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基于生態學視野的幼兒園戶外活動實踐研究

時間:2023-08-02 09:20:03 來源:網友投稿

□ 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第九幼兒園 高麗麗

生態學是一門以生物體的生存狀況和與其周邊環境的關系為主要內容的新學科。隨著學前教育的快速發展,生態學逐漸被運用于幼兒園的戶外活動中。基于此,本文對生態學視野下戶外活動的有效開展對幼兒成長的重要意義進行了簡要分析,就當前幼兒園戶外活動開展過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應的策略,實現生態與戶外活動的融合。

與室內相比,生態視角下的戶外活動空間更為開闊,更適宜提供新鮮、富有想象力的內容,能讓幼兒陶醉于此,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性。幼兒園的戶外活動多為具有挑戰性的探究活動,幼兒通過積極地參加各種活動,豐富他們的見識,有利于他們融入集體,提高他們學習的自信。

幼兒園戶外活動要因地制宜,根據學校情況和地理條件積極開展適宜的活動。開展多種戶外活動,既能促進幼兒的體育、學習、身體素質的全面協調發展,又能滿足幼兒對外界事物探究的需求。幼兒園戶外運動場地活動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以及季節、氣候的變化規律將各種戶外場地、器材協調分配分成不同的區域,讓幼兒自由結伴、自選內容、自主活動。

(一)有利于增強幼兒對外界事物的感受力

與室內相比,幼兒在戶外空間的感官感知物質更豐富,可以獲得豐富的感官知識。例如,在戶外,幼兒能夠觸摸到昆蟲,并能感受到昆蟲的特性;
戶外活動還可以讓幼兒了解更多的自然風光,增進對科學的認識;
除此之外,戶外活動能增強幼兒的視覺感知能力,豐富他們的視覺感受,在一定程度上還能讓他們清楚地認識到觸覺感受,例如雪花很涼、春風很暖、沙的質感等等。

(二)有利于幼兒的智力發展

幼兒在參加戶外運動時,愿意接受具有挑戰性的活動,這些活動能使他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激發他們積極思考,增強他們的反應能力。在活動進行過程中,他們的感覺、感知、注意力、觀察力、意志力等都會得到充分的鍛煉。長期進行戶外運動,可以促進幼兒的腦部和神經系統的發育,有利于其注意力、觀察力、思維能力等各方面的發展。

(一)幼兒戶外活動時間較少,難以取得理想活動效果

教育部在《幼兒園工作章程》中曾經明確規定:“幼兒每天在室外鍛煉的時間不能少于1 個小時。”《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也曾明確表明:“幼兒園要在戶外進行多種形式的體育活動,以培養其對運動的興趣、習慣,增強幼兒身體素質,提升其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可見,幼兒園的戶外活動對于幼兒的成長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為什么要以這種形式要求幼兒園積極開設戶外活動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筆者與對許多幼兒教師交流的過程中,發現幼兒園的戶外活動開展并不頻繁,更不要說把生態學的基本內容融入戶外活動實踐過程中了,絕大多數幼師也僅僅將幼兒體育課作為其戶外活動的內容,對生態視野下的戶外活動實踐缺乏正確認識,對其課程內容的理解不夠透徹,只將戶外活動簡單化、游戲化。在組織教學活動時,玩大玩具居多,久而久之,使幼兒產生厭煩情緒,不能主動參與,導致活動效果不理想,幼兒無法得到充分的鍛煉。

(二)幼兒園戶外綠化空間不足,難以實現綠色化的戶外運動

幼兒園綠化空間的缺失,一方面表現在園內植物的單調,幼兒不能從中感受到快樂;
另一方面,雖然有些花園的綠地面積很大,但是出于美觀和管理的需要,一般只允許幼兒欣賞,不讓幼兒在里面玩耍。筆者在調查走訪中發現,幼兒在開展戶外活動時,往往會被一些天然的因素所吸引,比如樹葉、嫩芽、枯枝等。部分幼兒園的戶外空間僅是單純地堆砌游戲設備,而且部分設備價格昂貴,難以替換,缺少可持續的綠色環保材料,因而戶外環境始終保持一致,缺少改變,過于統一的空間環境不適合幼兒的成長。幼兒是活潑的個體,總是對新鮮、刺激的東西產生濃厚的興趣,如果幼兒園的戶外環境缺乏生氣,就很難吸引到他們。就目前來說,部分幼兒園過于注重以整潔、美感為主要的設計理念,從成年人的角度創造環境,幼兒在這樣的環境中玩耍與成長就難以體會到樂趣。

