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教學基本要求設計研究

時間:2022-10-23 18:05:02 來源:網友投稿

【摘 要】本文以初等教育(美術)方向中國美術課程為例,淺析其教學的基本要求設計,以期為相關教學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國美術史;美術史課程的性質;教學基本要求;教學目標

中圖分類號:G623.7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3-0205-01

一、中國美術史課程的性質

中國美術史課程主要簡述中國美術的發展史、主要作品的介紹和意義闡述。通過經典美術作品的欣賞,名作的分析,體現各個時期的經典實例,揭示中國美術的繁榮和昌盛。我們按中國美術史的發展來分:原始美術、奴隸時期美術、戰國美術、秦漢美術、魏晉南北朝美術、隋唐美術、五代美術、兩宋美術、元代美術、明清美術和近代美術等。

二、課程的基本要求

教學中處理好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辯證關系,如何優化課程尤為重要。優化教學方法,要充分體現學生的個性化,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學習,采用探究式的學習方法。更新教學設備,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和當下先進的媒體設備,展現中國美術史課程。

三、課程基本目標

(一)知識目標。教學中詳細講述原始美術至清末美術的的歷史,生動再現各個時期的美術經典。

(二)能力方面。讓同學知道中國美術史的發展過程,使學生掌握基本的中國美術史常識,提高學生的對美術史的分析鑒別力。

(三)情感目標。加強學生的美育素質,開拓學生審美視野,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四、教學內容

案例一:笫一章原始社會的美術:(2學時)

(一)教學主要內容:1.原始美術概述;2.石器的制作與審美意識的萌芽;3.新石器時代的陶器藝術;4.雕塑與繪畫。

(二)教學基本目標:1.了解原始社會和繪畫的基本內容;2.使學生掌握這段時期美術發展的規律,鑒賞美術作品;3.藝術先于審美、混沌性與不確定性。

(三)教學重點:藝術起源的學說。

(四)教學難點:陶器藝術。

(五)教學基本要求是:1.讓學生知道這個時期美術淵源;2.使學生學會這個階段的美術規律,學會鑒賞這個階段的重要作品;3.提高分析這個階段美術作品的能力,闡述其美術學的地位。

(六)作業內容:陶器美術形成的原因。

案例二:第二章奴隸制時代的美術(1學時)

(一)教學主要內容:1.概述;2.青銅工藝;3.繪畫與雕塑;4.建筑。

(二)教學基本目標:1.讓學生了解奴隸制時代的美術;2.使學生掌握奴隸制時代的美術背景、形式內容和歷史意義;3.拓寬學生鑒賞奴隸制時代美術的審美視野。

(三)教學重點:青銅工藝。

(四)教學難點:青銅器的分期。

(五)教學基本要求

掌握青銅工藝形成原因,了解繪畫與雕塑的基本內容、形式和觀念,分析其時代特點、著名作品、理論和人物,了解建筑的特點及其在美術學的地位及理論。

(六)作業內容:青銅工藝形成和發展的原因。

五、課后作業

(一)依據本章教學內容,老師建議學生課后閱讀相關書籍。

(二)課堂有練習,課后有思考題,節節有書面作業。

(三)每堂要求有筆記,有心得體會,要求有專門的筆記本。

六、評價

(一)檢查每次的作業是否與本節課息息相關,檢查學生是否認真完成,包括字跡、查閱的資料、思考的深度等。

(二)在檢查心得體會的過程中,重點看學生是否認真復習了本章節的內容,看學生是否認真查閱了相關的資料,進而促進學生更加扎實的掌握本章節的內容。教師講把檢查的情況記錄,作為平時成績考察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R].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1.

[2]鐘啟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美術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5]皮連生.教學設計——心理學的理論與技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徐建融.美術教育展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作者簡介:

劉長勝(1971-),男,吉林省吉林市人,碩士學歷,副教授,研究方向:美術教育。

推薦訪問:基本要求 教學 研究 設計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