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喜玲 茍亞萍 王敬涵
[收稿日期]20231220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2072001);
安徽省高校科研計劃優秀科研創新團隊(社科)(2022AH010041)
[作者簡介]郝喜玲(1981— ) ,女,山東汶上人,安徽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創業管理與中小企業成長,通信作者,郵箱:xueniabc521@163.com;
茍亞萍(1999— ),女,甘肅臨夏人,安徽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碩士生,主要研究方向為創業失敗和創業行為;
王敬涵(1998— ) ,女,遼寧建昌人,安徽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碩士生,主要研究方向為創業失敗與創業認知。
[摘? 要]基于情緒認知評價理論,從情緒和認知兩個視角分析失敗恐懼對創業堅持的影響與邊界條件。通過對316名創業者的問卷調查發現:創業失敗恐懼對創業堅持行為具有負向影響;
自我效能感在失敗恐懼和創業堅持之間發揮中介作用;
成長型思維調節失敗恐懼對自我效能感的負向影響,成長型思維
通過
降低失敗恐懼對自我效能感的負向作用來促進創業堅持行為。依據“情感—認知—行為”的邏輯從創業者的情緒和認知視角綜合分析失敗恐懼對創業堅持的影響,既為創業者中途退出創業活動提供解釋思路和理論洞見,也為全面理解創業堅持行為提供理論指導。
[關鍵詞]失敗恐懼;
創業堅持;
自我效能感;
成長型思維;
情緒認知評價理論;
創業行為;
創業認知
[中圖分類號]F272.9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3114(2024)04003409
一、 引言
創業之路荊棘遍布,充滿艱辛與挑戰,尤其近年來因新冠疫情等的影響,看似“熙熙攘攘”的創業之路卻難以掩蓋紛擾動蕩的外部環境導致新創企業實際存活率不高的真相。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只有不到10%的企業維持經營超過42個月[1],這意味著只有少部分創業者選擇繼續堅持下去。已有研究表明,辨析創業堅持的原因有助于創業者判斷是堅持不懈還是適時止損[2],以獲得預期的創業成果或減少資源浪費,這不僅對創業者和企業發展意義重大,對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面對同樣復雜的創業環境時,創業堅持決策行為的差異更多來自創業者個體的異質性。已有研究重點關注創業堅持的積極誘導因素,包括創業情感、內在動機、心理資本等[35]。但是較少通過消極抑制因素來解讀創業堅持。難以全面回答“在面對同樣復雜的環境,為什么有些創業者會堅持創業,而有些創業者卻難以堅持”的問題。只有更為全面地論述創業堅持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才能最大限度地展示創業堅持決策行為的發生過程。
面對創業過程中的風險和挑戰,不同創業者在情緒認知和行為反應上表現出差異性。有的創業者越挫越勇,堅持創業[6];
而有的創業者害怕失敗產生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中途放棄[7]。失敗恐懼(fear of failure)是指個體無法達到預期完成任務的效果或懷疑自己不具備達成目標的能力時產生的一種消極情緒[8]。在創業領域,失敗恐懼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心理狀態,甚至是創業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9],失敗恐懼對創業行為影響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機會識別、創業進入和創業退出等,盡管多數研究結果顯示失敗恐懼對創業行為具有制約和抑制作用,但也有部分研究指出失敗恐懼具有激勵作用[1012]。這些研究結果的差異可能源于對創業過程中不同階段行為的關注,缺乏對創業堅持行為這一關鍵因素的系統分析。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失敗恐懼對創業堅持的影響,揭示其內部邏輯,并深入分析其對創業堅持的影響邊界,以推動對失敗恐懼在創業活動中作用的全面理解。
