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戒煙為什么這么難?

時間:2023-07-09 18:00:03 來源:網友投稿

吸煙有害健康,這句話人盡皆知,但是煙草依然在全球擁有龐大的市場,而煙民成功戒煙的比例極低。回溯歷史,煙草早在500多年前就被開發、經營,成為最賺錢的商品之一。19世紀末,自動卷煙機出現,現代卷煙逐步流行。20世紀50年代,科學家們證明了吸煙有害健康,但在21世紀初才確認其中的致癮物質——尼古丁。自此,人們開始意識到控煙的必要性。1989年,世界衛生組織為了加深人們保護兒童遠離煙草危害的觀念,將世界無煙日定至5月31日,即國際兒童節的前一天。

在我國當下,吸煙人口已超過3億(占全球1/3),每年有100萬人死于吸煙引起的疾病,令人觸目驚心。其中男性占絕大多數,每2位成年男性中就有1位吸煙,而每100位女性中只有3位。近年來,盡管我國總體吸煙率在緩慢下降,但煙民年齡卻趨于年輕化。而且,在最清楚吸煙危害的醫生群體中,男醫生的吸煙率也在40%左右,可見戒煙之難。

當人們吸煙時,煙葉經過不完全燃燒,會形成多達3000種有害物質,包括大家耳熟能詳的尼古丁、煙焦油和一氧化碳等。長年的煙霧侵蝕,將逐漸熏黑吸煙者的肺部,嚴重破壞其呼吸功能。除了肺癌,吸煙者還容易患上口腔癌、喉癌、食道癌、胃癌、高血壓、心臟病、慢阻肺等一系列嚴重的疾病。此外,比起一手煙,二手煙中許多有害物質的濃度更高,只要暴露其中就有危害,沒有所謂的安全水平。在躲避二手煙的同時,大家還容易忽略“三手煙”,也就是那些在皮膚、衣物、家具、墻壁、地板表面的煙草殘留物。這些三手煙可以在房間、汽車內殘存幾個月甚至一年多,引發過敏、哮喘,影響幼兒發育。由此可見室內禁煙的必要性。

雖然煙草的危害已經是老生常談,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根本不想戒煙,或者屢戒屢敗呢?只是他們的意志不夠堅定嗎?也并不盡然。根據研究,在成癮物質中,尼古丁的致癮性排名第三,僅次于海洛因和可卡因。想擺脫尼古丁對身體和精神的控制,需要正確認識它的成癮機制,采取科學的手段,否則只憑一時興起,很難成功。

尼古丁,又稱煙堿,是一種無色液態生物堿。尼古丁進入人體后,與尼古丁型乙酰膽堿受體結合,激活神經元釋放多巴胺,使吸煙者產生愉悅感。沒有煙癮的人,第一次接觸尼古丁只能耐受0.3毫克,約是一根煙的1/3,過量就會頭暈甚至嘔吐。但是,隨著抽煙次數的增加,人體會增加尼古丁受體,致使吸煙者只有更頻繁地抽煙,才能獲得滿足。由于尼古丁在人體內的半衰期只有兩小時,如果消耗后沒有及時補充,便會引發戒斷癥狀,比如頭暈、胃部不適、注意力不集中、抑郁、失眠等。當人體對尼古丁上癮后,大腦的獎賞系統失去平衡,吸煙不再是為了獲得愉悅,而是為了緩解戒斷癥狀。也就是說,尼古丁先破壞了人體的平衡,讓吸煙者總是處于戒斷癥狀的不適中,再通過吸煙臨時找回平衡,獲得一時的鎮靜。所以,吸煙看起來讓人快樂,但這個快樂其實是很短暫的,是以長時間的不適為代價的。

