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江淮地區稻茬油菜種植影響因素及應對栽培技術

時間:2024-10-17 13:30:03 來源:網友投稿

高業根 張立關

摘要 本文對稻茬油菜種植影響因素進行總結分析,并有針對性地提出相應栽培技術措施,為提升稻茬油菜單產水平,促進油菜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稻茬油菜生產過程中,在農田基礎和水利設施、播種期、耕整地質量、水肥管理、田間管理和機械收獲等方面需進一步提升。具體應對的栽培技術措施包括選擇高產多抗油菜品種、育苗管理、精細耕整地、適期適量適法播種、加強苗期管理、合理肥料運籌、加強病蟲草害防治、適時開展避災減災和適期收割等。

關鍵詞 稻茬油菜;
水利設施;
雙低油菜;
苗期管理;
水肥管理;
機械收獲

中圖分類號 S318;
S565.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24)10-0019-04

江淮地區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雨量適中,適宜油菜種植。近年來,隨著油料產業的大力發展,“水稻—油菜”輪作種植模式被廣泛推行,以擴大油菜種植面積,保障油菜籽安全供給。油菜的種植面積受多方因素影響,如土地、品種、機械化程度和栽培技術等[1]。相關學者圍繞油菜高產栽培技術,研究了播期[2]、新品種[3]和肥料用量[4]等因素對油菜高效生產的影響。研究區稻茬油菜種植面積較大,其增產潛力較大,在保障糧油安全生產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對該地區稻茬油菜生產中的影響因素進行總結分析,有針對性地提出應對技術措施,為提升稻茬油菜產量水平提供參考。

1 稻茬油菜種植影響因素分析

1.1 農田基礎設施

受自然資源條件限制,部分農田基礎和水利設施有待進一步完善,溝渠、道路配套設施有待進一步優化,已建設的水利溝渠因修建較早等可能出現設備老化,灌溉系統未及時更新,溝渠堵塞、輸水功能弱化等現象。部分地區灌溉水源不充足、有效蓄水較少和灌溉方式有待進一步更新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油菜作物抗災減災能力。

1.2 耕整地質量

江淮地區土壤類型以水稻土、黃棕壤為主,土壤黏性較大。陰雨天氣可能導致黏性土壤難以耕整[5],部分水稻田旋耕整地時,可能出現爛耕情況,且黏性土壤易板結硬化,土塊大且硬,廂面整平、整細難度較大,導致整地質量一般,進而影響作物種植。部分農田因長期施用化學肥料,導致耕層變淺、土壤有機質下降,土壤肥力不足[6];
若水稻收割時留茬較高,粉碎后的秸稈較長,采取淺旋耕方式,耕層較淺,秸稈可能無法全部翻埋到耕層下,在旋耕耙的拖帶下聚積成堆,形成海綿田,進而導致油菜根系接觸土壤和吸收營養困難。

1.3 播期與播量

江淮地區油菜適宜播期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7]。受異常天氣、土壤墑情和水稻騰茬等多種因素影響,部分稻茬直播油菜可能錯過適宜播種期,推遲到10月中下旬以后播種。晚播油菜的出苗相對偏遲,苗情素質較差,冬前難以培育成壯苗安全越冬。另外,部分農戶選擇9月中上旬開始育油菜苗,若油菜苗床期不采取控旺培育壯苗等田管措施,其油菜移栽時可能存在苗齡長、高腳苗較多等現象,12月中旬出現早薹,起薹的油菜抗逆性較弱,易受低溫凍害影響,蕾薹可能受凍死亡。

油菜生產以人工移栽模式為主,受勞動力成本、整地質量等因素影響,人工移栽時可能存在株行距較大,密度較小,基本苗較少等問題[8]。部分直播油菜在墑情不足、整地質量不高的前提下,搶墑播種可能導致油菜出苗不均勻,出現缺苗斷壟現象,基本苗不足。部分播種晚、田管措施不到位的油菜易受低溫凍(冷)害、病蟲草害等影響,其有效株數有待提高。