情緒認知評價理論描述從感知到行動的一個連續過程,可以解釋為什么不同個體在相同環境下會有不同的反應和表現,即情緒是人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產物[13]。在創業過程中,創業者在完成對自身與環境進行初步評價后,對潛在失敗的恐懼會導致創業者產生消極情緒,繼而影響對自我價值和自我能力的判斷,喪失戰勝困難的信心,影響后續的堅持行為。基于情緒認知評價理論,具有失敗恐懼的創業者之所以選擇繼續進行還是放棄創業,存在一個很重要的認知評價機制——自我效能感評估。失敗恐懼激活創業者產生放棄或者退縮的想法,采取行動前個體對當前情境嚴重程度及其可控程度進行再次評價,評價結果影響個體情緒、認知和行為反應[1415]。
具有成長型思維的創業者在面對負反饋時,相信自己有能力勝任任務,以創業成功為目標導向,努力克服客觀存在或主觀想象的困難,堅持追尋當前創業機會并保持持續努力,堅持創業。同時,成長型思維作為一種個體對自身創業能力可塑性的認知與信念,使創業者形成相信通過努力能夠改變自身能力的思維模式,幫助創業者緩解失敗恐懼這種負面情緒對其自我認知(自我效能感)的消極影響。
綜上,基于情緒認知評價理論,遵循“情感—認知—行為”的邏輯,分析創業者的情緒和認知互動對創業行為的影響,本文在以下三個方面作出創新性嘗試:第一,從創業者個體微觀情緒層面入手,深入探究負面情緒對創業堅持行為產生的消極影響,拓寬創業堅持的研究視角。第二,從認知視角豐富失敗恐懼對創業堅持的作用過程和邊界條件,以更深層次地理解創業堅持行為的發生過程。第三,綜合個體心理和認知因素探討創業堅持的內在機理,探索失敗恐懼(情緒)對創業者自我效能感(認知)和創業堅持(行為)的影響,并考慮成長型思維(認知)對失敗恐懼(情緒)起到的調節作用,深入探討情緒、認知與行為三者的關系,打開負面情緒對創業堅持影響機制的黑箱,幫助學者更深層次地理解創業堅持行為的發生過程,凸顯情緒和認知對創業者行為和決策影響的重要性,也為創業者中途退出創業活動提供解釋思路和理論洞見。
二、 研究假設與模型構建
(一) 創業堅持與失敗恐懼
創業堅持是指創業者無視不利條件、逆境或其他誘人選擇,為實現最初創業目標持續投入努力的行為[1617]。已有研究主要從兩方面探討影響創業堅持的因素:外部環境視角主要包括社會資本、制度環境等[1819];
內部影響因素包括創業者個體特征和人力資本等[20]。創業堅持是創業者對環境因素和個人因素進行綜合考量之后的決策,尤其是外部環境要素通過影響創業者認知判斷作用于其創業決策。因此,創業堅持決策行為的差異更多來自創業者個體的異質性。
現有關于個體層面影響創業堅持的研究重點關注哪些因素誘發創業者更好地堅持,如創業激情[21]、創業期望[22]、創業韌性[23]等都有利于創業堅持,較少分析哪些消極因素抑制創業堅持行為。創業的風險和艱辛往往導致創業者產生擔憂、恐懼或壓抑等負面情緒,面對這些消極的情緒狀態,不同的創業者存在著情緒和行為上的差異,有的創業者越挫越勇[6],相信自己的能力,堅持創業,砥礪前行;
而有的創業者則產生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選擇放棄。面臨失敗和危機,囿于負面情緒的創業者是否會戰勝恐懼繼續堅持的問題值得去關注和探索。
根據情緒認知評價理論的研究,失敗恐懼在情緒和認知方面帶來的負面影響可能導致個體對活動產生排斥心理,對活動結果持悲觀預期。從情緒角度出發,創業者的失敗恐懼越高,更易激活個體的失敗記憶,引發個體的消極聯想,破壞個體信息處理能力[24],導致對當前機會的前景和再創業成功預期愈加悲觀,從而產生逃避心理,降低再創業意圖。
此外,高失敗恐懼引發的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擔憂會導致創業者在心理上抵觸風險感知,因此他們可能在行為決策方面更加保守,將采取行動逃離當前不利的情境,放棄堅持高風險的創業活動[25]。
從認知角度出發,對潛在失敗的恐懼可能使創業者悲觀地評估自身能力,主觀放大潛在問題的難度系數,創業者可能認為自己缺乏足夠的資源和能力而放棄重整旗鼓。高失敗恐懼的創業者擔憂創業目標的落空可能造成他們面臨名譽受損、關系資源流失、創業者社會認可度降低等方面的危機[26],進而促使創業者傾向于選擇保守策略,不再堅持高風險的創業活動。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設:
