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基于水電站接地設計的研究

時間:2022-11-01 14:35:02 來源:網友投稿

【摘 要】 接地裝置是水電站防雷的主要措施,是確保人身和設備安全的關鍵,因此,做好水電站接地設計工作意義重大。本文針對水電站的實際特點,對電站接地設計進行了闡述,為水電站的安全運行保駕護航。

【關鍵詞】 水電站 接地裝置 設計

隨著我國電力系統電壓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系統容量的不斷增大,接地故障電流和發電站、高壓配電裝置接地網的面積亦不斷增大。接地裝置是電站或變電站電氣設備中重要的部分,也是設計工作中的一個重要內容。為了保障人員的人身安全,確保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避免和減小雷擊的損害,在水電站接地設計中,要采取經濟、可行、合理的接地方案使整個地網的接地電阻滿足要求,將水電站內外的接觸電勢、跨步電勢和轉移電勢限制在安全值內,使電站接地裝置構成均衡電位接地系統。

1 接地電阻確定

傳統設計一般認為,大接地短路電流系統的接地電阻R≤0.5Ω,小接地短路電流系統和低壓系統接地電阻R≤4Ω則滿足接地電阻要求,而忽視短路電流的大小對接地電阻的影響,這是不恰當的。如,在大接地短路電流系統中,若強硬規定接地電阻達到0.5Ω則滿足接地要求,當電網的接地故障電流I>4000A時,接地電阻按R≤2000/I計算就會小于0.5Ω,此時接地電阻就達不到系統接地要求,短路故障情況下就可能會直接危及人員或設備安全;或當接地故障電流I<4000A,接地電阻就會大于0.5Ω,此時接地安全性能提高,但可能會因此增加了接地裝置的耗材和接地的難度,接地投資提高。因此入地短路電流計算是設計接地網的基礎,在設計接地網之前,需按設計水平年確定電網在非對稱故障情況下最大入地電流值I,采用公式R≤2000/I(大接地短路電流系統)和R≤120/I(小接地短路電流系統)計算對應接地系統的接地電阻。

2 接地網型式

水電站的接地網一般由水工建筑物、通航建筑物、電站廠房建筑物、變電站等處的自然接地網和人工接地網組成,各個自然接地網和人工接地網至少用兩根接地干線連接,構成全廠的總接地系統。自然接地體主要由泄洪閘壩、船閘、攔污柵、排沙洞、主副廠房等部位的鋼筋網、閘門槽、壓力鋼管、尾水管金屬里襯等鋼構件組成,對水工結構中的接地鋼筋網需進行焊接,以保證電氣的連通。當利用自然接地體接地,接地電阻不滿足要求時和在高壓配電裝置的場地應設置人工接地網。人工接地網以水平接地體為主,垂直接地體為輔敷設,設計應盡量降低網內的接觸電位差和跨步電壓差。人工接地網外緣閉合,外緣各角做成圓弧形,圓弧半徑不宜小于均壓帶間距的一半,接地網內敷設有水平均壓帶,埋深不小于0.6m。

接地網型式有有長孔和方孔兩種,如圖1所示。

長孔布置與方孔布置方式相比,存在以下問題:

(1)長孔地網某一條均壓線斷開時,均壓帶的分流作用明顯降低。方孔地網縱、橫向均壓帶相互交錯,當某條均壓線斷開時,對分流效果影響不大,優于長孔地網。

(2)長孔地網均壓線距離較長,發生接地故障時,沿均壓線電壓降較大,易造成二次控制電纜和設備損壞。而方孔網均壓效果較好且可靠性高。

因此,在接地網設計時,條件允許時采用方孔均壓網設計更為可靠,利于提高接地安全性,應優先并著重予以考慮。

3 接地材料的選擇

接地材料一般選用結構鋼制成,選用時必須對材料進行檢查,材料不應存在嚴重的銹蝕、厚薄或粗細不均勻等現象。

接地材料的直徑或截面,應符合載流量、短路時自動切除故障段時間以及熱穩定與均壓的要求,且不應小于表1所列規格。

垂直接地體通常采用角鋼或鋼管制成,雖然角鋼制成的接地體在散流效果方面比鋼管差一點,但施工難度小、成本低,所以現場安裝一般采用角鋼。規范中要求的比較理想的為50mm×50mm×5mm的鍍鋅角鋼,但從防腐角度和增加使用年限考慮,逐漸改用63mm×63mm×6mm的鍍鋅角鋼,實踐中也證明其防腐效果較好,鍍鋅角鋼或扁鋼宜采用熱鍍鋅材料。

4 防腐措施

接地體的腐蝕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由于腐蝕,接地線不能滿足接地短路電流熱穩定的要求,或者形成電氣上的開路,使設備失去接地。接地體的腐蝕速度與該接地體所處地區土質、氣候和周圍環境等諸多因素有關,設計應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確定,可采取增大接地體截面和厚度,或采用防腐材料。一般,人工接地網較容易發生腐蝕,如變電站設備構架接地引下線離地約30cm段,電纜溝內的接地線、各接地線之間的焊接頭等。

