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安徽省手術室醫護人員電外科煙霧防護知信行現狀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

時間:2023-08-27 11:00:03 來源:網友投稿

陳庭庭

近年來,隨著手術技術成熟,手術量增多,電外科通過電流可對組織進行止血、切割而被廣泛應用于外科手術。使用電外科設備時,電流導致組織迅速升溫蒸發而產生的可見或微觀煙霧[1]。電外科煙霧中包含苯、一氧化碳、丙烯腈和肺損傷顆粒等百余種有毒物質,對手術醫護人員皮膚、呼吸道等多系統造成嚴重危害[2-3],一些含有感染或傳染性病原體(如HPV、HIV病毒)的煙霧易引起醫護人員的職業暴露[4]。美國手術室注冊護士協會(AORN)、國際圍手術期護士聯合會(IFPN)、歐洲手術室護士協會(EORNA)、亞太組織(APAC)等總結了手術煙霧的職業危害,建議優化手術無煙環境,制定國家政策和無煙協議外,還強調對相關人員定期進行煙霧防護培訓[5-6]。外科醫生很少主動采用煙霧防護設備,手術室護士普遍缺乏對手術煙霧的了解[7],較少討論對手術煙霧的防護態度[8],且大多數人未能對手術煙霧采取適當的自我保護行為[9],麻醉醫生對煙霧的防護更是鮮有報道。本研究納入外科醫生、手術室護士、麻醉醫生進行調查,旨在充分了解手術室醫護人員對手術煙霧的認知情況以及相關防護措施在臨床應用的現狀。

1.1 研究對象

采用方便抽樣法,于2022年3月-4月對安徽省8所三級綜合醫院117名外科醫生、87名麻醉醫生和118名手術室護士,共322名醫護人員進行問卷調查。納入標準:(1)已獲得執業資格的醫生、護士;(2)具備至少六個月的手術室工作經驗。排除標準:不愿意參加本研究。

1.2 調查工具

本研究基于文獻與手術煙霧防護指南構建初步問卷,由來自四個省的6名手術室護理與管理等方面的專家進行咨詢,擬定了最終問卷,共包含一般資料、電外科煙霧防護知識、態度、行為4個維度。一般資料包含調查對象年齡、性別、職稱、手術室工作年限、是否參加過電外科煙霧相關培訓及接受培訓途徑;防護知識部分共15項,選對為1分,最高為15分;防護態度與行為部分分別12項,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最低12分,最高60分。分值越高表明醫護人員對電外科煙霧防護知識、態度及行為水平越高。通過專家咨詢,問卷修改后總內容效度系數(CVI)為0.851;隨機選取某三級醫院外科醫生、手術室護士、麻醉科醫生各10名進行預調查,得到總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784,半個月后向30位醫護人員重新發放該問卷,得到重測系數為0.802。

1.3 調查方法

電話及郵件聯系符合納入標準的手術室醫護人員,講解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目的及問卷填寫注意事項,填寫時間為5~15min,向其發放線上(問卷星)或線下(紙質)問卷。連續10項條目均選同一項、完成時間小于3min視為無效問卷。

1.4 統計學方法

2.1 調查對象的一般資料

本次調查向符合條件的有電外科工作經驗的322名醫護人員發放問卷,回收問卷308份,有效回收率為95.7%。參加本研究的308名醫護人員分別來自安徽省8所三級綜合醫院,外科醫生110名(35.7%),麻醉醫生84名(27.3%),手術室護士114名(37.0%);其中,男性164名(53.2%)、女性144(46.8%);年齡 22~55歲,平均(33.11±6.79)歲;學歷:大專及以下36名(11.7%),本科131 名(42.5%),碩士141名(45.8%); 職稱:初級98名(31.9%),中級176名(57.1%),高級34名(11.0%);手術室工作年限:10年及以內140名(45.5%),11~20年87名(28.2%),21~30年59名(19.2%),30年以上22 名(7.1%);曾接受過電外科煙霧防護培訓87名(28.2%);培訓途徑:接受≤1種途徑培訓252名(81.8%),接受2種途徑培訓33名(10.7%),接受3種及以上23名(7.5%)。