H1:創業者的失敗恐懼對創業堅持產生負向影響。
(二) 失敗恐懼與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個體對自身能否通過努力勝任創業任務的能力所持有的主觀判斷與信念,相信自身能夠實現既定的目標[27]。創業者的情緒源于對當前創業任務難度和自我能力的綜合考量,換言之,創業者的自我效能感,即對于成功實現創業目標的信心,會受到失敗恐懼情緒的影響。
從情緒方面來說,Bandura認為個體自我效能感會
受其情緒狀態的影響[28],且消極的情緒狀態可能會導致個體自我效能感的降低[29]。對失敗風險和潛在后果的感知可能會讓創業者機會信心受損,導致其陷入自我否定和自我懷疑,從而破壞個體的價值感,抑制創業者的自我效能感。
從認知方面來看,失敗恐懼使得創業者增強對失敗相關厭惡性后果的認知關注[30],導致創業者更多地關注自我缺陷,將失敗歸因于自身能力不足,悲觀地評估自身的能力。同時,失敗恐懼會破壞個體的信息處理能力[31],造成創業者對創業現狀及自身能力認知模糊甚至失誤,使其失去對創業活動的掌控感和自信,且破壞創業者自我能力的提升,降低創業者自我效能感。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設:
H2:創業者的失敗恐懼對創業者自我效能感產生負向影響。
(三) 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自我效能感與個體創業行為緊密相關,對創業者堅持創業的決策行為產生巨大影響[32]。因此,在探討創業者的失敗恐懼對創業堅持的作用機理時,需重點探討個體對執行創業活動和實現創業目標的信念,即創業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影響,創業自我效能感是失敗恐懼作用于創業堅持的一條關鍵路徑。
創業者對其能夠完成創業任務、實現預期結果的信心影響著其心理狀態。一方面,創業自我效能感高的個體往往在創業過程中表現出產生樂觀、向上的態度,對未來持積極的預期,他們相信自己有充分的能力和資源來面對挫折和挑戰,在追求
目標的道路上堅持下去[5]。反之,創業自我效能感低的個體認為僅憑自身能力無法完成創業目標,對未來結果持消極預期,他們一般不愿意去嘗試那些具有挑戰性、風險性的活動,表現出較低的堅持意愿或放棄堅持創業活動。另一方面,創業自我效能感高的個體在創業過程中表現得更為沉著、冷靜和自信[33],在面對挑戰和困難時能夠保持毅力并持續努力,不斷完善自身并堅定不移地從事創業活動。反之,創業自我效能感低的個體可能因對潛在失敗結果的過分恐懼而導致其克服創業困難和緩解壓力的能力降低,進而促使他們停止創業努力和創業投入,退出創業活動。
基于以上分析,失敗恐懼能夠通過創業自我效能感作用于創業堅持。創業活動充滿挑戰,對潛在失敗的恐懼消耗創業自我效能感,使得創業者獲得消極情感體驗和自我認知,進而影響其創業堅持行為。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設:
H3:創業者的自我效能感在失敗恐懼與創業堅持中起中介作用。
(四) 成長型思維的調節作用
成長型思維是指個體對自身創業能力可塑性的認知與信念[34]。根據情緒認知評價理論,個體對消極情緒的消化與調節往往也是一個從情緒調節到認知修復的過程。因此,
囿于失敗恐懼情緒,成長型思維作為一種自我調節策略,其保護性因子能夠有效幫助創業者降低失敗恐懼對自我效能感造成的消極影響,進而緩和對創業堅持行為造成的負向沖擊。
從情緒方面來說,成長型思維可以抑制個體消極情緒的產生,降低對創業者自我效能感的消耗,進而緩解對創業堅持行為的負面影響。因為,一方面,具備高成長型思維的創業者相信通過學習和努力可以提升自身能力并達成既定目標,這種積極樂觀的心態可以提升創業者的創業激情,使其對未來持積極期望,不畏懼創業的風險或失敗,甚至會將困難視作自我提升的機會,抑制尷尬、羞恥等負面情緒的產生,進而降低失敗恐懼對自我效能感的消耗。另一方面,具有成長型思維的創業者選擇直面困難和挫折,這種積極的心態可以幫助其快速地從負面情緒中恢復,還會對特定事件反應和推理提供積極信號,使其將這種逆境視為一種促進自我成長的機會。因此,他們并不會因為當前的困難和挑戰而悲觀評估自身能力,否定自我。同時,擁有高成長型思維的個體一般具有更強的擁有感和承諾感[35],會展現出更強的韌性,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和資源來解決問題和實現創業目標,增強機會信心,通過提升自我效能感堅持創業實現目標。
