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打造文化品牌,培育300家左右品牌文化企業,打造10個左右社會影響大、綜合效益高的文化會展和節慶活動;加強引導調控,防止盲目投資、盲目跟風,造成資源浪費。”
同時,根據《計劃》,“十二五”期間,文化企業的上市潮勢將掀起。《計劃》提到,將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推動優質文化企業利用公開發行股票上市融資,擴大文化產業直接融資規模。加強文化企業上市的培育儲備和推薦機制,形成“儲備一批、培育一批、申報一批、發行一批”的文化企業上市梯次推進格局,培育30家上市文化企業。針對文化企業融資難的困境,《計劃》提出建立健全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的文化產業投融資體系:打造文化產業全產業鏈信貸融資體系;開展文化產業資產托管、投資理財、支付結算等配套金融服務鼓勵銀行機構積極開展文化產業消費金融業務。
在倍增計劃中,對于文化產業界來說最大了的鼓舞莫過于2015年11個重點行業目標的提及,11個重點行業分別是:
演藝業建設
10家左右覆蓋全國主要城市的全國性或跨區域的文藝演出院線,形成1-2個國際知名的演藝產業集聚區。、
娛樂業
打造5至10家具有較大產業規模和較強競爭實力的娛樂業品牌,使國產娛樂設備、國產原創娛樂內容占據國內市場60%以上份額。
漫業
產業增加值超300億元,著力打造5至10個在國際上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國產動漫品牌和骨干動漫企業。
游戲業
市場收入規模達到2000億元,力爭每年向世界推出百款網游,其中3-5款精品網游躋身國際最受歡迎網游前十位排名。
文化旅游業
成為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和重要支撐。
藝術品業
市場交易總額達2000億元,形成2-3家具有世界影響的藝術產業集聚區,將中國建設成為世界藝術品重要交易中心。
工藝美術業
產業增加值超過6000億元,出口額超過200億美元。
文化會展業
形成3-5個覆蓋全國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會展。
創意設計業
舉辦1-2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意設計展會和賽事活動,支持打造3-5個世界知名的“設計之都”。
網絡文化業
提高網絡文化產品的原創能力和文化品位。
數字文化服務業
形成一批采用數字技術提供制作、傳播、營銷、推廣等服務的文化服務企業