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富國
(岳池縣裕民畜牧獸醫站,四川 岳池 638364)
豬流行性腹瀉是一種接觸性腸道傳染病,是由豬流行性腹瀉病毒引起的。該病的臨床癥狀是水樣腹瀉,或在腹瀉的同時出現嘔吐、脫水等現象,糞便稀,呈黃色或灰黃色。該病該毒隸屬于單股正鏈RNA,通常生長在腸上皮組織,消毒劑可將其滅殺。該病臨床表現和豬傳染性胃腸炎相類似,有許多實驗室診斷技術可用于豬流行性腹瀉的診斷,并且改進和優化預防方式可減少發病幾率,保障養殖業順利發展。
豬流行性腹瀉病毒呈球形或橢圓形,有囊膜,主要危害哺乳期仔豬。在自然環境下病毒的耐熱能力與抵抗能力比較差,55℃的環境下45min 能滅殺病毒。一般消毒劑都可滅活病毒。近幾年,生豬養殖產業的發展規模越來越大,集約化水平也在不斷提升,給流行性腹瀉病毒創建了更為優良的傳播環境,季節性發病特點也越來越顯著,尤其是冬春季發病率很高。但不同日齡生豬感染后的臨床表現不同,且在致死率也有很大差異。患病豬經過一段時間后普遍都可以自行恢復。哺乳期仔豬患病后表現的臨床癥狀特別嚴重,病情進展豬較快,可通過接觸快速傳播,患病豬身體迅速脫水后死亡。此病毒的傳播渠道非常廣泛,而病豬與帶毒豬是主要傳染源,且病豬的分泌物等物質全部攜帶許多病毒,會污染水質、飼料等一系列物質,非常容易引起病毒的傳播,呼吸道系統以及消化道系統均是該疾病的重要感染渠道。另外,如生豬養殖地區存在貓狗等動物活動,也會促進疾病的傳播。豬流行性腹瀉全年都能發病,以寒冷的冬春季,發病生豬的數量明顯上升,加上氣溫較低,更有利于病毒的繁衍以及傳播。因此12 月份~次年2 月份是該病的高發時間,特別是1~2 月份,是豬流行性腹瀉的高峰期,炎熱的夏季與秋季發病率相對較低。
引發豬流行性腹瀉的因素主要有,(1)養殖場戶對流行性腹瀉的預防不重視。受傳統養殖思想及養殖習慣影響,大多數農民會在疾病發生后進行治療,對豬病的預防主要集中在豬瘟、口蹄疫等風險較大的疾病上,忽略了對豬流行性腹瀉的預防管理。(2)應激因素的影響,應激因素的不良刺激容易加大該病的發生幾率,也會對免疫效果造成影響。在養殖時諸多因素都會致使豬產生應激反應。例如環境的溫濕度發生變化、喂養方式不正確、通風差、衛生條件差等都容易出現應激反應,刺激到生豬的免疫系統,導致生豬免疫功能下降,病毒抵抗能力減弱,加速了病毒的入侵以及發展,增加傳染性腹瀉的發生率。(3)抗生素藥物使用不合理,抗生素濫用加速了病毒的變異速度以及傳播速度,對豬傳染性腹瀉病毒的傳播創造了更為有利的條件,會加速疾病的傳播以及發展。
解剖病死豬發現,豬脫水現象嚴重,皮膚非常干燥,且彈性變弱,其胃腸道中有許多凝乳塊,小腸腸管明顯擴張,腸壁變薄,缺乏彈性,許多黃白色的液體摻雜著氣體充斥在腸道中,采集腸道組織,用生理鹽水將其沖洗干凈,借助顯微鏡對其進行觀察,能看到變短縮小的小腸絨毛,這是該病的特征性病理變化。
該病雖然全年均可發生,但以冬春發病的高峰時期,根據流行病學、臨床表現以及病理學變化,可對豬流行性腹瀉做出診斷。但該病與傳染性胃腸炎和輪狀病毒感染癥狀尤為相似,一定要做好鑒別診斷。
4.1 與豬傳染性胃腸炎的區別 豬傳染性胃腸炎對比,豬流行性腹瀉的傳播速度比較慢。近幾年,該病臨床多呈暴發流行及混合感染,在發病率和病死率上無顯著差別。在臨床診斷時,部分獸醫專家把腹瀉與嘔吐嚴重的傳染性豬病稱為豬傳染性胃腸炎,而把主要特點是水樣腹瀉,伴隨嘔吐的傳染性豬病歸屬于豬流行性腹瀉。病理變化方面,豬傳染性胃腸炎的主要病變位置是胃和小腸,部分死亡的仔豬胃里有很多凝乳塊,胃底黏膜輕度充血。