從認知方面來說,失敗恐懼通過促使創業者過度關注負面信息來破壞其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但成長型思維可以幫助創業者減弱對負面信息的過度關注。因為具備高成長型思維的創業者將更多的注意力轉向如何提升自身能力、如何解決當前問題,對外界負面信息的關注也會隨之減少。他們不會輕易陷入自我否定的困境。相反,他們即使在面對失敗恐懼的情境下,依舊堅信通過學習和努力可以提升自身的創業能力,從而戰勝困難、突破挑戰。因此,高成長型思維的創業者不斷地“刷新”自我認知,勇于自我糾偏,制定更好的策略來解決問題[35],面對潛在失敗的情境,他們依舊會相信自身能力并長期堅持創業活動,通過提升自我效能感降低失敗恐懼對創業堅持的負向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設:
H4:成長型思維調節失敗恐懼對自我效能感的負向影響;
對于高成長型思維的創業者,失敗恐懼對自我效能感的負向影響作用更弱。
H5:成長型思維調節自我效能感在失敗恐懼與創業堅持之間的中介作用;
對于高成長型思維的創業者,通過提升自我效能感降低失敗恐懼對創業堅持的負向作用。
綜合以上理論分析和邏輯推導,本文構建的概念模型如圖1所示。
三、 研究設計
(一) 樣本與數據
本文調研對象是創業者,首先通過問卷調查收集樣本數據,在擬定問卷初稿后,與創業學專家和創業者進行深度訪談,對問卷的設計及表述進行完善。其次,在進行大規模問卷發放之前,本文對合肥創業園區的創業企業主進行了預調研,通過預調研結果對個別題項進行微調。最后,對問卷展開大規模調研,調研對象所涉及的地區廣泛,涵蓋全國各地。本次調研問卷發放工作始于2022年11月,截至2023年2月,前后歷時近4個月,主要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對創業者展開調查,收集并整理來自全國各地的創業者一手數據。線上問卷發放對象所涉及的地區廣泛,涵蓋全國各地,主要通過問卷星編制電子版調查問卷,根據研究標準尋求合適的被調研者,在征求其同意后,通過微信、郵件或其他鏈接等形式邀請其填寫電子版調查問卷。線下問卷發放地主要集中在合肥等地的創業孵化基地和產業園區,其中產業園區內包括五金、家居建材、汽摩配、服裝、副食品、日用百貨等個體經營者,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樣本在地域上的一致性,同時也增加了創業者在經營領域方面的多樣性。
本研究主要通過創業孵化基地和產業園區工作人員的協助,對創業者進行上門訪談,且只針對有創業經歷(正在創業或曾經創業)的被調查者發放問卷。共計發放問卷358份,剔除存在漏填、錯填以及重復率過高等問題的問卷,得到316份有效問卷,有效回收率為82.94%。從性別來看,男性192名(60.8%),女性124名(39.2%)。從年齡分布情況來看,絕大多數創業者集中在20—45歲(89.9%)。從教育水平來看,本科以下150人(47.5%),本科及以上166人(52.5%)。從創業經驗來看,被試者主要集中于擁有1次或2次的創業經歷,其中共有261人(82.6%)。從創業前工作經驗來看,大多數創業者在創業前有1—3年的工作經驗,其中共有138人(43.7%)。總體而言,樣本分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隨機性,數據可信度較高。
(二) 變量測量
創業堅持。本文借鑒學術界廣泛認可的Buam和Locke開發的量表[36]對創業堅持進行測量,主要包括“即使別人反對我,我仍然會繼續努力創業”“無論我的創業面臨多大的挑戰,我都不會放棄”等6個題項。黎常等[21]證實該量表可適用于中國情境下的創業研究。
失敗恐懼。本文結合創業情境的實際情況并考慮社會文化和背景的差異,借鑒Conroy開發的失敗表現評估量表(PFAI)[37]并結合Cacciotti等[9]的測量方式,同時采納了專家的建議對失敗恐懼進行測量。將預調研的數據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依據下列原則對21個題項進行篩選:(1)可靠性分析CITC≤0.4;
