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安多藏區原生態文化研究——以夏河婚俗為例

時間:2023-07-15 13:35:02 來源:網友投稿

拉毛草

摘 要:俗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燕子銜一方泥”。相較于其他藏區的婚俗禮儀,安多藏區之夏河地區的婚俗,在周邊文化的影響下,蘊含著古老的馬背文化的特色。本文對夏河婚俗禮儀流程進行了比較系統的闡述。并嘗試性地探討了傳統婚俗在現代多元文化強烈沖擊下的變化,以及目前的現狀。

關鍵詞:夏河;原生態文化;婚俗

一、夏河及其地域特征

原生態文化一詞的出現,首先基于將文化做一種生態性的理解,也就是說文化具有生態性。原生態文化所涉及到民族學、民俗學、社會學、生態學等綜合學科的領域,婚俗就是其中之一。經過幾千年的發展與傳承,婚禮習俗已經作為種獨特的文化現象根植于整個義明近在中。古往今來,婚姻是男女青年的終身大事,傾注著人們純真的愛情,寄托著人們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特定地區的文化形態是在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和長期的社會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作為一種文化形態之一,地區性民俗文化也是如此。它是最古老和最具有生命力的,是最能體現一個地域人民的心理、性格精神和審美情趣的文化現象。夏河藏區沿習古代婚俗的傳承,并在此基礎上不斷發展,并形成了地域性民族特色的婚俗禮儀。夏河藏區具有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位于甘肅省西南部,在甘南藏族自治州西北部。介于東經101°54′~103°25′、北緯34°32′~35°34′之間。與青海省海東市、黃南藏族自治州,臨夏回族自治州以及甘肅省合作市、碌曲縣相接。總土地面積6274平方公里。夏河縣是一個以藏族為主的地區,境內有藏、漢、回等18個民族,這里的藏族民俗文化特色濃郁底蘊深厚,地方風格突出,是安多藏族民俗文化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二、夏河藏區的婚俗特點

夏河藏區婚俗具有吐蕃文化時代傳承和外來文化影響的顯著特征,它涵蓋了當地藏族民眾的精神思想、信仰意識和價值取向,涉及到衣食住行等方面。其內容源于古老相傳的神話故事,并與當地的教信仰密不可分。從提親、收彩禮、戴頭、送親、婚禮到結尾,儀式環環相套,歌聲不斷,熱鬧非凡。婚禮不但包括了傳統的儀式,而且每個環節的歌舞更是在歡樂中唱出了夏河兒女生活的歷史篇章。在此,我以幾部分來詳細明了的闡述夏河婚俗的全過程。

(一)提親

在夏河俗語中稱為 “要姑娘”。在當地某家小伙子相中了某家能干漂亮的姑娘,首先要下算屬相,將雙方的屬相帶到專事歷算的人那里進行下算,看看相克還是相合。若屬相相合,就要請一位能說會道、通達禮儀的媒人(藏語稱“哇爾瓦”,意為中間人)到女方家去說親。第一次去的時候叫作“提單瓶”。帶一塊茶、一瓶酒(酒瓶口塞一枚紅棗,并浸一點酥油, 瓶頸系綹白羊毛)一條哈達等禮物。當女方家看到禮品,便會明白客人的來意,于是熱情款待來客。這次提親后等待幾日,由女方家請專事歷事的人那里卜算生辰八字,看看相克還是相合。若相克則會退回一切禮物, 若相合則會通知媒人同意這門親事,同意親事后,媒人要帶上兩瓶酒(叫作“提雙瓶”),其他禮物同上次一樣。主人接過酒便會表態表示同意。

(二)收彩禮

雙方家庭按照商定日期商談彩禮(也叫說彩禮),這項儀式一般在女方家進行。因為此次禮式比轉莊重,所以要請姑娘的直系親屬到家里,例如爺爺、舅舅、叔父、姑媽等聽取了姑娘的意見后,雙方開始商談彩禮。根據男方家的經濟狀況。彩禮數量也多少不等。商談完彩禮后,迎娶姑娘的時間卜算后選定一個吉祥的日子,多為冬季農閑時期進行。假如雙方家中遭遇不幸或是長者過世,未滿四十九天或百日不得迎親,便會將婚期推遲數日。媒人將男方家準備好的彩禮用紅包袱包裹后按規定期限送到女方家,以備新娘穿戴打扮。

(三)戴頭

將婚期確定在一個黃道吉日,在姑娘出嫁的前一天,娘家要為她舉行戴頭儀式。“戴頭”包括洗頭、辮小發辮、穿衣、佩戴頭面首飾等,多由姑娘的嬸娘(兒女雙全的嬸娘)來承擔,再找位與姑娘生肖相合的女孩作為伴娘。在這個儀式上,要把姑娘的發飾改為已婚婦女的發飾,便會意味著姑娘從此已為成人,她將要離開養育自己的父母,組建屬于自己的新家庭,成為人妻、人母。因此儀式對于姑娘的一生來說十分重要,顯得格外隆重。當天,娘家的親朋好友、莊園鄰居前來祝賀,娘家會宴請各方來賓,以歌舞慶賀,熱鬧非凡。