2.2 手術室醫護人員對電外科煙霧防護知信行現狀,表1~2

表1 手術室醫護人員對電外科煙霧防護知信行得分最高的3個條目(n=308)

表2 手術室醫護人員對電外科煙霧防護知信行得分最低的3個條目(n=308)

知識維度得分為(6.86±2.14),得分率為45.70%(6.86/15);態度維度得分為(48.86±4.12)分,得分率為81.43%(48.86/60);行為維度得分為(37.63±4.13),得分率為62.72%(37.63/60),知信行總分為(93.35±10.65),得分率為69.15%(93.35/135)。

2.3 不同特征手術室醫護人員對電外科煙霧防護知信行得分的比較,表3

表3 不同特征手術室醫護人員對電外科煙霧防護知信行得分比較(n=308) (分,

結果顯示,不同職業、工作年限、學歷、接受相關培訓、培訓途徑的電外科煙霧防護知識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不同職業、培訓途徑的電外科煙霧防護態度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不同職業、工作年限、職稱、接受相關培訓的電外科煙霧防護行為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職業、工作年限、職稱、接受相關培訓、培訓途徑的電外科煙霧防護知信行總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4 手術室醫護人員電外科煙霧防護知信行影響因素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表4~5

表4 變量賦值

表5 手術室醫護人員電外科煙霧防護知信行總分影響因素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將手術室醫護人員電外科煙霧防護知信行總分作為因變量,以單因素分析中有統計學意義(P<0.05)的職業、工作年限、職稱、接受相關培訓、培訓途徑等因素作為自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 工作年限、接受培訓、培訓途徑是手術室醫護人員電外科煙霧防護知信行的影響因素(P<0.05)。

3.1 手術室醫護人員電外科煙霧防護知信行現狀

3.1.1手術室醫護人員電外科煙霧防護態度較好,但相關知識掌握不佳 本調查結果顯示,手術室醫護人員電外科煙霧防護知識得分為(6.86±2.14),得分率為45.70%,低于Yu等[10]研究中的知識水平(53.3%),本研究中88.0%以上的醫護人員為本科及以上學歷,但對電外科煙霧防護知識掌握度反而更低,可能與本研究中僅28.2%的人曾接受過電外科煙霧防護培訓,僅18.2%的醫護人員通過兩種及以上的途徑接受相關培訓有關。醫院及手術科室開展手術煙霧防護培訓有限,導致手術室醫護人員缺乏對手術煙霧防護的重要性認知,可能與我國缺乏相關指南及共識規范手術室煙霧水平及防護要求有關。本調查中,知識維度評分最低的3個條目是“哪些組織進行切割時產生的煙霧顆粒最多?” “開放性手術產生的煙霧是否比腔鏡手術產生的煙霧更聚集?” “醫護人員是否因手術煙霧而傳染HPV、HIV等病毒性疾病?”。電外科產生的煙霧顆粒根據電灼組織的不同,手術煙霧顆粒的質量濃度和尺寸分布存在顯著差異[11]。相比于開放手術,從腹腔鏡套管釋放的煙霧通常比開放手術產生的煙霧更集中,向特定方向以相對高速氣流噴向外科醫生或其他手術人員,從而使其暴露在更高濃度煙霧中[12]。另外,產生的有毒煙霧在封閉的腹腔環境中可能被患者全身吸收,從事HPV感染患者電外科手術的醫生有感染 HPV 的風險。對手術煙霧特性及危害了解較少,可能造成手術室醫護人員缺乏防護意識,且對手術煙霧基本知識了解是開展防護的前提,應通過提供多途徑、多學科結合的手術煙霧知識教育對提高防護態度、采取正確防護行為具有重要意義。