(2)探索性因子分析中因子載荷≤0.3;
(3)探索性因子分析中隸屬多個維度;
(4)刪除該題項后Cronbachs a系數提升。結果顯示1個題項未達標(“當我失敗時,我并不會擔心會影響我的未來”),最后保留了20個題項。各題項均采用李克特5點計分法對被調查者進行測量,得分越高表明被試的失敗恐懼感程度越高。
自我效能感。由于自我效能感是個體的主觀感受和自我評價,所以問卷通常采用自我報告式問答來進行測量。本研究借鑒Schwarzer等編制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38]來測量創業者的自我效能感,共包含10個題項,采用李克特4點計分法對被調查者進行測量,得分越高表明被試個體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越強。
成長型思維。本文參考張廣寧等[34]對成長型思維的測量,結合創業領域實際情況設計5個題項量表,采用李克特6點計分法對被調查者進行測量,得分越高表明被試的成長型思維越強。
四、 實證結果與分析
(一) 數據分析工具
本研究利用SPSS 26.0對各量表進行信效度檢驗;
利用SPSS統計軟件中的Process 4.1宏程序來考察理論模型的直接效應、間接效應和調節效應。在Process 4.1中選擇模型4檢驗直接效應和間接效應,采用Bootstrap法來檢驗中介效應;
在Process 4.1中選擇模型7進行有調節的中介效應檢驗。
創業堅持0.8930.9180.6520.872
(二) 信效度分析
數據分析顯示各變量的Cronbachs a系數和CR值均大于0.8(如表1),AVE最小值為0.590,表明量表信度較好。此外,各量表的KMO值都大于0.6,表明量表結構效度較好。
(三) 描述性統計和相關性分析
對各變量進行相關性分析(見表2)初步判斷變量間的內在聯系和回歸方程中的多重共線性問題,本文對各變量進行共線性診斷發現,方差膨脹因子均小于10,各變量間的容忍度均大于0.1,說明多重共線性并不嚴重,可進行回歸分析。另外,我們在后續回歸分析中,將采用逐步回歸的方法,旨在有效降低多重共線性問題的影響。
失敗恐懼均值為2.385,這意味著中國創業情景下,創業者的失敗恐懼程度較高,這種負面情緒已經成為許多創業者必須去正視的問題。創業堅持均值為3.704,這意味著更多的創業者選擇在創業活動中堅持下去。在各變量的相關性分析中,失敗恐懼與自我效能感、創業堅持均負相關(β=-0.583,p<0.01;
β=-0.695,p<0.01);
自我效能感與創業堅持正相關(β=0.779,p<0.01)。以上分析結果為后續的假設檢驗提供了依據。
(四) 假設檢驗
表3為回歸分析的結果,模型1為控制變量對創業堅持的影響。由模型2可知,失敗恐懼對創業堅持顯著負相關(β=-0.673,p<0.001),H1得到驗證。由模型6可知,失敗恐懼對自我效能感顯著負相關(β=-0.555,p<0.001),H2得到驗證。由模型3可知,自我效能感對創業堅持顯著正相關(β=0.759,p<0.001)。由模型4可知,將自我效能感放入模型以后,雖然失敗恐懼對創業堅持的回歸系數降低,但是二者之間的影響仍然顯著(β=-0.368,p<0.001),同時自我效能感對創業堅持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β=0.550,p<0.001)。因此,自我效能感在失敗恐懼和創業堅持中起到部分中介效應,H3得到驗證。由模型7可知,成長型思維對創業者自我效能感存在顯著的正向影響(β=0.680,p<0.001),在模型8加入交互項后,結果表明交互項對創業者自我效能感有顯著的正向影響(β=0.249,p<0.05),即成長型思維會削弱失敗恐懼對創業者自我效能感的負向影響,H4得到驗證。
本研究為進一步驗證成長型思維在失敗恐懼和自我效能感關系中的調節效應,采用簡單坡度分析法繪制調節效應圖,如圖2所示。該調節效應圖更為直觀地反映了成長型思維的調節作用,說明成長型思維的提高會削弱失敗恐懼對自我效能感的負向影響。
為進一步探究成長型思維能否在“失敗恐懼—自我效能感—創業堅持”中發揮中介作用,本研究通過對模型8進行有調節的中介效應檢驗,檢驗結果如表4所示:當創業者的成長型思維較低時,失敗恐懼通過自我效能感對創業堅持產生影響的間接效應值為-0.157,95%的置信區間為[-0.215,-0.096],不包含0,說明在低成長型思維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應顯著;
