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載人飛船教案,供大家參考。
課題:
載人飛船(2009-3-9)
教學設計:
載人飛船和重返地球為兩個獨立的教學內容。
本課以科學普及為主, 教學內容豐富, 比較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為了讓學生能夠清楚了解載人航天的發展, 在教學設計時, 我將教材重新組合, 前一節課完成了降落傘的制作實驗, 本節課則以“太空旅行” 為線索, 把交通工具“載人飛船”, 動力裝置“火箭”, 以及重返地球時會經歷的一些危險串聯在一起,通過情景創設, 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在課前, 學生以小組形式完成了“載人飛船”、“火箭”及“中國航天史” 等資料的收集和整理, 并合作完成了電子小報, 培養了學生收集各種資料圖片, 并對資料進行篩選、 判斷和整理的能力。
本課第一部分以學生熟悉的神舟 5 號和神舟 6 號為切入點, 介紹載人飛船的結構; 第二部分從介紹 2003 年的“哥倫比亞” 事件, 引出載人飛船返回時所面臨的危險, 讓學生體會載人飛船的科學設計和檢驗需要嚴謹、 求實的科學態度, 不能有任何的疏忽與馬虎; 同時也讓學生深刻體會宇航員在航天事業的發展中做出的巨大奉獻與犧牲。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知道載人飛船與航天飛機的區別;
2 了解中國的載人航天史;
3 理解火箭的形狀設計中體現的科學性;
4 了解人們為避免飛船燒毀而采取的一些措施。
過程與方法:
1 學會收集各種資料圖片的方法, 對各種資料的篩選、 判斷、 整理的能力培養。
2 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 態度、 價值觀:
1 建立太空探索需要科學原理和科學想象這種意識。
2 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和為航天科學獻身的精神。
語言目標:
1 新授詞匯:
manned spacecraft, space shuttle, rocket. 2 給學生創設學習英語和使用英語的環境。
教學重點和難點:
1 理解火箭的形狀設計中體現的科學性 2 了解人們為避免飛船燒毀而采取的一些措施。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教學內教師的教學指導活動 學生的學習活目的
容 動 引出課題“太空旅行 1961. 4. 12 前蘇聯宇航員加加林登上了太空, 成為太空第一人。
在接下來的46 年時間里, 各國宇航員相繼登上太空; 連美國富翁蒂托, 南非富翁沙特爾沃思等有錢商人也能在花了 2000 萬美金后登上了太空旅游。
太空變得不再遙遠和陌生, 今天我們也一起去太空看看。
問:
我們乘坐什么“交通工具” 去太空旅游呢?
學生展開想象。
學生討論:
載人飛船或航天飛機 讓 學 生 體會 到 科 技的 快 速 發展。
載人飛船 1 航天器
2 火箭
返回地球 載人飛船和航天飛機的區別 問:
世界上第一艘載人飛船和航天飛機是怎樣的?
介紹中國的載人航天史 問:
我國有沒有自行設計的載人飛船?
那么,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乘坐我國自 行設計的載人飛船遨游太空的航天員是誰? 他乘坐的是…… 問:
你們還有沒有收集到我們中國航天業的有關材料? 包括我國發射的“神舟號” 飛船及它 們的名稱和執行過的任務。
介紹神舟 6 號的結構。
觀看神舟 6 號的發射、 運行和返回的過程
火箭 問:
載人飛船依靠什么力量沖破大氣層的阻力而進入太空的?
介紹火箭的歷史。
出示火箭圖片和模型, 介紹火箭的形狀和結構特點。
學生看書回答。
( 學習 單詞:
manned spacecraft, space shuttle)
學生回答:
有 楊利偉, 神舟 5 號
完成活動 12.15 學生通過小報的制作和展示, 交流中國的載人航天史的有關資料。
學生觀看動畫, 了解神舟 6 號的發射、運行和返回。
學生回答:
火箭。
?。▽W習單詞:
rocket)
完成活動 12.16 學生仔細觀察圖片和模型, 得出結論:
流線型。
培 養 學 生的 愛 國 主義情感, 提高 民 族 自豪感。
問:
為什么要設計成這樣的形狀?
動畫演示:
美國“哥倫比亞” 號航天飛機的空難 問:
“哥倫比亞” 號航天飛機為什么會失事? 對于 7 名宇航員的罹難, 你有何感想。
問:
返回地球時, 航天器會遇到什么危險?
問:
當航天器穿越大氣層返回地球時,會面臨被燒毀的危險, 那么如何保護飛船平安返回呢?
學生回答:
減小空氣摩擦力。
學生討論(小組合作)
完成活動 12. 17
學生看書, 得出結論:1 防熱材料保護航天器免遭燒毀 2 利用降落傘減慢降落速度
讓 學 生 正確 認 識 宇航 員 為 了航 天 事 業奉 獻 和 犧牲的精神。
小結 今天我們經歷了一個有趣的太空旅行,在旅行中, 你學到了什么?
學生小結。
培 養 學 生自 主 學 習的能力。
作業 1 每個小組合作完成“神舟 5 號” 模型制作。
2 完成練習冊。
制作模型。
完成練習冊。
在 動 手 制作 模 型 過程, 培養學生 的 動 手能 力 和 合作精神。
教后記:
有楊利偉的神州 5 號視頻引入, 課前要求同學查找這方面資料, 還有神州 5 號的照片和一個火箭上天的 FIASH, 很直觀的教學方法。
還有美國和前蘇聯的航天飛機的資料可運用, 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