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社區“規范化建設集中攻堅年”活動工作情況匯報,供大家參考。
自城鄉社區“規范化建設集中攻堅年”活動開展以來,*縣認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總體部署,以建設服務型社區黨組織為核心,以“六個規范化”建設為抓手,堅持早行動、早部署、早落實,精心組織、科學謀劃,穩步推進全縣城鄉社區規范化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一、開展社區規范化建設前全縣社區基本情況
*縣轄*個鎮*,共有*個社區,其中街道社區*個,鄉鎮社區*個。城市社區基本情況如下:辦公場所建設方面,城南街道*社區、*社區、*社區,*街道*塘社區、*社區,陵城街道*社區、*社區、*社區等8個社區擁有自已的辦公用房,其余4個社區主要靠租賃或借用辦公樓來辦公;
人員配備方面,12個城市街道社區共有社區“兩委”干部*名(交叉任職52人),其中大學以上學歷*名;
9個社區均配備有1名社區黨建組織員,每個社區編制干部5-7名,大學以上學歷都有1名以上。鎮社區基本情況如下:辦公場所建設方面,*個社區主要靠租賃或使用當地政府提供的臨時辦公用房進行辦公;
人員配備方面,15個鎮社區共有社區“兩委”干部*名(交叉任職31人),其中大學以上學歷*名,社區干部編制3-5名,大學以上學歷干部較少。
二、主要做法與成效
活動開展以來,我縣高度重視,把其作為今年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精心組織謀劃,有序、有力地推進活動順利開展。
(一)領導高度重視,營造濃厚氛圍。一是迅速傳達學習會議精神,形成抓社區規范化建設的共識。*市召開社區規范化建設活動動員大會后,我縣迅速行動,*市會后第二天,我縣召開四家班子領導會議,傳達了學習*市會議精神,明確了四家班子領導每人掛點聯系1-2個社區,在四家班子中形成共識,凝聚合力。二是深入調查研究,精心制定實施方案。今年五一過后,縣委書記、縣政府縣長,分別帶領四家班子領導和相關部門組成的兩個工作組,深入全縣27個城鄉社區,逐個進行調查調研,了解情況。在此基礎上,組織縣委組織部、民政局、街道辦、相關鎮精干力量,精心制定社區規范化建設總體方案,此外,按照“一社區一方案一規劃一預算一套班子”落實了每個社區改造方案、預算、責任領導和責任單位等,使規范化建設更有針對性。三是抽調精干力量,全面動員部署。*月*日,我縣召開了全縣城鄉社區“規范化建設集中攻堅年”活動動員會,在全縣迅速作了動員部署。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縣長為組長的城鄉社區“規范化建設集中攻堅年”活動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抽調了縣直各部門和各鎮的精兵強將共20多人,組成了秘書組、綜合宣傳組、指導督查組三個工作組,各鎮也相應建立了組織機構,形成了一級抓一級,上下聯動,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為了更好推進工作,期間我縣先后兩次組織了政府辦、組織部、民政局和三個街道辦的分管領導和業務骨干,以及各社區黨組織書記赴*、*、*等地進行學習,借鑒外地經驗,推進工作開展。
(二)堅持問題導向,突破三大瓶頸。從前期調研的情況來看,我縣社區現狀比較薄弱,存在較多的問題,特別是辦公場所不達標、社區干部編制少、建設資金短缺等等問題,成為制約社區規范化建設的三大瓶頸。對這些問題,我們不回避、不掩飾,堅持問題導向,單個擊破,逐個解決。一是采取無償劃撥、加高改造或者租賃、資產置換、資源整合、開發商無償提供等四個辦法解決辦公場所不達標的問題。縣委書記和縣長在帶領有關部門到社區調研時現場辦公,落實了*社區、*社區、*門社區、*社區4個城市社區的辦公用地,目前4個沒有辦公用房的城市社區的辦公用地問題全部解決,新興社區主體建設基本完成,*社區已經開始動工建設;
對有辦公用房,但面積不達到500平方米的社區,根據實際情況,可加高改造的就加高,不能加高的就在附近通過租賃方式,使其達標。目前*社區、*社區都通過這種方式解決了面積不達標的問題;