(四)送親

娘家對送親人的選擇是很嚴格的。早在多日前已有定數,請齊后并做好準備。“送親”由女方家按古老的規矩嚴格選定,不可以隨意拼湊人數,送親隊伍中必須有新娘的爺爺、男舅、父親、叔父、姑父、姐夫等,首席是由女方家選定的熟悉婚俗禮儀、有名望的尊者。通常由爺爺或舅舅擔任,他便是領隊。首席到達男方家后,要代表女方家致辭,協商要事,迎親隊伍要服從他的管理。由新娘的哥哥弟弟充當新娘的牽馬人。“送親”人數少則13人,多則21人不等,但必須是單數。加上媒人、新娘、伴娘便要組成雙數。

(五)婚禮

婚禮場設在較寬敞的房子里,當來賓進人房子時,陪客已在那里正襟跪坐。墻上掛一條哈達, 以此為中心,按客右主左的規矩,賓主的兩位首席坐在最中間,其他人按輩分依次入座。陪客看著客人的到來默不作聲,顯示著主人家的威嚴。“送親”的首席端起一碗牛奶,主人家的首席端一碗酒,雙手用桌上碗內的奶或酒,潑酒三次,也有互相交換酒碗和奶碗,陪客致辭問候,“送親”致辭答謝。陪客的輩分、人數與來賓基本對等。“送親”就座喝茶,然后到院中洗臉,并取回馱中的禮物置桌上。待主事致完簡短的歡迎辭,介紹雙方人員之后,賓主才可以互致問候、寒暄。這時主人要為賓客獻上一只全羊擺在桌上,這叫“仲”(意為敬客禮)喝奶茶、吃糌杷、端上手抓羊肉等美昧佳肴,熱情款待客人。喝過茶后,由專門敬酒的人從客到主,唱著酒歌依次敬酒,全場鴉雀無聲,洗耳恭聽,一來一往,歌聲不斷。歌曲一般為贊歌,用夸張、比喻的手法贊頌對方,贊美生活。此時,較為謹鎮而清醒的“送親”們,趁沒有喝醉就舉行擺嫁妝儀式,即把女方家的陪嫁和男方送親的嫁妝、彩禮飾品都擺出來展示,讓主人和眾人過目。送親隊伍將在返回的當日早晨,舉行最后一個儀式“新娘茶”,新娘要為婆家的每個人敬茶,表示尊敬與感謝。最后就是送客,主人將端上豐盛的食品敬上,唱著酒曲。并一一敬酒,婚禮就這樣在歌聲中即將結束。當客人們起身后,男方家所有的人都要出門各上馬后,主人連連敬酒,為客人送行。

(六)回門

過了三日以后,這對新人便要身著盛裝回女方家探望家人,并拜訪新娘的親屬,認親,以示從此結為親戚;今后要互相往來。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禮僅不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有些禮儀或多或少地被簡單化,甚至省略,也因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增添了不少西習俗,所以文字便成了記載傳統文化的另一種方式。

三、結語

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悠久、文明久遠,節日風俗較多,受現代文明的影響,目前這寫傳統民俗文化正在變遷之中漸漸消亡,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不僅要追逐時代的步伐而且也要吸取精髓文化。為了搶救保護和傳承這項古老民俗文化,我們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規范,要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

參考文獻:

[1]趙永紅,《神奇的藏族文化》,民族出版社 ,2003-09

[2]張諾增尕瑪,《安多藏區原生態文化》,西北民族大學學報2012年第3期。

[3]嚴汝嫻,《中國少數民族婚俗》,商務印書館出版,1997-03

[4]張梅杰、,《中國古代婚姻與家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04

猜你喜歡婚俗讓新“婚”尚為愛減負老友(2021年5期)2021-06-20論土家族婚俗音樂文化藝術評鑒(2017年1期)2017-03-24少數民族婚俗旅游價值分析及開發研究求知導刊(2017年2期)2017-03-24nikah語義探微與翻譯再議及其他智富時代(2017年1期)2017-03-10nikah語義探微與翻譯再議及其他智富時代(2017年1期)2017-03-10株洲婚俗文化審美特性研究文藝生活·下旬刊(2016年11期)2016-12-12略論近三十年湖南省株洲城鄉婚俗的變遷求知導刊(2016年29期)2016-11-29女書文化下的坐歌堂習俗北方文學·下旬(2016年7期)2016-11-10羅源畬族婚俗研究文教資料(2016年19期)2016-11-07淺談江南水鄉的婚俗文化當代旅游(2016年4期)2016-06-28

推薦訪問:夏河 安多 婚俗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