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文地理實習報告總結范本,供大家參考。
人文地理實習報告總結
(一)**公路實習
?
1.實習目的:認識實習中所見到的有代表性的三大類巖,并學會區(qū)分它們。
?
2. 實習區(qū)位置:臨安市地處揚子地背斜,不同時代地質構造線的方向北東南西向,近東西向延伸的杭徽公路正好切穿了臨安市境內不同時代的地層,包括震旦系、寒武系、奧陶系、志留系、泥盆系和侏羅系等,還有大型的花崗巖侵入體,為實習觀測不同特征的地層露頭提供了條件。
?
3. 主要內容:
?
(1)硅質巖
?
我們首先來到了青山湖大橋往板橋轉彎處的硅質巖觀測點,看到山體表面大部分為黑色,小部分裸露的微微泛黃。硅質巖,即沉積巖中以二氧化硅為主要成分的巖石。也稱燧石巖。其主要礦物成分是自生石英、玉髓和蛋白石。硅質巖分為3類:①生物硅質巖,②化學硅質巖,③凝灰硅質巖。我們看到的硅質巖呈黑色主要是因為其中混有一定含量的雜質,屬于化學沉積巖。
?
(2)花崗斑巖
?
接著我們來到了牧家橋,那里燕山期的花崗斑巖是酸性火成侵入巖,主要顏色為肉紅色,還有一些是灰白色,是由于巖石分化的原因。花崗斑巖是指具
?
有似斑狀結構的花崗巖,其礦物成分與花崗巖相同。花崗斑巖上的斑晶含量一般為15-20%,主要為石英和長石,有時也有黑云母和角閃石。鉀長石為正長石或透長石。黑云母和角閃石有時可見暗化邊。斑晶通常被基質熔蝕,基質呈微花崗結構。
?
(3)凝灰?guī)r
?
我們的下一站是徐家塢,那里是凝灰?guī)r的觀測點。這兒的凝灰?guī)r以灰白色為主,屬于火山沉積巖,大約是在侏羅和白堊時期大約1-2億年前形成的,在水中沉積而成。凝灰?guī)r:是一種火山碎屑巖引,其組成的火山碎屑物質
?
有50%以上的顆粒直徑小于2毫米,成分主要是火山灰,外貌疏松多孔,粗糙,有層理,顏色多樣,有黑色、紫色、紅色、白色、淡綠色等。由于它的組成成分,凝灰?guī)r的解理性和層理性較差。
?
(4)板巖
?
我們的最后一站是藻溪鎮(zhèn),這里是板巖的觀測點。藻溪鎮(zhèn)的板巖是變質結構板狀構造的變質巖。板巖是具有板狀結構,基本沒有重結晶的巖石,是一種變質巖,原巖為泥質、粉質或中性凝灰?guī)r,沿板理方向可以剝成薄片。
?
板巖的顏色隨其所含有的雜質不同而變化。藻溪鎮(zhèn)的板巖綠泥石含量較多,因此看上去為灰綠色。板巖由泥質巖變質而來,在變質過程中,里面的鐵元素被氧化,這也是板巖發(fā)黃的原因。
?
(二)瑞晶洞實習
?
1.實習目的:了解瑞晶洞形成過程,并加深對課程中地層、地質構造和地貌等內容的理解。
?
2.實習區(qū)位置:臨安市內的瑞晶洞是一處地下石灰?guī)r溶洞,發(fā)育在5億年前的晚寒武紀,洞口向南,洞體按自然組合劃分為七廳。
?
瑞晶溶洞的形成是石灰?guī)r地區(qū)地下水長期溶蝕的結果,石灰?guī)r里不溶性的碳酸鈣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轉化為微溶性的碳酸氫鈣。由于石灰?guī)r層各部分含石灰質多少不同,被侵蝕的程度不同,就逐漸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態(tài)、陡峭秀麗的山峰和奇異景觀的溶洞。
?
3.瑞晶洞中的一些代表性地貌及形成機制:
?
(1)石菊花
?
石菊花是石灰?guī)r溶洞的特有品種,在洞內有著大量的石菊花。大大小小的石菊花布滿洞頂,形態(tài)各異。石花的化學成分為碳酸鈣,由針狀、細柱狀晶體組成,其多直接長在石灰?guī)r石上。石化是包氣帶毛細滲水的產物,即含碳酸鈣的地下水通過巖石縫隙緩慢從巖石中滲出,碳酸鈣中氧氣不斷溢出,形成結晶。
?
(2)石筍、石鐘乳、石柱
?
洞中長著高大的石筍和石鐘乳。石筍是直立在洞里的尖錐體。當飽含著碳酸鈣的水通過洞頂?shù)牧严兜沃炼吹祝捎谠诙囱▋扔袝r溫度較高,水分蒸發(fā),水中二氧化碳溶解量減少,鈣質析出,沉積在洞底,日積月累自下向上生長的就形成了石筍,自上而下生長的則形成了石鐘乳。
?
洞中還能看到幾根石柱,貫通底部和頂部。這是由于石筍和石鐘乳不斷生長,最后連在一起形成了這種柱狀物。
?
(3)石幔簾
?
在溶洞的四廳中我看到一幅壯觀的場面,一高達30米左右的“接天帷幔”矗立在廳中,那是有一連串層次的石蓮臺、石瀑布構成的石幔。洞廳中還掛著一連串的石旗和石簾。石幔是由于滲透的水中碳酸鈣沿溶洞壁向下沉淀成層狀堆積而成,其形狀如布幔。
?
(4)邊石壩
?
在洞底出現(xiàn)了一些隆起的像河壩一樣高為幾厘米至幾十厘米的壟崗狀地貌,這就是邊石壩。它是由滲透水中的碳酸鈣沉積而成的
?
4.溶洞的塌陷、斷裂構造、石柱的錯斷現(xiàn)象
?
溶洞形成后,由于某些地段發(fā)生了輕微地殼運動,洞廳中被水侵蝕過的層面發(fā)生了塌陷;地殼的下沉使原本在同一平面的巖層被拉伸,形成了斷裂構造;原本筆直的的石柱也由于地殼的下沉,導致中部被拉伸而斷裂,這就是石柱的錯段現(xiàn)象。
?
(三)實習總結
?
這次實習我收獲頗豐,不僅見到了美麗的溶洞地貌,感受到了美妙的大自然風光,也進一步了解了三大類巖石的特征和構造,加深了對課程中地層、地質構造和地貌等內容的理解。
?
更重要的是,這次野外實習鍛煉了我的實踐動手能力,我學會了對地貌的觀察,內容的描述,數(shù)據(jù)的記錄等野外工作方法。當然還有許多不明白的問題,應該與老師多多探討,這樣有利于知識與實踐的結合。
推薦訪問:人文地理 范本 實習報告 人文地理實習報告總結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