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南年
寫文章的時候,小伙伴總是疑惑:“這篇文我自己可喜歡了,特別真情實感,怎么大家讀著都沒感覺?”我讀完,覺得大概是我初寫作時也老遇到的問題——故事性不強。
“可就只發生過這幾件事啊,怎么辦?”小伙伴追問,“我不想編瞎話呀。”那就……技巧來湊吧!
下面,我要圍繞著如何討巧地把握文章節奏、讓讀者走進文章內容,分享寫作10年來,我摸索+偷師總結的干貨!
1引人入勝法
萬事開頭難,寫文更是。實不相瞞,我經常廢棄掉加起來有七八百字的開頭,甚至明明腦袋里有故事,但就是想不出該怎么引入,怎么辦呢?
寫文章,就是為了讓別人沉浸在文字中,讀進去了,就get到了作者的所思所想!那么在開頭第一句吸引住讀者就很重要,我推薦給大家的方法是“懸疑法”。
細分的話,這種方法也有兩種寫法——情緒入手和故事入手。我第一次嘗到它的甜頭,就是情緒入手。
情緒入手例子:我逃跑了,在馬戲團后臺瞥見那一幕時,我差點兒叫出聲來,心里像滾動著燙手的山芋,咚咚咚跳個不停。正值下班高峰期,街道上車水馬龍,汽笛聲和我的思緒一樣凌亂。黃昏的天空很漂亮,原本這應該是個跟天空一樣漂亮的日子。
雖然除了“馬戲團”,什么都沒提,但開頭我用“逃跑”制造了緊迫感,“那一幕”制造了懸疑感,再用心理描寫加雜亂的環境描寫營造了氛圍。最后加上“原本這應該”,對應的就是“但是”,但是什么呢?后面就可以開始寫故事了呀。
相對于情緒,故事入手更簡潔一些,也不會“言多必失”——因為情緒沒描寫到位,反而讓人覺得累贅,徹底不想讀了。人都是有好奇心的,你只要拋出一個沒有答案的事件,就是一個引人的開頭。
故事入手例子:小明很確定,昨晚自己離開實驗室時,那名流浪漢還沒躺在里面。可有鑰匙的同學全都說,自己最近根本沒來過。
一句話,就制造了矛盾及懸念,還交代了人物與背景。
2爬山法
引人入勝、“帶節奏”的開頭只是成功了一半,如何讓文章不被吐槽“沒內容”或者“爛尾”、讓它既有故事性又完整呢?如果有故事可寫,當然可以筆下再生花,但這里主要說,在情節不夠的情況下,如何讓文章的完成度高起來。
其實故事性不強不一定是缺情節的“鍋”,可能只是講述得太平淡,情節設置沒有節奏感,就像把一只幼崽天鵝丟進鴨子群,大家可能都發現不了這原是只天鵝。
這里介紹一個簡單實用的“爬山法”。不能熟練使用時,可以分1、2、3節去寫,這樣既能給自己理清節奏,還可以清晰地引領讀者。
舉個最常見的、兩個人的故事發展線:第一節,大概交代一下人物與故事背景,比如周小安和陳果能成為朋友,僅僅是因為,那個清晨周小安握著被撕爛的試卷在教室門口罰站,眼淚一滴滴往下落,陳果蹦蹦跳跳地跑過來,塞給了她一根棒棒糖……(采用“那一天”“某某某認識某某某”等標準句式,像山前那一段緩坡);第二節,寫兩人增進感情的事兒,就像開始爬緩坡,但注意,里面至少要安排一件具體事例;第三節,兩個人感情升到一個小高峰,再下降一點兒。用一兩件事去推,或者用一個具體事例等內容,但是,這里通常可以設置個轉折,兩個人之間可以發生一些矛盾;第四節,矛盾稍微緩和時,出現更大的矛盾,像爬一個陡坡;第五節,情緒輸入加一個迅速反轉的感情暴擊,結局。這樣寫一個情緒和情節都相對完整的故事,其實也不過用了三五件事。
當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增加后面的故事,把故事變得更曲折,但高低起伏的節奏感要控制好。其次是,故事不夠、情緒來湊,只要讀者讀進去了,跟著情緒在起伏,結尾時松了那一口氣,就不會有“什么都沒看到啊”“什么都沒寫啊”的感覺了。
舉一反三,不管是個人成長,還是多人的故事,技巧都是拋出希望、快樂,再寫曲折,最后給點兒甜,有時候覺得作者很像“生活”,給人以沮喪、又給人希望,時刻在拿捏人的情感。
3三段式
對于觀點輸出類文章比較討巧的寫法是:三段式寫法。
隨筆類觀點輸出文,我推薦每一節控制在500字左右,如果有總數要求,建議較平均地分節寫。
有三種模式,一種是遞進寫法。舉例:寫“告別”這個話題,第一段寫幾乎斷了聯系,但還有機會見面的關系;第二段寫知道對方在那兒,但永遠不會去觸碰的關系;第三段寫已經天人兩隔、無論如何碰不到的關系。告別的程度隨著文字的推進在遞進,所表達的感情和態度也在層層遞進。
第二種是對同一事物的不同側面的觀察與表達。舉例:寫“愛”這個話題,吵吵鬧鬧是一種愛,默默付出是一種愛,理解包容和鼓勵也是愛。它們的表達方式不一樣,但也是真心的愛。
第三種是對比突出。舉例:寫一個人與眾不同,第一節,我不懂他為什么那么做;第二節,看到與他行為相反的人,與之帶來的結果;第三節,對比后,可能明白了他行為的背后真實意圖,也可能輔佐了自己最初的想法,然后輸出自己的觀點。
第四種是反復強調某類觀點。舉例:我要節約糧食,原因是什么;爸媽節約糧食,原因是什么;看到與節約糧食有關的內容,原因是什么;最后總結要節約糧食。不過每個人的原因最好是有些不同的,跟道德、價值觀、經歷等相關都可以,這樣不會產生審美疲勞,又更能說服讀者。
當然,以上幾種方法,都是大家接受度比較高、也比較常見的文章結構,但最最最關鍵的是,不能散,要有自己清晰的邏輯!否則一切結構都是白費功夫。
課后小練習:
寫下人生中的一小段,要有起和落,讓別人讀起來有故事感和記憶點。
猜你喜歡故事性節約糧食舉例節約糧食,杜絕浪費快樂作文(5.6年級)(2021年2期)2021-05-04“三好”兒童在行動中華家教(2020年10期)2020-12-30乘法公式應用舉例中學生數理化·八年級數學人教版(2019年11期)2019-09-10小說敘事如何充滿故事性作文周刊·高二版(2019年20期)2019-07-01散文的“故事性”紅巖(2018年3期)2018-08-21抽象函數應用舉例理科考試研究·高中(2017年7期)2017-11-04學會最常用的習語,讓老外眼前一亮學生導報·初中版(2017年23期)2017-09-10創作談:場景北京文學·中篇小說月報(2016年3期)2016-05-04等差數列與數表新高考·高二數學(2014年7期)201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