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娥
語文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而課堂導語更是藝術中的藝術,每一節課開場白的好壞關系到是否能充分利用課堂每一分鐘,直接影響到課堂的效率。
常言道:響鼓還需重錘敲。如果說一節課是響鼓,那么導語則是重錘的第一錘。一定要渾厚激越,聲聲寄到學生的心扉上,讓學生的思維在碰撞中產生智慧的火花,消除其他課程延續思維或心理雜念的干擾,把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來,饒有興趣的投入到新的學習情境中去,提高學習效率。
一、回顧導入
孔子云:溫故而知新。回顧舊知識是導入新課的常用方法。如在教授《致橡樹》是,這樣設計導語:本單元是十個十個單元,一路走來,我們領略了毛澤東的萬丈豪情,體味了詩人艾青的赤子情懷,而此刻,我們還將與一株美麗的木棉樹相逢,傾聽一位不平凡女性發出的愛情宣言。簡單的幾句話不僅點明了前兩篇課文的風格,也交代了新課的主要內容,引起學生對前兩課內容的回憶,從而更好的投入到新課學習中去。
二、情境導入
平時的生活和課文中所描繪的情景有著很大的差別,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能創設出一個與課文相符合的情景,能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進入角色,將會對提高課堂效率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學習《鴻門宴》是,我首先讓學生聽歌曲《霸王別姬》,音樂聲響起,學生立即被歌曲中所體現出來的項羽對虞姬的萬丈豪情以及英雄末路無奈深深吸引,然后我問:“曾經是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項羽,怎么會淪落到這樣一種下場呢?讓我們來看一下司馬遷是如何告訴我們的。“這樣便將學生得思維引入到了恰當的軌道,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進入角色。
三、由面到點導入
學生學習知識是由點到面的積累,由特殊到一般的轉變。我們在導入課文時則可反其道而行之,有一般情況落實到特殊的一篇課文中來,這樣便于學生接受和理解。如在學習《念奴嬌? 赤壁懷古》時這樣導入:“許多古人,每次見到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懷,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死啊”范仲淹臨洞庭憂蒼生,歐陽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們心為山動,情為水發,錦文華章噴涌而出,留下許多千古絕唱。宋代文豪蘇東坡來到歷經滄桑的赤壁古戰場,同樣情難自已,醉書一曲《念奴嬌》,讓后人傳唱。
四、故事導入
許多老師都有這樣的感覺,課堂上提到課本外的內容時,學生的積極性很高,教師如能根據學生這一特點,以一些故事來導入課文,無疑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拿來主義》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導語:天津有位作家叫馮驥才,他訪問法國時,再一次歡迎宴會上,外國記者接二連三向他提問。其中一位記者問:尊敬的馮先生,歸國改革開放,學習西方資產階級的東西,你們就不擔心變成資產主義么?馮先生回答說:“不!人吃了豬肉不會變成豬,吃了牛肉不會變成牛。”他幽默機智的回答,博得了滿堂喝彩。是的,我們學習資本主義的東西,不會變成資本主義,只要我們堅持正確的原則,就一定能成功,這個原則就是“拿來主義”這是學生立即問:什么是拿來主義,于是便乘機導入課文的學習
五、對聯導入
對聯是我國傳統文化之一,對于它,學生知道的不多,但都很想了解。教師如抓住學生的求知欲,進行適當的引導,便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在學習《紀念劉和珍君》時,我現在黑板上寫下這樣一幅對聯:死了倒也罷了,若不想到二位有老母依閭,親朋盼信。活著又怎么著,無非多經幾番的槍聲驚耳,彈雨淋頭,學生讀著對聯,興趣倍增。對于對聯中描繪的悲慘命運深感同情。然而我說:這幅對聯是周作人先生為紀念在三 一八慘案中犧牲的劉和珍和楊德群兩人而做的,周作人對兩人的悲慘遭遇深感同情,對當時的黑暗現實進行了深刻揭露,對于兩人的遭遇,魯迅先生也拿起他那匕首般的筆,寫下了《紀念劉和珍君》根據對聯,學生很快體會出課文中坐著的悲憤之情,理解文章方便了很多。
語文教學的綜合性的特點,決定了語文課堂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因此,導語設計也不能刻板單一,應力求花樣翻新,多姿多彩。在新課導語設計上,除上述事例外,還有審題導入、圖示導入、提示問題導入、提煉觀點導入、介紹背景導入、針對語病導入、點出人物導入等。這里,我們要強調的是不管采用哪一種導語設計,都要為全課的教學目的和教學重點服務,與講課的內容緊密相連,自然銜接。具體來說,一是避免落入俗套,給學生以新鮮感,造成一種良好的學習心態。二是不故弄玄虛,嘩眾取寵,給學生以實實在在的收獲,三是開明宗義,單刀直入,用簡潔、生動的語言表達豐富的內容。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一個好的開頭是師生間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橋梁,它既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又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為整節課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是整個教學活動進行的生動、活潑、自然。
猜你喜歡劉和珍導語對聯細讀品味,勾勒劉和珍君的形象語文世界(教師版)(2022年4期)2022-06-02導語山西農業科學(2021年12期)2021-12-16陽光作文評點報·低幼版(2020年18期)2020-05-28曲折盤旋 欲吐還吞——試析《記念劉和珍君》的抒情特色新世紀智能(高一語文)(2019年11期)2020-01-13本期專欄導語首都公共衛生(2019年5期)2019-05-21導語戲曲研究(2017年2期)2017-11-13《紀念劉和珍君》的情感觸動參花(上)(2016年8期)2016-08-23《記念劉和珍君》反諷策略的運用語文知識(2014年10期)2014-02-28對聯知識小問答對聯(2011年2期)2011-11-19自對在對聯中的作用對聯(2011年22期)2011-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