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影響結構設計可靠性的因素很多。我們應該分析這些因素對結構設計質量和可靠性的影響,找出作用機制,找出問題,并找到提高結構設計可靠性和提高建筑質量的有效途徑。本文對建筑結構設計可靠度的影響因素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建筑;結構設計;可靠度;影響因素;措施
中圖分類號:TU97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8)12-0093-02
作為結構設計師,必須加強可靠性理論的研究和分析,使其更好地應用于建筑設計,最終促進我國建筑工業的發展。考慮到各種結構設計的影響因素,充分論證了可靠性概念的應用價值,為建成高質量建筑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 建筑結構設計可靠度的影響因素分析
1.1 可變荷載水平與分布參數
一般來說,當目標可靠性指標相等,負載大小不同時,結構設計的可靠性會發生變化,因此我們知道可變負載在負載水平中起著重要作用。在建筑工程中,可變荷載可分為兩個方面:自然環境荷載水平和樓面活荷載水平。自然環境的負荷水平主要是由重大自然災害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活荷載水平主要是通過控制荷載平均值來提高建筑結構的穩定性。需要注意的是,自然條件下的負荷水平和參考時間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自然環境負荷水平大多是以年最大統計值為基礎計算的,所以隨著時間的延長,負荷水平會隨之增加。通過一系列的調查和實踐,發現變載荷概率分布的參數對建筑設計的可靠性有同樣的影響。
1.2 工程質量
在正式施工開始前的施工中,如果一方不能很好地進行工程設計、施工和質量控制工作的驗收,建筑結構實際阻力與阻力設計之間就存在很大的偏差,從而導致建筑結構的可靠性不能達到要求的可靠性。因此,在對建筑結構抗力進行統計分析時,應注重影響施工項目質量的因素,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此外,還應不斷加強施工過程的質量管理,確保建筑結構設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從而有效保障建筑結構設計的可靠性。
1.3 最不利荷載效應組合
通過相關的調查和研究,發現中國的建筑結構構件的可靠指標通常是根據建筑結構設計,這是有關標準確定,基于三個基本負荷的影響和十四個基本部件的校準相結合。建筑結構其他荷載效應組合下的目標可靠度指標等于這一水平。一般來說,建筑結構設計不利于荷載效應的綜合效應。不同的不利程度會使建筑結構的實際可靠性不同,影響建筑結構變荷載水平的因素也相似。對建筑構件的目標可靠指標進行校準時,應遵循“恒載+風荷載+活載”和“恒載+風荷載+雪荷載+活荷載”兩種原則。這兩種荷載效應組合是相同的,但它們的可靠性水平不同。
1.4 建筑結構的抗力衰減
建筑結構的可靠性設計將由環境負荷變化的影響,如環境的作用,一些建筑材料將大大老化或腐蝕,會導致結構的可靠性受到很大影響,在結構的抵抗能力下降,在使用過程中的一些結構部件,除環境和時間的變化,結構功能和抵抗力也會下降,所以在建筑結構設計中,我們需要找到的平均衰落為布尋找目標函數的變化規律性,研究如何提高建筑結構設計的可靠性。在建筑結構設計中,考慮整體結構和材料抗力的衰減,可以根據變化規律提前預測和預測,從而找到提高建筑結構穩定性和可靠性的有效途徑。
2 提高建筑結構設計可靠度的措施
2.1 把握剪力墻、框架柱設計的可靠度
建筑結構中鋼筋的抗震構造措施等級偏低,不能滿足施工要求或加固計算,結構在地震力作用下發生整體偶然偏心扭轉,因抗力不足引起個別部位張拉裂縫。如果鋼筋不夠,豎向構件的承載力不足以承受實際的受力。如果柱箍筋不足,則柱的抗剪承載力受到影響。如果剪力墻豎向鋼筋不夠,會影響剪力墻承載力和變形能力。因此,在建筑結構設計中,必須根據相關結構專業的抗震、風、豎向荷載計算,確定墻體柱的配筋,以滿足結構規范的要求,更好地保證建筑結構的設計質量。
2.2 把握梁設計的可靠度