當創業者的成長型思維較高時,失敗恐懼通過自我效能感對創業堅持產生影響的間接效應值為-0.060,95%的置信區間為[-0.134,0.015],包含0,說明隨著成長型思維水平的提升,失敗恐懼更不容易通過降低創業者自我效能感來阻礙其堅持創業。因此,本文H5得到驗證。
五、 結論性評述
本文以全國范圍內的創業者為研究對象,以情緒認知評價理論為支撐,構建了一個成長型思維調節的自我效能感中介模型,探討失敗恐懼對創業者堅持行為的影響機制,在此基礎上根據316名創業者的調查數據對理論模型進行實證檢驗,研究發現:(1)創業者的失敗恐懼情緒對其創業堅持行為產生負向影響。這說明創業者的失敗恐懼情緒,可能會導致其萌發退出意愿,放棄堅持。(2)自我效能感在失敗恐懼和創業堅持之間發揮中介作用,創業者的失敗恐懼會通過降低其自我效能感,抑制其創業堅持行為。這說明
創業者的自我效能感對于經歷失敗等逆境后的創業堅持行為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3)成長型思維調節失敗恐懼對自我效能感的負向影響。尤其對于高成長型思維的創業者,他們在面對創業逆境或干擾時能有效應對并積極調適。這說明成長型思維對經歷失敗的創業者的自我效能感的恢復具有積極作用,因而對其后續的創業堅持決策和行為具有促進作用。
上述結論具有重要啟示意義:首先,創業者要學會管控自我情緒,正視失敗恐懼。在創業過程中密切關注個體情緒對創業決策的影響。在面對失敗恐懼時,創業者需要深刻認識個人負面情緒的產生,并采用正確的心態來應對和克服這種恐懼。甚至可以引導創業者將恐懼情緒轉化為前進動力,同時要加強自我激勵和情緒的自我調節,肯定自己、克服恐懼、增強創業信念。其次,創業者要重視認知差異,提升自我效能感。關注自我消極認知的形成,采取有效的自我調節策略調整認知評估過程。創業者可以養成定期復盤的習慣,總結并評價值得改進的地方,鍛煉自身對認知和思維的把控。與此同時,注重自我效能感的提升,樂觀評估自我達成目標的能力,增強創業警覺性和機會信心,克服創業過程中出現的困難與挑戰,持續推進創業進程。最后,注重創業心理教育,促進高校培養抗壓性創業人才。研究發現創業者的情緒和認知在創業堅持決策中發揮重要作用,尤其是成長性思維可以弱化負面情緒的消極作用。這啟發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應注重訓練學生的認知模式,指導學生了解自我認知和情緒的形成過程,并采取有效手段調控自身認知和情緒,且應注重學生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培養,通過強化創業心理教育幫助學生在面臨逆境時,消化并克服消極情緒、調整負面認知,提高自我效能感,培養學生的韌性和毅力,為未來持續從事創新創業活動提供心理能量。
本文尚有以下幾個方面還需完善:首先,樣本選取與數據收集方面的不足。本研究關注“在面對同樣復雜的環境下,為什么有些創業者會堅持創業,而有些創業者卻難以堅持”,然而在發放問卷的過程中,雖然設置了被試均為創業者,但是更多被試都是當前正在從事創業活動的個體,相對忽視了已經退出創業活動的個體。未來研究在探究失敗恐懼對創業堅持的影響機制時,可以按照有創業失敗經歷和無創業失敗經歷、當前正在從事創業活動或當前已經退出創業活動等方式對創業者進行分類,研究不同類型創業者的失敗恐懼對其創業堅持的影響,并且可以在更廣泛的地區選取更大的樣本量進行驗證。其次,在變量測量方面,本研究根據失敗恐懼的來源對其進行界定與測量,并結合中國當前創業活動的實際情況對Conroy[37]開發的失敗表現評估量表(PFAI)進行調整與修改。雖然該量表信效度得到檢驗,但由于失敗恐懼概念內涵具有模糊性和多樣性,且中國文化環境中很多創業失敗者避諱談論失敗恐懼,因此測量工具的科學性和有效性還需要進一步改進和完善。未來研究可以結合不同測量工具和方法來完善失敗恐懼的測量,同時從不同維度和方面來衡量失敗恐懼的特征,交叉驗證本研究的穩健性。
參考文獻:
[1]Bosma N,Hill S,Ionescu-Somers A,et al.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 2020/2021 global report[R].Global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Association,London Business School,2021.
