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男子徐剛一身的俠義和豪氣,多次被評為“見義勇為”的道德模范。2007年8月,他挺身揭露了一起詐騙案后,不久便與這個詐騙團伙的其他成員在自家店門口碰了面。此后,他家店門外就多出一幫陌生人來,如影隨行。為避免家人遭到報復,徐剛和妻子周辛商量假意去民政局辦了離婚手續。然而,等這場風波平息后,徐剛找妻子復婚時,周辛卻突然變了卦,不愿再與他生活在一起了!
消息傳出,人們對此息噓不已、議論紛紛。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讓周辛突然變卦返回,不愿與俠肝義膽的徐剛復婚呢?徐剛為見義勇為失去了家,是妻子的錯嗎?
一身正氣與人結怨,為防報復與妻離婚
今年46歲的徐剛雖然個子矮小,但為人樂善好施,而且十分仗義。他出生在重慶市江北區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盡管父母沒送他念過多少書,他卻希望通過自己的勞動,去實現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徐剛收入不高,幫助他人卻從不吝嗇和計較。在他家附近,有位70多歲的蔣老太,老人的兒女都在外地工作,他經常幫老人買米買面。而老人年事已高,經常犯糊涂忘了把錢給他,他也不追著要。有年春節,蔣老太住的房子因年久失修窗玻璃全壞了,他發現后二話沒說幫著修好了,還自己掏錢請了兩個專業的工人,幫老人把屋頂的防水做好了。而他自己連年貨也舍不得買。
2001年12月21日下午三點多,偶爾有點小生意做的徐剛路過長江邊時,發現江堤上站滿了人,上游不遠處一個女子正在向大家聲嘶力竭地呼喊:“求求你們,救救我兒子吧!”徐剛趕緊擠進人群,看見江心幾百米處,一個**歲的孩子正浮在江面上,卻不見任何人下水。他頓時什么都明白了,想都沒想就縱身跳進了冰冷刺骨的江水里,奮力游過去把孩子救到岸上,并立即送醫院搶救。事后,徐剛才知道,孩子跟母親來江邊,打算跳到停著的一艘船上玩,不慎掉到江里了。船上一個叫李明倫的男子跳下去救孩子,卻和孩子一起被江水沖走了。他游過去救起被托起的孩子后,李明倫卻被淹死了。
為此,重慶市渝中區特授予徐剛和死去的李明倫“見義勇為先進個人”的稱號,被救孩子的父母送來2000元錢,對徐剛表示忠心的感謝,徐剛說什么也不收。此后,徐剛仍一如既往地救助他人,所得表彰和獎狀無數。
2004年秋天,在家待業了大半年后,徐剛和妻子周辛借了幾萬元錢,把一家二手干洗店盤過來經營,一家人這才勉強過上了有穩定收入的日子。可徐剛那樂于助人和仗義執言的本性,卻更加突顯了出來。
2007年8月21日,徐剛去石橋鋪買洗染材料。傍晚時分,正往家趕的徐剛到了一僻靜路段時,一輛摩托車載著一個人從他身旁勻速開了過去。沒開多遠,他就見坐在后面的年輕人向四周張望了一番,然后就從行使著的摩托車上跳了下去。徐剛邊走邊納悶:這人怎么這樣練特技?可他走過去才知道,跳車的年輕人正和摩托車主爭吵,說摩托車主把自己摔著了,要賠償。無奈之下,車主拿出200元錢遞給那人,說:“算我今天倒霉,貪你那50元的帶路費,才讓你從我車上摔下來……”
這人明明是自己跳下車來的,怎么要別人賠錢呢?徐剛用力將摩托車主遞錢的手攔住說:“你還真傻呢,我在后面看得清清楚楚,你的車開得很穩,是他左顧右盼后,見沒人,從車上跳下來的。你憑什么要給他錢?”那人聽了,撲上去跟徐剛抓扯起來,嘴里大罵:“你他媽的是誰呀?老子摔著了,是老子跟他的事……”最后,那人竟打110報了警,徐剛和他們一起去交警隊里錄了口供。由于三人爭執不下,結果車主的摩托車被扣了下來。事后幾天,徐剛因放心不下摩托車主,打電話去問事情是怎么處理的,車主喪氣地告訴他:“崩提我有多慘了,那家伙叫了好多人來成天纏著我,讓拿錢給他治傷,現在已經拿了2萬多元去了。”