1.4 肥料運籌

部分種植戶在油菜生產中以施用無機肥料為主,對有機肥料的施用量有待進一步增加,無機肥料施用量大可能會影響土壤質地、降低肥料利用效率。實際生產中,可能存在偏施氮肥、重施基肥和忽視追肥等問題,遲播油菜苗期須及時追施苗肥,以促進油菜快速生長,爭取入冬前形成壯苗;
油菜蕾薹期是油菜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若未及時追施薹肥,可能導致油菜植株營養供應不足,油菜脫肥早衰。

1.5 田間管理

油菜生產過程中,部分種植戶的冬前田管和“一促四防”意識有待進一步增強。油菜播種后未能及時采取科學有效的田間管理措施,可能影響油菜的最終產量。對移栽和直播旺長油菜須采取控旺措施,避免油菜冬前出現早薹早花;
對晚播油菜須追施提苗肥以促進油菜冬前早發,培育壯苗安全越冬。直播油菜不同于育苗移栽,小苗與雜草同時生長[9],冬前草害發生較重時,若未合理安排適期藥劑防治,可能出現雜草防除效果不高和油菜產生藥害等情況。

油菜“一促四防”可有效促進油菜后期生長發育,具體內容為防花而不實、防早衰、防菌核病、防高溫逼熟以及增加角果數和粒重,從而提高油菜產量。部分種植戶注重油菜菌核病防治,但未認識到油菜“一促四防”的防病防衰增產效果,在防治油菜菌核病的同時未混配植物生長調節劑、葉面肥等,油菜增產提質效果有待進一步提升。

1.6 收獲管理

移栽油菜莖稈粗壯,植株高且分枝多,同一植株油菜上中下層角果成熟度不完全一致。聯合收割機械收獲時,早成熟的角果易炸裂,后成熟的角果籽粒青嫩、不易脫粒,可能導致機械堵塞,引發故障。油菜機收的適收期掌握難度較大[10],機收過早或過遲均可能造成油菜產量減損。部分油菜收割機是由稻麥收割機改裝而來,其在水稻收割機基礎上更換刀具、網篩和寬幅割臺等,加裝豎割刀,可能存在部分改裝不到位,機械操作人員收割作業不科學、不規范,收割路線不合理等情況,導致油菜機收損失率較高。

2 油菜種植技術對策分析

2.1 品種選擇

因地制宜選擇油菜品種,結合當地氣候條件、水稻騰茬時間、播栽方式、土壤墑情和生產安排等多種因素,選擇生育期適宜、耐密植和多抗(抗病蟲、抗逆和抗裂莢)且適合機收的高產優質雙低油菜品種[11]。育苗移栽的油菜品種選擇應注意避免油菜越冬期出現早薹早花現象;
播種期較晚時應選擇耐遲播、耐密植的油菜品種。

2.2 育苗管理

整理苗床,選擇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土地作苗床,前茬作物騰地后,及時淺犁細耙,達到土壤細碎,墑情充足,拾盡雜草,苗床畦面寬2 m左右,撒施375 kg/hm2復合肥和土壤充分拌勻、平整;
整地時做到“三溝”配套,溝直如線,以利灌排。油菜播種,播種前進行種子處理,可采用撒播或條播方式,用種量7.5~9.0 kg/hm2,9月中下旬播種,播后進行淺蓋種。苗床管理,苗出齊后及時間苗、定苗,去弱留壯、去密留稀,去除弱苗、高腳苗和病蟲危害苗,留苗120萬株/hm2;
間苗后及時施尿素45~75 kg/hm2作提苗肥,同時結合追肥進行淺中耕;
針對易生雜草的田塊,可在播后、出苗前進行土壤封閉處理;
油菜苗第4片真葉展開時,用15%多效唑進行葉面噴施,施用時油菜苗床保持濕潤,注意一次噴勻;
若遇干旱天氣及時澆水,遇澇須注意排水;
田間注意預防菜青蟲、蚜蟲等病蟲害。

