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蕪湖城市園林集團有限公司,安徽 蕪湖 241000)
1.1 城市園林花卉種植的意義和種類
花卉是具有一定觀賞品質的綠色植物,應按有效的技術進行種植、栽培、管理和養護。簡而言之,花卉是指對其花或葉或其他木本植物的欣賞。城市園林花卉種植就是在城市中種植一些有欣賞價值和美觀功能的綠色植物,適用于城市園林綠化。城市花卉植物主要分為主觀花、主觀葉、主觀莖、主觀芽、主觀果、主觀須等。有高有低,有水生,有陸生,有木本,有草本。花的種類很多,需要根據實際自然環境選擇合適的種類。
1.2 花卉的選擇
城市的園林景觀能在更大的層面上反映城市的文明行為和經濟實力。花壇和花卉是城市園林綠化中花卉的主要運用方式。而且圍欄和窩棚也可以種花和綠植。在城市園林的實際造景中,花卉的選擇非常重要。設計師要盡量選擇當地的花草,還要考慮花草搭配的合理性。室內空間的靈活運用不容忽視。在具體操作中,一定要嚴格以當地文化綠化種植為主導標準。因此,花卉生物群落的園林景觀是根據當地的文化綠色植物來建造的。選擇的整個過程需要同時衡量合理性、適用性和性能。色彩對比的表現力不容忽視,色彩節奏的掌握是關鍵。基于互利共生標準的設計方案能更好地服務于城市生態環境保護的改善工程[1]。
1.3 花卉設計方案要點
具體如下:①花卉設計的合理性。首先充分掌握花的使用壽命和種類,根據時間和條件選擇花的種類,然后完成配比的合理化。②把握花卉種植季節的特點。因為花卉的生命周期、生長發育周期不同,所以表現出不同的欣賞特點。由于生長期的變化,花的葉、花、果期也不同,所以具有不同的觀賞價值。根據花卉的觀賞時間,可以在時間層面對花卉設計方案進行有效的統籌規劃,保證一年四季不同的園林景觀。③花卉設計的藝術性。景觀要素的和諧以及要素的整體空間規劃是和諧統一的景觀設計的具體內容。園林造景應充分融入整體景觀規劃,與整體景觀設計保持一致,使景觀設計的藝術美得以充分呈現,花卉景觀得以充分發揮。景觀設計還應該具有藝術審美價值。在植物造景的花卉園林景觀中,應高度重視各種因素的靈活性,以確保其設計符合美學觀點。例如,景觀空間較大時,所用的綠化植物要高大,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景觀的和諧效果[2]。
1.4 提高花卉種植的技術力量和養護水平
在我國各地,城市園林綠化對花卉種植的需求越來越大,這也給施工方帶來了很大的工作壓力。對此,需要不斷提高花卉種植的技術實力,從而提高種植效率,融入新的種植形勢。養護是花卉種植的最后一道防線。因此,需要提高花卉的養護水平,才能長期保持種植的實際效果。需要專業地解決維護階段的一些問題,如疾病的安全防護,極端天氣的解決方案。根據各種專業保養方法的不斷轉換、消化、吸收,可以有效提高保養的實際效果。
2.1 花壇栽培技術
在城市廣場、主干道兩側或住宅核心位置的花壇選擇上,首先要充分考慮的是能與周邊工程建筑有機結合,使整體更加和諧。在選擇床上植物時,大多選擇一年生或二年生花卉,而且必須與球根花卉緊密結合。但是,不太可能選擇草本植物和綠葉植物。對于花卉植物,選擇一些花期相同的綠植,并指定相同等級的綠植。鋪蓋植物時,在橫線上放一些花,花瓣總數一定要多。另外,不同品種的花瓣中間顏色要有一定的偏色,使整個花壇看起來色彩鮮艷。對于有圖案的花壇,為了更好地突出花壇的圖案設計,大多數情況下會選擇生長發育較慢的草本植物。同時,也可以選擇一些同樣生長發育緩慢的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緊密結合,設計制作出圖案化的花壇。
2.2 花境園花卉種植
花境園景觀是一種類似林地邊緣的野生植物和花卉。其優點是邊緣復雜,生長發育重疊。單層欣賞和雙面欣賞是花境的兩種方式。單層多用于建筑物周圍或道路兩側。同時,為了更好地體現花卉的質感,一般都是按照高度的順序排列[3]。基礎的裝飾設計宜采用花卉,以緩解工程建筑和路面的偏色。花卉的相對高度不應超過陽臺的相對高度;
而且大部分用在路中間。需要注意的是,盆花不能超出人的視野,讓游客方便地享受鏡中美麗大方的感覺;
花境也可以搭配綠籬的布局,表現出綠籬下半部分的豐富性。同時,綠籬也可以作為花境的環境,兩者關系密切;
游廊、陽臺花架與其他建筑相互配合。在布置花境時,花境應布置在超出路面的基座式建筑立面兩側,以便游客在行走中欣賞美麗的花景。