4.2 與輪狀病毒感染的區別 豬流行性腹瀉病毒對不滿7 周齡的豬危害很嚴重,特別是對12~36 日齡的哺乳仔豬的危害更大,7 日齡以上仔豬一般不發病,患病豬如果沒有繼發感染,通常無明顯癥狀,病死率不超過10%。但是在臨床里許多病豬都是混合感染大腸桿菌病,致使病情惡化,發病率超過90%,且死亡率也非常高,最高可超過75%。患病豬的精神狀態差,食欲不振,并且還有下痢癥狀發生,糞便是黃黑色或深灰色,氣味腥臭,通常維持1~3d。病理變化方面,豬感染輪狀病毒,病變的主要位置為胃、大腸和小腸,經過解剖檢查發現胃弛緩,胃內部積存了大量的凝乳塊以及乳汁,大腸以及小腸黏膜部位均存在明顯的彌漫性出血表現,小腸系統的病變程度明顯強于大腸系統,且會出現腸壁黏膜脫落或者絨膜萎縮情況,腸壁會隨著病變發展逐漸變薄,腸道內部的積存物為黃褐色或黑色,狀態稀薄。
臨床治療此病時,需要充分考慮到病豬的臨床表現,如有脫水,可將將葡萄糖或氯化鉀溶解后給病豬服下,1 次/d,連用3d,能夠有效控制病豬的脫水狀況。若病豬出現水樣腹瀉,應該使用腸白金混合圓藍五肽為病豬肌肉注射,1 次/d,連用3~5d。可在豬飼料中加入病毒靈可濕性粉劑,連用1 周。為有效控制細菌性感染,應該使用乳酸環丙沙星肌肉注射,1 次/d,連用1 周。另外,在臨床治療時,番石榴葉的治療功效非常好,它的味道澀苦,收斂止瀉的效果非常明顯,但直接用番石榴葉飼喂病豬,病豬不愿采食,但若把番石榴葉與紅糖一起煎煮后的湯汁喂給病豬,多數病豬愿意采食,并且以紅糖入藥,能夠發揮祛風散寒和健脾暖胃的作用,起到輔助治療的效果。1~2 次/d,早期腹瀉不嚴重的,通常第二天可見到顯著的止瀉效果,病情比較嚴重的一般2~3d 可止瀉。
6.1 加強養殖管理 生豬養殖產業的衛生條件不達標,豬舍太過潮濕、光照時間短、通風差,這樣容易滋生很多細菌,致使豬感染此疾病的幾率持續增加,嚴重威脅到豬的健康。因此在養殖時一定要按時清掃豬舍,結合豬舍空閑狀況把母豬產房的消毒工作落實好,確保產房衛生達標,合理安排母豬配種、分娩等,防止病毒的傳播與擴散。除此之外,養殖場應該嚴格落實自繁自養、全進全出的養殖管理原則,這對控制該病傳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生豬引種時,應提早進行有關的流行病學調查工作,禁止從疫區的養殖場引種,持續提高生豬養殖管理水準,對預防該病有非常關鍵的作用。
6.2 注重仔豬護理 因為仔豬患豬流行性腹瀉的幾率更高,所以飼養員應該增強仔豬的護理工作,科學轉群,防止出現應激反應,延長仔豬的哺乳時間。并且轉群與斷奶不能夠在一個時間段里實施。除此之外,盡量不要頻繁更換飼料。為了防止出現免疫應激,可以聯系現實狀況,推遲注射時間,但是一定要確保母豬的免疫狀態良好。
豬流行性腹瀉的傳染性非常強、發病十分迅速,由于此疾病的死亡率非常高,只要仔豬感染此疾病,一定會給養殖收益帶來很大的損失。所以,在養殖生豬時,養殖戶一定要增強對此病病原特征、流行特征、臨床表現、治療方式等知識的認識,充分了解相關知識,把握好豬流行性腹瀉的預防治療措施,推進生豬養殖產業順利地發展。
猜你喜歡胃腸炎流行性傳染性中西醫結合治療豬傳染性胃腸炎今日畜牧獸醫(2022年10期)2022-12-23豬傳染性胃腸炎的治療今日畜牧獸醫(2022年10期)2022-12-23小青龍湯在流行性感冒中的應用中國民間療法(2021年17期)2021-11-04豬流行性腹瀉研究進展現代畜牧科技(2021年6期)2021-07-16流行性感冒瘋狂英語·新策略(2019年12期)2020-01-04豬流行性腹瀉2011-2017年豬業科學(2018年4期)2018-05-19豬傳染性胃腸炎的防治飼料與畜牧(規模養豬)(2016年5期)2016-12-01豬傳染性胃腸炎的防治湖南農業(2016年3期)2016-06-05雞傳染性喉氣管炎的診治云南畜牧獸醫(2014年2期)2014-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