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麗旭,劉莉滋
(重慶三峽學院機械工程學院,重慶 404130)
油菜是重慶市重要的經濟作物和油料作物,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也是當地主要的農作物之一。具有花用、榨油、菜用、飼料等用途,是當地的潛在優勢農作物。重慶市處于嘉陵江、烏江與長江的交匯處,有豐富的水資源。地形地勢大部分是山地丘陵,當地是亞熱帶季風性氣候,濕潤多陰,冬暖夏熱。我國冬油菜產量占油菜總產量的90%,重慶地區種植的大都是冬播油菜,據統計,重慶油菜種植面積接近27萬hm2,潼南、梁平、開州等區縣種植面積就占全市總面積的2/3以上。當地油菜在9~10月播種,花期從次年的2月底到4月中下旬結束,5月份開始收獲油籽。重慶有著油菜之鄉稱號的潼南縣,在3月油菜花盛開時,國內外的游客都會來此旅游欣賞,所以有著“全國最美油菜花海”的稱號,對重慶市油菜發展有著極大的影響。
現如今,要推廣發展我國農業機械化技術最重要的在于:農業生產中普遍使用機械化設備進行作業。近年來,全國油菜生產綜合機械化率達50%,其中播種、收獲和耕地分別達到30%、35%和79%。用于作業的機械設備主要是烘干機械、播種機械和收獲設備。而傳統的油菜人工種植生產時,管理和收獲方式比較單一,經濟收益不高。
為了使當地農村經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各個地區的農民收入持續增長,重慶地區在探索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以來,加大了對丘陵和山地地區的農田宜機化改造。在機械化生產技術的積極引導下,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大,建立了農業服務組織運行經營模式,集結機械生產設備用于各地區農業種植,通過加強農機專業合作社建設,擴大了機械化生產的服務整體,解決了生產中的一些問題[1]。但伴隨著農村青壯年勞動力的轉移,條播播種機和收獲機械化設備的使用減少,種植戶的收益也不佳,在機械種植和收獲階段,各縣區油菜采用機械收獲不到萬畝,種植和收獲機械化使用水平遠低于其他三大田間農作物,雖然進行了大量的油菜機械化推廣與示范應用工作,但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綜合水平低下,成效不夠顯著,智能化進展緩慢,從而導致當地油菜產業發展緩慢[2]。
1.1 節約勞動力,降低勞動力成本
機械代替人工作業,一方面機器效率高,質量好,縮減成本和勞動力,機械設備能一次完成收割、脫粒、揚清等步驟,降低勞動強度,改變以往人力生產模式;
另一方面能降低損失率,人工作業損失率高,而使用機械損失率就會降低很多。同時,機械化能解決勞動力短缺的問題,有效緩解未來農業無人種植的現象,讓年輕的勞動力投入到制造、科研等行業,推動各地區縣的發展。
1.2 提高土地利用率,增產效果明顯
機械種植能提高種植密度和播種均勻度,使油菜苗得到充足的光照,充分吸收水肥,種苗的抗倒伏性強,減少生產開支,提高油菜產量。大型收獲機械可一次性完成油菜的收割、脫粒、烘干等作業步驟,減少人工作業環節,效果明顯,節省農時,增產增收[3]。
1.3 減少環境污染,培肥地力
以前油菜收獲后秸稈直接露天焚燒,導致大氣中污染物濃度和微小顆粒增多,空氣質量指數越來越高,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這些年重慶禁止焚燒秸稈,大量油菜秸稈被堆放在田間,對下一茬作物的播種造成影響,耽誤播種時機。使用機械化收獲機可以將其粉碎直接還田,減少了農民焚燒秸稈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同時增加土壤中有機質含量和肥力,對于下一茬農作物的產量也有所改善,降低生產成本,起到增產增收的效果[4]。
重慶地區現有油菜種植作業機器包括施肥機、耕種機、育苗機、植保機、收割機入庫、脫粒機、加工干燥機械和秸稈還田機等,最常見且應用最多的是在機械化播種階段和機械化收獲階段。
2.1 耕地播種機械
機械條播油菜要實現高產,適期播種是關鍵。要合理密植,早播密度適當降低,遲播密度適當增加。播種前可用鏵式犁、旋耕機、圓盤耙等機械進行土壤耕作,達到疏松土壤、改善土壤板結板和恢復土壤結構的效果。對田間局部土壤表層進行淺耕、除草等作業,可降低病蟲雜草害,改善土壤的透氣性和作物的生長環境。
