。入伍8年,在杜富國這個年輕戰士的身上體現了一種崇高的愛,體現了一種精神。這種愛,是支撐杜富國克服難以想象的困難,做出令人敬佩的奇跡的愛;這種精神,是把愛國、愛軍隊和愛人民統一起來的崇高精神。杜富國以自己的一腔熱血真切詮釋了勇于獻身使命的奉獻情懷。在他和他的戰友們身上,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不怕苦、不怕死、不怕虧的“老山精神”得到了集中體現,不怕千難萬險、不惜傷殘犧牲、不計個人得失、掃除雷障為人民的“掃雷精神”得到了弘揚。

一身男兒血,滿腔報國志。這是杜富國靈魂深處最珍貴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和發揚。我們欣喜地看到,無數杜富國式的優秀共產黨員,為了祖國和人民的需要,一腔熱血報效疆場,奉獻在云嶺大地。無數熱血青年響應祖國的召喚,紛紛選擇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扎下根去。他們在鮮艷的戰旗上續寫著我們的榮光。

推薦訪問:合集 事跡 同志 杜富國同志英雄個人事跡合集 杜富國同志英雄個人事跡5篇 結合杜富國同志的英雄事跡說一說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