聽到這里,徐剛想起了中央電視臺曾經的一條報道,講的是一詐騙團伙專拿名車等在偏僻的彎道處,去碰正常行使的車,要求私了進行敲詐的案例。他告訴摩托車主這里面一定有詐,并讓其等自己幫他去弄個清楚。
第二天一早,徐剛給周辛說自己要出去辦點事,便去了那天看見那家伙跳下摩托車的路段,向附近居民四處打聽,是否還有人遇到摩托車主類似的事。在徐剛看來,只要那家伙是詐騙慣犯,就一定在附近實施過多起類似的敲詐。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分別從周圍的居民那兒打聽到,另有五人遭過這樣的敲詐。
徐剛心中那股正義之火不由得噴發出來:“這還了得!不懲治這些不法之徒,以后還有誰敢在這一帶行車啊?”于是,他又經多方打聽,找到了其中三起敲詐事件的受害人。在他的請求下,那三名受害者都愿意一起去交警隊,為那位摩托車主作證。這三人作證后才得知,他們其中一人的施詐者,正好和敲詐摩托車主的那家伙是同一個人。怎么會這么巧,一個人乘坐兩個車主的車,在不同時間同一路段兩次遇到同樣的“車禍”?事實不言而喻,公安機關隨后把這幾名涉嫌詐騙他人錢財的家伙全部抓了起來。雖然這事與自己無關,但徐剛覺得大快人心。
然而,事情并沒有完。2007年9月10日早上,徐剛和妻子像往常一樣,把洗衣店里打掃了一番開門營業。當他出去倒垃圾時,不料迎面碰上了前不久敲詐摩托車主那人的同伙。由于當時徐剛出于一身正氣,出面指證時未做任何保護,所以讓眼前這家伙對自己看得一清二楚。于是,兩人站在路邊四目怒對了一會兒。店里的周辛見丈夫和別人站在那里,以為是遇到了老朋友,便打招呼道:“老徐啊,老愣在那里干啥?快讓你朋友進來坐會吧。”
那家伙見周辛在店里把自己當成了徐剛的朋友招呼,頓時大笑了起來:“哈哈,原來你就在這里啊!真他媽的冤家路窄,咱們好走好瞧了喲!”然后又狠狠地瞟了一眼徐剛,就走了。
那天過后,徐剛發現,在自己和妻子經營的洗衣店門外,多出了一幫陌生人來。這些人成天游蕩在馬路邊,也不做什么,時不時地會朝他們的店里張望一陣,然后繼續在附近游蕩。周辛知情后很是恐慌,她對徐剛說:“你說這些人要是突然跑進店里來,把洗衣設備砸爛怎么辦?這可是我們家賴以生存的家當啊!如果他們趁我們晚上關門回家,在路上把我們暗害了,你說誰為我們申冤喲!”
徐剛一向都是敢作敢當的人,可如今這事眼看會連累妻子,他心里不由有了幾分顧慮。
假離婚平息報復風波,復婚約定卻遭擱淺
接下來的一個多星期,那幫人仍聚集在店子外面。考慮到他們曾有詐騙的前科,徐剛特別叮囑妻子,不是老客戶的話,任何人拿衣服來店里,都借口洗衣設備壞了,暫時不接貨。
2007年9月24日晚上,眼看店里的生意越來越差,周辛成天在店里既憂愁又恐懼,擔心這樣下去遲早會出意外。有幾次,她都想打電話報警。可徐剛認為,對方除了在店外轉悠,并沒做什么,如報警反而會打草驚蛇,怕惹急了“狗”,會加速他們跳墻的……
當天晚上,他倆早早關門回了家。躺在床上,徐剛翻來覆去怎么也睡不著,終于想到了一個自認為不錯的辦法:假離婚。他想,只要自己跟妻子離了婚,然后不在店里出現,這些人就可能不會為難周辛,也不會砸店。于是,他和周辛商量,去民政局假裝把婚離了,并想法讓外面那幫轉悠著伺機報復的家伙知道,從而放棄侵害她或店的想法。見丈夫為了保護自己,想出這樣的辦法來,周辛頓時感動得哭了。可實在沒別的辦法了,她覺得也只有這樣才能解決當務之急。
第二天上午,周辛和徐剛一起去了九龍坡區民政局離婚。由于這樣的離婚并非他們的真實意思,夫妻倆沒有劃分任何債權債務。為了讓工作人員準許他們離婚,他們在離婚協議中寫的離婚理由是“感情不和”。