油菜播種可用點播機、條播機、撒播機等機械,按油菜播種對行距和播深的要求,將種子規則均勻的排出,最后完成覆土鎮壓。機器播種可提高播種速度,改善油菜播種質量。種子出苗均勻、整齊,出苗率高。種子覆土好,便于田間管理。大田塊可選擇使用一次性完成種前耕地、勻土、施肥、挖穴、播種、覆土等環節的聯合播種機;
零散地塊可使用手扶拖拉機與旋耕機聯合搭配的播種機[5]。
2.2 施肥植保機械
油菜施肥可用離心式圓盤式撒肥機、中耕追肥機、犁地施肥機等機械作業。該類機械結構簡單,工作性能良好;
重量小,作業幅寬大,穩定性強,肥料利用率高。可按照農藝要求保證施肥播種量,有效降低肥料揮發和流失,滿足作物苗期生長對營養成分的需求。油菜植保機械可用動力式噴霧機、手推式機動噴霧機、機動噴粉機等機械作業。霧滴數目多且直徑小,藥液傳送分布廣。滲入性和粘附能力強,使藥劑作用范圍擴大。減少藥液流失,效果明顯。油菜田除草應注意播前除草和播后新長出雜草的清除[6]。
2.3 收獲機械
收獲是整個油菜種植的最后一個環節,間接決定著油菜的生產質量。使用機器收獲可減少因時間緊,任務重,易受雨雪風霜侵襲而造成的損失。油菜機械分段收獲法是用油菜收割機進行收割,鋪放在留茬地上,由人工捆扎和裝車運回,再用脫粒機進行脫粒與分離。使用機械結構簡單,成本低,對使用技術要求不高,對于規模小的種植地塊較適用。而聯合收獲法是采用全喂入式油菜聯合收割機,能同時完成收獲、脫粒和分離清選至送到集糧倉中。相比人工作業靠人工撿拾、擊打脫粒、手動篩選等繁瑣工序,可降低勞動強度,減少收獲損失,提高生產效率和搶收農時,有利于降低損傷籽粒或油菜損失,確保豐產豐收。同時秸稈通過收獲機還田后,可供下茬作物生長,改善土質和生態環境[7]。
通過油菜機械化生產技術的推廣,使重慶地區農民接受了機械化生產技術,提高了種植積極性,增加了農用機械的銷售,從而優化了機械設備整體結構,提高了重慶當地農機化技術應用水平,但也存在一些問題[8]。
3.1 種植田塊零散,布局不合理,大規模機械作業難
重慶油菜的種植面積和產量持續增加,但以零散種植的小田塊居多,加之自然環境條件差,多山區丘陵,田塊長短、低高、零散等都不一樣。很多在田邊、地頭、坡地上種植,不利于機械作業,機械化生產難以實現。
3.2 農藝與農機脫節,機械化設備與生產不相適應
目前在油菜生產中農機與農藝相對融合還不夠深入。有的品種收獲期不同,播種方式多選擇移栽,油菜苗的種植株距、行距不能整齊劃一,造成農業機械與油菜種植技術難以融合。重慶地區大都為冬油菜,對于套種的油菜,同一田塊油菜莖稈的含水量、果熟度、枝條粗細多少都不一樣,收獲困難,收獲機的性能難以發揮,產量也隨之受到影響。機械設備與油菜栽培技術不匹配,使農藝方式無法根據機械化設備來體現。油菜機械種植農藝體系形成難度大,不利于油菜機械化發展[9]。
3.3 機具少,設備先進性不足
重慶油菜生產機械的研發使用處在開始階段,用于機械化栽培、收獲的機械設備少,農機站僅有的機具很難適應種植需求。而使用的油菜收割設備大都是其他作物局部優化來制造的,但由于油菜品種不一,有的機械設備收獲時分禾器不能分開植株,出現連根拔起發生堵塞現象,油菜產量損失嚴重。同樣播種機械精度低、性能不穩、質量不高,難以滿足生產的要求。當地農機部門對于機械的研發與購買投入的資金不足,而一些先進的機具價格較高,種植戶購買意愿不強。
3.4 種植發展不均衡,水平低,推廣難度大
油菜種植生產機械化還處在初級階段,示范實驗主要是種植大戶和專業的合作社,規模不大且分散。一些零散種植戶只采用機械進行脫粒,因種植面積小而且零散,機器作業收益低,所以推廣緩慢。同時,農機服務組織社會化作業服務的積極性不高,制約了油菜生產機械化發展[10-11]。
3.5 農機維修難,推廣示范力度不夠
機械出現問題需要維修時,一些配件供應不上,導致農機修理不及時,耽誤農時作業,錯過油菜生產季節。因無零件,機器閑置,浪費資金。
4.1 加大政策扶持和技術創新
油菜種植機械化技術模式的應用與推廣,僅僅依靠農業人員是不夠的。增加糧油種植效益,首先政府部門要扶持,出臺相關政策。根據重慶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對一些有經濟困難的種植戶,實行購置機械設備補貼,同時降低機械設備銷售價格,從而帶動規模化種植大戶和個體種植戶機械化生產積極性[12]。對油菜機械設備進行研發和創新,協同農機推廣部門、農機部門及創新機構進行各類作業設備研發,創新農業機械產品。解決設備在丘陵地形地帶作業存在的問題,相關技術人員還需要實地進行推廣試驗與服務,找出操作技術簡單、適應性和穩定性強的機械設備,充分發揮油菜機械高技術含量優勢。
4.2 改變田地布局,規模經營,建立試驗示范基地
