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習社會主義發展簡史(完整),供大家參考。
只有認真學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才能夠更深刻領會十九大精神,才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獻策獻力。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指明了黨和國家事業前進方向,是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邁進新時代、開啟新征程的政治宣言,是舉旗定向、謀篇布局的奮斗綱領,是凝心聚力、興黨強國的行動指南,是指引中華民族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國夢”的指路明燈。大家紛紛表示,要認真學習宣傳貫徹落實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僅要堅持學、認真學更要學以致用,用新思想去開創新局面。
在十八大以來的五年,黨和國家事業之所以能夠取得舉世矚目的成績,最根本的在于我們黨確立了***在全黨的領導核心地位,在于有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進入新時代,實現新的目標任務,必須始終終堅決維護***的核心地位和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
我們要認識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地位、重大意義和科學內涵,高度自覺地用以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切實把這一強大思想武器轉化為實際工作中的具體應用。要學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必須要認清新時代背景下的的階段特征、主要矛盾和使命擔當,切實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努力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走在前列。
我們要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目標和具體部署,與實際工作相結合,要總覽全局、把握方向;要堅定信心,繼續推進;只有將新目標、新要求、新舉措與新時代結合,才能實現對具體同坐的再梳理、再謀劃和再提升,只有認真學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切實加強理論武裝、加強自身建設,才能為今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學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要有新境界、新擔當、新追求。在學習過程中不要追求形式花哨,要真正學懂弄透,用新思想理論實現政治覺悟、履職能力、作風標準的新提升,在樹牢“四個意識”、踐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做好表率;在學以致用、真抓實干,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地見效上做好表率;在強化政治責任、轉變作風、嚴于律己上做好表率,發揮好領導帶頭作用,形成了努力、自由、樂觀的氛圍,提升了大家對于新時代的期許。
上海市委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學習教育以來的第三次集中學習,市委書記李強主持會議并強調,學習改革開放史,必須深入貫徹落實******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勇于挑最重的擔子、啃最難啃的骨頭,更好發揮開路先鋒、示范引領、突破攻堅的作用,以敢闖敢試的精神狀態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闖關奪隘、攻堅克難,力爭形成不一般的改革開放成果,為服務全國改革開放大局作出更大貢獻。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們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改革開放史是一部當代史,我們都是改革開放的親歷者、參與者和見證者。正是由于改革開放,新中國迎來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正是由于改革開放,中國共產黨在長期執政條件下戰勝了各種風險挑戰,不斷與時俱進,永葆生機活力;
也正是由于改革開放,我們在世界上把社會主義的旗幟舉住了、舉穩了。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改革開放這一創造性的偉大實踐,深刻改變了中國經濟社會的面貌,使國家走向了富強,人民實現了富裕。從1978年到2019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從3624億元提高到超過100萬億元,躍居世界第二位;
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人均GOP從226美元上升到10000美元,貧困人口從2.5億減少到基本為零,人均期望壽命提高到78歲。所以,40多年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使我們的國家富強起來了,踏入中等發達國家的門檻,使我們的人民生活水平達到了小康水平,我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
如果說,我們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開辟了人民當家作主的中國歷史新紀元,那么,我們黨領導的改革開放這場新的偉大革命,則開辟了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新時期。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以來,我們黨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立足國情,在逐步擺脫蘇聯模式的基礎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進行了艱辛的探索。這期間改革開放每前進和深入一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明確和清晰一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也逐漸形成,這是我們黨在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理論結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指導下,我國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續快速發展起來,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地上煥發出勃勃生機,給人民帶來更多福祉,使中華民族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潮流,迎來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當然,改革開放也是有成本和代價的。沒有不付出成本的改革。改革是一個利益調整的過程,從長期看改革會讓所有人受益,但短期可能會讓一部分人承擔代價。改革是一場試驗,凡試驗都可能有對有錯,有成功有失敗。每一階段改革都是為了解決當時突出的矛盾,但同時可能引出新的矛盾,因此,需要與時俱進、不斷調整。中國改革開放是一個不斷總結經驗糾正失誤、與時俱進的過程。
