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綠色環保成為21世紀的發展主題。水性油墨由于具備無毒、不燃、不污染環境等優良特點, 廣泛應用在柔性版和凹版印刷中,水性油墨的應用研發成為油墨研究領域的重點。
關鍵詞:綠色環保;水性油墨;應用研發
中圖分類號:C9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31-0223-02
為加快節能減排技術開發,大力推廣共性節能減排技術的要求,國家《包裝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塑料包裝工業今后三年調整振興規劃》、《國家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做好中小企業節能減排工作的通知(發改企業[2007]3251號)》、國家質檢總局自2008年1月1日實行的《食品用包裝、容器,工具等制品生產許可通則》均對水性油墨的研發和產業化計劃提出了要求。塑料軟包裝水性印刷技術(清潔生產)產業化項目屬于國家及行業重點支持和鼓勵使用的“零排放”技術,符合國家相關的產業政策及技術政策。
在工業經濟迅速發展過程中,人口、資源、環境的矛盾進一步加大,污染物體排放總量和農村面源污染持續增加,生態環境保護的壓力日益加重。目前中國塑料包裝印刷仍以溶劑型油墨為主(約占90%),由于這類油墨中含揮發性有機物(VOC)的有機溶劑一般占組成物的60%,因此干燥時會有大量VOC排放到大氣當中,將對環境造成污染,也會對員工的身體健康構成危害,而且有機溶劑會殘留在包裝袋中,最終對消費者造成損害。僅中國塑料軟包裝行業年排放到大氣中各類溶劑就達百萬噸之巨。
水性油墨區別于溶劑型油墨最大的特點在于所用的溶解載體。溶劑型油墨的溶解載體是有機溶劑。如甲苯、乙酸乙酯等,而水性油墨的溶解載體是水和少量的醇(約3%~5%)。由于用水作溶解載體,水性油墨具有顯著的環保特點:安全、無毒、無害、不燃不爆、幾乎無揮發性有機氣體產生等。
一、水性油墨的組成及特性
1.水性油墨組成
水性油墨是由特定的水性高分子樹脂、顏料、水,并添加助溶劑經物理化學過程組合而制備的油墨。水性油墨最大特點是以水作為溶劑,油墨轉印到承印物后,水分揮發到環境中或者滲入到承印物中,油墨隨水分的揮發而干燥。水性高分子樹脂是水性油墨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它在水墨中主要起到連結料的作用,它使顏料可以均勻分散,使油墨具有一定的流動性,并提供與承印物材料的黏附力,使油墨能在印刷后形成均勻的墨層。助劑對水性油墨性能的影響很大,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常用的助劑有PH值穩定劑、慢干劑、消泡劑、沖淡劑等。
2.水性油墨印刷適性
環境特性:水性油墨作為一種新型包裝印刷油墨,其最大的優點是不含有揮發性有機溶劑,它的使用降低了有機揮發物(VOC)的量,不會損害油墨制造者和印刷操作者的健康,改善了環境質量。水性油墨的最大優勢是對環境無污染,對人體健康無影響,不易燃燒,安全性好。它不僅可以減少印刷品表面殘留的毒性,使印刷設備清晰方便,而且可以降低由于靜電和易燃溶劑引起的失火危險,水性油墨是一種新型的“綠色”包裝印刷材料。