2.3 花簇栽培技術和花簇種植技術
選擇自然景點或者山地戶外景點種花,因為總種植面積比較大,生長后的花景也很壯觀。所以在盆花的選擇上,一般選擇一年生植物,以種子的形式進行種植。因為要種的范圍比較大,所以可以把整塊地分成幾個小區域,一個區域可以種一到兩種花,呈現出一個色彩鮮艷、形態各異的整體,使各個花群各具特色,使園林花卉景觀具有自己獨特的風格。
2.4 清風花園設計
清風花園也是城市森林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可細分為林蔭空間和小交流區。在林下林蔭空間的設計中,該區域位于煙浮園的西側,具體設計需要避免對煙浮園光線的影響。基于廊道空間與煙浮園的過渡,可以保證清風園與煙浮園的合適距離,同時保證場地的舒適度。可移動的外部陳設被設計放置在森林下的林蔭空間中,以滿足交流空間活動的需要。根據需要,可將外擺臺擺放成三角形、圓形等方式,同時設置適當數量的運動器材和棋臺,滿足人們交流和活動的需要。同時,在森林下的林蔭空間可以欣賞到其他地區的自然風光,大大提高了該地區的視覺舒適度。
林下空間需要承擔戶外教學、科普互動、園藝交流等活動,所以要充分結合現有的攀巖場地。在日常生活中,一個大的攀爬面屬于一個通過空間。在各種活動中,需要一個大的攀巖面作為活動場地。具體來說,可以在背靠綠化的攀登場地外設置藤椅和樹箱,打造半開放式場地,滿足活動需求。小規模的交流區需要分散在房屋之間的封閉綠地內。比如結合架空空間的專類園藝園設計,要遵循不同作物的生命周期和生活習性,例如,草本、芳香植物、蔬菜、兒童活動專類園的設計。
3.1 科學合理的澆水
不同種類的綠色植物需要不同的澆水量。一般來說,花卉要多澆水,木本花卉要少澆水。蕨類植物和蘭花在生長期需要大量的水;
肉質綠色植物需要較少的水。同樣的綠色植物,生長階段不同,需要的澆水量也不同。進入休眠狀態時,應減少或終止澆水量,生長期應逐漸增加澆水量。在營養生長期,水量要充足。同樣的綠植,在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水分調節。如果春夏干旱,水面蒸發量大,需要的水越多越好。夏末之交,雖然氣溫高,但雨量大,不需要太頻繁澆水。
澆水時間很明確。夏天地面溫度高,和下午的土壤差別很大。如果此時澆水,土壤溫度會突然下降,超低溫會刺激綠色植物的根系,阻礙水分的正常消化吸收。因此,夏季應在清晨或黃昏澆水。冬季氣溫低,日照差,需水量低。在沒有凍土的地區,冬季開放的綠植應在中午前后澆水,不要在早晚澆水,以免凍害。在土壤凍結前,要澆足“凍水”,保持土壤水分。解凍初期要澆足“綠水”,利于綠植發芽[4]。
澆水頻率。澆水的次數要根據氣候和季節的變化、土層的干濕程度等來確定。濕綠植要經常澆水,保持土層濕潤;
旱的植物要少澆水,每個澆水周期可以干幾天;
濕綠植要少量多澆幾次,有些耐旱植物可以少澆幾次。
水質。自來水澆灌的水體通常分為硬度水和軟化水。水的硬度是指水中含有大量的鈣、鎂、鈉、鉀等金屬離子。軟化水是指含有少量上述金屬離子的水,不利于植物生長。植物水應盡可能呈微酸性或中性。如果用飲用水或可飲用的河水灌溉綠化園林植物,應提前一兩天將水晾干,揮發飲用水中的氫氣,并提高水溫。
在葉子上噴水。園林中綠色植物生長發育所需的水分是從土層和空氣中吸收的,關鍵是從土壤中吸收。同時要求空氣有一定的相對濕度,葉面澆水也不可忽視。給綠色植物的葉子澆水,可以增加空氣的相對濕度,降低溫度,洗去植物葉子上的灰塵,有利于光合作用。人們一般都注重給綠色植物的根部澆水,卻往往忽略了綠色植物也需要給葉子澆水。除了給土層澆水外,還要保持環境濕度,以滿足綠植的水分需求。
3.2 有效施肥
3.2.1 綠色植物施肥要點
綠植不合理施肥不僅達不到預期目標,還會造成新的傷害。過量施肥,土壤溶液濃度膨脹,綠植反滲透;
一些化學農藥的施用,尤其是基肥和磷鉀肥,會導致植物養分比例失衡;
追肥溫度過低,氮素無法轉化。綠色植物被迫消化吸收銨態氮,導致銨中毒;
淺施或追施尿素和碳酸氫銨導致二氧化氮蒸發,損害綠色植物的葉和莖;
由于土壤溫度高,高溫施肥容易損傷綠色植物的根和莖。為了更好地提高綠色植物的施肥水平,施肥技術中有幾個要點需要注意。
(1)控制施肥總量。無論施基肥還是追肥,總量都要適中,避免一次性施肥。對于基肥,占總肥的比例不宜超過60%,磷肥和鉀肥因其溶解較慢,可將比例提高到70%左右。優質農家肥和優質有機復合肥的施肥量要有所控制,其中優質農家肥最大用量為5000kg/667m2,優質復合肥最大用量為100kg/667m2。