[2]李慧慧,黃莎莎,孫俊華.心理資本對創業堅持的影響——內在動機與創業榜樣的調節作用[J].科技進步與對策,2022(22):919.
[3]Adomako S,Danso A,Uddin M,et al.Entrepreneurs optimism,cognitive style and persistence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 Research,2016,22(1):84108.
[4]Caliendo M,Goethner M,Weienberger,M. Entrepreneurial persistence beyond survival:
Measurement and determinants[J].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2020,58(3):617647.
[5]張秀娥.創業自我效能感對創業堅持的作用機制[J].社會科學家,2018(8):2430.
[6]Amoros J E,Ciiravegna L,Mandakovic V,et al.Necessity or opportunity? The effects of state fragil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n entrepreneurial efforts[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19,43(4):725750.
[7]龔亮華,楊杰.砥礪前行或中道而棄:創業逆境的認知效應及其對創業堅持的影響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21(12):4963.
[8]Conroy D E. Progr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multidimensional measure of fear of failure:
The performance failure appraisal inventory(PFAI)[J]. Anxiety,Stress & Coping,2001,14(4):431452.
[9]Cacciotti G,Hayton J C. Fear and entrepreneurship:
A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2015,17(2):165190
[10]Mcgrath R G. Exploratory learning,innovative capacity,and managerial oversight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1,44(1):118131.
[11]Shepherd D A,Haynie J M,Mcmullen J S. Confirmatory search as a useful heuristic? Testing the veracity of entrepreneurial conjectures [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12,27(6):637651.
[12]徐菊,陳德棉.非連續事件對創業學習的作用機制研究[J].科學學研究,2020(7):12601267.
[13]Lazarus R S. Emotion and adaptation[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14]**成,王震,祝振兵,等.基于情緒認知評價的員工績效壓力對親組織非倫理行為的影響研究[J].管理學報,2018(3):358365.
[15]Foo M D. Emotions and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 evaluation [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11,35(2):375393.
[16]Gimeno J,Folta T B,Cooper A C,et al.Survival of the fittest? Entrepreneurial human capital and the persistence of underperforming firm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7,42(4):750783.
[17]李煥榮,張興,張建平,等.堅持就是勝利嗎?創業堅持的研究述評與展望[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21(4):624.
[18]Klyver K,Honig B,Steffens P. Social support timing and persistence in nascent entrepreneurship:
Exploring when instrumental and emotional support is most effective [J].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18,51(3):709734.
[19]Ahsan M,Adomako S,Mole K F. Perceived institutional support and small venture performance:
The mediating role of entrepreneurial persistence
[J]. International Small Business Journal, 2021,39(1):1839.
[20]李華晶,Jintong Tang,王秀峰.技術人力資本、自有資金與創業成敗關系實證研究[J].當代經濟管理,2016(5):1924.
[21]黎常,朱玥,王永躍.創業激情對創業堅持行為的影響機制研究[J].科研管理,2018(9):134142.
[22]呂斐斐,鄧艷斌,賀小剛.家族期望與創業堅持:參考點影響效應研究[J].南開管理評論,2017(5):4155.
[23]歐紹華,李丹.創業韌性對創業堅持的影響機制研究——基于創業激情的中介作用[J].廣西財經學院學報,2023(1):3749.
[24]郝喜玲,王敬涵,陳雪.亦敵亦友:失敗恐懼對機會識別的雙向影響[J].軟科學,2023(4):8691.