印刷特性:水性油墨墨性穩定,不腐蝕版材,操作簡單,價格便宜,印后附著力好,抗水性強,干燥也較迅速(印刷速度可達150米~200米/分鐘)。水性油墨除了運用于凹印外,也適用于發展潛力很大的柔印和網印。但因水性油墨中水的沸點高,蒸發熱大,印刷品干燥慢,需熱風干燥裝置,而且有些油墨的印刷品還可以因環境濕度過大而吸濕反粘,另外印刷品的光澤相對來說差一點。
3.水性油墨印刷應用
柔性版印刷領域:在全世界掀起的“綠色革命”浪潮的沖擊下,柔印發展很快,最主要的原因是柔印絕大多數都采用水性油墨,具有優良的環保性能,符合現代包裝印刷的發展趨勢。在美國有95%的柔印產品采用水性油墨,在日本,70%柔性版用于瓦楞紙板的印刷,其中95%都已使用水性油墨。
凹版印刷領域:水性凹印油墨于20世紀70年代就廣泛應用于包裝紙、厚紙板紙盒的印刷中,由于紙印刷中蒸發干燥與吸收干燥較好,因此水性油墨的干燥問題比較好解決,普及的也較早,在美國有80%的凹版印刷品采用水性油墨。
網版印刷領域:目前已經大量使用水性網印油墨的國家有瑞典、德國和美國。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際上已開發出織物、紙、PVC、PS、鋁箔及金屬上網印有光和無光水性油墨。中國的網版印刷發展速度很快,而網印水性油墨的研制開發及普及的進展速度卻較緩慢。據報道,中國在紙張和塑料等承印材料上已經應用了網印水性油墨。
二、一種PVC塑料凹版水性油墨制備
PVC塑料凹版水性油墨應用研發是以水作溶劑的無毒無害水性油墨,在生產過程中無任何苯類有機溶劑揮發,在塑料軟包裝制品中無任何苯類有機溶劑殘留,相對于現有的溶劑型油墨,具有清潔生產、衛生安全等方面的優勢。
(一)制備工藝流程
水性油墨傳統生產工藝是:將水溶性丙烯酸樹脂25%~35%、水15%~25%、乙醇5%~15%、顏料10%~30%和助劑1%~3%直接混合、攪拌、分散和研磨生產出水性油墨。生產工藝大多是采用二步法:即:第一步為研磨制備色漿:將水溶性樹脂、顏料、助劑和溶劑(水)等混合,通過高速分散機攪拌分散、研磨成備用色漿。第二步為配制油墨:將備用色漿、助劑和溶劑(水)等攪拌混合均勻,通過研磨分散生產出水性油墨。上述研制開發的產品,在使用中總存在著著色力和附著牢度不佳,光澤度差等弊病。
本研究采用特殊合成和乳化的三步法生產工藝技術,打破了目前水性油墨的傳統工藝流程和方法。
第一步:合成樹脂:聚酰胺(二胺+順丁烯二酸酐+C16二聚酸)+丙烯酸+大豆油+季茂四醇+氧化鎂+松香+文聯劑等—反應斧(250~270攝氏度)—攪拌—反應—聚合—水溶性合成樹脂—檢驗。
第二步:乳化樹脂油:水溶性合成樹脂+AMP95+溶劑(水)—反應斧(70~100攝氏度)—攪拌—乳化—水溶性樹脂油—檢驗。
第三步:研磨油墨:水溶性樹脂油+顏料+溶劑(水)+助劑(活性劑、消泡劑、穩定劑、分散劑、防腐劑、流平劑、增滑稽等)分散—研磨—過濾—水性油墨產品—檢驗。
(二)解決水性油墨生產的關鍵技術
1.水性油墨配方
本項目采用正交試驗的方法,獲得了最佳的合成配方,具體為:(1)水溶性合成樹脂配方:聚酰胺(二胺+順丁烯二酸酐+C16二聚酸)45%、丙烯酸25%大豆油12% 、季茂四醇6%、氧化鎂3%、松香(其余)、文聯劑6%等物質通過反應斧在250~270攝氏度溫度下進行攪拌、反應和聚合,制成具有知識產權的獨特水溶性合成樹脂。(2)水溶性樹脂配方:水溶性合成樹脂45-60%+AMP-95 10-20%+溶劑(水)30-40%通過反應斧(70~80攝氏度)反應、攪拌和乳化,制成水溶性樹脂油。(3)水性油墨配方:水溶性樹脂50-60%+顏料10-30%+溶劑(水)10-20%+助劑(活性劑、消泡劑、穩定劑、分散劑、防腐劑、流平劑、增滑稽等)1-8%通過分散、研磨和過濾等工藝技術,制成水性油墨產品。