對一些辦公用房面積過小,無法改選提升的社區,采取資產置換的方式解決,如*圩社區土地雖然落實,但無法按標準進行規范,計劃通過置換旁邊社保中心在建大樓來解決,*社區辦公用房是危房,且面積狹小,通過置換舊自來水公司辦公樓的方式解決的計劃正在實施中;
對一些轄區內無資產可置換,又無法通過租賃、改造等解決的社區,則通過整合資源來解決,如*社區,通過整合轄區內老年大學建設老年人活動中心對社區居民開放解決,一些鄉鎮社區通過整合文化站解決社區辦公場所不足的問題。目前,15個鄉鎮社區辦公用房中,*社區外,其余社區均通過整合資源方法解決。二是通過增編、下派、招聘等三個方式解決社區人員不足的問題。當前我縣城市社區編制干部5人,鄉鎮3-5人,工作力量嚴重不足。經過前期調研,縣委決定城鄉社區干部編制全部增加至7名,目前相關部門正在辦理增編手續;
下派一批年輕公務員、選調生到社區任黨組織第一書記,目前,首批社區規范化建設示范點的*名社區黨組織第一書記已于*月3日奔赴崗位;
加大社區服務工作人員招聘等方式,配強配足社區工作人員。已配備社區黨建組織員9名,招聘社區專干12名。三是通過財政劃撥、項目爭取、社會捐助等三種方式解決資金問題。縣財政預算落實社區規范化建設經費*多萬元,目前,前期啟動經費*萬元已經劃撥到位,并按每個城市社區*萬元、鄉鎮社區*萬元的啟動經費進行了下撥;
民政部門通過申報自治區民政廳社區服務中心、服務站建設項目落實資金*萬元;
各鎮街道通過自籌、動員社會力量捐助等方式共落實資金*萬元。此外,起動了提高城鄉社區干部待遇工作,以鄉鎮社區干部工資每人每月調增不少于*元、街道社區干部工資每人每月調增不少于*元的標準,已向縣政府提交申請,相關手續正在進一步的落實中。
(三)注重方式方法,統籌開展活動。一是注重頂層設計,全局謀劃。召開了社區規范化建設工作協調會,為社區規范化建設開設了項目建設專用綠色通道。二是注重點面結合,穩步推進。目前我們確定了5個城市社區和4個鄉鎮社區作為示范點,以點帶面,推動規范化建設扎實開展。目前5個示范點已全面開工,預計在5月底可陸續完成建設投入使用。其余有辦用房的社區也正在按照“六個規范化”建設標準進行提升。三是注重突出特色,貼近居民需求。堅持“一社區一特色”的原則,按照社區“六個規范化”建設標準和“一廳六室兩欄兩中心”的功能設置要求,逐項進行對照規劃。在此基礎上,組織全縣街道、社區干部、網絡化管理小組長深入居民小區,采取“一戶一表”的形式,摸清了轄區戶籍數、人口總量、居民公共服務需求、社區配套設施建設要求和對社區規范化建設的建議意見,并采取“一社區一冊”的辦法建立了社區規范化建設工作臺賬,全面掌握了各社區基本情況,力求設置服務項目切合社區實際和居民需求,彰顯社區特色。
三、存在問題和下一步打算
活動開展以來,我們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與*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與居民群眾的期盼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推進工作還存在一些困難。主要表現在:全縣27個社區總體來說基礎還比較薄弱,嚴格落實規范化建設要求工作量比較大;
社區規范化建設整體水平、檔次不高。目前雖然預計通過各種辦法可達到規范化建設要求,但是整體上檔次不夠高,大多數社區服務場所300至500平方米,服務設施和服務水平還不能滿足居民需要。下一步,一是督促相關鎮及街道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抓好規范化建設;
二是加快鎮改街、村改居的步伐,確保工作依法依規、有序推進;
三是按照“一社區一特色”的思路,相應設立符合其社區居民需求的特色服務項目,真正使社區規范化建設超到便民、惠民的作用;
四是突出解決重點問題。對辦公場所出租的問題,成立專門工作組,在月底全部清理完畢;
五是加大宣傳力度,整合社會各界力量推動社區規范化建設,想方設法調動*縣的成功人士、企業家等各界人士參與到社區建設中來,積極為社區建設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