那么少抽煙能否避開上癮風險呢?恐怕也很難。有科研團隊對6700名吸煙者進行統計,結果發現,在輕度吸煙者中,有高達85%的人存在尼古丁上癮。即使每周只吸一次煙,也有25%的人出現成癮。想要判斷自己是否出現煙草依賴,可以對照以下幾項:
(1)強烈渴望吸煙;
(2)難以控制吸煙行為;
(3)減少或停止吸煙后,出現戒斷癥狀;
(4)加大吸煙量才能獲得舒適,即出現煙草耐受;
(5)為了吸煙甘愿犧牲其他活動和愛好;
(6)明知吸煙危害也要堅持吸煙。如果吸煙者在過去一年內體驗過其中的3項或以上,便可認為已經出現成癮。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發現,不少吸煙者都提過戒煙,但很少有人成功。有統計顯示,戒煙的成功率只有不到10%,且需要人均戒煙30次作為前奏。對于很多人來說,戒煙的反復失敗不僅危害健康,還打擊自信,于是逐漸生出抵抗情緒。在每年的無煙日,鋪天蓋地的“恐嚇”信息讓煙民的壓力陡增,反而更想通過吸煙“壓壓驚”,變成了惡性循環。

所以,想要有效戒煙,除了在身體上擺脫對尼古丁的渴望,更需要破除心理依賴。遵循科學的戒煙方法,能夠在減輕身心不適的基礎上,顯著提高成功率。建議如下:

1.樹立正確的認知,下定決心

根據數據,吸煙者的平均壽命會減少十年。不及時戒煙,煙癮只會越來越大。他人的勸誡幾乎沒有效果,只有本人自己的決心才會奏效。無論煙齡多少,早戒永遠比晚戒好,戒比不戒好。戒煙后,身體上的戒斷癥狀通常一個月內就會消失,之后需要克服的其實是心理依賴。

2.可尋求專業幫助

我國很多三甲醫院設有戒煙門診,治療時主要采用藥物療法和認知行為療法。目前我國臨床使用的戒煙藥物分為:尼古丁替代劑——如尼古丁貼片等,屬于非處方藥;
非尼古丁替代劑——有安非他酮和伐尼克蘭,屬于處方藥。戒煙藥物可幫助緩解戒斷癥狀,使吸煙者逐步擺脫尼古丁依賴。

認知行為療法方面,可閱讀《這書能讓你戒煙》作為參照。如果吸煙者能夠預知戒煙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心理問題,了解相應的解決辦法,可獲得事半功倍之效。大量案例表明,單純依靠藥物,戒煙的效果并不理想,通過認知行為療法破除心理依賴,更重要。

3.選定適合的時間

盡量選擇壓力較小的時間段戒煙,比如假期,可以更好地避免因壓力誘發的復吸行為。

4.避開復吸環境

處理吸煙相關物品,告別隨身帶煙的習慣。請家人、朋友、同事幫助創造無煙環境。

5.理性面對戒斷癥狀

出現戒斷癥狀時,可用冥想、談心、做家務、做運動等方式轉移注意力。避免使用酒精、甜食作為替代品,不僅對健康不利,還容易加強對煙草的心理渴望。

6.拒絕電子煙

電子煙作為一種霧化裝置,會將尼古丁、多種重金屬和一系列致癌物一并送入人體。通過電子煙戒掉傳統煙草的人,復吸率更高。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明確指出,不推薦使用電子煙作為戒煙輔助手段。我國已有部分城市將電子煙納入公共場所禁煙范圍。

當然,比起成癮后努力戒煙,不如從一開始就拒絕吸煙。在近期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發現某些基因與抽煙、喝酒等習慣存在關聯。有些人可能天生就更容易對煙草上癮,也更難戒煙。在未來,醫生們有望通過基因評估,提前將這些敏感的人篩選出來,幫助他們規避上癮風險,防患于未然。

編輯 張子樂

劉博寧,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專業畢業,就職于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

仰望宇宙的無垠,慨嘆生命的絢爛,在智慧之詩中品味科學的浪漫。

猜你喜歡尼古丁吸煙者戒煙認清尼古丁的真面目大眾健康(2020年11期)2020-11-13戒煙文青年歌聲(2020年2期)2020-02-27吸煙者更易腰腹肥胖醫藥前沿(2019年22期)2019-01-05吸煙顯著增加患2型糖尿病風險家庭用藥(2018年5期)2018-09-20戒煙現代家庭·生活版(2016年11期)2016-11-09No Smoking請勿吸煙中學生英語·閱讀與寫作(2016年5期)2016-05-14每天1根煙,心臟病風險增3倍食品與健康(2014年4期)2014-06-06Good Angel(1)初中生·作文(2009年10期)2009-11-13歐洲飛機提供尼古丁代用品祝您健康(2000年5期)2000-12-29

推薦訪問:戒煙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