實踐證明,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沒有中國社會主義的現代化。把改革開放貫穿于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就能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所以,通過學習改革開放史,我們要敢于迎難而上,突破攻堅,掀起深化改革開放的新熱潮,奮力創造新時代改革開放新奇跡。
最近,上海市召開基層黨建工作重點任務推進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關于加強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將四史學習教育決問題、推進事業發展上,全市黨員干部充滿熱情、創造、勇敢
汲取歷史經驗,把握歷史大勢。四史繁榮,印刷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和艱苦探索。我們要以大歷史觀的視野觀察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認識到新中國難以來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難以來臨,進一步加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實現兩個維護,理論上堅定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在疫情肆虐的今天,我們要經常回顧走過的路,比較別人的路,眺望前進的路,不斷從歷史人物和現代人物中學習他們的優秀品質,在現實生活中自覺提高黨性修養和政治意識,保護初心,保護使命
傳承歷史精神,堅守歷史使命。面對疫情的突發,共產黨員們挺身而出,肩負責任和使命,涌現出無數逆行者。他們就像我們革命的前輩們,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勇敢地奮斗在一線。他們是勇敢無私的逆行者,也是實踐時代使命的奮斗者。******非常重視歷史精神的學習傳承。他強調,堅定理想信念,保護共產黨人的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真正學習歷史精神,用歷史精神感動人,陶冶人,教育人,激發眾多黨員干部的歷史責任、感情、責任、信念,不忘初心,記住使命,永遠奮斗,可以說是四史學習教育的精華。
樹立歷史觀念,使用歷史方法。歷史相通,是前人留下的珍貴遺產。四史是記載,是沿革,是過去的事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不斷走向成熟的實踐史,是中國共產黨推動建設新中國的實踐史,是中國共產黨推動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實踐史,是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的實踐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歷史機會,我們必須堅持正確的歷史觀,與歷史同步,與時俱進,堅定四個自信,加強歷史擔當。把黨員先行落實到行動中,肩負著國家的重擔。在歷史中汲取勇氣和力量,努力奪取疫情對策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勝利。
我們要在“四史”學習教育中提高擔當作為。黨的奮斗史中涌現出無數革命先烈、英雄模范和時代先鋒,面臨各種困難挑戰,他們牢記宗旨、矢志不渝、犧牲奉獻,是我們的學習榜樣。我們應該在思想上謀大局,腳踏實地的學習,做充滿激情、富于創造、勇于擔當的新時代青年,努力為中國共產黨今后的歷史做出自己的貢獻。同時,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有助于提高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使頭腦更加清醒堅定,行動更加堅決有力。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組部部長陳希強調,把握組織部門特點和組工干部隊伍實際,引導機關黨員干部時刻銘記黨的光輝歷史,始終牢記黨的初心使命,切實扛起肩負的歷史責任,以“四個更加自覺”,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堅強組織保證。黨員干部當認真學習講話精神,力促“四個更進一步”。
更加自覺地學深悟透用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理論入腦入心更進一步。全黨在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率先垂范下,緊扣“四本必讀教材”,認真組織相關學習。一些基層單位經過前一階段的持續學習,已經基本完成學習任務,做到了學習上的先行一步、先學一步。但世界上從沒有一勞永逸、一蹴而就的學習,理論水平的深入精進,必然要于持續不斷地推進學習中實現。黨員干部當勤以新思想指導學黨史,對黨史中的人物和事件能夠放在彼時彼刻的情境下體味,多一些感同身受、多一份思考體味,在今昔對照之中,不斷武裝頭腦,堅定對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的深刻認知,堅定思想認同、認知認同、情感認同,增強學習的內生力,促進學習更進一步。
更加自覺地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實現信念如磐更進一步。黨員干部在學黨史中,當不斷鑄就對黨絕對忠誠的品格,更加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對共產主義必定實現的磐石信念。在學習中,要善于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深刻把握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決不做學習上淺嘗輒止、蜻蜓點水的無根浮萍。要充分了解百年風雨兼程中的不變初心,百年披荊斬棘中的磐石信念,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必由之路的歷史認同、實踐認同、信念認同。在古為今鑒、古為今用、資政育人中,讓共產黨人的初心更加熠熠生輝、使命更加厚重,干事創業更加激情澎湃,為民服務更加主動自覺。
