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急性中毒事故現場的應急救援探究

時間:2022-10-30 11:35:03 來源:網友投稿

[摘要] 急性中毒事故現場,必須要有序組織與加強現場緊急救治,才能真正降低傷害人群,降低毒害人群的致殘率與死亡率。在這種形勢下,探究急性中毒事故現場的應急救援具有現實意義。該文從應急救援現狀中分析存在的問題,提出加強事故現場應急救援措施建議。

[關鍵詞] 急性中毒;事故現場;應急救援

[中圖分類號] R1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8(a)-0187-02

[Abstract] In the scene of acute poisoning accident, it is necessary to organize and strengthen the first aid thus reducing the injured crowd and reducing th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the poisoned people. In this case,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the emergency rescue on the scene of acute poisoning. The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emergency rescue work and puts forwards some suggestions for strengthening the emergency rescue measures in the accident scene.

[Key words] Acute poisoning; Accident scene; Emergency rescue

在2017年5月25日,宿遷可成科技公司發生不明氣體急性中毒事件,導致80多名當班工人緊急送醫,所幸事故現場應急救援工作及時、得當,未出現人員死亡現象。在現實生活中,因意外泄漏、投毒及環境污染等各種原因引發的突發性中毒事件屢見不鮮。這些事件發生比較突然,可能會嚴重損害公眾健康,為國家經濟與社會穩定造成影響。因此為確保大眾的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就必須要及時控制、防范與消除急性中毒事件的危害,維護社會正常秩序。但是在各種因素影響下,目前對急性中毒事故現場的應急救援還存在不足,還需要不斷改進和完善。因此,探究急性中毒事故現場的應急救援具有現實價值。

1 應急救援的重要性

當發生急性中毒事故后,及時對現場進行應急救援非常重要,直接影響著人們生命及財產安全。其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①挽救生命。當發生急性中毒事件后,通過及時、有效的應急救援,比如呼吸心跳即將停止的傷員給予心肺復蘇,能夠挽救生命。②穩定病情。一般急性中毒都是通過食物或者氣體進入人體,一旦進入人體血液中就會快速擴撒而危及人群生命,因此通過應急救援能夠給予傷者醫療支持、相應特殊治療與處理,穩定病情,為下一步搶救奠定基礎。③減少傷殘。當發生重大或者災害性事故時,不僅發生中毒事件,常常還會引發出各種外傷,誘發受傷者潛在的疾病或者讓原本存在的疾病進行惡化,而應急救援能正確對病傷員進行包扎、沖洗、固定及復位等相關處理,從而極大降低了傷殘率。④減輕痛苦。對傷員采取一般或者特殊救治處理后,能夠穩定傷員情緒,減輕傷病者的痛苦。

2 急性中毒事故現場的應急救援失敗原因分析

在2011年6月3日,鄭州某汽車零配件加工企業9名清潔員工,進入涂裝車間的地下氣水分離室清理廢渣。清潔員工從凌晨4點左右開始清理,大概清理1 h左右發生停電,工人撤出。約20 min恢復用電,工人再次進行清渣,到凌晨5點左右出現第2次停電,工人感到心慌、頭暈惡心等不適,忙逃離現場,公司馬上應急搶救且撥打120。最終造成1人死亡、8人送醫的中毒事件。事后調查發現,此次應急搶救不當而導致1人死亡。因此,分析應急搶救失敗原因是該文研究的重要內容。

2.1 現場急救設施無法滿足急救所需

事實上,良好現場急救設備是確保快速開展現場急救的基礎與前提。從各企業現狀來看,目前花費較少、最為有效且工人易學的急救設備主要有:①清潔水源;急性中毒現象中,大多都是經過皮膚吸收毒物污染,必須要采用清潔水清洗皮膚。②霧化吸入設備;如果人們吸入了大量水溶性的刺激性氣體,例如氯氣,采用霧化吸入機械與相應藥物對現場急救非常有效。③個體防護器材;特殊防護服、氧氣呼吸器等等,是應急搶救必備之物。

從應急救援現狀來看,許多現場搶救失敗原因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①缺乏清潔水源。有一些地方即便有清潔水源,但是分布上缺乏合理性,無法滿足急救所需。比如在工廠中充滿了有毒氣體,但是生產崗位附近沒有水源,無法及時進行沖洗,等到找到清潔水源時,氣體煙霧已經快速蔓延開去。急救人員不得不將傷員快速搬移到安全地帶,但是發現安全地帶沒有水源,無法沖洗。②大部分企業及單位未配置霧化吸入設備,吸入氨氣、氯氣等有毒氣體只能馬上送醫院,而進入人體呼吸道的氨氣、氯氣等在送醫途中已損害呼吸道,而且很多為不可逆的損害。③個體防護器材量較少,甚至還沒有,耽誤救人。

2.2 員工現場急救素質差

從急性中毒現場來看,現場人員能夠自救非常重要。從現狀來看,主要存在如下一些問題:①許多企業員工自身就缺乏現場急救的觀念,凡事都認為只有送醫院。而對于急性中毒而言,如果中毒嚴重者可能還沒送到醫院就死亡了,或者在送往醫院途中喪失搶救的最佳時間。比如外傷出血,如果不經過現場任何處理,就會不斷流血。②員工即便有現場急救觀念,但缺乏正確的急救措施。比如遇到氯氣泄漏,首先就是想盡辦法救人,撥打120,但是卻忽略了切斷毒源,沒有采取有效抽毒或者排毒等辦法進行處理,可能連急救者都會中毒。