2.PH值穩定性增強
水性油墨的PH值低容易造成油墨結塊,高則粘度則相對較低。以往一般水性油墨在印刷過程中常要檢驗水性油墨PH值變化,當PH值低于8時,應加入適量的PH值穩定劑,從而使水性油墨保持良好的印刷狀態。水性油墨的PH值是以中性為標準,PH值調整在8.5時,其流動性、光澤度達到最佳狀態,但在印刷過程中由于胺類溶劑的揮發,水墨粘度會迅速增高,光澤度下降,流動性變差,以至會出現大量的步合格產品。
為達到穩定PH值的目的,本研究采用AMP-95和普通的陰離子分散劑混合使用,其分散效果遠比單獨使用一種分散劑好的多。AMP-95能賦予水性油墨極優異的PH值穩定性,氨水是一種較弱的胺而且比AMP-95更易揮發。因此,加氨水的涂料本項目穩定性差,而且氣味比AMP-95大的多。AMP-95強力共分散劑后還將具有其他一些功能,如提高水性油墨的光澤度、減少銹蝕、有助于生產低氣味涂料、降低涂料成本等。由于AMP-95是一種多功能助劑,所以能在降低成本的同時,使水性油墨的性能仍能相當于甚至超過不加AMP-95的水性油墨。
3.自制低分子量聚酰胺樹脂連接劑
聚酰胺是美國DuPont公司最先開發用于纖維的樹脂,聚酰胺為韌性角狀半透明或乳白色結晶性樹脂。目前市場上常規的中性聚酰胺其分子量一般為1.5~3萬,當作為高檔水性油墨的配方連接劑原料時,其粘結性、韌性、光澤性并不理想。為提高水性油墨的粘結、光澤、快干性能,降低膠凝性和氣味,因此,本研究采用自制合成聚酰胺的方法,生產出低分子量聚酰胺樹脂。工藝流程為:篩選了不同種類的不飽和二胺與順丁烯二酸酐,C16二聚酸反應聚合制成含有不飽和健,分子量小于1萬用于水性油墨的低分子量聚酰胺樹脂連接劑。
(三)產品技術指標
經過對產品主要技術參數測定,能夠達到以下指標:著色力(%):>=99;細度(um):<=6;PH值:8.0-9.5;初干性(mm):>=12;附著牢度(%):>=98;粘度(s):<=30;表面張力(N/cm):>=
38*10^-5;揮發性有機化合物(g/l): <=3;溶劑殘留量(mg/m^2): <=2;有害物限量(mg/kg):鋇:<0.1;鎘:<0.1;砷:<0.1;汞<0.1;硒<0.1;銻:<0.1;鉛:<1.3。
三、結束語
經過對生產工藝的創新改進、配方的調試及自制低分子量聚酰胺樹脂連接劑的應用,制備出的新型水性油墨能夠極好地應用在PVC塑料凹版印刷。
參考文獻:
[1] 賈春江,陳廣學,李效周,趙磊.水性油墨在凹版印刷中的應用研究[J].包裝學報,2011,(1) .
[2] 周岱子,宋勝梅,董川.水性油墨發展綜述[J].化工科技市場.2007,(12) .
[3] 侯玲玲.水性油墨性能及應用分析[J].網印工業,2007,(3) .
[4] 顏梅,駱光林,武瑞年.淺析影響水性油墨印刷質量的因素[J].廣東印刷,2007,(1) .
[5] 向群.水性油墨的市場拓進及技術發展[J].中國包裝,2005,(4).
[6] 金振華.環保型水性油墨的研發與市場展望[J].湖北化工,2002,(1).
[責任編輯 王曉燕]
收稿日期:2013-06-18
基金項目:義烏市第六批科技攻關項目(2012-G1-14)
作者簡介:周剛(1981-),男,黑龍江齊齊哈爾人,教師,從事包裝印刷技術與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