更加自覺地傳承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在實踐之中強化為民擔當,實現為民服務更進一步。***總書記指出,新中國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要深刻認識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這些“來之不易”彰顯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彰顯共產黨人的紅色血脈傳承。學黨史就要認真學習領會重大事件、重要人物背后永不褪色的時代精神,通過學習百年歷史熔鑄的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遵義會議精神、長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更加堅定“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魚水深情,樹立人民至上的為民情懷,扛起“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實踐擔當,在老百姓大事小情的處理中見情懷、有溫度、有力度。
更加自覺地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立足本職,實現敬業精業更進一步。作為組工人,尤其要按照中組部“16字”部風要求,時刻嚴格要求自己,正視“四大考驗”,警惕“四種危險”,練就“七種能力”,一日當有一日之追求,一月當有一月之進益。真抓實干、勤于實踐,在促進政治建設、組織建設等各項建設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敢為人先、勇于開拓。敢于在組工工作、黨建工作等各項工作中,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精神,做出更多“從0到1”的創新性、原創性工作。奮力將“工匠精神”深度融入組工工作、黨建工作方方面面,以每名黨員每天每刻的一小步,實現9100多萬黨員昂首闊步的一大步,推進黨建引領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跨越。
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產生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站立于我國由大向強新的歷史方位,高瞻遠矚面向未來,體現出一系列重大理論創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結了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治國理政的成功經驗,貫通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揭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升華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點亮了強國復興的“思想燈塔”,成為新時代具有開創意義的開篇巨作,成為21世紀馬克思主義中最具創新特色、最具時代價值、最具指導意義的重大理論成果。作為一名基層教育工作者,我就這個問題談一點學習體會。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緊緊圍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課題展開,體現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要求,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具有鮮明的主題和主線。“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20世紀以來中國共產黨人兩個最核心的概念。而對這兩方面都有重要貢獻。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強調發展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此外還有自己的原創性貢獻,這就是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礎上又提了兩個有關“中國”的概念,一個是“中國話語”,一個是“中國方案”,我覺得這樣更有整體性,這是一個統一的整體,這就是我們中國人的大智慧、大思考、大邏輯。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多方面為黨的理論作出了原創性貢獻,對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理論淵源、歷史根據、本質特征、獨特優勢等作出了深刻回答;對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一系列戰略性、前瞻性、創造性的觀點,深刻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問題,內涵豐富、博大精深,成為這一思想的重要支柱。一是新時代觀。新時代觀特別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并指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是新時代觀的核心內容,也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邏輯起點。二是新發展理念。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追求中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中國發展中促進各國發展,共同**人類發展難題。以全面深化改革促進發展,新發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是我國發展理論的又一次重大創新。三是新黨建論。主要體現在以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將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強調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持之以恒,久久為功。致力于長期執政,進而開創根本區別于西方的政黨政治的發展道路。都是新黨建論的重要內容和特色,在理論和實踐上解決了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重大問題。四是新全球觀。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對“建設一個什么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重大問題的回答。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費正清在《偉大的中國革命》中寫道,“新中國初期的中國城市里,由于對中共的不斷增長的信任,是一片歡欣鼓舞。”為什么中國共產黨能夠始簡畢巨?為什么社會主義中國能打破學者福山“歷史終結論”的判斷?而且還閃耀了新的輝煌,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帶著這些問題,我們能夠在“四史”學習中找到答案。為更高效地推進“四史”學習教育,也要講求方法,具體來說,要做到“三要三不要”。