2.3 精細耕整地

注意油菜栽培前需進行前茬作物管理,精細耕整地。首先加強前茬水稻后期水分管理,在水稻收獲前10 d排水曬田;
若遇多雨天氣,須及時開溝排水;
若遇干旱天氣,可在割稻前7 d灌水造墑潤田,確保適宜的土壤墑情。其次在前茬水稻收割時,要求稻茬齊泥收割[12],秸稈破碎并均勻拋灑或將秸稈打捆離田,對稻茬留樁較高、秸稈未全部清理的田塊,可先滅茬后再旋耕精細整地,旋耕深度在15 cm以上,將水稻秸稈翻埋于耕層下。田間耕整地時應做到“三溝配套、溝溝相通”,整地質量要求平、細、實和凈。

2.4 適期適量播種

堅持油菜適期早播,移栽油菜以9月中下旬育苗,10月中下旬移栽為宜;
直播油菜播種期以9月25日至10月10日為宜。播前進行種子處理,播種前搶晴天曬種1~2 d,選用噻蟲嗪等種子處理懸浮劑進行拌種[13]。拌種時可添加碧護等植物生長調節劑提高播種出苗質量和植株抗病蟲能力,拌種處理后的種子應及時播種。控制適宜的播種量,根據播種期、田塊肥力和土壤墑情等確定播種量,移栽油菜基本苗數為12.0萬~15.0萬株/hm2,直播油菜基本苗為33.0萬~52.5萬株/hm2。

選擇適宜的播栽方式,油菜移栽適宜苗齡30~40 d,葉片5~7片,起苗時注意不傷根、不損葉,多帶護根土;
移栽時要栽正、栽直和栽穩,邊起苗邊移栽,大小苗分開栽,不栽隔夜苗,要求10月底前移栽完;
移栽活棵后,及早查苗,發現有缺苗、斷壟的情況及時補栽,補苗后澆1~2次活棵水,確保成活。也可選用油菜毯狀苗移栽機械進行移栽,以提高作業效率,節省成本。直播油菜選用油菜精量播種機播種,一次性完成播種、施肥和覆土等多道工序,行距30 cm,播種深度1~2 cm,也可采用無人機飛播,施肥播種后用盤式開溝機開溝覆土。

2.5 苗期田管

及時清通“三溝”,播種后及時將畦溝、腰溝和圍溝疏通,做到“三溝配套,溝溝相通”,旱時能灌,澇時能排。加強抗旱保苗,油菜播后若遇長時間干旱,可采取溝灌方式,灌滿半溝水[14],忌大水漫灌,避免水上廂面,以免土壤板結,影響油菜出苗和根系生長發育,造成僵苗不發[15]。提高間、定苗質量,在油菜2~3葉期及時間苗,在4葉期及時定苗,去密補稀、去弱留壯,確保基本苗。及時化控蹲苗,根據苗情長勢,冬前用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450~600 g/hm2對水600 kg/hm2均勻噴霧,控制旺長苗,培育壯苗,提高油菜苗抗寒能力。

