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訪江
受訪專家
王紅麗 甘肅省中醫院藥學部副主任、主任藥師、碩士研究生導師,全國中藥特色傳承人才。現任中國中醫藥信息研究會中藥調配與檢測分會副秘書長,中華醫學會中成藥分會委員,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藥品鑒定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甘肅省中醫藥學會中藥專業委員會委員,甘肅省藥學會藥事管理專業委員會委員。長期從事醫院藥事管理、臨床藥學等工作,擅長重癥醫學領域(如嚴重肺部感染、血流感染、泌尿系感染等)中西藥臨床合理用藥及制劑研發。
步步生香,顧名思義是形容每一步都仿佛散發出迷人的香氣。在古代,無論男女,都認為身上散發出香氣是高潔的象征,而這種香氣也往往成為顯貴身份的一種標志。因此,古人常常采用佩戴香囊的方式來保持身體香味,以此來彰顯自己的身份。佩戴香囊不僅能生香,還能養生防病。接下來,讓我們一起深入地了解一下這種古老而聰明的方法吧。
小小香囊,歷史悠久
香囊,古時又稱香包、花囊、香纓、香袋、香球、容臭等,因佩戴在身,又稱“佩香”“佩幃”。香囊的起源很早,發展歷史悠久。在我國西部的“河西走廊”巖畫圖案中即有植物紋樣,表明植物在先民的內心受到重視。到了周代,已有佩戴香囊、沐浴蘭湯的習俗。
春秋戰國時期,佩戴香囊的風俗日盛。屈原在《離騷》中寫下“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江離、辟芷、秋蘭都是香草,紉即連綴,佩即作為索佩、佩幃,與香囊有異曲同工之處。漢代《禮記》“內則”中曰:“男女未冠笄者,雞初鳴,咸盥漱,拂髦總角,衿纓皆佩容臭。”容臭即香囊的最初形態。到了唐代,焚香習俗逐步流行,香囊做工更加精致,藝術性和實用性均得到加強,熏香也從印度傳入中國,產生了可以焚香的金銀香囊,詩人白居易因此寫下了“拂胸輕粉絮,暖手小香囊”的詩句。
時至宋代,由于海上香料貿易非常發達,熏香之風更是風靡全國。香料、茶、鹽在宋代都屬于官方專賣品,上等香料成為皇家貴族的必需品。傳統的絲質香囊和可以焚香的金銀香囊都在宋代流行。當進口香料滿足宮廷需求后,便會流入民間售賣,每年都能為政府帶來大量的稅收。后至明清,人們的喜好不再局限于香料,對香囊的審美變得多元化。明清時期的香囊種類繁多、材質多樣,包括布制、玉鏤雕、金蕾絲、銀蕾絲、點翠鑲嵌和絲繡的;
形狀亦多樣,有圓形的、方形的、橢圓形的、倭角形的、葫蘆形的、石榴形的、桃形的,等等。歷史傳承至今,傳統文化漸漸復興,香囊作為一種老少咸宜的裝飾保健用品,很受大眾喜愛。甘肅慶陽、江蘇徐州等地都是頗負盛名的中國香囊產地,上海還將香囊制作工藝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香囊保健,蘊含中醫奧妙
在古代,香囊辟疫也屬于中醫外治法的一種。外治法,即不通過內服藥物,而是將藥物或保健香料施于皮膚、孔竅、腧穴及病變局部,以調整機體、疏通經絡、溝通表里。
學者研究了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4個香囊,發現其中的藥物有茅香、桂皮、花椒、高良姜、杜衡、辛夷、佩蘭、干姜等。辛夷在秦漢時期就被醫家列為上品藥材,具有通鼻竅、散風寒的功效。東晉時期的道教學者、醫學家葛洪在《肘后備急方》中記載的“虎頭殺鬼方”就是一款香囊配方,其組方藥物有虎頭骨、朱砂、雄黃、雌黃、皂莢、辛夷等,多屬香燥之品,善于宣通氣機和燥化濕濁,有預防疾病的功效。
中醫使用佩戴香囊治療疾病的做法一直沿用至今,比如佩戴香囊可用來防治感冒、咳嗽、胸悶、心痛、眩暈、失眠、鼻塞,等等。根據不同的癥狀,在香囊中放入不同的藥物,可緩解對應不適。中藥香囊治療失眠癥時會選用冰片、肉桂、朱砂等;
預防腹瀉時會選用肉桂、艾葉、蒼術、白豆蔻、小茴香等;
平日欲增強免疫力時,也可選取丁香、荊芥穗、紫蘇、蒼術、細辛、白蔻仁等一些藥材,配伍為囊使用。
中藥香囊也有臨床功效
目前,中藥香囊作為“綠色療法”之一,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喜愛,臨床研究也顯示中藥香囊在臨床防治疾病上有其獨特的優勢。
(1)預防呼吸道感染。對免疫力低的孩子來說,很容易患上感冒以及其他上呼吸道疾病。把一些解表的中藥研成細粉裝入香囊,掛在孩子胸前或睡覺時放置在枕頭邊,能起到防治呼吸道感染的作用。