順利拿到離婚證后,徐剛馬上回店里把自己的日用品收起來,當著在店外轉悠的那幫人的面,離開了洗衣店,白天再沒回去過,晚上回家夫妻倆才團聚在一起。徐剛又與周辛商量,那幫人只是見他收東西離開店里,但并不知道他們已經離婚,所以要盡快想法讓對方知道他們已經離婚的“事實”。于是,徐剛后面幾天特意到洗衣店附近的幾個住宅小區去逛,那些老頭老太見了他,紛紛問他怎么不去店里了,他就順勢把自己與妻子離婚的消息告訴了這些熱心人。他們離婚的消息經大家你傳我,我傳你,終于如愿傳到了那幫人的耳朵里。起初,那幫家伙并不相信,仍留在店外觀察了一個多星期,見徐剛確實沒有再去過洗衣店,才不再來了。與此同時,徐剛再次被重慶市渝中區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評為“見義勇為”的道德楷模。
風波平息后,徐剛決定回到店里和周辛一起打點生意。2007年10月18日,他讓妻子多睡會,自己早早開了店門迎接生意。上午10點,周辛的一個閨中好友蘇珊拿了幾件衣服來洗,見徐剛在店里顯得很是驚訝:“怎么你在啊?你和辛子不是離婚了嗎?”正好這時周辛也起床出來了,趕緊拉了蘇珊進里屋,悄悄把她和徐剛離婚的原因講了出來。
可是,蘇珊聽了他們離婚的真實情況后,并沒因他們的舉動流露出一丁點兒的感動,而是追問道:“難道你們決定馬上復婚?”見周辛愣在那里不說話,蘇珊便說出了自己的擔心:“這老徐總喜歡出去管閑事,沒準哪天又‘惹’上一幫壞人來,難道每次遇到這樣的事你都跟他離次婚,然后再復婚?一次兩次,那些家伙可能會相信,但三次四次誰還會相信呢?到時候,人家要報復還不是可能報復你們倆!我看你們復婚充滿了極大的危險性,你得考慮清楚。”蘇珊走后,周辛陷入了沉思中……
當天晚上關了店門后,徐剛算了算當天的收入,生意比防避報復期間好了很多。他高興地帶著周辛去附近的飯店炒了幾個好菜,又要了一瓶酒,慶祝他們的生活重新回到正軌上來。回到家里上床后,徐剛親切地對躺在身邊的周辛說:“老婆,你看事情都過去了,我們是不是該把婚復了,過法定的夫妻生活呢?”然而,周辛沒有正面回答他的問題,她稱自己太困了,改天再說這事,然后就轉過頭睡覺了。
第二天中午,徐剛乘生意不忙時又向周辛提出復婚的事。這次,周辛說,她父母對他愛打抱不平,會連累自己受報復的事也很有意見,上次離婚她沒跟父母說,后來父母從鄰居那兒得知這事,很生氣。如今要復婚,總得先給老人家打聲招呼吧。
為了跟岳父岳母提復婚的事,徐剛趕緊去超市給岳父買了兩瓶好酒,給岳母買了她最愛吃的燒雞,打算晚上去像迎娶新嫁娘一樣,跟周辛的父母提親。
平時經濟不寬裕幾乎沒買過東西去岳丈家的徐剛,這次破天荒地提著禮物上門,卻并沒讓岳父岳母高興起來。當他說要與周辛復婚,請二老同意時,遭到了他們的堅決反對。他們反對的理由是:徐剛每次打抱不平、管閑事都只圖自己痛快,毫不考慮他們的女兒周辛的安危。
徐剛試圖說服他們,但無論他怎么說,周辛娘家人就是不同意他們復婚。那天晚上,備感郁悶的徐剛喝了很多悶酒才回家去。這一來,他和周辛的心里無形中有了芥蒂,說話做事不再像往常夫妻之間那樣隨意了。盡管如此,徐剛還是決定慢慢做周辛的思想工作,徐剛認為,只要周辛想通了,堅持與自己復婚,她家人的問題就可迎刃而解。
然而,每次徐剛和周辛說起這事時,周辛不是以緩一緩看,等娘家人放松些再說回答,就是忙著做手里的活,說沒閑功夫回答這問題。這樣的次數多了,徐剛也覺得自己像是在逼婚似的,于是決定先好好打理店里的生意,過段時間再提復婚的事。
2007年12月26日,周辛的父母來洗衣店看看,見徐剛仍在里面做事,當即指著他說:“你不是說很會保護、愛惜妻子嗎?事情剛剛平息下來,你就迫不及待地回到店里,要是那伙人殺個回馬槍,周辛不是要跟著你遭受報復嗎?”