[25]牛芳,張玉利,楊俊.堅持還是放棄?基于前景理論的新生創業者承諾升級研究[J].南開管理評論,2012(1):131141.
[26]何良興,張玉利.失敗恐懼與創業抉擇關系研究——寬容氛圍與創業精神的視角[J].研究與發展管理,2020(2):94105.
[27]張秀娥,王超,李帥.制度環境?創業自我效能感與創業意愿[J].科研管理,2022(5):5966.
[28]Bandura A.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J]. Advances in Behaviour Research & Therapy,1977,84(2):191215.
[29]Decastella K,Platow M J,Tamir M,et al. Beliefs about emotion:
Implications for avoidance-based emotion regulation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J]. Cognition and Emotion,2018,32(4):773795.
[30]周鍵,徐鳳增.創業者是天生的嗎——創業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應[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9(19):7480.
[31]郝喜玲,陳煊,杜晶晶,等.社會成本、失敗恐懼與創業努力[J].外國經濟與管理,2022(7):315.
[32]Boyd N G,Vozikis G S. The influence of self-efficacy on the development of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and actions[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94,18(4):6377.
[33]陳建安,莫琳玲,黃立佳.創業者因“我能”而拼湊:創業震蕩的調節效應[J].科技進步與對策,2021(24):18.
[34]張廣寧,泄玉珍,孟慶娜.成長型思維與創業行為傾向研究——基于創業失敗恐懼的多維度調節作用[J].科技進步與對策,2022(10):3240.
[35]申先軍.對成長型思維的固定型思維[J].清華管理評論,2022(10):1724.
[36]Baum J R,Locke E A. The Relationship of entrepreneurial traits, skill, and motivation to subsequent venture growth[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4,89(4):587.
[37]Conroy D E. Representational models associated with fear of failure in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2003,71(5):757784.
[38]Schwarzer R,Aristi B. Optimistic self-beliefs:
Assessment to general perceived self-efficacy in thriteen cultures[J]. World Psychology,1997,3(1):177190.
[責任編輯:高? 婷]
Hold on or Give up:
The Cognitive Effects of Fear of Failure
and Its Influence on Entrepreneurial Persistence
HAO Xiling, GOU Yaping, WANG Jinghan
(Colleg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ng Bu 23300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gnitive evaluation theory of emo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and boundary conditions of fear of failure on entrepreneurial persistence from two perspectives of emotion and cognition.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of 316 entrepreneurs, it is found that entrepreneurs with low fear of failure have higher self-efficacy and are more likely to persist in entrepreneurship. Self-efficacy plays an intermediary role between fear of failure and entrepreneurial persistence. Growth thinking reduces the negative effect of fear of failure on self-efficacy and it also reduces the negative effect of fear of failure on self-efficacy and promotes entrepreneurial persistence. According to the logic of “emotion-cognition-behavior”, the impact of fear of failure on entrepreneurial persistence is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trepreneurs emotions and cognition, which not only provides explanations and theoretical insights for entrepreneurs to quit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 but also provides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entrepreneurial persistence behavior.
Key Words:
fear of failure; entrepreneurial persistence; self-efficacy; growth thinking; cognitive evaluation theory of emotion;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entrepreneurial cognition
猜你喜歡 自我效能感 我國研究型高校圖書情報院系研究人員國際科研產出的影響因素研究現代情報(2016年12期)2017-01-16實習教師自我效能與職業認同的相關性研究高教探索(2016年11期)2017-01-11探究自我效能感理論下的高職英語自主學習策略考試周刊(2016年21期)2016-12-16自我效能感對高校大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影響新教育時代·教師版(2016年29期)2016-12-05高校教師歸因方式、自我效能感與工作績效的關系研究經濟師(2016年10期)2016-12-03淺析高職英語自主學習中自我效能感的培養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6年11期)2016-11-18淺論中職學生英語學習自我效能感的培養考試周刊(2016年68期)2016-09-21財會人員職業倦怠影響因素及管理建議研究財稅月刊(2016年5期)2016-08-03新課改下如何構建高中英語高效課堂考試周刊(2016年53期)2016-07-15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培養與提升成才之路(2016年15期)2016-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