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大學廣陵學院,江蘇省揚州市,225000) 羅輝輝
海綿城市理念的提出,是考慮到現有城市發展過程中,由于城市道路硬化及大量混凝土建筑材料的使用,使城市生態功能無法發揮作用,當遇到降雨時容易發生城市內澇,特別是我國北方嚴重缺水城市,面對寶貴的自然降水,只能白白浪費。近年來,城市規劃建設者認為在城市規劃發展中,應當注重城市對降水資源的利用,通過城市規劃對降水進行收集、滲透、凈化、再利用,從而改變當前城市生態環境,修復原有城市生態功能,促進對降水資源的保護與利用。
1.1 堅持規劃統籌原則
海綿城市理念在園林規劃中應用不僅局限于園林本身,還應當建立在城市規劃框架基礎上,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發揮海綿城市的作用,避免與城市功能產生沖突。一般來說,園林規劃中要考慮到最大蓄水承載力,對于超出容量的雨水排放要與城市排水相結合,避免發生倒灌,引起城市內澇。海綿城市在規劃建設中,應當置于整個城市規劃方案基礎上,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城市各項基礎設施功能,提高對降水的利用效率,保證雨水能夠被有效管理利用。
1.2 堅持生態平衡的原則
海綿城市規劃中,最重要目標就是恢復城市原有生態功能,建立符合自然環境下生態系統,提高城市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在海綿城市設計中,通過對自然降水的充分利用,改變目前城市建設中缺乏水資源導致的生態退化問題。由于我國北方城市水資源稀缺,同時降雨時間段集中在夏季,這就導致為了維持城市景觀園林的生態功能,大量開采地下水。海綿城市的建設,一方面可以有效補充地下水,修復北方因為超采導致的地下水枯竭;
另一方面,海綿城市也可以保障城市生態的多樣性。利用城市中的園林,建設一批草地、水塘、樹林等多重景觀構成的自然生態,從而為城市帶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改變目前城市環境系統單一脆弱的局面,提高生態系統平衡性。
1.3 堅持因地制宜原則
海綿城市理念應用于園林規劃,還要充分符合當地的自然生態基礎與城市發展現狀,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發揮作用。在園林規劃中,應道考慮到當地的自然地理條件、水文氣候特征、地表植被、生態資源、城市基礎設施等因素。在規劃設計中,應當因地制宜、實事求是開展規劃工作,將科學的規劃布局和景觀設計管理相結合,運用生態平衡的自然特性,配合透水鋪裝、滲透塘、下沉式綠地、植草溝、生物滯留設施等海綿技術措施進行規劃建設。
2.1 環境因素的影響
海綿城市理念的提出,反映了城市規劃建設者對于城市生態系統的重視。但是在實際執行過程中,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干擾,海綿城市并不能解決當前城市發展中遇到的問題。例如,許多城市將解決城市內澇問題作為海綿城市建設的重要依據,希望能夠通過海綿城市建設,解決目前城市發展中排水補償導致的內澇問題。實際上,海綿城市更多是解決城市降水與生態環境之間的問題,對于強降雨導致的城市內澇解決并不明顯。此外,一些地區由于地質因素,如果降水不能及時排出會引發自然地質災害,在這樣的地質條件下并不適合海綿城市應用??傊>d城市理念在園林規劃中受到自然環境因素制約較大,還是應當尊重因地制宜的原則。
2.2 規劃設計理念的滯后