2.6 肥料運籌

油菜施肥一般包括純氮225~240 kg/hm2、純磷90 kg/hm2和純鉀105~120 kg/hm2。氮肥施用以基肥∶苗肥∶薹肥=5.5∶2.5∶2.0為宜;
磷肥、硼砂作基肥一次性施用;
鉀肥施用以基肥∶薹肥=6∶4為宜。施足基肥,整地前,施45%(20-12-13)配方肥525.0~562.5 kg/hm2、尿素60.0~67.5 kg/hm2和硼砂15.0 kg/hm2作基肥;
早施苗肥,結合定苗早施提苗肥,對基肥不足、播種較遲的田塊,可追施尿素75 kg/hm2,促進油菜快速生長;
重施臘肥,對油菜苗情較弱、葉色褪綠呈紫黃色的田塊,在越冬期可追施尿素75.0~112.5 kg/hm2,若油菜生長過旺,可不施或少施臘肥;
穩施薹肥,在現蕾至薹高10 cm時,追施尿素75.0~112.5 kg/hm2,對油菜個體偏小的田塊,追肥量可適當增大。巧施花肥,油菜初花期前對葉色淡綠,植株葉片發紅的田塊可適當補施氮肥,可噴施尿素45.0~75.0 kg/hm2,也可葉面噴施微量元素水溶肥,促進油菜角果數、粒數和粒重增加。

2.7 病蟲草害綜合防治

加強雜草防除,播后2~3 d內可用99%乙草胺750~1 200 mL/hm2或96%精異丙甲草胺900~1 200 mL/hm2均勻噴灑畦面,進行封閉除草,注意土壤濕度較大時適當減少用藥。根據芽后雜草草相,選擇對癥的藥劑進行化學防除,注意不同藥劑的噴施時間選擇,避免出現油菜藥害。加強病蟲害防治,根據油菜病蟲發生情況,及時開展蚜蟲、菜青蟲和菌核病等油菜病蟲害防治,在抓好油菜菌核病的防治的同時,做好油菜“一促四防”工作[16]。油菜初花期可用200 g/L氟唑菌酰羥胺懸浮劑750 mL/hm2或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1 500 g/hm2,加入磷酸二氫鉀、植物生長調節劑和殺蟲劑等均勻噴霧防治,藥后間隔7~10 d再防治1次,可輪換用藥以避免植株出現抗藥性。

2.8 避災減災

油菜適期播栽后,應及時加強苗期田間管理,培育冬前壯苗。在寒潮來臨前2 d葉面噴施新美洲星、磷酸二氫鉀、二氫卟吩鐵、碧益和胺鮮酯等,以提高油菜抗寒能力[17]。有條件的可用稻草、麥草等作物秸稈、稻糠、碎草或河塘泥等均勻覆蓋油菜行間,或者在油菜田間撒施草木灰,以保持地溫相對穩定,減弱冷空氣對根部和葉片的傷害,進而減輕凍害發生程度。在低溫凍(冷)害發生后,及時清理受凍葉(薹),視苗情追施尿素或噴施葉面肥,促進油菜恢復生長。

2.9 收割機械

在全田油菜95%左右角果成熟,即葉片基本落光,主軸上角果黃熟,籽粒深褐色,分枝角果籽粒呈淺褐色時,結合天氣特點選擇適宜的油菜收獲方式,盡可能避免或減少在降雨天氣作業[18]。對植株高度適中、倒伏少和裂角少的油菜,可選擇聯合收割機械進行收獲;
對植株高大、分枝多的移栽油菜以及收獲期遇多雨等極端天氣時,宜采用分段收獲方式。在機械收割之前,檢查機械運轉情況、田塊情況,規劃收割作業路線。收割時規范操作機械,控制好機械速度,盡量降低機械損失率。

3 結語

為深入推進油料作物產能提升工程,提出了稻油輪作栽培模式,大力開發利用冬閑田種植油菜。稻油輪作是在同一塊田地中種植水稻和油菜,5月中下旬收割油菜籽,油菜收割后種植水稻,下半年水稻收割后再種植油菜。該模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促進油菜規模化、產業化和機械化生產,提高了農戶的種植效益。

本文對稻茬油菜種植影響因素進行總結分析,并有針對性地提出栽培技術措施,為提升稻茬油菜單產水平,促進油菜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稻茬油菜生產過程中,在農田基礎和水利設施、播種期、耕整地質量、水肥管理、田間管理和機械收獲等方面有待進一步改進和提升。具體應對的栽培技術措施包括選擇高產多抗油菜品種、育苗管理、精細耕整地、適期適量適法播種、加強苗期管理、合理肥料運籌、加強病蟲草害防治、適時開展避災減災和適期收割等。

參考文獻

[1] 劉磊. 安徽油菜生產現狀與制約因素對策[J]. 安徽農學通報,2016,22(10):61-62,64.