不要就“學”論“學”,要系統謀劃。東漢思想家王充指出,“知古不知今謂之陸沉,知今不知古謂之盲瞽”,即了解古代不了解現在是愚昧無知的,了解現在不了解古代和瞎子無二,他提倡的“古今法”在如今依舊值得借鑒。從“四史”內容本身來看,百年黨史、七十年新中國史、四十年改革開放史、五百年社會主義發展史,這并非是四段歷史的簡單接續,而是各時間段的包含交錯,因此不能簡單斷代,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注意時間上的縱向延伸,厘清發展脈絡,把握歷史規律,做到“胸有丘壑”。要注意內容上的橫向拓展,明晰歷史事件和實踐邏輯的上密切關聯,做到“胸有成竹”。
不要千人一面,要尊崇差異。“四史”學習教育的推進過程中,規定動作要整齊劃一,以體現嚴肅性、標準性和儀式感。比如對學習貫徹新思想這一工作重點的把握,對《中國共產黨史》等規定書目的學習,要同黨中央要求“對標”,拿黨章黨規“掃描”、用人民群眾新期待“透視”、同先輩先烈“對照”,從而加深對初心使命的感悟。但除了共同科目、規定動作,還是要鼓勵每類主體、每個單位有自己的特色,用百花齊放的成效讓黨員群眾看到“我們不一樣”。比如針對主體的不同,領導干部要示范引領,結合中心組學習、在線學習、講專題黨課等形式開展。黨員群眾要自覺踐行,積極參與主題黨日、主題宣講、知識競賽等活動。針對單位不同,對于廣大村居、“兩新”組織等基層黨組織和黨員,要打造一批通俗易懂、寓教于樂的學習載體;
對于青少年要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引導青少年進一步樹立正確歷史觀,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不要“坐而論學”,要“起而行之”。古人強調學習和實踐的聯系,宋代理學家張栻認為“行之力則知愈進,知之深則行愈達”,恩格斯也說過“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透過“四史”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可以為我們提供哪些科學的方法論遵循?譬如,整體化的歷史意識能讓我們在現實反思中堅定對中國共產黨執政的信心;
在具體工作中,克服狹隘的部門利益掣肘,破除本位主義的羈絆。再譬如,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矛盾論,能讓我們在厘清黨和國家發展面臨的深層次矛盾和重大問題時條分縷析,提高分析矛盾和解決矛盾的本領。
“辨方位而正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身處大變革的中國社會,我們既要看得見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也要尋得著一路走來的歷史根脈;
既要涵養世界眼光“閱盡人間春色”,也要對既有理論、行動邏輯繼續堅定和創造。節點易找,軌跡難尋,太陽底下其實沒什么新鮮事,熟知歷史才能正視當下面向未來,才能不憂不懼舉重若輕。
“一個人也好,一個政黨也好,最難得的就是歷經滄桑而初心不改、飽經風霜而本色依舊。”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起步之年,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對于提高黨員干部的素質能力水平、錘煉扎實工作作風,具有重要意義。作為新時代青年,更應當主動作為,在歷史中感悟為民服務的初心、體會“半條被子”的情義,從中汲取克難攻堅的力量,激發勇往直前的力量。
歷史的回音很厚重,余音繞梁而不絕于耳。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從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小小紅船起航,到如今成為承載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的巍巍巨輪,中國共產黨從弱小到強大的發展史,也是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強起來、富起來的進步史,更是中國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的歷程史。以史為鑒,可以知得失。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要高度重視此次黨史學習教育,深入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吃透、學透、悟透***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國之大者”做到心中有數。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以組織一次實地教育培訓、拍攝獻黨宣傳片、參觀黨史教育學習館、走訪革命老黨員、知識競答比賽、紅色故事演講等形式,讓學習在基層不走樣,真正和實際工作融會貫通,在全社會掀起愛黨敬黨的熱潮。
歷史的回音很嘹亮,鏗鏘有力且充滿希望。抗日戰爭、人民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每一次的轉身,都有沖鋒在前的黨員;
滅蟲災、抗洪水、戰非典、贏疫情,每一個關鍵時刻,都有黨員活躍的身影;
“三大攻堅戰”、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挑戰,每一個戰略部署,都有黨員與群眾心手相連的跳動。正是對于歷史的崇敬,讓每一個時期都涌現出可歌可泣的榜樣人物。***、楊靖宇、江姐、黃繼光等革命先烈,堅定信念、堅守秘密,不惜以身報國,“雖九死其猶未悔”;
李大釗、毛澤東、周恩來、鄧中夏等人,為救國求存而四處奔走,探索時代發展路徑,建設自信自強的新中國。英雄從歷史中走來,又將在新時代接軌。我們要扎實推進大數據、智能化與數字化,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實現經濟發展穩中求進,讓信仰之心熊熊燃燒,走好新時代長征路。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時代潮流浩浩湯湯。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增強對于自身身份的認同感、信念感,從黨史中汲取經驗和力量,感悟前人的精神品質,又要守正創新,堅守初心和使命,劈波斬浪、砥礪前行,在新時代書寫青春華章!