近年重慶地區大力宣傳和推廣油菜機械化種植,大規模油菜種植戶已逐漸使用機械進行播種與收割。可通過政策扶持和開展相關示范試驗,引導剩余零散種植農戶。依托農機大戶和農機作業服務組織,創辦丘陵地帶機械化油菜生產示范基地。開展技術試驗集成,提高集約用地和播種質量。通過宜機化來改造零散地塊,整合成大田地或規模化土地模式,才能有效推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13]。相關部門選擇合適的機械化種植區域作為示范點進行推廣,支持規模化種植戶、個體聯合組織、機械設備擁有戶去承包閑置土地,提供種植補貼和油菜品種,統一規劃田地布局、播種時節、田間規模種植管理,提高油菜種植產量,促使重慶地區油菜規模化、機械化生產模式逐漸成熟。
4.3 加強農機與農藝協同配合
堅持農機和農藝結合,更好地發揮農業機械化的作用。因地制宜確定合理的規劃,采集各地區油菜種植經驗與信息,制定出一套合理高效的機械化作業流程,解決種植戶油菜生產中所出現的問題。根據不同田塊、品種含水量、果熟度、枝條粗壯的多樣性,機械收獲應以分段式收獲為主。在傳統油菜栽培模式上聯合輕型化機械化技術,通過科研單位、生產企業和用戶的聯合,組織農機和農藝專家根據地形特征、種植方式、品種特點等因素進行試驗研究,不斷創新油菜品種,研發出適應機械設備生產的新型品種,從而實現農機和農藝的融合發展,促進機械化生產水平。提升油菜種植產品的質量和產量,有助于油菜的深加工質量,加快油菜種植產業的規模化建設[14]。
4.4 農機服務組織經營多樣化
帶領廣大種植農戶走進示范種植生產區,通過提供優秀范例,了解機械化種植的優勢和重要性。讓種植戶能夠認識到油菜機械化種植的發展趨勢,從思想上帶動種植戶的積極性。通過發放宣傳資料、科普叢書、召開專題會議、展覽會、現場操作、交流活動等多種渠道,由農機和農藝專家進行指導和培訓種植戶對機械化機器的操作使用[15]。聯合農機專業合作社、專業合作組織、農機公司等組織,成立油菜生產機械化的服務市場。各試驗站、示范縣成立農機技術小組、油菜種植等技術指導隊伍,對鎮(鄉)、村、社等基層農民開展咨詢服務和技術指導等,全面開展區域內規模化服務,總結和制定適合本地特點的機械種植規范和作業標準,同時做好后期的服務工作[16]。
4.5 創新農業與旅游融合發展
結合油菜優質生產基地建設,以傳統油菜花為基礎,聯合油菜新品種創新,加快開發油菜在花用、蜜用、菜用、肥用、飼用橫向產業鏈上的綜合價值,推動以油菜為基礎的旅游業、養蜂業、副產物開發等產業融合發展。重點推進以油菜花為主題的鄉村生態休閑旅游業發展,依托鄉村田園風光與生態資源,打造地方特色油菜花旅游節慶活動,促進旅游、餐飲、當地農產品出售等融合發展。
4.6 提高機械售后服務
提升油菜種植機械裝備的可靠性與適應性。促進機械化生產。完善農機上門維修和售后服務,各鎮村建立農機設備維修點,農忙時節搶修要及時。另外生產制造企業開辦舊機械設備置換業務,以舊換新來減輕種植戶購機的資金壓力。處在銷售環節的公司、批發部、專賣店也可開設專項業務,如上門維修、指導使用、現場說明等[17]。
油菜機械化種植不僅關系到重慶地區種植油菜的產量和質量,農民增產增收,同時也解決了勞動力短缺的問題,發展油菜生產機械化任重道遠。
近年來,重慶地區通過推進宜機化地塊整治工作和發展鄉村旅游,適宜大型農業機械作業的農田面積逐步增加,油菜種植面積和規模化程度進一步提升,將加大油菜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的推廣應用力度,帶動全市油菜生產機械化的快速發展,加快實現農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建設目標。
猜你喜歡油菜機械化農機沃得農機四川農業與農機(2022年4期)2022-08-31春來好時節 農機備耕忙今日農業(2021年4期)2021-11-27油菜田間管理抓『四防』今日農業(2021年21期)2021-11-26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樣實現機插今日農業(2021年14期)2021-10-14大棚有了機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農業知識(2021年6期)2021-04-02關于水稻一種兩收機械化栽培技術要點探討新農業(2020年18期)2021-01-07不一樣的農機展中國化肥信息(2019年5期)2019-06-25油菜燴豆腐娃娃樂園·綜合智能(2018年3期)2018-03-22種油菜數學小靈通(1-2年級)(2017年10期)2017-11-08如何加強農機管理發揮農機作用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