(2)施有機肥。有機肥不僅能改善土壤質地,使肥力釋放平穩緩慢,還能調節土層的pH。除使用積累有機肥外,應大力推廣使用生物菌肥或專用配方有機肥。有機肥可以為植物生長提供水溶性肥料和各種養分,改善土壤有機質的組成,提高土壤固結和蓄水的能力。
3.2.2 巧施復合肥
傳統施肥技術使用大量氮肥,磷肥只在某個季節使用,而鉀肥用量往往不足,導致不能及時補充所需的微量元素。這種施肥方式會導致施肥量大,但植物實際吸收的量比較少,利用率低。施肥時沒有把握好溫度,也會導致肥效利用不足,造成浪費。這時候可以選擇高濃度全元素復合肥或生物復合肥,融水率、吸收利用率好,穩定性好,可以適量噴灑在花卉的葉片上。
3.3 園林花卉病蟲害防治
3.3.1 常見疾病及預防
霜霉病:可采用50%多菌靈、氧化樂果800~1000倍液,或50%膠體溶液硫磺50~100 倍液,每周1 次,共2~3 次,效果會比較明顯。黑斑病: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800 倍液或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 倍液,50%二乙胺溶液600~800 倍液,每隔9~11d 噴一次,重復施藥效果極佳。斑點病:發病后可噴施7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0~800 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400~600 倍液,每隔7d 連續施藥2~4 次。銹病:輪流使用付梅鋅-好石硫磺混合物能抑制該病。炭疽病:發病期定期使用50%真菌可濕性粉劑600 倍液,效果較好。治法:用50%托布津多菌靈500 倍溶液噴灑3~4 次。青枯病:發病期可噴灑75%高錳酸鉀溶液,適當加施鉀肥。
3.3.2 常見害蟲及其防治
棉蚜:解決越冬蟲源,秋后噴灑40%樂果農藥300倍液進行養護。棉蚜發生時,每隔7~10d 噴一次,共噴2~3 次。可噴灑40%氧化樂果或40%氧化樂果農藥2000 倍液或8%滴灌1000 倍液。介殼蟲:噴灑40%氧化樂果和25%磷化氫1000~2000 倍。如果是珍貴的盆栽,也可以埋在銀油丹的根部。2~3 歲的樹苗,每棵樹苗40g,添加10%的Vedanta。螨:噴灑20%三氯殺螨醇可濕性粉劑800 倍液,或50%長效硫磺乳油2000 倍液,50%點滴乳油1000 倍液。蘇麻:40%樂果農藥溶劑300~500 倍,80%敵敵畏乳劑溶劑3000 倍,50%馬拉硫磷乳劑4000 倍,50%恢復期蠹蛾松溶劑2000 倍。效果極佳。粉虱:40%樂果農藥溶劑300~500 倍、80%點滴溶劑300 倍、50%馬拉硫磷乳劑400 倍、50%樂果溶劑2000 倍防治效果極佳。
近年來,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日常生活中產品的質量標準也越來越高。由于地區環境污染嚴重,每個人都期待一個綠色健康的生活環境。對城市園林花卉的造景與養護進行科學研究,有利于我國園林綠化事業的發展。
猜你喜歡樂果花境城市園林城市園林垃圾資源化與處理模式研究環境衛生工程(2021年5期)2021-11-20合肥園林花境應用與配置探討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20年3期)2020-06-24可樂果,尼日爾的快樂果農產品市場周刊(2020年1期)2020-04-24可樂果,尼日爾的快樂果環球時報(2019-12-04)2019-12-04北方園林花境設計創新與植物材料選擇分析現代園藝(2019年7期)2019-01-06城市園林建設與園林管理的新思路現代園藝(2017年22期)2018-01-19現代城市園林管理模式分析現代園藝(2017年22期)2018-01-19論現代城市園林建設與管理現代園藝(2017年22期)2018-01-19淺析園林花境的應用與設計現代園藝(2017年19期)2018-01-19秘密清明(2016年6期)2016-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