4.1 主接地網的防腐措施

(1)對接地體涂防銹漆或鍍鋅。

(2)采用降阻防腐劑。降阻防腐劑為弱堿性,pH值為10,而大多土壤為弱酸性,pH值為6,故可減弱對鐵元素的腐蝕作用。

(3)因地制宜選擇抗腐蝕性能好的材料,使設計更合理、經濟。如腐蝕較嚴重的變電站選取熱鍍鋅鋼、銅包鋼或防腐導電材料,腐蝕輕微的變電站選用熱鍍鋅鋼或增大接地材料的截面或厚度。

(4)采用無腐蝕性或腐蝕性小的土壤回填接地體,并避免施工殘物回填,盡量減小導致腐蝕的因素。

4.2 接地引下線的防腐措施

采用特殊防腐措施。在接地體周圍,尤其在拐彎處加適當的石灰,提高pH值;或在其周圍包上碳素粉加熱后形成復合鋼體。另外,在接地引下線地下近地面10~30cm處套一段絕緣,如塑料管等,以防腐蝕。

5 降阻措施

5.1 充分利用自然接地體降阻

大多數水電站建設在山區、河流的峽谷地區,位于堅固的巖石基礎上。接地一方面受到地形的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地電阻率極高,造成接地相當的困難。所以在接地設計中,首先要充分利用自然接地體,如混凝土結構物中的鋼筋骨架、金屬結構物以及水上、水下金屬管道等自然接地體。如某水電站,廠房和閘壩周圍所處均為巖石基礎,但變電站離廠房較遠,基礎為沉積的河灘,且有高達八米的電阻率較低的回填土,同時每一設備構架都有一個深達十米以上的樁基礎。該電站在設計時將設備構架樁基礎內的環形鋼筋網每隔5米距離焊接起來,引上變電站的人工接地網,并在不同的地方用接地干線引至廠房的主接地網。通過這樣,總接地網的接地電阻降低較明顯,達到了接地要求。

此外,在人工接地網的設計中,為了充分發揮自然接地體的降阻作用,應盡量減少人工接地體對自然接地體的屏蔽作用。

5.2 多支外引式接地裝置

不少電站接地裝置附近有導電良好及不凍的河流湖泊、水井、泉眼、水庫、大樹下等土壤電阻率較低的地方,此時可利用該處進行人工接地網的敷設;又或者在水庫、寬闊的尾水渠和和下游河道、施工后遺留的導流洞等靜水區敷設水下接地網,以降低接地電阻。在設計時,考慮到連接接地極主干線自身電阻所帶來的影響和效果,外引式接地極長度不宜超過100m。另外,連接線和外引接地裝置的截面還應滿足要求,并做好防腐處理。如用1個外引接地裝置不能把接地電阻降到合格范圍,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設置3~4個外引接地裝置。

5.3 深井式接地

在不能用增大接地網水平尺寸的方法來降低流散電阻的情況下,如果周圍土壤電阻率不均勻,地下深處的土壤或水的電阻率較低時,可采取深埋接地極來降低接地電阻值。水電站一般位于山區,土壤為不均勻土壤,若下層的土壤電阻率高于上層的土壤電阻率,此時深井法打井的費用要比水平接地體高許多倍,且降阻效果還沒有水平接地體的效果好,應采用外延擴網的辦法降阻。

5.4 利用接地電阻降阻劑

在不可能采用深井接地和引外接地地方,當地網面積不太大,可因地制宜采用降阻劑和低電阻率材料置換的人工降阻措施。如某水電站的室外開關站基礎是巖石,電阻率極高,計算得出該開關站的人工接地網接地電阻遠遠超出接地要求。附近也沒有可外引接地網的適合地方。后經過研究計算,在站內地網每條水平接地體敷設的地方開挖一條80×160×130cm(下底×上底×高)的梯形人工接地溝,溝內回填低電阻粘土并分層搗實,接地體埋深70cm。施工完畢,實測接地電阻已符合要求。最后開關站的人工接地網還引出三條接地干線與廠房的主地網連接。

人工降阻劑的在接地極周圍敷設后,可以增大接地極外形尺寸,降低接觸電阻,對減小集中接地體的工頻接地電阻效果明顯。但需注意接地體的布置方式和選擇電阻率低、性能穩定、無腐蝕、使用周期長的降阻材料。

6 結語

防雷接地工程是水電站一項重要的防御保護工程,對于保障水電站設施設備正常工作及人身生命安全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在進行接地設計時,應本著科學、認真的精神,結合現場情況做詳細的分析,不斷完善接地設計,以期達到良好的防雷接地保護效果。

參考文獻:

[1]李祖杰.貴州省烏圖河一級水電站接地設計方案[J].山西水利科技,2009年02期.

[2]李東海,唐燕斌.變電所接地網防腐措施[J].農村電工,2011年第05期.

推薦訪問:接地 水電站 研究 設計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