在我國,海綿城市理念提出到實際應用時間還較短,而應用于園林規劃中,則更加考驗規劃設計水平。海綿城市核心理念是對降水資源的充分利用,從而提升城市的生態環境價值。在園林規劃中應用海綿城市規劃理念,不僅需要園林專業知識,還要具備城市整體規劃思維,在此基礎上根據城市排水系統對園林內部景觀與水系進行設計,這對于現有園林規劃設計人員綜合素質要求較高。此外,由于城市規劃變動的隨意性,導致諸多設計方案最后不能適應城市發展,在后續施工環節需要進行規劃變更,不但造成資金浪費,還無法充分發揮海綿城市的功能,導致園林規劃無法實現原有生態環境價值。
3.1 雨水收集系統應用
通過對雨水收集系統的設計應用,可以降低降雨時地面徑流量,通過園林中的綠地、道路等實現雨水下滲功能。在目前的園林規劃中,一般采用道路滲透材料鋪裝、生態水區、雨水緩坡等方式完成雨水的收集與下滲。首先,在道路鋪裝上,針對園林中的人行便道、運動場地,采用滲透性較高的鋪裝材料,這樣在遇到降雨時可以充分發揮土壤滲水功能,實現對降水的有效下滲,改變以往鋪裝道路容易積水的問題;
其次,在園林中根據地勢設置合理的排水溝,借助地形因素,在一些平緩地區增加排水溝的坡度,使自然降水能夠順利進入排水溝后完成雨水收集,為下一步生態水區提供水量保障,在排水溝設計中,可以采用明渠與暗渠相結合的方式,使地表徑流引導效果更為明顯;
最后,要在園林地勢低洼處開挖水塘等水面景觀,將雨水作為水塘景觀的有效補給,需要注意的是,為了保證水塘水體質量,在水塘中還應當鋪裝一定的沙礫等過濾材料,使雨水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凈化,配合合適的水生生物,實現雨水收儲與利用。
3.2 雨水儲蓄系統應用
相比于城市其他建筑設施,園林規劃設計中,可以大量采用綠地、水面的方式實現對雨水的儲蓄利用,實現對地表徑流的有效減少。當前,園林中除了常見的草地、樹木等綠地景觀外,還廣泛采用人造湖泊等方式擴大園林水域面積,拓展園林生態功能,增加園林景觀的多樣性。采用人造湖泊的方式,可以提高對雨水的儲蓄。在海綿城市理念應用中,由于降水的集中性,如果單純依靠滲漏等方式,容易造成大量水資源被浪費,而將園林景觀中的湖泊利用起來,既能增加園林的美觀度,生態性也能夠得到增強。地下儲水池的設計能夠使得滲濾溝、雨水緩坡收集的雨水進入其中,從而實現存儲目的。
3.3 實現綠地微循環
綠地微循環是城市園林設計中,海綿城市理念應用的主要設計,通過綠地微循環,能夠實現城市園林中水資源的有效循環利用,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達到節約水資源,提高園林生態效益的作用。所以在城市的園林設計中,必須要對園林內的植物種類進行合理的規劃,盡量選擇能夠適應本地生長環境的植物,多種植一些本地植物,保證植物的生長狀態,并對植物的分布進行合理的規劃提高植物的儲水和凈化等作用。
隨著我國城市建設的不斷發展,將海綿城市理念運用于園林的設計之中是園林未來的發展需求。海綿城市理念的有效應用不僅能夠大大降低城市內澇的發生概率,同時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園林的生態效果。
猜你喜歡 園林規劃內澇城市規劃 園林規劃設計中鄉村景觀的保護與延續建材發展導向(2022年2期)2022-03-08新形勢下的建筑設計與城市規劃建材發展導向(2022年2期)2022-03-08新形勢下的建筑設計與城市規劃建材發展導向(2021年23期)2021-03-08城市住宅小區園林規劃設計探討中華建設(2019年2期)2019-08-01生態景觀在城市規劃中的應用探索中華建設(2019年4期)2019-07-10細節處理在園林規劃與施工中的探討現代園藝(2017年22期)2018-01-19國外應對城市內澇的智慧:從“馴服”到“巧用”公民與法治(2016年16期)2016-05-17園林規劃與施工中的細節處理分析河南科技(2014年12期)2014-02-27淺析城市規劃中現代城市規劃理論的應用河南科技(2014年10期)2014-02-27城市內澇的形成與預防河南科技(2014年1期)2014-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