[2] 潘俊,潘海云,鄒建祥. 播種期對直播油菜高產栽培的影響[J]. 上海農業科技,2007(2):55-56.

[3] 汪鳳翔. 2023年渠縣油菜品比試驗簡述[J]. 四川農業與農機,2023(6):39-40.

[4] 楊佳群,郭奕真,王懿佳,等. 氮肥用量對菜用油菜薹產量與品質的影響[J]. 長江蔬菜,2023(24):17-20.

[5] 葉云. 我國冬油菜區油菜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現代農業科技,2021(12):47-48,51.

[6] 黃星瑜,朱安繁,姚鋒先,等. 有機肥替代部分化肥對油菜產量和品質、肥料利用率及土壤性質的影響[J]. 中國土壤與肥料,2024(1):141-148.

[7] 胡燕,唐容. 不同播期對不同油菜品種產量的影響[J]. 農技服務,2022,39(9):14-16.

[8] 孫雙杰. 望江縣油菜生產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 安徽農學通報,2021,27(3):31-32.

[9] 王秀娟. 潛山市油菜產能提高主要制約因素及對策[J]. 現代農業科技,2020(5):43-44.

[10] 王澤球. 油菜機械化生產技術及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 現代農業科技,2011(14):96,99.

[11] 孫華飛. 優質高產“雙低” 雜交油菜新品種區域比較研究[J]. 農技服務,2013,30(5):450,528.

[12] 張世曇. 灃油737規模化輕簡化機械化高產高效栽培技術[J]. 基層農技推廣,2020,8(9):101-102.

[13] 凡迪,馮澤蔚,馮文豪. 經果林園區套種油菜高產栽培技術[J]. 中國農技推廣,2023,39(4):68-69.

[14] 韋世豪,穆建新,任軍榮,等. 雜交油菜新品種潤普豐長江流域綠色高效栽培技術[J]. 中國種業,2022(2):113-115.

[15] 袁永強,王宏斌. 肥東縣油菜生產現狀及對策[J]. 現代農業科技,2022(4):47-50.

[16] 楊欣茹,喬欣,李成軍. 淺議油菜“一促四防” 技術在安康市“油蔬兩用” 生產模式中的應用[J]. 現代農村科技,2023(11):24-25.

[17] 史中飛,梁娟紅,張小花,等. 外源褪黑素對低溫脅迫下油菜幼苗抗寒性的影響[J]. 干旱地區農業研究,2019,37(4):163-170.

[18] 李勤,劉小焱,盛紫微,等. 我國油菜適合機械化收獲關鍵農藝性狀研究進展[J]. 中國油料作物學報,2023,45(5):1053-1061.

(責編:李 媛)

猜你喜歡 水肥管理苗期管理 蔬菜栽培常見災害及預防措施之研究農業與技術(2016年22期)2017-03-07辣椒高產栽培技術之我見農民致富之友(2016年22期)2017-02-07淺析溫度對玉米產質量的影響農家科技下旬刊(2016年9期)2016-12-15林業育苗與苗期管理探討綠色科技(2015年6期)2015-08-05四季豆栽培技術要點吉林農業·下半月(2014年12期)2014-12-25東方百合設施栽培關鍵技術農業科技與裝備(2014年2期)2014-11-28遼寧省花生覆膜滴灌種植技術要點農業科技與裝備(2014年7期)2014-11-28玉米大田管理技術要點吉林農業·下半月(2014年4期)2014-06-27水稻的栽培管理技術要點吉林農業·下半月(2014年2期)2014-03-27

推薦訪問:栽培技術 江淮 油菜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