(一)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借助豐富的材料,實現幼兒園的生態型戶外運動

目前幼兒園所用的大部分活動器械都是從廠商采購,價格不菲,外觀好看,但實用性差,幼兒動手操作的機會少,而且更換、維修起來也比較麻煩,經常有設備僅用幾年就被損壞,難以重復利用。豐富多彩的自然資源對于幼兒來說要遠遠好于價格昂貴的機械設備,因此,基于生態視野下,幼兒園的戶外活動也要“變”。

首先,充分利用鄉土材料。在開展戶外運動時,應充分利用周邊的本土資源,開展戶外活動,促進幼兒在自然環境中的自我發展,深化對自然界事物的理解與認識。例如,在水稻或者小麥收獲的季節,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自主收集并整理好小麥稈或稻草稈,以稻草為例,除去枯葉,將潔凈的稻草剪成相同的長度,并借助稻草這一自然的饋贈,舉行“挑棒棒”戶外活動,提高幼兒的實踐技能。再比如,春暖花開,萬物復蘇,教師可以舉辦“我的好朋友——尋找植物”的戶外活動,讓幼兒尋找多種多樣的植物,并把它們的特點記錄下來。教師也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蘆葦,做成幼兒喜愛的迷宮,為幼兒提供了一個有利的環境,豐富幼兒園的戶外活動內容,體現其生態特性。這些戶外運動既能激發幼兒感受大自然特有的魅力,又能促進他們與自然的融洽發展。

其次,采用隨季應變的戶外活動開展原則,自然是思維和知識的來源,永遠都是無窮無盡的。通過對當地資源的合理利用,充分發揮當地的資源優勢,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活動,有效調動幼兒的戶外活動積極性,提高其學習、動手動腦能力。與現代化的教育設施相比,優美的自然環境更能體現生態的思想。幼兒園戶外活動場所的選擇要注重四季的變換,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體會到自然之美,受到科學的教育。為使幼兒能更直觀地體會到四季的變遷,在開展戶外活動的過程中,幼師可以選擇一些栽植具有明顯季節特性的植物開展活動,例如在春天,選擇迎春花盛開的區域進行戶外活動,讓幼兒感受自然的生命力,在夏天選擇有垂柳的地方,在秋天選擇菊花、桂花盛開的區域,使幼兒充分感受生態自然的秋之美,在冬天可以在有松柏的地方進行戶外活動,在自由玩耍的同時,還可以對其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最后,調動幼兒想象力,實現變廢為寶。現在國家越來越提倡節約資源與環境保護,在這一政策的影響下,幼兒園可以定期組織幼兒從家里帶來一些不用的廢棄物品,利用它們的作用和特點,結合戶外的一些自然資源,把廢品變成有用的物件,給幼兒創造更多的樂趣,以促進其動手及協作能力的發展。需要注意的是,在采用戶外材料及廢棄物品時,選用的原料應安全衛生,易于清洗。

(二)戶外活動開展要密切聯系生活,使幼兒主動走向戶外參與活動

對于幼兒園階段的孩子來說,日常生活是幼兒感知外界的主要渠道,而對于幼兒園戶外活動的開展來說,模仿現實的生活體驗是最好的。教師應從生態學的角度,準確把握幼兒的身心發展特征,緊密聯系實際,激發他們積極參加戶外活動的積極性,以實現“教育源于生活,回歸生活,并高于生活”的教育目的。例如,去飯店吃飯是幼兒非常熟悉的事情,教師可以為他們組織“餐廳服務”的戶外游戲,教師以顧客的身份參與到游戲中,以言語激勵的方式引導幼兒了解不同角色的職責和使命。另外,教師也可以為幼兒安排一些戶外活動,如“老鷹捉小雞”的戶外游戲活動等,在活動中,“母雞”總是用雙手護住“小雞”,使其免遭“老鷹”的侵害,通過開展與生活緊密相連的戶外游戲活動,使幼兒走出課堂,走向戶外,調動其參與活動的興趣。

(三)創設綠色化的戶外活動空間,提升幼兒戶外活動的參與度

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迅速發展,環境污染問題備受人們關注。除天然的戶外環境外,幼兒園還要積極創設“人工型綠色活動空間”,為生態化戶外活動的實踐提供必要條件。首先,設置種植區域。幼兒園可以在室外空間給幼兒設置一個種植區域,讓他們親自感受種植的快樂,感受植物的成長,獲得成就感;
讓幼兒感受陽光、水、空氣和土壤的作用,充分體會自然的奇妙。對幼兒而言,這絕對是一個充滿趣味的科學戶外活動。種植區域應設置在園區后面或拐角處,以防止道路交叉而造成損害。在此基礎上,推薦使用較短的生長期蔬菜,并讓每一個班級都能有自己的一小片土地,讓幼兒能嘗到自己勞動的果實,讓他們對自己的食物更加珍惜,同時也能解決幼兒浪費食物和挑食的問題。