3.1.2手術室醫護人員電外科煙霧防護行為水平亟待提高 本調查結果顯示,手術室醫護人員電外科煙霧防護行為得分為(37.63±4.13),得分率為62.72%,行為得分較低的三個條目為“采用移動排煙設備進行手術煙霧防護”“采用高過濾口罩(如N95口罩)進行手術煙霧防護”“采用自制輸液器管腹腔鏡排煙裝置減少腹腔內煙霧聚集”。表明手術室醫護人員采取措施進行電外科煙霧防護的主動性較差,可能與醫院尚未配備完善的排煙設備及高過濾口罩有關;其次,手術團隊缺乏煙霧防護共識,無人主導煙霧防護行為及標準化預防。外科 N95 口罩已獲得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與健康研究所 (NIOSH)和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 的批準,可以過濾至少 95% 的空氣中顆粒物,N95 已成為手術室醫護人員電外科煙霧的首選個人防護設備[13]。雖然足夠的手術室層流和使用高過濾效率的面罩可以適當減少煙霧對人體的危害,但防止手術煙霧的最有效方法是使用移動排煙裝置。因此,醫院需增加手術室煙霧防護投入,積極引進效果好、噪音低、不影響手術操作的移動排煙設備,關注高過濾口罩使用率,促進醫護人員煙霧預防行為的積極轉變,改善手術室“無煙”環境。

3.2 手術室醫護人員電外科煙霧防護知信行影響因素分析

本調查結果顯示,工作年限、接受相關培訓及培訓途徑是手術室醫護人員電外科煙霧防護知信行的影響因素(P<0.05)。工作年限越長手術室經驗越豐富,高年資醫護人員更善于從日常手術配合及操作中總結煙霧產生的規律及感受手術煙霧對自身的影響,從而愿意采取相應措施預防手術煙霧。因此,應加強低年資醫生與護士煙霧防護教育。對醫護人員的培訓不僅增加其知識積累,還能激發學習興趣,滿足學習需求,從而促進行為改變[14]。因此,手術科室應制訂并開展手術室煙霧防護培訓計劃。本研究中培訓途徑亦是影響煙霧防護知信行的因素,多途徑培訓可以從理論灌輸、科室品管圈活動、信息化平臺指導、情景模擬、現場指導等多方式結合并進行口頭提問、書面考核驗證培訓效果,充分發揮醫護人員的自主性,提高培訓效率,增強“無煙”意識,采取“無煙”行動。

本研究調查了手術室醫護人員電外科煙霧防護知信行水平,其防護態度較積極,防護知識和行為水平較差,亟待提高。工作年限、是否接受過相關培訓、培訓途徑是其電外科煙霧防護知信行水平的影響因素,應為低年資的醫生與護士提供多途徑、多學科結合的手術煙霧知識教育。醫院管理者需積極引進移動排煙設備,關注高過濾口罩使用率,促進醫護人員煙霧預防行為的積極轉變,推動創建無煙手術室。本研究的不足是僅調查安徽省308名手術室醫護人員,建議進一步擴大樣本及調查范圍,為構建手術室電外科煙霧防護策略提供參考。

猜你喜歡煙霧年限外科影響種公牛使用年限的幾個因素與解決辦法現代畜牧科技(2021年4期)2021-07-21薄如蟬翼輕若煙霧小學閱讀指南·低年級版(2021年3期)2021-03-19肩肘外科進展與展望中華肩肘外科電子雜志(2020年1期)2020-08-24影視劇“煙霧繚繞”就該取消評優華人時刊(2019年13期)2019-11-263例肺動靜脈瘺的外科治療心肺血管病雜志(2019年4期)2019-06-27咸陽鎖緊煙霧與塵土當代陜西(2017年12期)2018-01-19不同產地、生長年限銀杏葉總多酚含量比較中成藥(2017年6期)2017-06-13體外發酵法評定不同茬次和生長年限苜蓿的營養價值動物營養學報(2015年3期)2016-01-07扁平足的外科治療進展中國當代醫藥(2015年22期)2015-03-01哪些胰腺“病變”不需要外科治療肝膽胰外科雜志(2015年4期)2015-02-27

推薦訪問:安徽省 手術室 醫護人員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