徐剛覺得老人說的也很在理,答應白天不來店里,晚上再來陪周辛一起守店。盡管如此,但老人還是再次堅決表態:他想與周辛復婚的事,他們全家要更加慎重考慮。
假離婚成真單身,道德模范與妻牽手遙遙無期
不能在店里繼續打點生意,徐剛一時無聊起來。想到要與周辛復婚,自己沒有經濟收入肯定不行,徐剛決定另外做點啥事掙錢。這時,徐剛的父親把自己多年來攢下的6萬元積蓄拿出來,讓他做點生意。
2008年1月4日,徐剛和一個朋友得知四川雅安有家工藝品廠要低價轉讓,便一起過去考察。臨走時,他對周辛千叮萬囑一定要注意安全,晚上自己不在店里,除要早點關門外,任何人敲門送貨、取貨都不要開門。去雅安后,徐剛無論多忙,每天都抽時間打電話回店里,問周辛店里的情況怎樣,是否有人來搗亂。
然而,1月12日傍晚,徐剛打電話給周辛時,一直沒人接聽,發短信周辛也沒回復。到后來,周辛的電話一直處于關機狀態,打電話到她父母家她也不在。由于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徐剛情急之下,只得讓朋友留在雅安繼續考察,自己連夜乘車趕回了重慶。
可當徐剛凌晨五點多趕回重慶時,家里、店里都沒任何異樣,卻都沒見周辛。周辛到底去哪兒了呢?該不會是那幫家伙趁自己不在,對周辛實施了報復,或是把她綁架了,逼自己出面吧?徐剛一時不知如何是好,急得想去派出所報案,但想到周辛失去聯系還不到24個小時,他只好先去附近幾條街道找找,等天亮了再說。
徐剛一條街道接著一條街道找了個遍,仍沒見有周辛的任何蹤跡。早上8點多,他再回洗衣店看看時,剛走到店子對面,就看見周辛手里提著早點去開店門。徐剛總算松了口氣,忙跑過去問她昨晚怎么不在家也不在店里?周辛很驚訝他居然為自己跑回重慶了,掩飾不住有些慌亂地說,自己昨晚住在蘇珊家。
恰好這天上午,蘇珊又拿了幾件衣服來店里洗,徐剛隨便問了一句:“蘇珊,都怪我在外面跑,周辛昨晚住你那兒打擾了!”蘇珊聽了頓時尷尬地愣在那里,接著才笑稱沒什么。
面對周辛和蘇珊異樣的表情和反應,加之徐剛對周辛向來不喜歡住在別人家的了解,他覺得這里面肯定有問題。當天下午,徐剛對周辛借口說要去辦點事,在店子外面給蘇珊打電話,謊稱周辛把昨晚沒回家的事對自己說了,并質問蘇珊為什么一起撒謊騙自己。蘇珊信以為真,只好坦白道,前兩天,她見周辛和家人都沒了復婚的意思,就給她介紹了一個男朋友,兩人于昨晚見了面。
徐剛心里頓時像打翻了五味瓶,說不出是什么滋味。想到周辛上次因為那幫守在店外想報復的人,確實擔驚受怕了,他決定在周辛面前假裝不知道此事的真相,繼續和她生活在一起。
1月28日,徐剛接到哥哥的電話,稱父親生病了,便趕去父母家看望。見父親的病情很快好轉了,他便于晚上10點又去洗衣店陪周辛守夜。可周辛又是一整夜沒回店里,也沒回家,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回店來。為了不讓事情變得難堪,徐剛仍沒去追究什么,只是決定不與朋友去雅安做事了,留在重慶好好與周辛培養感情。
2月4日,徐剛的一個同學在統景溫泉度假區為父親辦60大壽,受邀的徐剛讓周辛當天不要開店,和自己一起去參加,順便散散心。周辛以要開門營業為由沒去。午飯后,徐剛打電話回店里打算問周辛是否吃飯了,可沒人接電話。他又打她的手機,周辛稱自己在璧山縣同學那兒參加聚會。想到讓她跟自己一起參加壽宴不來,這會兒卻有閑情逸致和同學聚會,他心里甭提有多納悶,當即就要趕過去問個究竟,可同學怎么也不讓他走,表示吃了晚飯開車送他去。
當天晚上,同學開車送徐剛到了璧山縣城周辛同學家的小區外,然后打周辛的手機,周辛卻讓他回去,說自己第二天回來,隨后就把手機關了。徐剛和同學把車停在小區外,一直等到第二天8點半,周辛的同學夫婦都出去上班了,也不見周辛出來。徐剛再打周辛手機時,周辛稱自己6點多就從同學家出去乘車回市區了。
徐剛被激怒了,他一邊在電話里嚷著指責周辛撒謊,一邊讓同學開車送自己回去。在店里,徐剛逼著追問周辛昨晚究竟去了哪里,同時,他把從蘇珊那套出的事實真相也說了出來。見事情已經挑明了,周辛也不想多說什么,只是明確地告訴他:“我們已經離婚了,我現在有我的自由,我有權為我自己的個人問題做選擇!”