2.3 企業和醫療衛生機構缺乏溝通

在現實中,急救難度大的急性中毒也是企業化工中毒。但是許多企業與醫療衛生機構間并未直接聯系,醫院對當地區域中潛在的急性中毒認知不足,并未將相應的救援工作作為日常工作范圍,極難有效快速給急性中毒現場提供有針對性的中毒救援服務。比如被硝基苯胺燒傷的工人,經過現場短暫沖洗后送到醫院,而醫務人員未進一步處理被污染的皮膚,并采用超劑量的亞甲藍進行解毒,從而發生急性中毒。

現有勞動衛生防治部門,應該對該區域潛在的急性中毒具有一定認識,但是大多數缺乏開展急救的醫務人員和物質基礎,所以極難快速有效地有針對性地提供救援服務。

3 解決急性中毒事故現場應急救援對策建議

當發生急性中毒事故時,及時進行現場急救非常重要。因此,就必須要針對急救失敗的問題制定解決對策。

3.1 企業方面

①嚴格執行三同時制度;對存在急性中毒危害的建設項目,在新建、改建及擴建時就必須要考慮到相關配置,比如清潔水源、個體防護器材及霧化吸入設施等。在設計與施工中,企業應該依據實際情況補充相關設施配置。配置急救設施時必須要考慮質與量,要考慮合理分布相關設施。當配置清潔水源時,可采用普通自來水龍頭連接一根軟管替代專用的淋洗器,這種方式最大優點就是維護便利、花費少,合理使用效果堪比專用淋洗器。霧化吸入設施主要包含霧化吸入器與相關藥物。在分布清潔水源時,建議一個水龍頭服務范圍規劃為20 m。在危險崗位與相對安全區都應該配置防護器材,霧化吸入器應配置到相對安全區,其數量主要取決接觸有毒物體的人數。②建立適合該單位的中毒事故應急救援方案,嚴格按照方案執行。③與各醫療衛生機構形成良好信息通道;通過這個通道,醫院就能充分了解企業潛在的急性中毒危害,提前做好急救準備。④加強相關人員中毒事故救援教育培訓;從外面邀請專業人士,依據企業生產特征,圍繞急性中毒開展事故預防,中毒現場急救相關的教育培訓。定期或不定期開展反事故演習,檢查現場急救能力,提高現場急救經驗。

3.2 醫院及醫務人員方面

①對醫院及醫務人員而言,首先要意識到開展急性中毒急救是本地服務項目之一;要主動了解該區域存在哪些急性中毒源頭,哪些企業和單位存在潛在中毒事件,且建立日常聯系與急性中毒的急救服務檔案。②將急性中毒救援工作納入日常急救體系;采用各種途徑,有針對性提高業務人員的急救能力;建立現場救援、運輸途中及醫院內急救的服務體系;時常開展演習,提高醫院人員的救援能力。

應急救援能夠提高對急性中毒事故的處理能力,依據事先制定的處理措施按部就班實施,做到臨變不亂,能夠快速做出應急反應,盡量減輕中毒事故的危害,降低事故對人員造成的各種危害。因此,需要企業、單位及醫療衛生部門高度重視,從應急救援現狀中分析存在的不足,有針對性地采取解決對策,有效完善衛生體系,提高社會的應急救援能力。

[參考文獻]

[1] 吳宗之,劉茂.重大事故應急預案分級、急預案編制指南[J].勞動保護,2014(34).

[2] 邢娟娟.重大事故的應急救援預案編制技術[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4(14):57.

[3] 趙科伕,胡明霞.合肥市2006~2010年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流行病學特征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2(14):3500-3502.

[4] 徐春生,曹衛華.青島市2000—2007年突發急性職業中毒事故調查[J].職業與健康,2009(1):12.

[5] 杜偉佳,張晉蔚,唐侍豪,等.廣州市16起急性職業性化學中毒事故分析[J].職業衛生與應急救援,2015,33(4):295-296, 304.

[6] 彭建明,江嘉欣,陳嘉斌.基于事故危害評估系統的化學中毒應急演練分析[J].醫學與社會,2014,27(8):68-70.

[7] 趙盛,李鳳,孫迪,等.建設石化企業急性職業中毒應急藥品儲備系統構想[J].安全、健康和環境,2014,14(7):28-29.

[8] 姜榮明,朱旭.昆山市工業企業急性化學中毒應急能力調查[J].中國職業醫學,2014,41(1):90-93.

[9] 徐王權,秦俠,江啟成,等.突發急性職業中毒事件應急處置淺析[J].環境與職業醫學,2013,30(9):714-716.

[10] 張振明,蔣東方.國內關于急性中毒防控救援研究現狀[J].內科,2013,8(4):397-399.

(收稿日期:2018-05-06)

推薦訪問:探究 中毒 事故現場 應急救援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