對于普通框架梁,結構加固的要求應根據梁的抗震等級的確定,以及加固設計是根據計算結果進行,使梁的配筋構造要求和計算滿足最低要求,和梁的截面滿足計算要求。對于地基梁的設計,需要處理合理的地基梁埋深。如果埋深太深,可以根據建筑梁的標準設計,埋入部分按短柱處理。同時,為了保證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一般可以在建筑物主體框架柱的兩軸方向上設置基礎梁。最后,考慮到樓梯和填充墻的荷載,在實際設計中應適當增加梁的截面。
2.3 加大建筑物參數的取值范圍
鋼筋混凝土結構耐久性和安全參數在建筑設計中存在較大差異。在施工期的安全參數中,根據不同的具體情況,確定了這些參數的方案。取幾個固定值參數不容易,需要增加參數范圍。施工期間和施工期間都會受到環境的影響,加上人為因素的影響,建筑物的耐久性和可靠性無法得到保證。當我們設計架構時,我們考慮環境和時間的變化來優化設計。
2.4 板設計中應注意的事項
在建筑結構設計過程中,板的設計是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因此相關人員需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在一般情況下,現澆板厚度取為100mm、120mm,140mm,150mm、160mm,180mm。鋼的直徑和間距應符合標準的要求。鋼筋的直徑不應小于8mm,間距不應大于200mm。板上鋼筋的間距應與板下鋼筋的間距相等,但其直徑不應過大。如果板配筋較大,可以加大板厚,或增加次梁減少板跨度。對于住宅房間的板塊,寧愿盡可能地使用具有較大跨度的厚板,也要避免將次梁加在住宅等的房間內。如果具有不同的板頂標高,則應該分開或傾斜通過板的上筋。
2.5 模板工程設計施工要點
為了防止模板的位置偏差,將短鋼頭固定在內模板上,對模板表面進行清理和修整,然后進行鑄造。在建筑結構中,模板破壞墻體,因此有必要設計類似于海綿的模板和墻體材料。采用不同模板,因內外墻施工,容易損壞。在施工過程中,為了保證樓層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必須嚴格按照圖紙施工,采用提升技術水平高的墻模技術,合理控制之間的吊墻模加固墻體模具以滿足施工要求的間距。最后是解決模板滲漏問題,根據滲漏原因采取措施,及時采取補救措施,及時有效地處理,不影響施工質量。
2.6 做好鋼筋工程的設計與施工
(1)鋼結構工程對整個工程的質量有很大的影響,在施工前,應嚴格檢查質量鋼材料的規格和模式,滿足施工要求,在施工過程中,嚴格遵守程序,按照實體模型,對鋼的焊接質量,滿足實際的需要;(2)焊接鋼的選擇問題的方法,焊接方法的選擇不應該是盲目的,但它必須根據鋼筋的直徑確定;(3)在固定箍架加工模具,移位置以避免箍筋,箍筋架后固定,將審查確定的位置精度,可滿足重施工合同的要求,且定位準確的判斷,必須由專業技術人員根據設計圖紙確定;(4)由于建筑結構比較復雜的高層建筑,所以會有大量的節點和鋼筋雜亂,實際焊接工作帶來困難,導致先進技術的發展,在建設過程中,我們可以確定使用計算機技術來確保其準確性加固節點的位置,即鋼的位置用電腦模擬。
2.7 混凝土結構施工要點
主要內容:(1)記錄混凝土的硬化過程。由于混凝土澆筑養護和維修過程中,經常是一周左右,確保維修施工質量,根據混凝土硬化噴頭;(2)為減少混凝土工程的養護時間,提高工程質量水平,確定合適的實驗部署部署混凝土施工前按比例為科學配置的混凝土;(3)混凝土材料的質量問題直接影響框架結構,進而影響到建筑物的質量,所以我們應該重視。不合格混凝土材料不能牢固使用,材料的選擇應以設計圖紙為依據。
3 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經濟和建筑業的迅猛發展,我們希望促進中國建筑業的不斷發展,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的基礎,從而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中占有一席之地。雖然當今社會結構可靠性設計理論不斷成熟,發展速度不斷提高,應用范圍不斷擴大,其理論內容仍不能滿足建筑設計應用過程中實際設計需求的相關要求。因此,分析影響該理論實際應用的因素,通過比較研究找出提供應用層次的方法,是建筑設計行業在發展過程中的關鍵問題。
參考文獻
[1]張紅旺.淺談建筑結構可靠度的設計方法[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06):189-189.
[2]王瑋.建筑工程結構可靠度設計的探討[J].河南建材,2011,(03):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