其次,實施戶外的豎向綠化。豎向綠化是指在建筑物的外墻或其他結構上,通過附著、固定、粘貼、懸掛等方式,形成垂直綠化。豎向綠化能有效緩解部分幼兒園土地資源緊缺、綠地短缺的問題;
豎向綠化不僅占地少、見效快、綠化率高,還可以提高建筑的藝術效果,讓周圍環境更加整潔、美觀、生動;
在幼兒園進行豎向綠化可以提高環境質量及空氣品質;
還能作為隔熱層,保持合適的室溫,吸收周圍的噪聲,為幼兒創造一個寧靜的空間;
除此之外,豎向綠化還具有美化幼兒園、陶冶幼兒情感、培養幼兒審美意識等作用。幼兒園豎向綠化可用于建筑立面、圍墻或鐵藝大門。墻壁的綠化要選用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植物,例如爬山虎、常春藤、絡石等。有的幼兒園的院門和院墻都是用鐵絲做的,看上去死氣沉沉,可以用金銀花、臺爾曼忍冬之類的植物進行裝飾,這樣既能美化墻壁和大門,又能讓幼兒園充滿活力,使幼兒對幼兒園產生濃厚的興趣。在豎向綠化的實施下,幼兒會更加愿意在園區內自由活動,大大提高了其活動參與度。

(四)實施家校合作,開展戶外活動,為幼兒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幼兒園與家庭是幼兒主要學習與生活的環境,教師與父母對幼兒的身心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當前,隨著學前教育和教學改革的深入,“家園協作”已經成為新時代幼兒園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保障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一個重要條件。從生態學角度看,更好地與幼兒家庭的現實條件相結合,開展親子合作的戶外活動,不僅是實現生態教育的途徑,也是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必由之路。比如,在由冬轉春,天氣越來越熱的時候,這對于戶外活動的開展來說就是一個很好的時機,教師們可以組織一次“家庭馬拉松”的活動,讓幼兒的父母一起去參加。在活動中,幼兒也會形成競爭意識,奮力奔跑,這不但能增強幼兒的體質,而且能讓幼兒養成勇敢、堅持不懈的優良品質,為幼兒的身心健康提供必要保障。

當代的父母大都受過大學教育,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再加上現代互聯網的發展,大部分的父母都掌握了較全面的幼兒教育理論,但他們的學習更多局限于書籍或個人的層面,缺乏實用的育兒實踐和輔導技巧。對于這種情況,幼兒園可以積極搭建家校互通平臺,在這一溝通平臺公布近期班級的重要活動,包括主題內容、活動進展、生活、健康等溫馨提示以及家校協作的要點;
還可以組建交流群聊,在QQ 群、微信群及時上傳幼兒的活動圖片,讓父母們能夠更好地了解幼兒在幼兒園的生活、游戲、學習情況,并利用現代科技和視頻技術進行快速、直觀的交流溝通;
除此之外,還可以舉辦家長沙龍,填寫幼兒成長手冊,面對面分享幼兒成長的寶貴經驗和育兒困惑。通過親子互動,挖掘有價值的家庭資源。借此機會,利用父母的專業特長開展相應的活動,比如一名幼兒的父親是消防隊員,就可以邀請父母到戶外,如公園,和幼兒演示必要的逃生技巧,讓幼兒學習一些爬行、快速反應的逃生技巧,讓幼兒在戶外活動地玩耍中學習到有用的知識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教育事業不斷的改革發展,學前教育也在逐步深化,在幼兒開展活動實踐的過程中,基于生態視野進行優化與完善戶外活動是當前學前教育的一項重要優化,它與幼兒的整體素質和身心的健康發展密切相關。作為新時期的幼兒教師,我們必須積極地、主動地學習生態學融入幼兒園戶外活動實踐的精髓,并充分發揮其在幼兒園戶外活動中的實際意義。

猜你喜歡戶外活動綠化幼兒園我愛幼兒園幼兒園(2020年14期)2020-11-10歡樂的幼兒園幼兒園(2020年22期)2020-03-29組織幼兒園情境式戶外活動的探究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愛“上”幼兒園動漫界·幼教365(大班)(2018年9期)2018-05-14戶外活動開始啦幼兒教育·父母孩子版(2018年3期)2018-05-12綠化用女貞樹上的果實,可以采來入藥嗎?基層中醫藥(2018年1期)2018-03-01城市綠地綠化種植與養護現代園藝(2017年19期)2018-01-19建國以來我國歷次大規模綠化歷程及成效中國工程咨詢(2017年3期)2017-01-31淺析戶外活動對廣播的推廣價值新聞傳播(2015年15期)2015-07-18中國青少年戶外活動意識培養淺談體育世界(學術版)(2015年3期)2015-07-01

推薦訪問:生態學 戶外活動 視野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