失望之余,徐剛強壓住怒火,決定找蘇珊說的那個男子談談,請他不要破壞自己的家庭。2月22日,徐剛找到那個男子,說明了自己與周辛的情況后,對方稱自己并不知情,并保證不再與周辛來往。
2008年4月28日,徐剛再次找到周辛的家人,希望他們答應自己與周辛復婚。可周辛一家人說,他雖然在外面確實是個熱心仗義的人,也得到了各級政府部門頒發的諸多榮譽,但是他并不懂得該怎么保護妻子和家人,仍不同意他們復婚。而周辛通過近段時間的事,認為徐剛是個小心眼的人,不復婚的態度比家人表現得更為堅決。
就這樣,徐剛和周辛為防報復假離婚,如今復婚無望的真相傳開了。人們對此紛紛議論,有人和周辛家人一樣認為,徐剛雖是個見義勇為的人,但不懂得保護家人,周辛如與其復婚,今后的生活將充滿危險;也有人認為,他們當初在那種情況下離婚,應屬無效的離婚。更多的人則呼吁:見義勇為的勇士及他家人的安危應該得到有效保護,不該讓英雄做了好事卻失去家庭。這樣不僅對見義勇為者不公,更讓人以后再面對壞人壞事時心存顧慮,不敢挺身而出,導致壞人愈加囂張。
朱律師認為,徐剛當初與妻子周辛并非感情不和,徐剛為避免妻子遭人報復,和她以欺騙婚姻登記機關,達到目的的離婚是無效的,也是違法的(目前還沒有相關法律認定具體的違法責任)。但由于他是因為見義勇為擔心配偶遭報復,不得已采取這樣的方式離婚,讓人敬佩的同時,法律也會從人性的角度酌情考慮。既然是無效的離婚,婚姻登記機關就可以確認他們那次離婚是無效的。至于不想復婚的周辛,可以重新向婚姻登記機關或法院申請有效的離婚程序。
在社會熱切呼喚見義勇為、呼喚好人好報的今天,徐剛的遭遇在令人們息噓不已的同時,也給我們留下很多思考……
(文中人物均系化名)
短評:
我們為徐剛因見義勇為而失去幸福家庭難過,好人理應得到好報。但我們不能一味責怪周辛,她只是不想再過提心吊膽的生活,離婚本不是她的主意,離婚后她也一直跟徐剛生活在一起,在娘家人和朋友的提醒下,她覺得和徐剛復婚,自身的安全得不到保障。作為一個普通公民,她這樣想也無可厚非。我們更應看到的是在保護見義勇為者的問題上我國的法律還存在盲點。“不讓英雄流血又流淚,”這是每一個有良知和正義感的人的真心呼喚,在社會治安形勢依然嚴峻的今天,只有好好地去珍惜英雄,愛護英雄,切實為英雄解決實際困難,在社會上營造一種見義勇為光榮的良好氛圍,才能讓這個社會正氣長存!利用法律和制度來明確政府與公眾的責任,是保護見義勇為人員的重要途徑。近年來,中華見義勇為基金會會同有關部門和專家積極探索和推動見義勇為法律法規的建立。但是大多停留在精神物質獎勵、受傷治療及善后處理上,對于像劉剛這樣只是受到威脅的人,如何有效采取保護措施上尚缺乏制度。只有用國家法律法規的形式來保障見義勇為人員的合法權益,使見義勇為者功有所補,義利相濟,無后顧之憂,才能激勵人們匡扶正氣、見義勇為。作為見義勇為者本人,也要盡可能地注意保護自身安全,這不僅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家人的一種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