(2)驅除蚊蟲。部分芳香類中藥含有的揮發油是蚊蟲不喜歡的氣味,便會避而遠之。將這些中藥制成香囊,佩戴到身上便可起到驅除蚊蟲的作用。
(3)治療鼻炎。將辛溫通竅的中藥研磨成細粉,混勻后裝入香囊,帶在身邊經常聞一聞,對鼻炎有不錯的防治效果,還能夠緩解不適癥狀。
(4)健脾開胃、治療厭食。將氣味芳香、具有健脾理氣效果的藥物研成粉,裝入香囊佩掛于胸前,可健脾開胃,增加食欲,能起到改善小兒厭食的效果。
(5)緩解焦慮、安神助眠。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介紹了用朱砂裝囊,戴身及髻(盤在頭頂或腦后的發結)中,以治失眠的經驗。
(6)防治心腦血管病。將疏通氣血的中藥制作成香囊,隨身佩戴,其芳香氣味被人體吸入后,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預防心腦血管病的作用。
常用的香囊組方
1.預防兒童感冒的香囊
【成分】艾葉、紫蘇、桂枝、藿香、佩蘭、冰片各3克。
【制作】藥料研細末并過篩,裝入小布袋,在醫生指導下佩掛在孩子脖子上,香袋中藥末每10天更換1次,以保持藥效。
2.預防四季流感的香囊
【成分】藿香、丁香、木香、羌活、白芷、柴胡、菖蒲、蒼術、細辛各3克。
【制作】共研細末后放在布包中,隨包佩戴于胸前或放于口袋。
3.提高抵抗力的香囊
【成分】丁香、荊芥穗、紫蘇、蒼術、肉桂、辛夷、細辛、白蔻仁各2克。
【制作】共研細末后放在布包中,隨包佩戴于胸前或放于口袋。
4.預防手足口病的香囊
【成分】藿香、艾葉、肉桂、山茶各 1克。
【制作】上藥烘干磨成細粉,每袋包4克裝入布袋,在醫生指導下每天讓孩子佩戴于胸前(可以離口鼻稍近一點),睡覺時放在枕邊,15—30天后香味消失再換藥粉。也可將上述藥物放到敞開的容器里,每天加熱熏蒸房間30分鐘。
5.驅蚊蟲的香囊
(1)小兒驅蚊配方:艾葉、紫蘇、丁香、藿香、薄荷、陳皮各5克。
(2)成人驅蚊配方:金銀花、艾葉、紫蘇、丁香、藿香、薄荷、陳皮各8克。
【制作】共研細末后放在布包中,隨包佩戴于胸前或放于口袋。
6.清心安神的香囊
【制作】艾葉、紫蘇、丁香、藿香、薄荷、陳皮、白芷、石菖蒲、金銀花各5克。
【制作】共研細末后放在布包中,隨包佩戴于胸前或放于口袋。
【作用】清心安神、舒緩疲勞、化濁除濕、驅蟲辟邪、清熱解毒。
【注意】香囊日常需要保存在干燥陰涼的環境下,因為高溫環境會加速藥味釋放和揮發;
香囊用久了還須檢查藥物是否發生霉變,以免霉菌傷害身體,20—30天須更換1次藥物。
香囊雖好,可別亂用
有保健功效的香囊并非人人都能隨意使用,且香囊中的藥材只能外用不能口服;
大多數置于香囊中的藥物偏于溫熱,辛散、內熱的人最好不要使用,還有以下幾類人必須禁用香囊。
(1)過敏體質禁用。皮膚過敏者容易因香料或香囊材質接觸皮膚而出現皮疹、紅疹瘙癢等現象;
過敏性支氣管、哮喘患者也應禁用,以免香囊氣味刺激呼吸道造成不適。
(2)孕婦禁用。孕婦佩戴過多辛溫發散藥導致血液循環加速,使子宮異常收縮,可能引發流產或者早產的現象。
(3)新生兒禁用。新生兒體質相對比較弱,呼吸系統、免疫系統功能尚不完全,香囊氣味對新生兒有一定的刺激性。
(編輯? ? 周逸寧、姚宇澄)
猜你喜歡 香囊藿香紫蘇 中暑后別亂喝藿香正氣水中老年保健(2022年6期)2022-11-25床頭掛香囊,安神又助眠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12-01藿香正氣真的治療中暑嗎基層中醫藥(2021年8期)2021-11-02廣藿香和土藿香不一樣基層中醫藥(2021年10期)2021-06-05略說民俗文物香囊黃河·黃土·黃種人(華夏文明)(2020年9期)2020-11-27歲歲紫蘇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TREASURE TRAIL漢語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2019年5期)2019-11-11HPLC法同時測定五味藿香片中6種成分中成藥(2018年10期)2018-10-26青青紫蘇閱讀(低年級)(2018年10期)2018-05-14青青紫蘇閱讀(低年級)(2018年11期)2018-05-14推薦訪問: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