在動蕩的年代,無數有理想的青年扛起了救中國的重擔,在改革開放中,無數的青年人揮灑著自己的熱血和汗水,建設新中國。進入新時代,更是要靠無數的青年人肩負起強國圓夢的使命。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迅速席卷全球,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無數的有責任、有擔當的共產黨人站了出來,擋在群眾的前面,為人民利益舍生忘死的逆行,保護群眾的人身安全。在學習“四史”的過程中,通過回顧革命先輩的偉大事跡,從而反思自己所應肩負起的責任和使命,將個人才華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有機結合,肩負起歷史的責任和擔當。
近日,在區黨委、校黨支部號召下,我開始認真系統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通過研讀“四史”深入了解我黨走過的崢嶸歲月,體會我黨在革命和奮斗中的艱難歷程,從而堅定教育初心理想信念,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斷實踐創新,腳踏實地嘗試創造不平凡的成就。
“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黨的歷史是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通讀“四史”,我了解到中國共產黨人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團結帶領人民歷經抗美援朝、和平解放等艱苦時期,在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偉大實踐中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勇于變革、勇于創新,敢于面對曲折,勇于修正錯誤,攻克無數難關,創造了無數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
作為一名基層黨員教師,在“四史”學習過程中,我愈加清醒地認清世情國情,時刻以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涌現的許許多多的優秀人物為榜樣,學習他們的優秀品質,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實踐創新為引領,牢固樹立“教書育人,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及工作理念,把服務意識放在首位,不斷強化自身專業素養,
不斷增強工作的主動性、預見性和創造性,自覺把紀律和規矩時刻放在前面,以理論指導實踐,提升自身黨性修養和政治覺悟,潛移默化地把教師師德修養融入到學生的成長中,引導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發揮更多積極正向能量,力求使自身的教育教學工作及本職工作都有良性、健康發展。
以史鑒今、砥礪前行。通過“四史”學習我更加明確了教育教學工作的方向、目標,一定會持續謹守育人初心、勇擔教育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未來發展的政治理論基礎,是中國共產黨經歷重重磨難總結出來的真理,是黨和人民共同努力的智慧結晶。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提出,無疑是十九大上最大的亮點,而學習社會主義發展史,讓我學到了很多以前沒有接觸到的知識,也進一步理清了自己對黨的認識,更能夠幫助我們在新時代環境下清晰定位、找準方向。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最根本的是因為我們黨有******這個堅強的領導核心,有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導。社會主義發展史告訴我們,要堅決維護好****這個核心,堅決維護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決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強化“四個意識”,踐行入黨初心,弘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確保黨中央的決策落到實處。
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這在中華民族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這是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強大思想武器,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境界。我們要以新時代偉大創新理論引領偉大實踐,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隨著不斷學習黨課,積極參加黨內活動,自己覺得黨性覺悟在不斷的提高,看到十九大開幕式中,****連續講話兩個半小時,聲音始終保持鏗鏘有力,不急不緩,言語中透露出的自信使我看到了我們黨在以****為核心的領導下能夠始終堅持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報告中,****能夠指出當今的問題癥結所在,并能夠積極的提出解決方案,使我對我國的發展更加充滿信心,因此,我們一定要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好、領會好、貫徹好,自覺用新思想武裝自己的思想和頭腦,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堅決服從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緊密團結在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邁入新時代、開啟新征程、續寫新輝煌。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世界舉足輕重的大國,中國共產黨是世界第一大黨,黨員是黨的肌體的細胞,黨員合格,黨的組織才堅強有力。國家的強盛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結果,作為黨員,更要不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時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歷史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學好四史,了解過去才能把握今天,把握今天才能創造明天。從革命前輩的手里接過歷史的接力棒,我們這代人要做好承上啟下的歷史任務,不斷保持和發揚黨的勝利成果。深入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從歷史中找尋初心、激勵使命,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現實工作、更好走向未來。我們通過學習“四史”來激發自己的斗爭精神,無論將來會面臨什么樣的挑戰,都絕不做軟骨頭,堅持奮戰,勇于斗爭。
推薦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